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写成艳情小说的《神雕侠侣》,是怎样变成武侠经典的?

sunny__小点


文‖陈明朗

艳情是什么?其实任何一个时代对艳情的定义都不一样,在金庸创办明报的时代,艳情大概也不过是儿女情长的低俗的爱。

金庸在《神雕侠侣》之前写完了《射雕英雄传》,射雕这部小说宏伟大气,郭靖黄蓉之间的爱情也是在大背景下的小爱,整个形象是非常正直的。



但是《神雕侠侣》似乎发生了转变,杨过与郭靖的形象简直天壤地别,一个憨厚而正直,一个风流而精明,如果不是金庸的文笔好,你大概不会以为这两个人是来源于同一个年龄阶段的金庸所创造的。

我们首先要知道金庸为什么要创造杨过,在此前的《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中的陈家洛郭靖都是非常正派的,就连大反派欧阳克也不及杨过的调情手段。

这里我们一定要理解金庸的处境,小说是要给人看的,吸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金庸创作书剑和射雕都是在报社连载的,稿费就是他生活的主要来源,之后他自己创造了明报,《神雕侠侣》是他在明报写的第一部小说。



金庸当时的处境是不太好的,据说,当时金庸工作在中环,而家在尖沙咀,为了节省路费,都是在深夜或凌晨的冷风当中等待客船满人。金庸后来也在小说中映射了自己的生活,如杨过苦等小龙女到太阳落山的段落。

《神雕侠侣》创作了三年,也是明报最艰难的三年时间。

为了使销量好一些,金庸做了很多新的尝试,譬如他写杨过通体异香,女人闻了都情不自禁,当时看来这就是艳情,但是这些情节在当时可吸引了很多读者。后来金庸在改版时,将一些稀奇古怪的设定删去了,从而还原了一个多情英俊的杨过,我们以为杨过都是靠脸吃饭,其实一开始他是靠“艳”吃饭。《神雕侠侣》比起之前的射雕和书剑,在情情爱爱方面简直是家常便饭,好像全天下的女子都要和杨过谈恋爱。这个在当时看来,也符合一部分读者的内心需求。



但是金庸也毕竟通过《神雕侠侣》度过了明报艰难的创业初期。那么这部曾经不算高雅的《神雕侠侣》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呢。

这原因有多方面的,虽然金庸写出了对爱情依赖过重的杨过,相比郭靖陈家洛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金庸塑造了一个新的不一样的形象,杨过既风流,也执着,他等小龙女十六年绝对是一种高尚的情爱观。这是现代人所崇尚的。当然,《神雕侠侣》成为经典,还要依赖于金庸三番五次地修改和修订,金庸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在完成十五部作品之后,就不再提笔写小说,而是修改,经年的修缮工作也使得这部小说的价值更正,文字更美。




此外,香港影视武侠电影的兴盛,也推动了金庸作品的影响力。

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在其文章《再谈金庸小说与文学革命》中说金庸小说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神雕侠侣》正是金庸的“文学革命”中重要的一环,这是他后面更多作品的前提,因为其价值观、人生观都是逐渐形成的。此外《神雕侠侣》描写的情爱是金庸诸多作品当中最多的,譬如情花毒就曾经被用作爱情的武器,李莫愁与陆展元的爱情,绝情谷主的爱情,当然还有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等等太多,这简直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爱情哲理书。




今天,《神雕侠侣》俨然就是一部经典武侠作品,毋庸置疑。


陈明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心看过最初的《神雕侠侣》(也就是《明报》连载版),也不知道这些读过的人是从哪儿看出来了所谓的“艳情”,我认为这不论从逻辑上还是事实上,是根本不成立的啊。

首先,从逻辑上来说,绝大多数(我是七零后,自认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以上)的大陆读者应该都是从“三联版”才有机会接触金庸武侠的,以前的版本根本或者说很少有机会能看到。而“三联版”的《神雕侠侣》和现在的不论“修订版”还是“新修版”的《神雕侠侣》基本内容和调性大致趋于一致。这里面,根本没有所谓的“艳情”,最能引起大家yy的,也就是第七章《重阳遗刻》中,尹志平(新修版为甄志炳)qj小龙女那一段了。

下面引用一下:

过了良久,眼上微觉有物触碰,她黑夜视物如同白昼,此时竟然不见一物,原来双眼被人用布蒙住了,随觉有人张臂抱住了自己。这人相抱之时,初时极为胆怯,后来渐渐放肆,渐渐大胆,小龙女惊骇无已,欲待张口而呼,苦于口舌难动,但觉那人以口相就,亲吻自己脸颊。她初时只道是欧阳锋忽施强暴,但与那人面庞相触之际,却觉他脸上光滑,决非欧阳锋的满脸虬髯。 她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只觉他双手越来越不规矩,缓缓替自己宽衣解带,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是惊喜,又是害羞。

在这段文字中,最能表现男女情怀的词语无非就是“心中一荡”,这是标准的“金庸话术,最直白的描述是“宽衣解带”,这也是金庸的底限。难道真的也能从这里面都能看出“艳情”来?

我反正不觉得。也许我比较迟钝,或者已经见怪不怪。


其次,从事实上来看,就算是连载版,除了相对而言内容比较凌乱和情节恶俗(比如说杨过的生母是秦南琴,杨过还会驱蛇——接老版《射雕英雄传》),以及一些人和武功的名字比较土以外(杨过用过一个假名“秦蛇儿”,鹿清笃叫“净光”,又净又光,确实也不咋样,马光佐叫马光祖,李莫愁一出场就五十来岁),也没有能称得上“艳情”的描写。

最令人震惊的是,连载版《神雕侠侣》中认为后来洪七公的武功要比当年王重阳高得多,这个和周伯通的判断有点儿悬殊,在逻辑很难自洽,也是是令很多人不能接受的:

杨过初时大为不解,转念一想,当即领悟:“是了,他睡觉时潜行神功,将热气尽数收在体内。只是好端端一个活人,睡着时竟如僵尸一般,这等内功,纵使重阳先师复生,只怕也未必能够。”杨过这一番推想,原也大有道理。当年华山首次论剑,王重阳虽胜过洪七公,但他逝世甚早,到此时已相隔数十年。洪七公在这数十年中功行大进,自是已非王重阳当年所能企及。

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所谓的“艳情”描写。得出这种结论的,很大可能的情况是——我们看得根本不是同一本书。特别是说杨过身体有“异香”的那些人,你们已经算是不打自招了吧!



最后想说的是,《神雕侠侣》当然是武侠经典,也有一说是金庸先生的“一封情书”,你见过描写“艳情”的情书吗?感谢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可以让一些事实不费气力的得以证明,能让我们得以把以前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现在在网上搜索连载版《神雕侠侣》是完全可以看到真容的啊,看看它到底写了什么吧!


田获三狐


《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严格意义上的第四部小说,写于《书剑恩仇录》《碧血剑》与《射雕英雄传》之后,是金庸先生创办《明报》后,第一篇在自己的报纸上连载的小说。

与之前拿稿费的连载不同,《神雕侠侣》连载在自己创办的报纸上,自然在创作上不能像过去那样自由恣意,得稍微注重一点读者需求。《神雕侠侣》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原始版本的连载版小说,带有大量的艳情内容。

除开后续出版版本仍旧保留的小龙女被奸污这样的剧情,连载版《神雕侠侣》杨过最开始的设定,有一个是身体能散发出奇异的香味,这种异香女性一闻到就会情难自已,这也解释了为何小说中众多女性角色都"一见杨过误终身"。

这中即便是现在看来都过于露骨的设定,被堂而皇之的加在小说中,可见当时《明报》的销售压力有多大。不过从客观角度而言,对于金庸今后的创作也有着相当大的好处。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怎样的文人,都容易在创作中犯下过于远离生活这样的错误。金庸的前几部作品也是,从《书剑恩仇录》到《碧血剑》再到《射雕英雄传》,可以看出他的写作风格越来越大众化,也越来越成熟,最后在《鹿鼎记》中达到大成—既有足够的深度,同时也能吸引大部分玩家。标志着这一转变的,便是《神雕侠侣》的连载。

在之后,由于一些原因,金庸先生多次修订《神雕侠侣》,将异香设定删除,并对多处剧情就行了更改。虽然杨过最后只能靠颜值让人一见误终身,但是这些修改,也让《神雕侠侣》褪去了当时为取悦读者提升《明报》销量,而不得已带上的艳俗气。因为连载而缺乏修饰的情节,也被雕饰的愈加精致,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武侠经典,也就这样诞生了。


朝阳似歌


直面问题,拒绝闲扯。

我的看法是:金庸从没写过艳情小说,《神雕侠侣》也不会是。但这部书写情之深,非常出色。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等,都十分优秀,也就自然而成为武侠经典。

具体分析如下:

1、神雕中的爱情,动人心弦。

书中的爱情,最让人心动,当然是杨过与小龙女的恋情。二人年龄有差别,辈份前差别,却仍然冲破偏见,走到一起。而且更让人动容的是,小龙女一别16年,杨过苦等16年,等之不得,毅然跳崖追随。这份执着和痴情,是很多男主角所不具备的。当然,最后他找到了小龙女,二人终有个完满结局。

可是,除了杨过小龙女,书中还有其他人的爱情,一样让人动容。李莫愁一片痴心,求而不得,才变成了女魔头,最后投身火海,一首“问世间情为何物?”即便她再坏,你是不是也为她伤心?程英陆无双爱上同一个男子,却又无奈和他结拜成兄妹,明知无望,仍痴守一生。这,算不算一种心碎的相思?公孙绿萼,一个世俗外的女子,为了心上人,甘愿以死而换平安,这样付出,让不让人叹息?武家兄弟和郭芙、完颜萍等人的爱意纠缠,郭芙和杨过的说不清的情愫,尹志平对小龙女的崇拜与占有,王重阳与林朝英的多年苦恋,周伯通与瑛姑的老年夕阳红,哪一个故事不让人为之叹息呢?就连最后,16岁的郭襄见了杨过,那份情根深种,再也抽身不出,以至于她这样一个明朗女子,终身未嫁,出家峨眉,这份情,也让人深深惋惜。

2、神雕中的故事和人物,同样足够精彩。

神雕中以杨过的成长为线索,中间穿插有杨过的爱恋,杨过的复仇,杨过的成长转变及杨过小龙女的最终结局等,同时里面写有大量的各色人物,性格鲜明,特色突出。

杨过小时候在桃花岛,后来上全真教,又反入古墓,遇见小龙女。长大成人,为父报仇,几次要杀郭靖,中情花之毒,断臂,遇大雕,学武功。与小龙女、程英、陆无双、郭芙、公孙绿萼、郭襄等人的朦胧关系,与李莫愁、金轮法王、公孙止、全真教、蒙古军等数次的争斗,无不扣人心弦,爱不释手。

故事又是在宋蒙两国对立的时代背景下,里面和真实历史环环相扣,有两国交战的宏伟场面,有大宋百姓在此时代下的各色生活,有慷慨激昂的气概,有儿女情长的画面,可以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张有驰,精彩纷呈。

3、总结一下,《神雕侠侣》无论是写情,还是叙事,是写武,还是写人,都是上乘之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而里面的人物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成了代代相传的经典。

谢谢。


戚七奇读金庸


神雕侠侣有些烂尾,据说金庸原意是小龙女已经死了,但是读者太喜欢小龙女,金庸又让她活过来,有些唐突。网上据说金庸本来是想让郭芙最终和杨过在一起。


文刀兄


处在不同时期,人们的理解和观念是不一样的,所谓艳情,是指杨过与小龙女练功是二人裸体相对,才导致小龙女被奸。这一段像极了艳情小说,但整套书来看,杨过的侠骨柔情,才是真正吸引众多女子的地方!

杨过与他父亲杨康不同,遗传了穆念慈的善良,虽然从小别人都看不起他,但是他却得到了各种机缘巧合,终成一代大侠!


心学派


搞笑吧,金庸先生的书,接吻的镜头都难找出一个


A疯狂的石头_771


主要是这是射雕英雄传的姊妹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