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脂正常也要服降脂药?

健康运动中心冯春雷


医生是不是搞错了?

6床出院患者,拿着出院指导,拿着出院带药和复印的化验单来来找我。

6马大爷,今年68岁,10天前因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抢救治疗,目前病情平稳,准备出院。


马大爷是一位退休教师,挺细心的,拿着这些东西说:“医生,我这血脂并不高,为啥出院还让我吃他汀,还写的让我长期吃他汀,这他汀我看了是降血脂,而且副作用很大,你们是不是弄错了?”

马大爷化验单上,胆固醇5.2,低密度脂蛋白2.9,如果按照化验单参考值来说,确实血脂是正常。

但为什么还要让马大爷吃他汀,而且长期吃?

第一、低密度脂蛋白参考值,并不是化验单上写的那个参考值。

低密度脂蛋白有三个标准,一般人是低于3.4,那么按照这个标准马大爷肯定是正常的,但是还有两个标准,高危人群低于2.6,极高危人群低于1.8。哪些人是极高危人群呢?明确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手术、搭桥手术、脑梗死这些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以下,所以,马大爷需要吃他汀,把低密度继续往下降。


第二、他汀不仅能降坏血脂,还能升高好血脂。

我们知道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血脂,源源不断的制造血管垃圾,加重心血管疾病,但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不停的把垃圾运送出去。他汀不仅能降低低密度这个坏血脂,还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这个好血脂,起到双向获益的效果。

第三、他汀不但能调整血脂,还能抗炎稳定斑块。

心脑血管疾病,一个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加重,和低密度脂蛋白不断制造垃圾有关系。同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和炎症反应有一定关系,而他汀具有抗炎的作用,能够遏制住动脉粥样硬化加重,有效控制心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最终达到稳定冠心病。同时他汀还能稳定斑块,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一个直接发病原因就是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他汀能稳定住斑块,防止斑块破裂,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


就是因为他汀的这些作用,所以 ,即使血脂正常,也必须吃他汀,而且需要长期服用。

至于马大爷担心的药物副作用,其实每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只要我们做好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就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心血管王医生


嗯嗯。是“有些人”血脂正常,也必须服用降脂药物,而不是所有人!因为这时“有些人”吃的的降脂药物不是为了降脂!而是为了预防心血管病。

同样,有些人血压不高,也需要服用降压药物,因为这些药物的作用不是为了降压,也是为了预防疾病的进展。

看病看的是“病”,不是看的是“指标”。

不是所有血脂正常的人都需要服降脂药,而且降脂药物也是特定的药物,那就是他汀。血脂也是特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另一方面,有些人血脂高一些,也不必吃降脂药,这里的血脂是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元凶。俗称坏胆固醇。

哪些人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也需要吃降脂药他汀呢?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

一、确诊的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做过支架的、有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等;

二、确诊的脑中风;

三、外周动脉疾病,如下肢和颈动脉疾病;

四、糖尿病;

五、慢性肾病,这个是英国建议的,其他国家还没有类似推荐;

这些推荐是基于临床研究的结果。而且总体趋势是,坏胆固醇降低的越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就越少。

还有研究提示,如果中途停药,那么再次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可能性就增加。

他汀这类药物的机制主要是增加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这样斑块就不容易破裂。

斑块长在血管里,就像垃圾扔在马路上。垃圾袋不破裂,交通可能有拥堵,但不会完全中断。但一旦破裂,就会来好多警察,想把垃圾袋封住,但同时也就完全堵住了道路。

这其实就是血栓,他汀的作用就是不让斑块破裂。

怎样看垃圾袋是否容易破?主要看坏胆固醇的水平,低于1.8 mmol/L是目标值,达到这个值后,就坚持服药,达不到就调整药物。

如果没吃药之前,坏胆固醇就是正常的,也需要吃他汀,而且不建议停药。


杨进刚


我就曾经受过这样的困惑。我是一个有近20年的冠心病患者,住院治疗不下一二十次,每次住院医生都给喝阿托伐他汀钙,可每次住院血脂化验都不高。我每次问送药的小护士,回答基本都是冠心病人都在服此药,我也未知可否,一肚疑问。还是在5年前市中心医院临出院时,才弄明白。当时出院医嘱所带的药还是他汀,我就带着疑惑问主管医生,我说我的血脂又不高,为什么一直让我喝他汀,医生解释说,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冠心病人的血脂水平比正常人要求更要低,虽然血脂指标正常,对健康人而言,就不需要喝他汀,而对冠心病人而言,就应该喝他汀药,让血脂指标更低些。医生说,他汀类药物,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稳定斑块,防治血管壁上的斑块脱落。一旦血管壁上的斑块脱落,那可是很危险的,造成心血管堵塞,就是心梗,如果斑块大,完全把心血管堵死,就是急性心梗,那就要命。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服用他汀药,不过,说出来不怕笑话,我经济上没钱,舍不得买阿托伐他汀,那药死贵,我喝得是其它便宜他汀,近几年,一直没有断过,血脂水平和冠心病控制的还算对凑。


诚实140793466


这个问题在临床上也的确是比较常见,而且也被很多患者问起。大家都觉得他汀这类降脂药是降低血脂的,其实这是误解,他汀类降脂药除了降低血脂,还有一个作用是稳定斑块。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解答这个问题。

血脂正常,只是血脂在正常范围以内,可能根据自身病情看,血脂还并未达标。比如说低密度脂蛋白2.8mmol/l,在化验单提示的正常范围内,但是如果这对于一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可能并不达标,还需要进一步降低至1.8mmol/l左右。只有血脂达标,先对来说动脉粥样斑块才稳定。



血脂正常,在正常范围内,并且也达标了。但是,这种达标是口服药物带来的,比如说正在口服他汀类药物带来的,如果你不再吃药,那这种达标的状态就会被破坏。说的通俗点,低密度脂蛋白有可能会反弹升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可能变得不稳定。所以,很多人坚持服药,也是为了维持这种血脂达标的状态,稳定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总之,对于很多高脂血症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即使血脂正常了,也很少有可能间断服药,一般来说都是需要维持服用降血脂药物的。



张之瀛大夫


首先搞清楚一点,高血脂的含义是什么?

检查血脂一般是抽血检查,如果查出TC总胆固醇含量过高,TG甘油三酯含量过高,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高,或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这四项指标中,不管哪一项指标出现异常,都算是高血脂。



血脂不高为什么还要服用降脂药?

1.服用降脂药的目的不仅仅为了降血脂,还有一部分人需要服用降脂药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些降脂药,比如瑞舒伐他汀,它的作用不仅在于降脂,它还有强效逆转斑块的功能,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44%,PCI患者术前服用可以降低10%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2.对于已经确诊有冠心病或者是脑梗的患者,无论胆固醇化验结果如何,都应长期服用降脂药。


3.虽然很多医院的血脂化验单上都注明了各项血脂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但这个值是相对的,其意义不大。是否需要应用降脂药物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患者应拿着化验单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服用降脂药。



甘油三酯升高了,为什么医生不给开降脂药?

目前高血脂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如果是刚刚确诊为高血脂或者自己本身并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肝功能较差、存在肝病的患者,建议首先采取运动、控制饮食的非药物疗法。观察一个月后,若血脂还没降到目标值,才考虑用药物治疗。


长期分享健康知识~关注我,健康不迷路~


健康之初健身与保健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检查结果上显示的四种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在正常范围内,那为什么医生还要求患者继续服用降脂药物呢?

其实,说来也简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这件事:


第一,化验单上标注血脂的正常范围是针对普通人的,对于一些特定人群来说,这个标准并不适用,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被用于评价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事实证明,它的含量越高,冠心病发生的几率也就越大;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3.4mmol/L时已经算得上是正常水平了,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来说,则需要将其控制在2.6mmol/L以下,而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则需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化验单的结果,还要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具体分析,以便于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降脂药”!

第二,“降脂药”,尤其是他汀类的药物,其作用并不限于调脂,它还具有着“非调脂”的功效,比如对血管内壁附着斑块的稳定作用,它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系统梗死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另外,他汀类药物对斑块的稳定性机制在于它可以促进斑块中脂质和炎症细胞的渗出,使斑块由最初的柔软易破裂变得坚硬稳定、难以脱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斑块内物质的渗出使得斑块开始缩小,进而导致因斑块而狭窄的血管慢慢变得通畅起来!


除此之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着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和阿司匹林联合服用时能够获得不错的协同作用!

如果您正在服用“降脂药”,请不要依据检查结果自行停药,尽可能的寻求医生帮助,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综合内科张医生


简单来说,不论是医院检验科还是健康体检中心出具的血脂检测报告所提示的“正常值范围”仅仅是针对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健康人而言的!一旦,机体开始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甚至是已经患上某些疾病时,这些“正常值范围”就不再适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概念,叫做“目标值范围”!

毫无疑问,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或已确诊某些疾病的人群而言,降血脂的“目标值范围”要比检测报告的“正常值范围”严格很多。举例说明,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专家共识》中就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危险分层及LDL-C目标值进行了明确设定;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也对老年人群的血脂异常治疗目标值进行了设定;

那么,为什么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或合并某些疾病时,降血脂的“目标值范围”要设定得更加严格呢?

这是因为,医学研究发现,当这些人群的血脂水平降得越低时,他们的临床获益越多,这就包括: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比率更低,以及寿命更长等等。这些获益一方面来自于血脂水平的直接降低,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症、逆转斑块等其他药理作用。

因此,当医生建议把血脂降到更低范围时,并非是在“过度医疗”,而是尊崇医学的研究发现,对血脂治疗设定了更加正确的“目标值范围”!


家有好医


血脂正常医生仍叫你服药有二种情况:

一.你的血脂在正常范围内但仍未能达标,非但要继续服药而且还要调整治疗剂量:

血脂正常只是说明血脂值在正常范围之内即最高容许值和最低允许值之间。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斩然不同的两种脂质,和看任何化验单一样不是在正常范围的最高限值以下就很开心,噢,我的胆固醇正常,其实只是对可允许的最高限值而言你是正常的,实际看一般化验单正常值范围的较低值更好些。

血脂中的胆固醇对心血管事件的威胁更大,而占总胆固醇60%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近三十年来已被全世界公认为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罪魁祸首,因为它是组成斑块核心脂质的最重要成分,它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斑块生长的速度、并决定动脉因斑块生长过多过快而形成狹窄的程度、尤其是斑块的性质:LDL越高,炎症反应越强烈,斑块容易长得很快成为皮薄饀大不稳性性易碎的软斑块,而血栓事件主要取决于斑块的性质。

大量研究证实了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公认的六大危险因素:家族心血管疾病发作史、嗜烟、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尤其是高LDL血症和糖尿病。危险因素越多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斑块量、狭窄程度、血管事件越多。由于LDL是斑块的核心脂质主要成分,研究发现LDL目标值应该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多少来决定而不是化验单上最高限值以下就行。

因此对LDL分层达标:

1.没有任何危险因素应在3.6mmoI/L以下。

2.有1-2个危险因素应在3.3mmoI/L以下。

3.有3个危险因素的人,或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应在3.0mmoI/L以下

4.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并伴有1-2个危险因素应降到2.6mmoI/L以下。

5.既有冠心病又有糖尿病的患者应降到2.2mmoI/L以下。

6.曾发生过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梗塞、任何人口的动脉支架植入术、心脏为什么瓣膜置换术、封堵术、两个有经验的心血管医生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LDL应降到1.8mmoI/L。

所以不要以为我的胆固醇和LDL都正常了,那是指在正常范围最高值以下,所以医生不仅要你继续应用调脂药物,应该邦助你根据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来分层达标。包括高血压患者如合并有冠心病或糖尿病或慢性肾衰患者我们希望把血压降得更低一点如130/80mmHg和120/70-75mmHg。

二.虽然血脂已降到正常值,但那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当然不应停药:

和所有慢性病一样如果在诊断正确的前题下,用药物把血压、胆固醇/LDL、甘油三酯、血糖降到达标值,切切要记住这是药物的作用下所得到的正常值,药物一停,指标肯定会升高甚至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部分缺乏医疗知识的患者总以为为你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尽量不吃,能少吃尽量少吃,那可不是感冒、肺炎病好了就可以停药。包括不少抑郁患者往往会好了伤疤忘了痛,如果不充分利用服药期间半至数年内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可能你一停药不久就会复发,有的更短効复发认为是徹药反应其实是依靠药物提升神经介质水平。

早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想停药也不是不可能,尤其是吃出来发胖后产生的这两种病就把它“吃回去”:

1.严格做到低油低脂低糖饮食,补充动植物蛋白质瘦肉、去皮去油的禽类、鱼类,新鲜绿叶蔬菜凉拌或热拌像飯店一样不用浀油炒,适应水果或晚餐就吃点水果,产生飢饿感既让胃容量缩小又可以动援体内的脂肪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化为糖元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放心饿不出胃病更饿不坏身体,因为你有太多的脂肪。减肥的真谛是挨饿,你看“冰冰”们那一个锇出病来,管不住嘴跑笼套也轮不上。

2.坚持每天运动到出汗:冬天微汗、夏天大汗,心率在120-150次/分。当然要根据自已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不吃药也要付出代价的。等你瘦了10-20斤可能血压、血糖都下来了,更可喜的是你的大胃缩小了,饥饿感消失了。

2019.5.2



我想说点真话


为什么血脂达标了,还需要继续服用调脂药物?

调脂药物与降压药物一样,都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一旦停药,血脂很快就会反弹,某些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还可能增加。

也有不少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脂血症,不能找到病因,需要长期用药控制。

对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调脂治疗是一项基本的治疗,只有长期应用才能显示出效果,长期治疗,长期获益。

对于心血管患者或高危患者来说,只要不出现不可耐受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就不应该停药。

当然了,血脂高不一定就需要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治疗等)是控制血脂的基础,通过饮食调整来达到降低血脂,切断血脂的来源,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一般来说,轻微的血脂异常,又没有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饮食和运动疗法即可控制。

如果 3 个月后仍有异常,再配合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当然如果正常,也还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



关于高血脂问题,可以来问半亩方塘医生团队,点右上角“关注”按钮!


半亩方塘


在一次进社区合理用药服务的活动中,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来咨询:您好!我去年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后康复出院,当时发现血脂高,出院时医生处方开了“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药物,现在复查血脂指标正常,可是医生还是给我继续开了“立普妥”,我的血脂指标都正常了,为什么还要吃药?

生活中,想必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扰,现在就来弄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吧!

他汀类药物作用简介

国际大量临床研究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如立普妥、舒降之等)可以有效降低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再发,因此脑梗死患者出院后一般都服用他汀类药物;另外他汀类药物不仅仅是降脂药物,也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药师来解答为什么“药不能停?”

首先,服用他汀类药物一段时间后血脂化验LDL指标变为正常,但是这个正常是对于普通健康人而言,而对于有心脑血管危险的患者,LDL需要降得更低。一般来说,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病3、4期的45岁以上患者,其LDL目标值建议<2.6mmol/L;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其LDL目标值建议<1.8mmol/L。

其次,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见效,若中途停药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继续增长、斑块脱落或不稳定的斑块发生破裂,上述情况都有再次引发脑梗死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有心脑血管危险的患者,即使血脂指标在正常的范围内,也不能轻易停掉他汀类药。

本文由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段炼 提供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