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孟子》書中隻言片語也沒提到對方,莊周孟子為何沒交集?

氤氳嫋


中國的儒家和道家可謂是中華文明的督脈和任脈,一陽一陰,一顯一隱,一朝一野,相輔相成,共同支撐和哺育著中華民族,使得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而薪火相傳至今的奇蹟文明。

儒家和道家的創始人分別是孔子和老子,老子比孔子年長,孔子曾問道於老子,兩位先聖前後有過兩次會晤。雖然道迥異,但二聖相談甚歡,和而不同。

在他們身後一到二百年間,儒道兩家分別迎來了各自的另一位聖人—孟子和莊子。孟子長莊子兩歲,這兩位忠實地繼承和發揚了各家始祖的學說,為儒道日後的地位和影響力夯實了基礎,被後人尊為兩家的亞聖。然而,令世人奇怪的是,兩位同時代、地理位置相距不遠、同為當時閃耀的兩顆巨星,竟然始終未能謀面,甚至互相在其著作和講學過程中都未提及對方,未曾像他們的師祖那樣愉快地會晤,實在是中華文明的一大憾事,也是後世人們一直不解的困惑。

是他們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嗎?顯然不是。

孟子和孔子一樣,也是滿腹經綸,懷著濟世救民的治國理想,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遊說眾諸侯。但結果是一樣的,沒有哪國採納了孟子的思想,但都對孟子表達了敬意。這樣的經歷使得孟子在當時名重天下,齊宣王雖不採納孟子的治國理念,但在齊國著名的稷下學宮把孟子奉養了十幾年,後來是孟子自己離開的。所以,對於名重天下的孟子,莊子不可能不知道。

同樣,莊子和老子也很相似,始終懷著追求天道、迴歸自然的隱士思想,著書述說。跟老子相比,莊子更純粹,《老子》中,尚有不少的治國理念,而《莊子》中,則純乎自然之道,幾乎完全避世。同孟子相比,莊子也是周遊列國,但不同的是,莊子是為了遊學傳道,而不是去見國君推銷政見。當楚威王聽到莊子的大名後,曾經派遣兩個大夫攜千金前來邀請莊子赴楚為相,這才有了《莊子·秋水篇》裡著名的對話,莊子拒絕了邀請,表示寧願像烏龜拖著尾巴在泥塘裡打滾活著,也不願成為被尊貴地供在太廟裡的冰冷的祭品。孟子也曾去過兩次宋國(莊子的國家),而且,他們還都見過同一個國君—梁惠王,所以孟子也不可能不知道莊子。

然而,雙方互不理會,究竟為什麼呢?

孟子不理會莊子,應該是孟子心裡始終裝作江山社稷,以弘揚儒家思想、濟世救民為己任,根本沒時間也沒心情去和莊子打嘴仗。孟子自己曾說過:“吾豈好辯耶,吾不得已也”,可見孟子不是那種喜歡打嘴仗的人,況且也不一定辯得過莊子,所以乾脆不理莊子,假裝不認識。

《莊子》一書中,莊子經常拿孔子開涮,然而對眼前的孔子門徒孟子卻隻字不提,確實令人倍感困惑。可能的解釋是,莊子在大是大非上崇尚清靜,不願捲入是非爭鬥。雖然莊子和惠子經常辯論,但那只是好朋友之間關於生活方面的一些普通爭辯,如著名的“魚之樂”之辯。惠子是政治家,但莊子從不和惠子辯論國家政治問題。從《莊子·養生主》裡“庖丁解牛”的故事也可以看出莊子的避實就虛思想,庖丁的刀之所以用幾十年不壞,是庖丁善於遊刃有餘,從不硬砍骨頭。莊子通過孔子的故事已經充分達到貶責儒家思想、宣揚道家思想的目的,又何必和身邊一位儒家高手天天過招、互吐口水而搞得很不開心呢?莊子雖然窮困一生,但會養生,悠然自得、不與世爭的思想,使得其壽命依然達到了84歲。

兩位亞聖似乎是中華文明這枚硬幣的兩個面,相互依存,但永不會面。又猶如兩顆璀璨的流星,平行地滑過,始終沒有交集,但從不同角度同時照亮了中華文明的夜空。


唐明國亮


說說我的觀點:

一,先從個人的抱負和人生觀來說,孟子汲汲於用世,曾一度仕齊為卿。他一方面既要正人心,息邪說,距彼行,放淫辭;一方面又忙著遊說各諸侯國行仁政以統一天下,最後在不得已之下退而與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書立說。

莊子卻不同,他過的是隱居生活。莊子追求的絕對自由,詛咒對人的一切束縛。他雖然過著“衣弊履穿”“困窘織履,槁項黃馘”的艱難生活,但他志向堅定,不肯與統治者合作,還把魏國的相位比作腐鼠。司馬遷說莊子做過漆園吏也許是因貧而仕。他把當時的政治生涯當成最險惡可怕的勾當,把政界人物看成最兇暴卑鄙的角色。

二,從整個大環境來看,莊子之學在當時並不是顯學。莊子一生過著隱居的生活,堅決不與統治者合作,還隨時揭他們的老底,莊子之學在當時又不是顯學,凡此種種。說明莊子隱居僻處,自說自道,孟子對他很可能不熟悉。而且莊子對孟子的事業並不構成威脅,孟子忙於遊說諸侯,發揚先王之道,距楊墨,放淫辭,可以說無暇他顧,即使知道有莊子這個人,也會讓他在僻處自說,何況孟子說自己是不得已而辯,莊子連提也沒有提到他,他怎麼會無端的去批評莊子呢?

三,至於莊子無一字提及孟子也不難理解。莊子本來就“不遣是非,以與世俗處”,他認為“辯無勝”。莊子是反對辯論的,他與人辯論,幾乎是因為別人先發問,莊子隱居一方,孟子又不批評他,不會有交集。

四,在莊子時代,孔子早已被世人奉為師表,而利用“重言”是《莊子》的主要創作方法之一即借古人、老人之名姓說出自己要說的話。孟子雖然是儒家的砥柱,名聲赫赫,但不是他心目中的古人、老人,怎麼說也比不上儒家的創始者孔子。

總之,孟子和莊子互不提及是有時代原因的。


流雲看天下


孟子不理會莊子,應該是孟子心裡始終裝作江山社稷,以弘揚儒家思想、濟世救民為己任,根本沒時間也沒心情去和莊子打嘴仗。孟子自己曾說過:“吾豈好辯耶,吾不得已也”,可見孟子不是那種喜歡打嘴仗的人,況且也不一定辯得過莊子,所以乾脆不理莊子,假裝不認識。

《莊子》一書中,莊子經常拿孔子開涮,然而對眼前的孔子門徒孟子卻隻字不提,確實令人倍感困惑。可能的解釋是,莊子在大是大非上崇尚清靜,不願捲入是非爭鬥。雖然莊子和惠子經常辯論,但那只是好朋友之間關於生活方面的一些普通爭辯,如著名的“魚之樂”之辯。惠子是政治家,但莊子從不和惠子辯論國家政治問題。從《莊子養生主》裡“庖丁解牛”的故事也可以看出莊子的避實就虛思想,庖丁的刀之所以用幾十年不壞,是庖丁善於遊刃有餘,從不硬砍骨頭。莊子通過孔子的故事已經充分達到貶責儒家思想、宣揚道家思想的目的,又何必和身邊一位儒家高手天天過招、互吐口水而搞得很不開心呢?莊子雖然窮困一生,但會養生,悠然自得、不與世爭的思想,使得其壽命依然達到了84歲。

兩位亞聖似乎是中華文明這枚硬幣的兩個面,相互依存,但永不會面。又猶如兩顆璀璨的流星,平行地滑過,始終沒有交集,但從不同角度同時照亮了中華文明的夜空。


趙越


孟子與莊子雖然生活在同一時代,但是他們的思想觀點卻迥然不同!孟子不理會莊子,應該是孟子心裡始終裝作江山社稷,以弘揚儒家思想、濟世救民為己任,根本沒時間也沒心情去和莊子打嘴仗。孟子自己曾說過:“吾豈好辯耶,吾不得已也”,可見孟子不是那種喜歡打嘴仗的人,況且也不一定辯得過莊子,所以乾脆不理莊子,假裝不認識。

《莊子》一書中,莊子經常拿孔子開涮,然而對眼前的孔子門徒孟子卻隻字不提,確實令人倍感困惑。可能的解釋是,莊子在大是大非上崇尚清靜,不願捲入是非爭鬥。雖然莊子和惠子經常辯論,但那只是好朋友之間關於生活方面的一些普通爭辯,如著名的“魚之樂”之辯。惠子是政治家,但莊子從不和惠子辯論國家政治問題。從《莊子·養生主》裡“庖丁解牛”的故事也可以看出莊子的避實就虛思想,庖丁的刀之所以用幾十年不壞,是庖丁善於遊刃有餘,從不硬砍骨頭。莊子通過孔子的故事已經充分達到貶責儒家思想、宣揚道家思想的目的,又何必和身邊一位儒家高手天天過招、互吐口水而搞得很不開心呢?莊子雖然窮困一生,但會養生,悠然自得、不與世爭的思想,使得其壽命依然達到了84歲。


方誌中國孟


莊子與孟子的辯論沒有記載,不代表沒有過辯論,但凡是思想學說的建立,批判與反批評是必然的過程,從無例外。春秋戰國時,各家思想之辯是常態,舌辯之士就是文化人的屬性標籤,不擅辯論的戰國文人出門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莊子與孟子的對話不見於記載,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1.東周時,儒家與各家的辯論一直處於全面下風,儒門不是我們後人想像的那樣威武,而是到處捱揍。晏子評價孔子的一段話就是當時的人們看待儒家的代表性觀點:

“儒者十分倨傲,自負並固執,不可為人師;喜好宣揚虛禮縟節迷惑他人,不適合治國;主張有命論而懶怠於工作,不適合務實之職;重喪久哀,誤導人心;高冠卑容,不能做為民之表率;孔某講究排場,絃歌鼓舞大操大辦以招集生徒,淵博的學問都屬於俗事俗禮的玩意,無濟於事,雖有克己之心卻無補於人。人們幾輩子也難窮究他們的學問,畢生也難奉行他們的禮節,積下多少錢財也難供奉他們那樣的揮霍;他們的道術不該顯於人世,他們的學問實在不利於教導國家人民。

看不上孔子的可不僅是晏子,孔子周遊各國十四年,處處碰壁。魯國少正卯與孔子同時辦學,孔子的學生也經常扔下孔子去聽少正卯講課。孔子如此,孟子又好得到哪裡去?孟子早就被楊朱學派、法家和墨家駁得只能罵粗口,哀嘆: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孔子是研究周禮的專家,儒門弟子就是衝著這個去拜師的。學得好了,就可以作為祭祀、安神社、遷墳及紅事白事的指導老師或司儀,那是一個相當有"錢途"的行當。儒家弟子經常被其他學派取笑為"吃死人飯的",儒門不爽卻無言以對。

道家思想的高度和邏輯性遠不是儒學能比的,對於莊子這種純粹務虛的超然之士,看不起儒學是理所當然的,或者連一辯的興趣都沒有,就算偶爾有辯論,也可能只是敷衍了事。故不值得記載。

2.有辯論,但被人為遮蔽。

對先秦著作、古希臘哲學流派思想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儒學根本經不起邏輯審判,儒學被先秦各學派鄙視是不容置疑的事實。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史書,除了先秦著作,幾乎都是儒門弟子所編著,對於本門的糗事,自然能瞞則瞞,瞞不過去就含糊其辭,不說莊子與孟子,就是少正卯與孔子、楊朱學派與孟子、墨家與孟子的辯論內容也全部語焉不詳。但是,一到了儒家本門之內的論證,就有精確到小數點後五位數的詳細記載,比如孔子咳嗽一聲有何含義都有詳細解讀(大笑之)。儘管如此,我們也能確認一個事實:東周時,儒家一直被按在地上摩擦。還有個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事:焚書坑儒後,理應儒家書籍缺失最嚴重,然而事實卻是百家書籍缺失,儒家言論保存完好,孔子哪天放個屁都有記載。

漢後儒門把持了中國近兩千年的教育權、文事權、意識形態主導權,徹底壟斷了國人的思想和眼界,我們看到的歷史基本上都是他們甄選後留下的,名曰"正史"。不僅如此,連先秦著作他們也進行篡改,比如《易經》、《道德經》等文化瑰寶也不能免遭毒手,其他史書有沒有被他們摻沙子不難想像。如果不是考古發掘出原本,我們根本不知道儒門居然如此喪心病狂。以儒門的德行,掩蓋莊子罵孟子的話太有可能了,當然,莊子肯定不會在乎,即使莊子現在活著,也懶得出來解釋。


旁敲側擊991


一個是一心一意的活出自我,活得舒服。一個是想竭盡全力的改造社會,造福百姓。一個認為對方自不量力,徒費心神。另一個認為對方渾渾噩噩,妄自為人。[捂臉]人生追求不一樣,當然尿不到一塊去。不過,我倒認為是沒有高下之分。什麼叫活對了,按自己想要的活,活舒服了不糾結了就對了[呲牙]


一志凝神


中國的儒家和道家可謂是中華文明的督脈和任脈,一陽一陰,一顯一隱,一朝一野,相輔相成,共同支撐和哺育著中華民族,使得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而薪火相傳至今的奇蹟文明。

儒家和道家的創始人分別是孔子和老子,老子比孔子年長,孔子曾問道於老子,兩位先聖前後有過兩次會晤。雖然道迥異,但二聖相談甚歡,和而不同。

在他們身後一到二百年間,儒道兩家分別迎來了各自的另一位聖人—孟子和莊子。孟子長莊子兩歲,這兩位忠實地繼承和發揚了各家始祖的學說,為儒道日後的地位和影響力夯實了基礎,被後人尊為兩家的亞聖。然而,令世人奇怪的是,兩位同時代、地理位置相距不遠、同為當時閃耀的兩顆巨星,竟然始終未能謀面,甚至互相在其著作和講學過程中都未提及對方,未曾像他們的師祖那樣愉快地會晤,實在是中華文明的一大憾事,也是後世人們一直不解的困惑。

是他們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嗎?顯然不是。

孟子和孔子一樣,也是滿腹經綸,懷著濟世救民的治國理想,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遊說眾諸侯。但結果是一樣的,沒有哪國採納了孟子的思想,但都對孟子表達了敬意。這樣的經歷使得孟子在當時名重天下,齊宣王雖不採納孟子的治國理念,但在齊國著名的稷下學宮把孟子奉養了十幾年,後來是孟子自己離開的。所以,對於名重天下的孟子,莊子不可能不知道。

同樣,莊子和老子也很相似,始終懷著追求天道、迴歸自然的隱士思想,著書述說。跟老子相比,莊子更純粹,《老子》中,尚有不少的治國理念,而《莊子》中,則純乎自然之道,幾乎完全避世。同孟子相比,莊子也是周遊列國,但不同的是,莊子是為了遊學傳道,而不是去見國君推銷政見。當楚威王聽到莊子的大名後,曾經派遣兩個大夫攜千金前來邀請莊子赴楚為相,這才有了《莊子·秋水篇》裡著名的對話,莊子拒絕了邀請,表示寧願像烏龜拖著尾巴在泥塘裡打滾活著,也不願成為被尊貴地供在太廟裡的冰冷的祭品。孟子也曾去過兩次宋國(莊子的國家),而且,他們還都見過同一個國君—梁惠王,所以孟子也不可能不知道莊子。

然而,雙方互不理會,究竟為什麼呢?

孟子不理會莊子,應該是孟子心裡始終裝作江山社稷,以弘揚儒家思想、濟世救民為己任,根本沒時間也沒心情去和莊子打嘴仗。孟子自己曾說過:“吾豈好辯耶,吾不得已也”,可見孟子不是那種喜歡打嘴仗的人,況且也不一定辯得過莊子,所以乾脆不理莊子,假裝不認識。

《莊子》一書中,莊子經常拿孔子開涮,然而對眼前的孔子門徒孟子卻隻字不提,確實令人倍感困惑。可能的解釋是,莊子在大是大非上崇尚清靜,不願捲入是非爭鬥。雖然莊子和惠子經常辯論,但那只是好朋友之間關於生活方面的一些普通爭辯,如著名的“魚之樂”之辯。惠子是政治家,但莊子從不和惠子辯論國家政治問題。從《莊子·養生主》裡“庖丁解牛”的故事也可以看出莊子的避實就虛思想,庖丁的刀之所以用幾十年不壞,是庖丁善於遊刃有餘,從不硬砍骨頭。莊子通過孔子的故事已經充分達到貶責儒家思想、宣揚道家思想的目的,又何必和身邊一位儒家高手天天過招、互吐口水而搞得很不開心呢?莊子雖然窮困一生,但會養生,悠然自得、不與世爭的思想,使得其壽命依然達到了84歲。

兩位亞聖似乎是中華文明這枚硬幣的兩個面,相互依存,但永不會面。又猶如兩顆璀璨的流星,平行地滑過,始終沒有交集,但從不同角度同時照亮了中華文明的夜空。


詩雨花魂


這兩本書都是在闡述自己的思想主張,而不是攻擊別人的主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