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5)

藻類種類在水體中的比例,也就是許多人所說的藻相。對藻相的調節,在年初低溫情況下,是不建議通過殺的辦法調節,比如用二氧化氯或是三氯。因為大劑量的使用時,結果是不想要的藻類被殺死了,想留下的有益藻也被殺死了。

其實每一種藻類成為優勢種群,都是有原因的,要麼是水溫適宜,要麼是營養對路,要麼是光照的原因。年初溫度低,藻類生長慢,除非是有害藻類佔了絕對優勢,才用殺藻的辦法;其他的情況最好通過投入適合有益藻繁殖的營養來進行調節。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5)

一、藻類的營養需求

有益藻類的營養需求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要有足夠營養物質;另一方面還要做到營養均衡,比如微量元素,需求量雖然很少,但缺乏就會影響藻類的生長,比如錳、鐵、鋅。花卉上鐵樹喜生長在鹼性環境中,如果處在酸性的土壤中,鐵樹的葉子就會因為酸的緣故影響到微量元素鐵的吸收,葉子出現發黃,我想這也是鐵樹名字的由來。在種植上會施一種葉面肥,它裡面就含有微量元素鋅。

生長在水裡的藻類與陸地上的綠植生長原理也是一樣的。有時候,即使在磷肥中加一點點鉀肥,一畝施入一兩公斤,也能起到促進水體中微藻繁殖,達到調節藻相的作用,只是無機的磷、鉀持續作用時間很短。

二、藻類生長與溫度的關係

低溫下,好多動植物的酶活性都會降低,所以能量的代謝會減弱,動植的生長會放緩,這本是自然規律,像現階段就很難把水肥到夏天藻類的濃度。現在肥水,既有溫度的限制,又有光照的影響,初春全國許多地方的光照強度要低一些,尤其是像四川,陰天多晴天少。

我去年做了一段時間的藻類培養,就發現培養的小球藻在1.5PPm的魚康氨基酸肥水膏溶液裡,其藻類濃度還要高一點,反倒在3ppm的溶液時,藻濃度的顏色還淡一些。開始以為記錄錯了,可又重複做了一次也是一樣。所以才總結出,由於日光燈的光線穿透能力弱,肥水膏液體的深度過高,反而對光合作用是一種影響。同樣的,濃度比1.5ppm濃度更低的溶液裡的藻類,生長也不是很好。所以得出,相同的光照,相同的條件,也需要合適的營養物質濃度,當低於某一值時,也會影響到藻類的生長。

三、其他影響藻類生長因素

池塘中的藻類生長除了前面所說的一些因素外,還要考慮到池塘的一些外界因素,比如池塘裡的大型浮游植物,如水花生、輪葉黑藻、苴草等,還有岸邊沿著池塘的淺水植物、青苔等,這些都會大量吸收池塘裡的營養物質。

另外,水體裡的消耗藻類的因素,有花白鰱、螺螄、田蚌、輪蟲、枝角、橈足類等,特別是現階段去肥水時,培養的藻類量不能超過消耗量,肥水就更困難。所以就要充分的考慮這些因素,晚放花白鰱苗種,清除田蚌與螺螄;如果輪蟲多,特別是如果引起魚容易缺氧了,那就可以傍晚沿著池邊殺一殺。

藻類生長需要一定的水體酸鹼度。在弱鹼性水體裡,藻生長更加旺盛,所以生石灰清塘消毒,確實是其他產品難以替代的。現階段,水體中藻類數量不多,肥水尤其要注意少量多次,讓提供的營養與藻類的數量處於適當的匹配度。

當水肥起來,藻類數量足夠後,溶氧充足了,通過藻類的吸收,有利於降低池塘裡的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另外就是肥水之前,如能用有機酸解毒,絡合一些重金屬離子,這樣更容易把藻類培育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