为什么有人说小员工都是一碰见领导就躲开,而小领导都是领导一来就拼命上前刷存在感呢?

八分半的小五姐姐


【娜说职场观点】职场中,有这么两种人,一种是见到领导就绕道走的,一种是见到领导往上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3种原因:一是小员工对接直接领导,小领导对接领导;二是小领导比小员工更懂得把握机会;三是职业目标不同。下面我们先分析原因,然后再具体分析如何解决这种情况。


一、原因剖析

1、小员工对接直接领导,小领导对接领导

一般而言,小员工直接对接的是自己部门的领导。平时的工作也是由直接领导分配任务,任务完成向直接领导汇报,然后再由直接领导向领导汇报。

所以,小员工接触领导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也无法了解领导的爱好和性格,自然找不到话题可以聊,再加上领导自带的“震慑”属性,导致小员工碰见领导就躲开;而小领导平时需要和领导汇报工作,和领导接触的机会比小员工多,通过一两次的接触自然也能摸清领导的脾性,知道怎么去跟领导聊天。

2、小领导比小员工更懂得把握机会

小领导为什么见到领导就要刷存在感,因为他们深知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的意义。毕竟小领导也是从小员工做到管理岗位的,小员工因为惧怕领导的权威,不敢在领导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大多数小员工碰见领导就会本能性地躲开;而经过了从员工到小领导的过程,小领导自然会抓住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的机会。


3、职业目标不同

我的同事小芳,是一个比较满足于现状的人,也没有很高的职业目标,就是想打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想与工作上的任何人有过多的交集。她就是那个见到领导都会绕道走的人,也不想打招呼。而另一个刚刚入职的小同事,遇到领导都会主动积极聊天,很喜欢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想要得到晋升。


因此,每个人的目标是不同的,就像我的同事小芳,她就是简单地想做好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想爬向更高的职位。而小领导已经在管理岗位的位置上了,自然想往更高的岗位上爬,想要往上爬自然得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了,通过刷存在感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假设哪天有晋升的机会领导自然也会想到他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明白小员工见领导就躲,小领导见领导就拼命刷存在感的原因了,那么,如果小员工想要在职场中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欣赏,应该怎么摆脱“见领导就躲”的困境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3个方法。


二、三招摆脱“见领导就躲”的困境

1、向小领导学习刷存在感

小领导也是从小员工成长起来的,所以他就是你学习的榜样。你可以观察小领导平时是怎么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的,包括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等,甚至你可以观察小领导的穿着打扮。


法国时尚设计师曾说过:“当你穿的邋邋遢遢的时候,人们注意的是你的衣服;当你穿的无懈可击的时候,人们注意的是你。”


可见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良好的穿着打扮是刷存在感的基础。

2、展示属于你自己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标签,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个性让别人记住你。你可以问问身边熟悉你的人,你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然后放大你的特点,让别人一想到那个个性就能联想到你。

3、主动和领导沟通

其实在职场中,领导虽然是你的老板,但他同时也是你的同事。尊重是基础,但不必害怕他,领导也想通过你来了解公司的一些情况。要尝试着主动和领导沟通,替领导排忧解难,毕竟他能做上领导是有一定的能力的,也是你学习的榜样。只要是合理的理由,我想领导是不会拒绝你的。更何况,躲避领导,领导无法信任你,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内容交给你去做,会失去很多机会。


综上所述,领导并不可怕,没必要见到领导就躲开,大方地打个招呼,适当地表现自己,说不定你就是那个下一个晋升加薪的人。


娜说职场


我就是题目中所说的那个领导,某一天去分公司视察,下车间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员工工作做的很认真,其中有一个抬头看见了我,微笑着说:“领导好!”而另一个看我的目光是躲闪着的,也不敢说话。

我看了一眼跟我打招呼的员工胸前的工牌,巡视完了车间,回去就跟分公司总经理顺口一说:“二车间的那个叫张三的不错嘛,工作干的有声有色,是个好苗子。”分公司总经理听我这么一说,竖起了大拇指:“领导就是有眼光,我们正要提拔这个小伙子当主管呢。”

看到了吧,两个人工作同样出色,但是愿意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的人受到提拔的机会更大!

所以,与其猜测员工心里怎么想,还不如想一想怎样做对自己更有利。而且也不能认为在领导面前拼命刷存在感就不对,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我也可以认为,这个员工至少很积极呀,你说是不是?

正因为这样,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大领导一来,因为不躲才可能成为小领导,因为是小领导才会不躲,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也可以说“这就是为什么人家能当小领导而你还一直当小员工的原因”,事实已经做出了有力的解释。

回头再来看,小员工为什么一碰见领导就躲开,多半说明他有畏惧心理,没见过世面,不敢去面对……这种员工很可能会做事,但是当不了小领导,即便让他当了小领导也会让他很难受,所以不如给他更好的薪资待遇,这才是更合适的激励。

至于说小领导是不是在大领导面前拼命的刷存在感,这个就不好说了,我们做管理的,要看人家的行为是否妥当,而不能只看动机。再说了,人有争心,争取更好的表现,这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对于领导者来说,说明对方有追求、有企图心,完全可以利用升官发财作为诱饵,让小领导们能看到进一步晋升的希望。难不成希望这些小领导佛系才好?

一个人真正想让自己强大起来,就不要老是退缩,遇到领导应该主动迎上,这跟你去上课争取抢第一排是一个道理。久而久之,你就能把积极的行为当做一种习惯,养成正向反馈!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你都必须面对,想躲是躲不掉的,这时候你不如主动咬开身上的那层茧,钻出去,羽化成蝶,翱翔出一片新天地!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几个故事,大家品一下。

01

单位又一个司机,我们暂且叫他W吧。W司机之前就是一个普通的司机,后来单位机构调整,他跟着一个单位的负责人当了专职司机。

司机某种意义上领导的贴身管家,大家平时也都敬着三分。结果发现W是一个tg似的存在。上级来领导,自己的领导还没有去握手呢,W就抢先上去一个个握手,”领导好,好久不见....“

吃饭的时候,作为主宾的领导还没有说话,抢先跑过去给客人夹菜,弄的大家都很尴尬。关键是看到领导热热乎乎,跟普通员工冷冷清清。

故事还没发展到后来,但是他开车的领导快退休了。

02

单位有一个老同志,一直是普通员工的存在。一直很纳闷,在这种论资排辈的单位,到现在还是普通员工一个,其中必有什么原委。

再后来,跟这位老同志熟了之后发现有个问题:不把领导当领导。每次跟领导一起吃饭的时候直呼姓名,不是跟上级这个领导熟悉就是跟上级那个领导熟悉,结果到头来没人理睬,也一直是个普通职工。


职场战士


我认为这个也许正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做领导的原因吧!在职上要想走的远除了能力强以为,让BOSS知道你的作用更大!

我举了例子:去年我跟领导去旗下江苏的一个门店视察,到来门店以后,我就跟着领导到商城里走,因为有经理跟着,所以大家都知道我们是总部的人,所以很多人都对我们是躲躲闪闪的,但除区域管理人以为只有一小部分人对我们打招呼,当我们走到3楼的一个区域时,刚好那天那个区域管理不在,这时那个区域导购主动过来跟我们打招呼,然后领导问什么她非常自然的做出了回答,领导非常满意的走了!

随后我们来到了办公室,这时领导对经理说道,刚刚那人不错!我们用人不能死板了,如果是个人才该重用的就重用,如果没有职位安排的话,也是可以加的薪水拿来备用的吗?人才储备也是公司的财富嘛!接着领导就说把刚刚那些很自信的跟我们打招呼的人可以重点观察,特别是刚刚那个区域管理不在的那个人可以特别培养!

经理听完后说道:“确实,那个原管理我正准备下了她,提刚刚那个上去呢!”

我对领导的说法其实并不意外

因为我以前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前台,就是因为我每次看到领导不像其他人一样紧张的不敢说话,我是看到领导就非常自信的跟领导打招呼,并且自我介绍了过,所以后来领导亲自点名要我去财务部,当会计!

我认为在职场上面对领导时刷存在感,其实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心机,但在职场上本来就是战场,你自己不努力表现出来,那么机会就是别人的了,比较一个公司那么大领导不可能知道每个人的能力!

以及相信大家都看过宫廷剧吧,电视里后宫里那些人不就是喜欢在BOSS面前刷存在感嘛,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出头!

但实际上的职场上就是如此,管理只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人只能是普通员工,除了能力以为,就是他们不敢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的原因!


我是小丸子,以上是我个人观点,谢谢你的阅读!


小丸子悟职场


看到这个问题,我回想起我还是工程师时的经历,在十多年前我最怕的就是在电梯里遇到领导。

在电梯里碰到总经理,就感到手足无措,躲在角落里盼着这30多层的电梯赶快到,每次都是我们总经理开口说话打破尴尬的气氛。

而当我被提升为团队主管后,反而主动找各种机会与领导进行沟通,努力刷各种存在感。


自信心不足,自觉与领导间差距过大

回想起来,当时主要还是我心里觉得跟领导的差距过大,不是一个层面的人。觉得领导是高高在上的,一方面是不见得认识我,另一方面是领导对我的工作不会感兴趣。因此内心里对与领导进行交流是恐惧的和排斥的。


表现自我,急于获得认可

在我被提升为团队主管后的一段时间,我反而在寻求各种机会与领导进行沟通,各种刷存在感。

现在想想,这是我急于获得领导认可的一种外在表现。在获得升职后,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更多领导的认可。希望领导对我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憧憬着未来职业道路一帆风顺,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个人建议

做为一个过来人,我还是想给需要的朋友一些建议。

现在回想起来,上面两种做法其实都不是很可取的。

首先、在职场打拼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敢于跟各级领导沟通,敢于展示自己的成绩。即使是在做基层员工时,也要敢于展示自己。

第二、在职场不断的进步,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做到宠辱不惊。不论是获得提升,还是工作失败,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


李登博聊管理学教育


我说说我的看法:

1.并不完全如此

题主的问题很明显是想说很多人是通过对领导阿谀奉承才上位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对于领导来说,他要面对很多的员工,而与领导经常接触的,一定会被领导先发现,相对的,那些与领导几乎零接触的,除非业绩非常突出,否则不容易被领导发现,看都不看到,就谈不上提拔了。

2.也确实存在刷存在感的人

当然,确实存在靠刷存在感获得领导好评进而上位的人。网络发达了,不光是领导来了迎上去,在网络上也要想办法迎上去。

我经常会走访全国各地的培训机构,发现里面确实存在一部分教研组骗领导“赞”的情况。

每天早上全组教师来到学校,边吃早饭边聊天,一上午很快过去了,快到中午了,组长布置今天的教研任务,开始教研,快下午一点钟了,赶紧拍个照片,发到朋友圈:一上午教研这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忘了吃午饭了。

领导一个“赞”加一个某某组辛苦了。

中午吃饭回来基本就两点多奔着三点去了,然后再休息一会,快到下班点了大家开始继续教研,之后是“常规”加班一小时,然后拍打卡机上的时间发到朋友圈,配上两个字:下班。

年终,该教研组被评委优秀教研组,领导号召其他组向这个组学习。

当然,并不是所有机构所有教研组都如此,但是类似情况确实存在很多。这也是做领导会有“孤家寡人”的感觉的原因吧,确实很多时候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大家补充


教培行业于盼


我在现在的这家公司工作至今已12年,也是从一名小员工,成长为一名小领导,再到今天走上了高管职务,现在我的领导就是公司一把手老板。这个问题普遍存在,非常常见。结合我自己的职场经历,我从4类人群的心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小员工的心态

以我自己为例,12年前我也是一枚小员工。小员工的心态有如下3类:

1.刚工作不懂职场门道,职业经验也在起步摸索阶段,对公司的知识体系是不熟悉,若遇到大领导被问及一些问题,我是无法回答出来,或者是难以回答好的。当时自己即使想去刷脸、表现,但能力实力不够,稳妥起见还是“绕着走”。

2.第二种心态是畏惧心态。高级别的领导一般而言都自带光环,虽不可说“高人一等的阶级意识”,但作为小员工的内心是比较惧怕和抖霍的。

3.我就是一个很内敛的人,我就踏实做事,不会搞这些世故、阿谀奉承的事情。


二、小领导的心态

这类员工,一般是中层经理,在公司工作3-5年居多。这类员工对公司的知识体系、人员结构、领导分工等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和熟悉,也在自己的职业通道上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路径,他们缺的是“露脸的机会”。所以,需要抓住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来表现、展示自己,让更高层的领导记住他;这对后面的委以重任、提拔、分工,是有一个意识铺垫的。当然,油嘴滑舌、左右逢源、刻意讨好的另当别论。


三、高管的心态

也就是我目前的状态,遵循的原则 —— 离领导太近了不太好,离领导太远了也不好,保持适当的距离。理由是:

1.一把手老板(领导)因为工作需要,会及时召你,你完全不缺刷脸的机会也不需要再刷脸。

2.多如牛毛的工作会议,你是必须按照老板的要求参加的。

3.你的能力、心态、资历,优点、缺点,在一把手心里是门清的。


四、一把手的心态

1.他的内心是,我要掌握公司(单位)的一切动向。也就是要有各种各样可以掌握人、事、物情况的渠道。

2.“XX,嗯,那天跟我在楼下打招呼的那个小伙子不错,挺机灵的,是你们部门的吧?他叫什么名字来着?工作能力怎么样?” —— 看到没,机会可能就来了。


综上,从小员工、小领导,再到高管,最后到一把手,每个人群的心态、心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欢迎关注 @愚人行走,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一起交流探讨职场上的那些道道,提升职业素养和能力。

愚人行走


讲一个故事吧,猪开了个农场,让一只公鸡去管理10只母鸡,并给她们分发食物。公鸡领到食物之后,把食物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给了10只母鸡。公鸡觉得这很公平,毕竟我是公鸡,体能消耗大,但是我和你们吃的一样多嘛,可是这10只母鸡都感觉自己分的少,合起伙来跟公鸡唱对台戏。虽然一只母鸡打不过公鸡,但10母鸡一起闹意见公鸡也没法应付。于是公鸡职能找到猪说干不了,要离职。

猪笑了笑说,你的方法不对,看我的。于是猪把食物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后傲然对其他母鸡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食物怎么分。为了争夺到大份点的食物,母鸡们沸腾了,恶狠狠的互相攻击,全然不顾有一些食物连平时的平均数量都没有,也没人找猪的麻烦了。公鸡钦佩的问猪,这是什么办法?猪微微一笑,听说过人类的绩效工资吗?

第二天,猪依然把食物分成11份,自己却挑走了2份,然后傲然对母鸡们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食物怎么分。10只母鸡看了看9份食物,飞快的抢夺起来,吃一口食物,还要啄一口曾经的同伴,直到最后留下一只弱小的母鸡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公鸡又无比钦佩的问猪,这是什么办法?猪又微微一笑,听说过末位淘汰吗?

第三天,猪把食物只分成2=份,自己却挑走了1份,然后傲然对母鸡们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食物怎么分。母鸡们又争夺起来,最后一只最强壮的母鸡打败所有母鸡,大摇大摆的开始享用它的战利品。这只母鸡吃饱以后才允许其它母鸡再来吃,这些母鸡都成了它的小弟,为了食物恭敬的服从它的管理,按照顺序来享用它的残羹。从此猪只需管理一只母鸡,只需分配给它食物,其它的再不也不用操心了。公鸡钦佩的问猪,这又是什么办法?猪仍然微微一笑,听说过竞争上岗吗?

第四天,猪把食物分成5份,自己拿了3份,然后把1份分成9小份,对母鸡们说:每个都领一小份,我考察你们,最后决定最优秀的可以额外获得那份最大的。然后母鸡们迅速拿了各自的那块,各自考虑了一番,有些母鸡拿出来了自己那份的一部分来给猪,有只母鸡竟然把全部都上交给了猪,不过却换回来的优秀员工奖励——那块大份食物。而猪最终得到了全部80%的食物。公鸡佩服得五体投地,问猪这是什么计策?猪微微一笑,听说过职场潜规则吗?

最后一天,猪把食物全占了,然后让母鸡自己去外面找虫子吃。因为之前的竞争,母鸡们已经无力再战了,于是只逆来顺受自己去找东西吃。公鸡又钦佩的问猪,这是什么办法?猪哈哈一笑,听说过企业文化吗?


用户52635181408


我说说我的看法:

1.并不完全如此

题主的问题很明显是想说很多人是通过对领导阿谀奉承才上位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对于领导来说,他要面对很多的员工,而与领导经常接触的,一定会被领导先发现,相对的,那些与领导几乎零接触的,除非业绩非常突出,否则不容易被领导发现,看都不看到,就谈不上提拔了。

2.也确实存在刷存在感的人

当然,确实存在靠刷存在感获得领导好评进而上位的人。网络发达了,不光是领导来了迎上去,在网络上也要想办法迎上去。

我经常会走访全国各地的培训机构,发现里面确实存在一部分教研组骗领导“赞”的情况。

每天早上全组教师来到学校,边吃早饭边聊天,一上午很快过去了,快到中午了,组长布置今天的教研任务,开始教研,快下午一点钟了,赶紧拍个照片,发到朋友圈:一上午教研这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忘了吃午饭了。

领导一个“赞”加一个某某组辛苦了。

中午吃饭回来基本就两点多奔着三点去了,然后再休息一会,快到下班点了大家开始继续教研,之后是“常规”加班一小时,然后拍打卡机上的时间发到朋友圈,配上两个字:下班。

年终,该教研组被评委优秀教研组,领导号召其他组向这个组学习。

当然,并不是所有机构所有教研组都如此,但是类似情况确实存在很多。这也是做领导会有“孤家寡人”的感觉的原因吧,确实很多时候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新视觉TW


职场导读认为:小员工和小领导都是受“不好意思”影响的。小员工的工作经验有限,在没有工作结果前普遍处于一种“自卑”的状态,所以遇到领导,会本能躲开领导害怕领导质疑他的能力;而小领导作为管理者就是大家长,还有员工需要依靠他,“不好意思”只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所以需要通过主动表现让领导认识他,让自己没有退路,从而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

我的亲身经历

在创业前,我在一个互联网销售公司带团队。做过销售的应该就知道,一个公司不管你有几个团队,能被认可的只有冠军团队。那个时候我有连续3个月团队排名第二,为了能激起员工的斗志,也为了让老板看到我们团队的能力。只要开会一有机会,我就发言表态,并且拿自己的底薪立军令状。终于在立军令状那个月,我再次拿下了冠军团队的荣誉。

在别人看来,我就是在领导面前拼命刷存在感,不甘心被忽视去表现自己。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这么做更多地是为了让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也为了给员工做表率。告诉我的员工,不管我处于什么状态,我都是不服输的。一定要豁得出去,“不好意思”只会是你成功的绊脚石,也是你失败心理的借口。

在我看来,不管你是小员工还是小领导,职场生存法则里最重要的2条是:拒绝标签效应、运用好蝴蝶效应。

拒绝标签效应

  • 什么是标签效应?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个“标签”,有别人给你的标签,也有你自己给自己定义的标签。

比如题目中“小员工”“小领导”就是一个标签。职场工作中你定义自己是个小员工,也就是在暗示自己:我没有能力、没有经验、没有成绩、没有价值。你暗示自己久了,你周围的人就会认可你这个标签,然后开始觉得你是个:能力弱、经验少、成绩低、没价值的人。通过标签下定义后连锁反应,就叫“标签效应”。

在职场工作中,你的标签很容易影响你的发挥。特别是“负面标签”只会让你在公司的存在感越来越弱,最后不是被公司淘汰,就是被自己淘汰,辞职!

就像我之前做经理时,我拿过冠军团队,对于不是冠军团队的“失败者”这个标签我是不认可的。所以我通过立军令状,激发员工状态等方式摆脱“失败者”这个标签。也是受标签效应影响的。

  • 为什么要拒绝标签效应呢?

有人问,如果我的标签都是“优秀”“第一”“能力强”“情商高”这样的标签不好吗?

是的,不好。因为这些积极的标签也会局限你的发挥。举个例子,总有人夸你“能力强”“优秀”之类的话,时间长了自己就会相信这些“标签”。这样就会导致你会忘记自己是如何得到这些标签的,以为自己原来就是如此优秀。“好的标签”在职场工作中,是最趁手的“捧杀”工具。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撕掉标签,你才会去考虑自己还有哪些可能?而不是自己局限住自己。

利用好蝴蝶效应

  • 什么是蝴蝶效应?

官方说法是: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引导、调节,就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比如龙卷风和风暴。如果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的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比如说“革命”。

最常见的蝴蝶效应反应就是:一个小员工因为文件排版不对,遇上老板心情不好审查文件,老板正好借机劈头盖脸一顿批评这个小员工。这个小员工心理委屈压抑,回家的路上也没精打采,耷拉着脑袋走路。拐弯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一辆刹车有问题的车,就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车祸。

当然,遇到车祸的概率低。但是职场中,领导因为一个小问题批评员工还是很常见的,这样的批评对于能力弱的人,更多都是造成负面情绪心理压力或郁结。然后就会发生一系列不顺心的事,积累久了爆发出来的后果就不堪设想。

  • 如何利用“蝴蝶效应”?

文章开头我的经验也分享了,遇到业绩不好的那几个月,为了改变我和我的团队状态。我通过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立军令状的方式,调动了我和我的员工的工作状态,置之死地而后生,让我再次拿下了冠军团队的荣誉。

因为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通过正确的指引,经过时间的沉淀,将产生更好的结果。所以想要利用好“蝴蝶效应”需要:

1.拥有“鹰眼”,防微杜渐

也就是说,当你有了如“鹰眼”一样明锐的观察力,很多问题就能被你在萌芽期就解决了。好的习惯也就能更加深入地发挥他的作用。

2.努力把握每一天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很多的遗憾,不要因为某天的不如意而影响了你漫长的人生道路。人生是一个不断找寻答案的过程,努力把握好每一天,才是我们能做的,不要去把错误放大到怀疑人生。

3.拥有一个好心态

想要产生好的蝴蝶效应,那么你需要有一颗健康的心态积极地去面对生活,那你看机的也将是阳光。就像在职场工作中,即使遇到意外委屈,甚至是屈辱,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得体大度的劝解自己,也就没什么过不去的了。毕竟没有什么工作是不需要受委屈的,坦然接受就好了。

写在最后的话:

以上是我对“为什么有人说小员工都是一碰见领导就躲开,而小领导都是领导一来就拼命上前刷存在感呢?”的分析解读。我觉得这两种状态都是由“不好意思”心态造成的。如果你是小员工想要摆脱“不好意思”的状态,可以尝试先摘掉自己这个“小员工”的负面标签,把自己放在一个优秀员工的方向去改变自己。不要轻易给自己框住了。

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运用好“蝴蝶效应”,让自己工作中的每一点付出,通过时间的积累最终改变自己的人生。哪个大人物不是从小人物开始的呢?没有谁出生就是“惊为天人”的。后天的积累更能成就一个人,改变一个人,这就是我的职场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