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手!加州鱸苗期“熟身”,死亡率超過9成,如何做好苗期管理

作為全國性消費的一條魚,加州鱸魚是一種肉質鮮美、抗病力強、適溫較廣的名貴肉食性魚類。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水產品消費結構開始多樣化,其市場需求量不斷提高。近年來,加州鱸因其適應性強、生長快、養殖週期短、經濟效益高而深受各地養殖戶熱捧。

近幾年,在3到5月加州鱸魚苗培育期間,常見一種以“熟身”、打轉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多數病例兩種症狀短期內先後出現,發病率高,死亡量大,給加州鱸養殖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棘手!加州鱸苗期“熟身”,死亡率超過9成,如何做好苗期管理

特別是全國因該病的流行,加州鱸魚苗死亡量大,多數池塘不得不重新放苗,從而出現加州鱸魚苗“一苗難求”的現象。

加州鱸魚苗期熟身的原因

1、病原危害原因。以嗜水氣單胞菌、虹彩病毒、彈狀病毒等為代表的病原是罪魁禍首,細心的養殖戶會發現發病的魚都有腸炎的症狀。腸炎、出血、熟身是整個病爆發的三個階段。

2、飼料質量原因。體質與投餵的飼料質量有較大的關係,而且熟身病發病大都在轉料前後,使用劣質、變質的飼料投餵的就很容易發病。

3、水質底質原因。熟身病往往是在天氣反常,突然下了場暴雨,水質、底質惡化時,此病爆發幾率大大增加。

棘手!加州鱸苗期“熟身”,死亡率超過9成,如何做好苗期管理

4、種質退化原因。多代的近交以及部分苗企對親魚選擇要求低,導致近幾年來加州鱸魚苗質量大不如以前,抗逆性差,進而導致熟身病大規模爆發。

大家都知道,魚病一旦發生就很難治療,特別是加州鱸魚苗容易爆發的這些疾病,更是令人難以招架。即使能夠治好,疾病的發生也會影響魚的生長、增加養殖成本、降低養殖收益。因此,要提高加州鱸放苗之後的成活率,就應該在放苗後做好綜合的預防措施,將病害防患於未然。

放苗後由於抵抗力弱、腸道不完善、免疫系統低等問題,可在飼料中添加杜仲葉提取物和膽汁酸。杜仲葉提取物具有廣譜抑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還能刺激胃腸道消化系統,減少腸炎的發生,膽汁酸能夠保護肝臟,修復肝臟損傷,加強自身免疫力,增強體質,從而減少“熟身”病的發生。

總而言之,對於加州鱸苗期的病害,要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提前做好病害的預防工作,在生產中可以減少甚至避免該病的發生,從而提高魚苗的成活率。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加州鱸魚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