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匠逼奸杀人,黑县令贪图贿赂,致少女青梅竹马心上人酷刑处死


理发匠逼奸杀人,黑县令贪图贿赂,致少女青梅竹马心上人酷刑处死


巢县有一富户,主人五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他有一个女儿,名叫媚芗,芳龄十四,长得既漂亮又聪明。富翁为她请了教师,整日读诸子百家之书,女儿都能过目不忘。夫妇俩十分钟爱女儿,凡家中收入支出、账目往来都由女儿负责。每天晚上女儿读完书,家中仆人都鱼贯而入,小心翼翼站在左右,汇报工作,然后报账、记账。女儿耳听目察,口算手写,从来不出一点差错。众人都敬重小姐,也没有敢欺侮她的。所以富翁认为自己女儿胜过人家的儿子。

当初邻居有个秀才,他的儿子比媚芗大ー岁。于是少年作为陪读,与媚芗同授于一个先生。同学相处,两人十分亲近。而且少年天资聪额,讨人喜欢,人人都说他们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可是富翁嫌少年家贫,没有提过这门亲事。可是有一天,老师吃过饭到私塾,只见媚芗姑娘被人杀害了。官府一验,见姑娘阴部血流不止,断定为强奸杀人。富翁夫妇见此惨状心都碎了。他们怀疑是少年同学干的,于是向官府控告,并贿赂县令要让秀才的儿子抵命。县令是个办案能力很强的人,受了贿就一味偏向富翁家。他不分青红皂白,抓来少年就上了酷刑,于是少年承认了逼奸杀人的罪行。结果少年被处死,私塾老师以管束不严的罪名,被发配二千里以外的福建。

福建文人同情他的处境,又仰慕他的文名,都乐意与他交往。当地有位达官,公子需要聘请一位家庭教师。朋友们就举荐了他。达官家人把这位老师平时写的诗文拿去一看,非常中意,于是就让公子拜他为师。老师要理发了,达官马上让家里的理发匠给他理。但理发匠一见老师面,却仓惶返身离开了。老师觉得很奇怪,又觉得此人面很熟,但一时三刻想不起来。于是他就向主人打听,达官说:“这是刚招来的理发匠,与您还是同乡呢。”老师一听猛然记起来了,大声地说:“就是他,迫害我流放的就是这个贼人!”

原来这个理发匠与富翁同村,从小就进进出出的。当了理发师傅后也常来私塾为老师理发。这天他见媚芗一个人在练书法,顿时生了淫心,强拉着求欢。拉拉扯扯间,他怕姑娘叫喊,操起一把裁纸刀,割了姑娘的脖子,然后带着刀逃走了。为了逃命,他流落到了福建。没想到在这里与被害者的老师相遇,因为心虚,见面扭头就走。当地官府立即逮捕了理发匠,凶手据实招供。福建巡抚认为老师没有罪,就发文原籍,理发匠也押了回来。

这时这个案子已过去六、七年了。秀オ正为失去儿子得病,卧床不起,忽然听到老师报告抓获了凶手,顿时病也好了。他商量着与老师一起联名上告,要求为儿子平反昭雪。当年办案的县令已提升为太守,当他接到福建方面转来的公文,知道案子办错了。听说秀オ和老师要上告,担心于己不利,于是请人调和,用重金收买他们,不要起诉。唯独那个凶手理发匠一直关在死牢,让他慢慢地冻饿患病死去。

《留仙外史》,又名《里乘》,《兰苕馆外史》,是清代同治年间桐城许奉恩的作品,在清末比较有代表性。《里乘·说例》将所收入的故事分为以下几种:善恶劝惩、因果报应、科第、神仙、鬼神、狐仙、儿女情事、绿林、案狱等,再加上许奉恩在广东逃亡期间所著《风鹤途说》残编,共十卷190篇。其中,卷九均为他人作品的节录,《笔记小说大观》删掉最后两卷为八卷本,《扫叶山房丛抄》是四卷本。

许奉恩,清代人,约公元一八六二年前后在世,字劚坪,安徽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穆宗同治初前后在世。道光二十三年(公元一八四三年)秋闱报罢。身历太平军之乱,流离转徙,间关数万里。尝记所闻为《风鹤涂说》,藏稿武林,城陷因遭散佚,又为《里乘》十卷,积三十余年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