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從2003年首次徒步黃崗山,到2008年、2012年會議度假,再到2016和2017年的專項生態考察……對我來說,武夷山百去不厭,無論你有何種需求,一個遊離於自然保護區和旅遊風景區之間定位的地方都不會讓人失望,以其山的權能總能演繹出多重性的特徵!就像貪戀武夷風韻的那些古代文人騷客一樣,這一次,我對棲息在武夷山裡的豐富物種和生活在丹崖碧水中的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和它們就像飄在大王峰上的雲彩一樣,讓人著迷!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過去,如果遊客想從武夷山城區去保護區,交通並不方便,每天只有幾趟巴士來回往返,除去等車和路上的時間,一天下來也剩不下多少了。現在不同了,無論是自駕車還是乘坐公共交通,都比以前更方便。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這次進山,我們搭了住在保護區裡的桐木村村民阿D的小汽車。阿D和許多生活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裡的村民一樣,長著一副黝黑色的皮膚,說著一口我們基本聽不懂的閩北話,話語間還摻雜著爽朗的大笑。儘管我們的語言交流不暢,但大家對車窗外的美景還是一致讚許。此時的小汽車正在穿過武夷山的核心景區裡,雖然之前已經看過很多次了,但車窗外那座威武無比的“大王峰”還是會讓我們對以丹霞地貌聞名的武夷山充滿巨大地好奇。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地質和地理學意義上的“武夷山”,首先是指“武夷山脈”,這是廣義的“武夷山”。它是一條從東北到西南橫亙於江西、福建兩省,綿延550公里的巨大山脈,是中國大陸東南部的“屋脊”,它的存在甚至可以影響到當地的氣候和物產。而更狹義的武夷山,則特指位於武夷山脈北段,今南平武夷山市的範圍內,那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地”的部分。但這個“武夷山”,也不是鐵板一塊,而是由兩片地質特徵和自然風貌截然不同的山地環境駢置,可以說它就像一曲典型的生態二重奏——在東邊,緊挨著武夷山市區,是武夷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內的丹霞地貌。而在它的西北方向,比鄰江西省,則是武夷山脈中最高大的段落、漫長而挺直的峽谷,高深的峽谷孕育了當地獨特的小氣候環境,同時也在世界動植物領域上留下了生物多樣性的特徵。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武夷山氣候平均值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武夷山氣候平均值

阿D的車開得非常平穩,不急不遲地在武夷山風景區和自然保護區之間穿行。擱在平時,我們只是普通遊客,從這裡看到的是奇山異水,但此行我們是來觀察當地的自然和動植物,看到的更多是丹霞地貌和高山森林之間的二重性特徵。汽車繼續沿著縣道公路一路向西,經過九曲溪的起點星村鎮、擁有開闊農田的曹墩,之後開始有挺立的大山和鬱鬱蔥蔥的山林出現。當我們到達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入口皮坑檢查站時,四周早已峰巒疊嶂。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車過三港——保護區裡最熱鬧的地方,它既是桐木村的村部所在地,也是保護區管理局的常駐辦公地,還是我們的車主阿D的家。阿D拍了一下攝影師的肩膀,指著保護區博物館前的橋邊,一群在覓食嬉戲的短尾猴說:“看,猴哥一家在歡迎你們倆了!還不給它們來張全家福?”短尾猴的後面、公路環島上,矗立著一座“牛虎相頂”的雕塑,據說這代表著人類在與自然的生存對抗中與之達成平衡。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在三港轉個彎,車開始向北偏東行駛。此時,衛星地圖顯示汽車正在一條縱貫東北和西南方向的漫長且筆直的峽谷底部行駛。我們只有身處在這些大山之中,才能體會到地理學意義上的武夷山脈的巨大權能。地球的北迴歸線以北同緯度地區,三分之二以上都覆蓋著沙漠或半沙漠——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塔爾沙漠、北美沙漠等等,地理學家稱之為“環球(北)亞熱帶荒漠帶”。但是我國的東南部,由於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邊緣,因此冬天受東北風和東風帶的影響而乾冷,夏天則受暖溼的東南和西南風影響而獲得充沛的雨水。在這個基礎上,武夷山脈則在冬天以其高聳的群峰阻擋了寒流,在夏天又攔截並抬升暖溼的東南季風,使之在高空凝結而形成降水,讓這一帶溫暖多雨,雲霧繚繞。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這份雙重的優越,使武夷山蘊育了極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當地不僅保存著較為完整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而且,不同類型的植被隨著山體高度的變化而呈現著規律而完整的垂直分佈——從常綠闊葉林,到針闊葉混交林,到針葉林,再到山頂草甸,為植物分佈研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樣本。不僅如此。武夷山還存在一個特殊的生物學現象——這裡分佈著很多“本來不應該分佈在此的動物”。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及一個概念——“世界動物地理分區”。由於地理的阻隔,生物在進化和播遷過程中,不能使世界各地的動物類型分佈都相近,繼而產生了比較大的差異和各自的類型。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這些類型大體可以用六種地理區系來歸納:古北界、東洋界、埃塞俄比亞界、澳新界、新北界、新熱帶界。中國被劃分成兩個界——喜馬拉雅山脈至秦嶺以北被劃歸古北界,以南則入東洋界。但在區位上屬於東洋界的武夷山,卻發現了很多古北界的動植物!20世紀20~30年代,當時效力於美國自然博物館,後來擔任美國魚類和爬行類學會主席的爬行類動物學家克利福德·波普(Clifford Pope),曾在中國進行了多年的爬行動物研究和標本採集,其工作重點正是武夷山。他與同僚們為他們所發現的大量新物種採集的世界生物模式標本“發現地”的掛墩(地名)標註了——“無論就動物區系還是植物區系來說,掛墩是古北界與東洋界圓滿交匯的地方。”

一座山二重奏,野性武夷山,中國的物種天堂

武夷山在動物學上的另一個特點是,棲息在這裡的動物種類繁多。根據一份上世紀90年代的科考資料,在保護區記載發現的野生動物中,哺乳類動物佔福建省總數量的63%,鳥類佔全省總數量的52%,爬行類佔63%,兩棲類佔73%。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同樣來自於武夷山的獨特地形——它充斥著高聳的山體和複雜深邃的山谷,形成了如此多樣化的生態環境,才容得下大量的動物在此避難、棲息。這也是為什麼在鴉片戰爭之後,武夷山的這片深林成為西方生物學研究者競相遁入、如飢似渴地尋找新物種的天堂。當然,這同樣是我們深入武夷山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