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和斑块一样吗?

18342707765


血栓和斑块当然不一样,虽然它们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但二者成因又较大的区别。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血栓是由血液凝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等原因造成的。

血液流动缓慢导致凝滞,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液凝结成块,也就是血栓;

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更容易使血液凝结成栓。

血管内皮损伤后,会导致血小板在损伤处凝结,形成血栓。


斑块是如何形成的?

斑块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中脂质过多,脂质在血管壁上沉积,会引发炎症反应,继而巨噬细胞会进入血管壁吞噬脂质,继而形成脂纹,再演变为纤维斑块。

此外,血管内皮损伤也是斑块形成的一大因素。


血栓与斑块的关系?

血栓与斑块脱落后都会引发栓塞。

斑块破裂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可能会在破裂处聚集,继而形成血栓。


总之,无论是血栓还是斑块,对人体的危害都很大,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预防。


鲁南制药小贴士


血栓和斑块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字面、概念)都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但是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都非常严重。而且二者是因果关系,一个是流动的,一个是固定的,今天就详细说明一下,血栓和斑块之间的联系。

当血管出现硬化,或者破损之后,血液当中的杂质过多,血管内壁上就会形成杂质堆积,逐渐形成斑块,如果病情不能得到控制,血液当中的杂质就会越来越多,斑块就会越来越大,就会造成血管狭窄,供血不足、供氧不足等身体状况。

当斑块逐渐变大,斑块自身已破损几率就会增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斑块不稳”,斑块不稳就会导致斑块破裂,此时血小板就会在血液当中快速凝聚,凝聚之后就会形成血栓。血栓会随着血液流动,如果血栓形成的体积很大,就会堵塞到血管内部,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有致死风险,大部分血栓堵塞的情况,都需要急救。

从上述理论上来看,血栓是由于血管内的斑块破裂之后才形成的。

血栓和斑块从病理上说都是能够导致血管狭窄或者堵塞的主要凶手,只不过斑块的生成地是哪里,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的位置就在哪里,而血栓是随着血液流动的,血栓过大,而血管过窄就会发生狭窄或者堵塞,堵塞的位置是不定的。

二者皆能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特别是血栓堵塞在心脑血管之后,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能让患者直接死亡。

此外,斑块形成在血管内堵塞达到50%之后,就可以被确诊为冠心病,这时候患者必须重视起来,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短期内看不到太大危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狭窄程度的增加,风险会越来越高,这时候就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的发展了。


罗民教授


血栓和斑块一样吗?

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其实,血栓和斑块不是一回事。虽然两者都可以导致我们的血管堵塞,引发心梗、脑梗等疾病,但两者是不同的物质,发生的机制也不同。

什么是斑块?

所谓的斑块其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体现。当脂质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沉积和聚集在血管内皮后,就会在血管内膜呈现黄色粥样的物质,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几乎是所有动脉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比如常见的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血管病等。

当脂质沉积越来越多,大量的巨噬细胞就会赶来吞噬掉这些物质,而达到一定极限时,巨噬细胞就会死亡并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局部,形成了脂质团块,这也就是斑块。斑块的外部被一层膜包绕,这个包膜被称为纤维帽,而正是这个纤维帽,其结实程度决定了这个斑块是不是稳定,而稳定与否,则决定了是不是会有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

什么是血栓?

血栓的形成首要条件是血管内皮破损,导致血管内皮破损最初要的原因就是斑块的破裂,所以可以理解为斑块是血栓形成的先决条件。当血管内皮损伤后,内皮下的结缔组织就会释放促凝物质,血小板在破损处聚集起来形成血栓。血栓一旦形成,在狭窄的血管内就会阻碍血流的通行,一旦血管被堵,就会引发缺血缺氧等一系列反应,严重时会危害人的生命。

因此,预防斑块的形成,预防斑块的破裂,是我们保证血管健康的重要一步。

如何防止斑块脱落?

要想防止斑块脱落,最重要的就是把不稳定的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变成稳定的硬斑块。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生活方式干预,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控制油脂摄入,戒烟限酒,加强运动。

2、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糖和血压异常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要尽可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血压尽量控制在120/80mmHg以下。

3、控制血脂水平,这是最根本的,血脂控制得好,斑块的增大就会变得很缓慢,相对的破裂的风险也会变小。研究显示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1mmol/L以下,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1.2mmol/L能够有效控制斑块增大。如有必要,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来减少相关急性事件的发生。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血栓和斑块是不同的东西哦。虽然,二者均可引起血管的堵塞,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1.血栓是机体血液凝固以后的产物。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其主要成分是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其中的红细胞组成。动脉系统血栓的形成多伴有血管内皮的损害,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多伴有血流流动缓慢。



血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许多细胞因子的参与,是机体的防御反应之一,正常情况下可以帮助机体止血、减轻损害。但异常状态下形成的血栓,无论是静脉系统还是动脉系统,都是十分致命的。动脉系统的血栓,会引起心肌梗死、中风,这两种疾病是全球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生需要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时间就是生命绝非危言耸听。而静脉系统的血栓一般多见于下肢,一旦脱落会导致肺栓塞,肺栓塞的死亡率高达80%,发生以后患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2.斑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它只出现在动脉系统。斑块的形成与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和高胆固醇有关,这些斑块就是过多的脂质在体内无法清除导致其沉积在血管壁。斑块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所以,在斑块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感觉不到任何不舒服,如果不加控制,斑块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厚,逐渐就把血管“堵”上了!斑块一旦出现,意味着机体体内大部分的动脉系统已经受到破坏,如不积极治疗,会引起动脉血管硬化、狭窄甚至闭塞,会引起动脉供应器官功能的减退如心绞痛、头晕等。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表明病情危重,治疗昂贵。



3.血栓的主要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及取栓,使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维(抗血小板),华法林、达比加群(抗凝),尿激酶、rt-PA(溶栓)。而抗斑块形成主要是他汀类药物。



此外,血栓形成后需及时治疗,是一个紧急疾病;而斑块治疗则属于慢性疾病的管理。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助你。


谢医生健康科普


今天是国庆了,不知道朋友们都放假了没有?李药师放假了,但还是决定一大早就起来给大家写健康科普,毕竟健康是持续的事儿,就像我们今天将要谈的血栓和斑块的问题,同样也是要持续控制预防的事儿。

血栓和斑块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一回事,但斑块和血栓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稳定斑块是造成血栓的重要风险因素,而斑块的形成会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

斑块是如何形成的?对于斑块的形成的机理,目前医学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说,但多数理论都认为,动脉斑块之所以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是主要原因,其他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问题,吸烟、肥胖等危害因素,也都是导致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因素。

动脉之所以会出现硬化问题,与脂质沉积形成动脉斑块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的动脉血管壁本来是平滑顺畅的,但在高血压,血糖高,高血脂,吸烟等不良因素影响下,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会受到影响,发生血管内壁细胞的受损,受损的血管内皮一方面会变得粗糙,让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易于沉积到血管内皮下方,另一方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还会引发身体的炎性反应机制,吸引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在受损部位聚集,甚至渗透入血管内皮下方。

身体是很聪明的,当身体发现血管内皮下方有脂质沉积,它就会发挥它的反应机制去清除它,这时候巨噬细胞就会进入血管内壁下方,吞噬氧化脂质,形成泡沫状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如果这些被氧化的脂质数量不多,高密度脂蛋白会把它们转运会肝脏进行代谢分解,如果这个数量太多,超过了高密度脂蛋白的转运能力,这些泡沫细胞会在血管内皮下方逐渐融合,最终形成斑块的脂质核心,在脂质核心上方,会由于免疫细胞的聚集以及血管内壁平滑肌的增生细胞等,覆盖一层富含纤维蛋白的“帽子”,我们通常称之为纤维帽,在血管内壁中有着脂质核心上方覆盖纤维帽的形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血管斑块”。

血管斑块会造成血管的硬化,狭窄,但还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不积极的应对和干预,血管斑块并不是形成了就不变了,而是在形成斑块以后,炎性反应还会持续发展,有的时候会引起斑块的脂质核心越来越大,而纤维帽越来越薄,最终出现破裂;有的时候会因为炎性细胞的侵蚀,导致血管的斑块出现溃破,这些斑块的不稳定和破裂,都会有导致血栓出现的风险。

当我们的身体有外伤出血时,血小板和其他凝血物质会迅速聚集,为身体止血,但当血管内斑块破裂时,这种凝血机制同样会被触发,血小板和凝血物质会在破裂斑块附近聚集,凝结,最终形成堵塞血管的血块,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动脉血栓。动脉血栓能够堵塞心血管,脑血管,造成梗塞性的急性心脑疾病。

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应该明白斑块和血栓到底是什么关系了吧?斑块是动脉硬化形成的病理产物,而如果出现了动脉硬化斑块的情况,仍然不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干预,斑块逐渐持续发展,当斑块出现破裂或溃破时,就会引发血栓风险。

说完原理,我们还是要简单谈一下解决办法。说解决有点不恰当,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的硬化往往不可避免,但如果我们能尽早的发现高血脂问题,积极的予以控制,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2.1mmol/L以下,就可以保持斑块的稳定,不再进一步发展,除了控制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应该注意其他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慢病的控制,实际上,如果不控制好这些相关慢病,血脂指标也很难控制好。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不论是服药还是不服药,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同时,都应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平和心态,良好作息,这些方面,您都能做到吗?


李药师谈健康


血栓和斑块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成病原因,但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一个是原因,另一个是结果,需要共同预防和处理。

斑块是由于血管内皮被损伤后形成伤口。此时,血液中的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会沉积在这些伤口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起局部的炎症,然后脂肪会变性而脂质化,形成粥样物质。如集聚成团就会形成斑块。

在血压升高和血流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下,血管上形成的斑块可能随时破裂并暴露于血流中。

这时,血液中的血小板会赶来止血并聚集在周围,从而逐渐形成更大的团块,最终形成血栓。


臭氧介入专家何晓峰


完全不一样,血栓是血液在血管内由于各种原因异常凝固的结果。斑块则是血液里的胆固醇等成分在血管壁的沉积,逐渐硬化为斑块。两者的危害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血栓往往行成迅速,阻塞血管后会有相应症状。多需急症处理,如脑梗、心梗和肺动脉栓塞等。斑块也则可以慢慢引起动脉狭窄甚至阻塞,但过程较长。再说斑块是指动脉斑块,血栓则是既有动脉血栓也有静脉血栓。从治疗上说血栓形成后需取栓、溶栓和抗凝治疗。斑块则有切除和他丁类药物治疗。从预防上讲预防血栓有抗凝、抗血小板等减轻血液粘稠度方法,当然从生活上也可以调理。预防斑块则降低血液里的胆固醇,可以从药物和上活上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