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3个市实力都不弱,相互竞争,谁都不甘人后

我是江苏省徐州邳州人,之前在南京上过学。同学都是来自江苏各个地方,每当别人问我是哪里的,我都会说邳州的。不是邳州有多出名,在我心里虽然属于徐州的,也纠结说徐州还是邳州的,而是怕人误认为是徐州市区的。

一来说邳州是省得人家再问徐州哪里的;二来是说徐州自己心里特别扭。

同样问江苏其他市的人也一样。

像我启东的同学,你问他哪里的?

他会说:“我启东的。”

我:“就是南通人呗。”

同学:“不,我启东的。”

我:“启东不属于南通的吗?”

同学:“对,但是我是启东的。”

江苏13个市实力都不弱,相互竞争,谁都不甘人后



像苏南地区的同学直接报县的太多了,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我想有几方面原因。
1人口基数

江苏前五的县级2018年户籍人口:沭阳县197.71万,邳州市193.76万,兴化市156.54万,睢宁县144万,如皋市142.55万。每个县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上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基本上每个县市都有各市人口工作和置业的,加速了对各地的认识度。

江苏13个市实力都不弱,相互竞争,谁都不甘人后

2每个县经济实力

每个县经济基础好,商业配套比较完整 ,购物基本上在本地就可以解决了,不需要去市区。尤其现在商业扩展速度这么快,万达广场、吾悦广场,还有本地的一些商场,在每个县城都有几个,已经消耗了本县的消费能力,减少去市区的机会。反而增加对本地的好感,对市区越来越陌生。

3行政变动频繁

解放之后,江苏行政区划变动很频繁,能够长时间保持不变的最小单元就是县一级。解放初期,苏北行政公署时而驻扬州时而驻泰州,后来苏北行署和苏南再次合并。1983年苏南行政调整,拆分镇江专区和苏州专区,重组才形成如今苏南5个市。苏北经过几次调整,1996年拆分淮阴和扬州,建立泰州和宿迁。

江苏13个市实力都不弱,相互竞争,谁都不甘人后

经过行政调整新成立的无锡市、宿迁市、泰州市,在他们底下的宜兴、兴化、沭阳、泗洪等县市认为,现在小妾扶正风光大了,以前同样是小弟,凭啥听你的。

4行政区划的结果

江苏13个市,整体行政分布犬牙交错,胸罩样的无锡,S形身材的常州,海马状的南京、鸡腿装的徐州。很多属县与自己市区距离远于隔壁市。徐州睢宁到宿迁、宿迁泗阳到淮安、镇江句容到南京、南通海安到泰州都能很好体现这种想象。

江苏13个市实力都不弱,相互竞争,谁都不甘人后


江苏13个市实力都不弱,相互竞争,谁都不甘人后

5实力悬殊不大

江苏整体经济水平比较平均,苏南和苏北的差距大,也只是相对于省内。江苏最好的苏州和最差宿迁相差6倍,同样在广东最好是深圳和最差的云浮相差29倍,杭州是舟山的10倍。江苏13个市都进入地级市前100强,没有较弱的市,最差也在广东21个城市之间排第11,在浙江11个城市中排第9。


过了山海关,东三省都是老乡,在外地你要是黑龙江的,遇到吉林的也相互攀老乡。在江苏就算的隔壁县也不一定算老乡,还分个村西头、村东头。

江苏被称为“散装江苏”或“内斗大省”,是因为其南北隶属于不同的地理和文化区块,这种现象不是江苏的专利,在中国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如甘肃、安徽等地,只是江苏比较明显。

大部分外省人比较欣赏江苏这种相互竞争,每个市不甘人后,你追我赶的,不能一家独大的良好环境,比其他省会吸血要好。外人看江苏人勤快、诚实、务实,总体上靠谱,所以我们作为江苏人骄傲啊。

江苏13个市实力都不弱,相互竞争,谁都不甘人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