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之所以被後世史學家稱之為“強漢”,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對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採取的態度。
漢武帝之前的君主,對匈奴一般都是以防禦、安撫為主,例如:修建長城以及和親政策,以此來換取中原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共處。但是,漢武帝在對匈奴的態度上,則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由戰略防禦,轉向了戰略進攻,並且,還是主動向匈奴開戰。於是,漢匈大戰一次又一次的被載入到了史冊。
與此同時,不僅成就了漢武大帝的“豐功偉績”,還成就了一位又一位抗擊匈奴的戰將:李廣,霍去病,衛青等等。但是,在成就英雄史詩的時候,也有著悲情人物的存在,他就是李陵。
李陵,根正苗紅,出生於李氏名將世家,為漢將李廣之孫。天漢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漢武帝任命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其實,漢武帝之所以要讓李廣利出擊匈奴,這裡面是有私心的。李廣利身為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漢武帝希望通過這次機會,可以讓李廣利立下一個封侯的戰功。
為了保障後勤的安全,漢武帝遂命令屢次請戰匈奴的李陵押運糧草。但是,身為名將之後,而且,希望像祖輩一樣為國效力,不甘於只押運物資充當後備軍的李陵,便向漢武帝奏請充當主力抗擊匈奴。可是,漢武帝因為沒有足夠的戰馬給他,便拒絕了他。
而此時,李陵卻說,他不需要戰馬,願領五千精兵出擊,於是,漢武帝便同意了他的要求。
李陵率領五千軍士,北上遠征尋找匈奴的主力部隊。他沒像他爺爺那樣運氣差,不僅沒有迷路,而且,還如願的遇到了匈奴的主力部隊。之後,匈奴八萬精兵與李陵的五千敢死之士,在浚稽山展開了殊死搏鬥。匈奴數萬騎兵攻圍了數千漢朝士兵,但是,匈奴卻沒有將他們完全消滅的能力。
有英雄的地方,有時便會有小人,此時,漢軍中有一個軍侯叫管敢。由於,被校尉欺負而投靠了匈奴,然後,便把李陵軍中的情報詳細地告訴給了匈奴首領。因為小人出賣情報,再加上,沒有援軍的及時救助,最終,李陵力竭被俘。史料記載:“敢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軍無救。陵遂敗。”
之後,戰敗的消息傳到了宮廷,漢武帝大怒。與此同時,群臣阿諛奉承大罵李陵的叛國投敵。而漢武帝則向太史令司馬遷詢問看法,身為史官的司馬遷敢於直諫,甚至,為李陵說清。
大概意思是說:
“李陵領著五千精兵與敵人主力殊死搏鬥,在沒有救兵,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仍然與匈奴抗爭。雖然戰敗,但是,其殺敵的精神和勇氣卻值得認可,而他之所以沒有以身殉國的原因,可能是在尋找時機再報效漢室......”
司馬遷的辯護令漢武帝大怒,因為此事,司馬遷受到牽連,被漢武帝打入牢獄。後來,更是因為漢武帝誤信了李陵為匈奴操練軍隊的謠傳,以至於,李陵家被夷滅三族。之後,此事傳到李陵耳朵,難以想象,該是多大的打擊。最終,李陵至死也沒有再踏入漢朝宮廷,孤身留在漠北,身死他鄉。
忠良名將之後,逼做降將,李陵因兵敗投降了匈奴。而從他投降後的活動和表現來看,他仍心向大漢,心向故國,但是,漢武帝的做法卻太決絕。聽信謠言,夷滅家族,斷了李陵的一切念想和幻想,斷了李陵回長安的唯一後路。在匈奴,李陵成了一位“駙馬爺”,匈奴不僅把公主嫁給了他,還封他為右效王。
甚至,到後來李陵可以回去的時候,漢武帝死後,霍光、張安世早年和李陵都是生死之交,他們此時掌權,便派人出使匈奴,李陵面對使者絕望的說道:“我為漢朝領步卒五千橫掃匈奴,因無救援而敗,有什麼對不起漢朝而要殺我全家?我在匈奴為王,掌控大量軍隊,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恥辱無可奈何,大丈夫更不能反覆無常,再次蒙羞!”他在匈奴二十多年,直到元平元年病死而終。
都知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在漢武帝的權威面前,他不想聽。與此同時,因李陵事件,司馬遷忍受宮刑,即便如此,他卻仍然為李陵立傳,站在相對客觀的角度來評價他。
後來,李陵遇到了蘇武。
蘇武本是漢朝使臣,卻被匈奴扣押了十九年之久。而匈奴單于曾經派李陵去勸降,但是,蘇武卻誓死不從。之後,漢朝和匈奴和好,蘇武重歸漢朝。而李陵卻有國不能回,只能和老友持酒言別,內心的苦楚不言而喻。李陵與蘇武不同的選擇,成就了兩種不同的人生,一個為世人稱頌,一個卻飽受爭議。
然而,對於李陵,歷史也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史學家錢穆曾說“李陵之才氣,及其全軍之勇決,令千載下讀史者想慕不已”。有著滿腔熱血,卻時運不濟。而唐太宗李世民,也為李陵的行為給出了評判:“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
筆者認為:歷史已經成為了歷史,我們已經無法站在李陵的社會環境下,體會他的內心深處,也不應該去評判他的對與錯。李陵,有家,也沒有家,有國,也沒有國。而家族的昔日榮光已經歸去,只剩下蒼茫草原,故人殊歸,已是悲情人生。
公元648年,一支來自今俄羅斯葉尼塞河上游地區的黠戛斯朝貢團,在其酋長失缽屈阿棧的率領下,抵達了唐朝的首都長安。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漢朝李陵的後裔,與唐朝皇帝是同宗,要跟唐朝皇帝“認親”。
據史料記載,李陵被匈奴單于封為右校王后,負責管轄當時被匈奴征服的堅昆一帶,而堅昆正好是黠戛斯的古稱。除此之外,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而自稱是李陵後裔的黠戛斯人,則是黑髮黑瞳,明顯具有同漢人混血的特徵。因此,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史記·李將軍列傳》、《漢書·李廣蘇建傳》、《史記·匈奴列傳》】
閱讀更多 指點江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