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口桥初建,“神仙下凡解难题”

寨口桥是浙江绍兴的一座单孔石拱桥,处莲花岗与紫岩山之间。桥全长30米,宽2.6米,高10米,桥孔高7米,直径15.4米。石级桥面,两旁石栏石柱,柱头雕成石狮16只(现仅存4只)。

寨口桥初建,“神仙下凡解难题”

寨口桥


  寨口桥地处绍兴、诸暨、萧山三县(市区)的交界处,交通地位十分重要。此桥东去夏泽、横山岭下、漓渚,西通夏履、钱清、萧山,南连叶家山顶和诸暨,北邻西路、陌坞与柯桥。“三十六块横铺板,四十五里到萧山。”这是夏泽人提到寨口桥时常说的一句话。桥下如今是一条山溪,过去曾是一条能通航大船的河流。至今,桥洞石上还留有纤绳勒出的深深痕迹,可见来往之频繁。

寨口桥初建,“神仙下凡解难题”

寨口桥古迹


历史由来:

  桥在清嘉庆《山阴县志》中有载,重修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八月。寨口桥为夏履境内现存至今最古老、最壮观的石拱桥。

  关于桥名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说大禹治水曾到夏泽,治水大军扎寨于此。后人建桥,名取“寨口桥”,以示纪念。又说南宋时,曾有一位将军率领抗金大军在此扎寨,因此取名“寨口桥”。另说此桥附近的长旗岗上,从前曾有强盗占山扎寨。这伙强人常在桥头打劫行人。取名寨口桥是为了提醒行人小心。

寨口桥初建,“神仙下凡解难题”

历史建筑寨口桥


古桥传说:

  传说,此桥建造时有一块最要紧的龙筋石,怎么也放不平,造桥的石匠们束手无策。有一个状如乞丐的老人路过,见石匠们正为放不好这块龙筋石发愁,就说:“桥边有一只破草鞋,你们把它垫在这条龙筋石下面,就一定能放平。”石匠们半信半疑,但因别无良策,还是照他说的做了。说也奇怪,这只破草鞋一垫进去,这条龙筋石立即安放得平平实实。师傅们正要谢谢这位老人,老人转眼之间就不见了。大家都说,这一定是神仙下凡,来帮他们造桥的。

  这座桥就这么造好了。据说垫在龙筋石下面的,其实不是一只破草鞋,而是一大块石蜡。乱世时,曾有人去撬这座桥,想盗取石蜡。他们用撬棍之类的家伙忙活了好一阵子,但终因这座桥的石条石板之间结合太紧密,纹丝不动,只得作罢。

寨口桥初建,“神仙下凡解难题”

寨口桥青石阶梯


  寨口桥由长条石横向并列砌筑而成,此造桥技法在目前已知的绍兴古桥中仅此一例,是桥梁研究的活化石,在中国石拱桥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引起桥梁专家陈从周的关注,亲临考察,并载入了他的著作中。《绍兴石桥》一书中介绍此桥时说:“拱圈用小块石料纵联砌筑”,与事实不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