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征服了夏洛特王后、俄國女沙皇、英女王和美國第一夫人,他的瓷器的魅力不僅在於工藝和圖案,更在於他身為商人卻支持廢除奴隸制的人道主義。

這是手望為你講述的第140個故事

編者 / 流子

1790年,圓明園裡舉辦了被毀前的最後一次狂歡——乾隆皇帝八十大壽。這次花費了過百萬兩白銀的盛宴上,竟有一位來自英國的使節拒絕下跪,他就是喬治·馬嘎爾尼。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這位拒絕下跪的使節,不僅帶來了望遠鏡、地球儀、前膛槍等等當時科技前沿的發明,更帶來了一份與中國瓷器完全不同,卻也是精美至極的瓷器——浮雕玉石系列瓷器。

美輪美奐的浮雕玉石系列瓷器,出自18世紀的約書亞·威治伍德之手。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其中一件瓷器,顏色是最為經典的“威治伍德藍”,一面有著喬治三世的肖像,一面刻有夏洛特皇后的肖像,白色的浮雕邊緣清晰,精緻而逼真。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中國的瓷器講究溫潤潔白,通透如玉,如同肌膚吹彈可破的窈窕淑女一般。

而威治伍德的瓷器質感更接近陶器,雖然手感較為厚重,但是啞光的上色卻典雅不凡,寫實風的浮雕更是充滿歐洲風情,如同剛剛成為王妃的貴族女子,端莊、優雅、穩重。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除了最為著名的浮雕玉石系列,他也充分利用和提升了加入動物骨粉的瓷泥配方,燒製出通透潔白的骨瓷,一向是地位高貴的女士的最愛。

18世紀的夏洛特王后、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都對其鍾愛有加,1953年也作為專屬瓷器出現在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儀式上,連上一任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都在使用威治伍德牌的精美瓷器。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毫不誇張地說,威治伍德的瓷器,就是英國的瓷器。

在威治伍德之前,英國用的都是土黃色的陶器,而他不僅將瓷器的配方調節到燒製出形狀優美,表面光滑的瓷器,還在陶泥中加入硫酸鋇用於浮雕的製作,燒製出國寶級別的浮雕瓷器。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神奇的是,他不僅發明了這種浮雕工藝,做出不同色彩的瓷器,把22k金成功地燒製在瓷器表面送給夏洛特王后,更是最早推崇“買一送一、包郵、自助服務、無理由退款”的商人之一。

他甚至發明了裝在窯爐外可以測量高溫的“溫度計”,取代了陶瓷燒製環節中靠肉眼和直覺判斷溫度的“窯爐工”——果然是達爾文的外公,身體裡都流著探索和發明的血液。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但是這個全英國第一,世界知名的瓷器大師,自己卻幾乎沒辦法拉陶胚。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約書亞·威治伍德出生於陶瓷世家,從小學習做陶藝。9歲時他的父親便撒手人寰,留下他一個小小的陶胚工。但哪怕是做陶胚,他做得也比英國任何一個陶胚工要好,以至於成名後他再次做陶胚時,竟迎來一群人微觀學習,這可是真正的大師課程!

做陶胚需要一隻腳踩著拉坯機的踏板,雙手進行操作,但是父親去世後的第二年,他就患上了天花,後來更因此失去了一條腿。雖然活了下來,他的陶胚工生涯卻幾乎是被叛了死刑。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沒辦法日夜在拉坯機前工作的他,卻如同丟下了思維的束縛,他開始思考整個瓷器的設計和模型以及表面的釉料化學配方,打算和哥哥合夥一起做新的瓷器。

但是繼承了父業的大哥托馬斯,卻無情地拒絕了瘸腿弟弟的請求。

被家族生意擋在門外的他,只好自立門戶。但是他創新的想法和高超的手藝不會讓他被埋沒。他一心撲在做出更美觀的瓷器上,為了調試出新的好看而穩定的顏色,僅僅是藍色他便測試了成千上萬個配方,更別說還有粉色和綠色的顏料配比。

18世紀的當時他已經意識到,要做陶藝師,你必須得是個化學家。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當時已有人發明出在瓷泥中加入動物骨粉的工藝,但是威治伍德才是把它發揚光大的人。

有通透的骨瓷固然重要,但僅有潔白的瓷器卻無法奪取買家的眼球。威治伍德十分注重瓷器上的各種裝飾方法,僅僅是裝飾工藝本身就有不少於5種,更別說圖案之間的差異。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除了直接進行人手繪製、拓上圖案後進行繪製等方法,還有一種方法是在瓷器燒成後,將圖案拓在瓷器上燒製第二次,塗上象牙色塗料燒製第三次,用紅色的油性塗料把圖案再次覆蓋,在整隻瓷器表面塗上紅色粉末,最後泡入水中。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紅色粉末會留在瓷器表面形成磨砂效果,而塗料則溶於水,帶走了覆蓋在圖案上的粉末,顯現出美麗的花紋。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想法、毅力和手藝讓他從一個小陶工成為了富裕的中產階級,名氣也越來越大,日子可以說是過得相當滋潤。威治伍德的瓷器,在行業中就是高質量與精美的代名詞。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但是他可不滿足於在中產階級之中成名。當時英國貴族甚至國王王后,並不如我們的皇帝那般遙不可及,如果你有一定的資本和地位,加上一位引薦人和一場派對,就能夠接觸到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1762年,威治伍德等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 夏洛特王后召集了整個斯塔福德郡的陶瓷手藝人,而其中最為精美的瓷器必然能夠奪得王后青睞,在平民以至於皇室之間成名。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威治伍德用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測試和研究如何將22k金燒製在瓷器表面而不會掉落,終於成功地利用蜂蜜燒製出傳說中的“王后專用瓷器”,驚豔了在場的所有人。

只可惜,這款瓷器已經失傳,任憑考古學家找遍白金漢宮,都沒有它的身影。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而他的瓷器也獲得了皇室認證,得到“王后御用瓷器”的榮譽,但他也並沒有將價格抬到天價,條件較好的家庭都能夠在下午茶時間體驗一把皇室生活。

已經憑藉浮雕玉石系列瓷器聞名了全英國的威治伍德,卻沒有停下挑戰新瓷器的腳步。18世紀中期龐貝古城被髮掘出來之後,裡面大量的古希臘瓷器被挖掘出來,引發了一陣追捧這種瓷器的風潮。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但是挖掘出來的瓷器畢竟有限,很快就變得供不應求,這時候威治伍德按捺不住,開始動手製作古希臘風格的瓷器。

要複製古希臘風格的陶器,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古傳秘方可以遵循,要做的話就要自己從頭再來。

而這種酒罈上繪有的希臘神話人物畫像,則更是考驗他的繪畫功底,他不僅要是一個陶藝師、化學家、更需要是一位畫家。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在未經燒製的陶罐上繪圖,並不是像畫畫一樣簡單。畫畫的時候,紅色的顏料就是紅色的,非常直觀,但是用於陶器上的“顏料”,只有在燒製之後才會變成黑色。繪製的時候,它仍然是泥土般的土色,極易與陶胚本身混淆。

先將這種塗料抹在需要上色的部分,然後再用刃器將圖案裡的細節部分摳出來。這不僅考驗繪製的能力,更考驗眼力和專注力。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而燒製的步驟,也不同於普通的陶器,加熱到某個溫度一段時間即可。要燒製出這種圖案,先得加熱到1200度左右的高溫,此時壺身會變得通紅。然後調節溫度,加入乾草等會製造厭氧環境的燃料燒製,這樣陶器的顏色會開始變暗,黑色部分呈現出來。

而最後從窯中取出後,沒有被黑色塗料覆蓋的部分與氧氣接觸,又會再次呈現出鮮豔的橙色,奪人眼球。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就是有了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探索,威治伍德這個名字才能在陶瓷的歷史上經久不衰。但他的“多重分身”,遠不止陶藝家、化學家和發明家,他還是一位極力宣傳廢除奴隸制的人道主義者。

開拓了美國瓷器市場的威治伍德,常常會經過利物浦的港口,親眼目睹著這裡被奴役的人們的慘狀。雖然他也是商人,但他相信人權大於利益,果斷投身到廢除奴隸制的隊伍中。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他製作了大量的反奴隸主義瓷器和徽章,利用當時人們對瓷器的熱愛來爭取黑人奴隸的利益。這些器具上都印有黑人奴隸的形象以及一句直擊人性的標語:“吾豈非人,非汝手足哉?(AM I NOT A MAN AND A BROTHER?)”

他將這些徽章送給每一位支持廢除奴隸制的人,包括本傑明·富蘭克林在內。有多少商人,能像他這樣主張廢除能為自己帶來利潤和金錢的制度?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每一次他取得成就,人們覺得他可以休息的時候,他卻出於自己的意願挑戰更高的手藝和價值。也正是如此,威治伍德才無愧於“英國瓷器之父”之名。

——

作為國禮贈與乾隆的英國瓷器,竟然出自達爾文的外公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