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晚清时期的河南,距今100多年,看看当时祖辈们的生活


【图为100多年前的河南窑洞】河南因为其土地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更是有20多个朝代将都城设在河南。

【图为晚清时期河南农村的牛车】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人杰地灵,历史上的河南也有非常多的名人,比如老子、庄子、墨子等人。

【图为1909年的河南农村】明朝时期,河南是全国著名的棉花产地,工商业十分繁荣。宋明时期河南是全国工商业的中心,清朝之后东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河南的工商业没有跟上他们的步伐。

【图为清末的河南巩县,现在叫巩义市】清朝初年,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残破。清政府在河南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河南也成为了当时全国重要的粮食大省。

【图为晚清时期的河南百姓】康熙年间,河南的朱仙镇和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以及广州佛山镇成为当时全国四大名镇。

【图为清末时期河南农村的孩子们】清朝末期,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河南经常遭遇旱灾水灾,百姓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不过这也让河南人更加的勤奋。

【图为当时河南巩义市的宋陵】近代以来海洋贸易崛起,河南的工商业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开始没落。

【图为晚清时期的河南】相比于江南地区和沿海港口城市,近代河南的发展水平开始落后于这些地区,河南在全国工商业里的地位是下降的。不过相比当时中国的其他地区来看,依旧有优势。

【图为开封与洛阳通的铁路】河南省内的第一条铁路叫做道清铁路,是意大利人在河南发现了煤矿,想要开采,因此决定修建一条铁路。

【图为刻有数字“1903”的河南铁路】河南地区的铁路可以说是非常的有历史,在前几年,有人发现河南有段铁路的铁轨上竟然有1903的标志。原来这个铁轨是100多年前建造的,如今还在使用。

【图为1907年,河南开封龙庭东湖南部的二曾祠】作为多朝古都,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南历史遗迹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