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这本史书是否严谨?《蒙古秘史》这本史书是否严谨?

洪浩仁慈


真正的《蒙古秘史》是用蒙古文字书写的,但已经失传。今天我们看到的《蒙古秘史》是明代的汉译本,所以内容难免会有翻译不够准确,内容有失偏颇的情况。明朝又根据《蒙古秘史》编撰了《元史》,是否具有公正性就不言而喻了,后继王朝否定前朝、诋毁前朝是很普遍的。包括近代河南籍教授韩儒林首次提出术赤的身份问题,都是不切实际的猜想,蒙古国家和人民以及其他国家从来对术赤没有疑问。所以整个《蒙古秘史》(包括元史)还有多少公正性,那只有《蒙古秘史》的蒙文版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才能解开这个迷。


星光卧心藏胆


题主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

一、《新元史》的成就与不足

我们先来说新元史,《新元史》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是柯劭忞于所撰图书,成书于1920年,他以《元史》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前后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完成。次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把《新元史》列入正史,1922年刊行于世。这样,原来中央政府承认的官修史书“二十四史”就成了“二十五史”,若再加上《清史稿》则称为“二十六史”。全书共257卷,包括本纪26卷,表7卷,志70卷,列传154卷。

由于明代的《元史》编纂工作过于草率,错误百出,后代学者皆呼吁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为底本,利用明清有关元史的研究,例如参考《元经世大典》残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关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国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书,参考《四库全书》未收录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以《元史》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这是近代篇幅巨大的一部断代史。

全书二百五十七卷,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新元史》的体例基本沿袭旧史,但也有一些改动。如本纪前增加一篇《序纪》,记述成吉思汗以前的史事,这同《金史》的本纪之前增加一篇《世纪》相仿。又如,在本纪的最后增加了元顺帝的儿子《昭宗纪》。 《新元史》的内容比《元史》充实,它补充了元世祖以前的蒙古史事。柯劭忞修《新元史》时,利用了《元朝秘史》和《元史译文证补》。《元朝秘史》的底本叫作“忙豁仑纽察脱必赤颜”,忙豁仑是蒙古,纽察是秘密,脱必赤颜是总籍,合起来是《蒙古秘史》。原书是畏兀儿文,元仁宗时,由察罕译成蒙古文,藏在宫里,不让外人看。明太祖时,译成汉文,名之曰《元朝秘史》,清人钱大昕从《永乐大典》里把这部书的内容辑出来,这是我国保存的蒙古初期历史的唯一史料。《元史译文证补》是清朝人洪钧根据波斯人拉施特的《蒙古》和伊儿汗国的《黄金史》编写的。这样一来,柯劭忞就有可能在《新元史》中补充《元史》对世祖以前事迹的疏略。《新元史》还补充了北元时期的一部分历史,载述的截止时间延长到昭宗宣光八年(1378年)。

《新元史》中增补了许多列传,像元朝初年不肯降元的一些英雄志士,尤其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领袖人物,如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等,《新元史》都为他们一一列传,详述他们的事迹。对宋元之交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如夏贵,也增立了传。夏贵是南宋大将,他以淮西三府、六州、三十六县投降元军,牵动宋军全线溃败。入元以后,他靠出卖民族利益换取参知政事等高官,但时间很短,仅三年就死了。《宋史》以他是降元的官,没给他列传;《元史》以他在元朝没有事迹,也没为他立传。《新元史》考虑他在元宋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增补了《夏贵传》。这个传的增补,对向后世人进行民族气节教育,也很有意义。此外,《新元史》对成吉思汗至蒙哥时期蒙古经营西域的内容、四大汗国盛衰兴亡的情况等,记载得也比《元史》详细。

《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一人两传的不少,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元史》的列传编排不合理,如元末人泰不华等人的列传之后,又接上元初耶律楚材等人的列传,《新元史》按照时代先后,做了合理的调整。

总之,《新元史》集明、清学者研究元史之大成,以一人之力成此巨著,功不可没。此书最后至1920年完成,时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明令将其列为官修正史之一,于1922年正式印刷面世。中外学术界对《新元史》也作了很高评价,认为此书集500多年各家研究之大成,补充了许多新内容,纠正了不少错误,“学识赅搏,精力绝伦”。此书为柯赢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如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为此赠他文学博士学位。 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这话不免有些溢美。不过《新元史》的确是研究元代历史的一部重要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当然,《新元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编写《艺文志》,而且书中所引用的新资料,都没有注明出处,以致后人研究元史时,使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柯劭忞修的《新元史》仍脱不出历代旧史的重修办法,叠床架屋,卷帙浩繁;加之书首没有《叙例》,让人看不出他著书的义例。

二、《蒙古秘史》:第一部蒙古族史

旧误称《元朝秘史》或《元秘史》,其蒙文名称是“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 (《Monggolvn Ni′uca Tobca′an》)。杂史。蒙古汗国官修,修撰者佚名。成书年代现有蒙古窝阔台汗十二年(1240年)和蒙哥汗二年(1252年)两种推测,尚无定论。

《秘史》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蒙古族史,全书有十二卷本和十五卷本两种。明代时为阅读方便,又把该书分为二百八十二节。其中,前五十八节写的是成吉思汗先世谱录,从二十二代传说始祖起,直至成吉思汗的父母,记载了许多关于蒙古氏族部落起源的传说和史实。从五十九节到二百六十八节,是成吉思汗时代的历史记载,起于成吉思汗(铁木真)的诞生,至于成吉思汗灭西夏和病逝。详细记述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及统一后南下、西征的过程,内容涉及蒙古各部的发展、纷争;蒙古人的游牧、狩猎、手工业、交换等经济生活;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状况,国家的建立及其政治、军事制度和组织机构,攻金、西夏和西征的战略战术等等。第二百六十九节后,写元太宗窝阔台汗前期的历史。如拔都西征、灭金,重申怯薛制度,规定赋税额,建立驿站等等。正文以窝阔台总结自己一生四功四过结束。

总之,该书对十二至十三世纪中叶蒙古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较详细而生动的记述,是研究蒙古族早期社会历史、语言、文字的宝贵资料,史料价值很高。

全书除最后窝阔台汗部分取材于朝廷的诏令、“实录” 以外,大都取材于民间的口传故事、诗歌和谚语。这些原始材料修饰较少,较为真实地保留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其它元史书籍所不可及的具体和准确性,有些记载是绝无仅有的。

此外,这部书的价值还在于它为研究游牧经济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制度、当时的社会心理和风俗人情等、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资料,是古代蒙古社会史的宝贵资料。

从文学的角度看,该书保留了古代蒙文的语言、语法修辞,还保留了一些民间故事和诗歌,平均每卷都有二、三十首诗。语言生动形象,人物性格鲜明,充满草原生活气息。但是,该书也有不少错讹,时间、地点及历史顺序常有搅混之处。夸张失真之处也不少。

该书原文是用蒙古文(畏兀儿字母蒙古文)写的。此蒙文本在明朝后佚亡。元代至晚在元神宗时曾将该书译为汉文。现存最早的版本明洪武初年翻译的汉字音译本和汉文译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湖南叶德辉将其出版,是为观古堂刻本。此后又有《四部丛刊·三编》本(顾广圻本),莫斯科东方文献出版社影印的韩泰华本等。一九七八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有《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后又有《(蒙古秘史)校勘本》(额勒登台、乌云达赉著)为国内较好版本。另外,还有俄、日、德、法、英及现代蒙文等各种文字的译本和标音本。

综上所述,《新元史》的内容比《元史》充实,它补充了元世祖以前的蒙古史事。柯劭忞修《新元史》时,利用了《元朝秘史》和《元史译文证补》。《元朝秘史》的底本叫作“忙豁仑纽察脱必赤颜”,忙豁仑是蒙古,纽察是秘密,脱必赤颜是总籍,合起来是《蒙古秘史》。

而《蒙古秘史》,严谨程度自然不及《新元史》。








贵州融媒体


讨论这两本书是否严谨,要先分析一下成书背景。



《新元史》是柯劭忞于所撰图书,成书于1920年,他以《元史》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前后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完成。《新元史》是近代篇幅巨大的一部断代史。全书二百五十七卷,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新元史》的体例基本沿袭旧史,但也有一些改动。如本纪前增加一篇《序纪》,记述成吉思汗以前的史事。《新元史》中增补了许多列传,像元朝初年不肯降元的一些英雄志士,尤其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领袖人物,如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等,《新元史》都为他们一一列传,详述他们的事迹。《新元史》已经成为研究元代历史的一部重要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蒙古秘史》共12卷(或15卷),282节,内容涉及蒙古民族古代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时间上讲,从蒙古民族图腾、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从地域角度,横跨蒙古高原。《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并称为蒙古民族三大历史著作。元朝皇室撰写《蒙古秘史》的初衷并不是要像《史记》那样流传千古,而是要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谱系史事如实记载下来,包括全部功过得失,以祖传家训的方式为蒙古族后世帝王训谕劝谏。

两部史书均对研究蒙元文化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史料或素材,不论其是否如历史般严谨,在缺少其他可供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该两部史书去探寻几百年前蒙元社会的发展历程。


穿越的黑猫警长


《新元史》是柯劭忞于所撰图书,成书于1920年,他以《元史》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前后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完成。次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把《新元史》列入正史,1922年刊行于世。这样,原来中央政府承认的官修史书“二十四史”就成了“二十五史”,若再加上《清史稿》则称为“二十六史”。全书共257卷,包括本纪26卷,表7卷,志70卷,列传154卷。

《新元史》以《元史》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这是近代篇幅巨大的一部断代史。全书二百五十七卷,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新元史》的体例基本沿袭旧史,但也有一些改动。如本纪前增加一篇《序纪》,记述成吉思汗以前的史事,这同《金史》的本纪之前增加一篇《世纪》相仿。又如,在本纪的最后增加了元顺帝的儿子《昭宗纪》。 《新元史》的内容比《元史》充实,它补充了元世祖以前的蒙古史事。柯劭忞修《新元史》时,利用了《元朝秘史》和《元史译文证补》。《元朝秘史》的底本叫作“忙豁仑纽察脱必赤颜”,忙豁仑是蒙古,纽察是秘密,脱必赤颜是总籍,合起来是《蒙古秘史》。原书是畏兀儿文,元仁宗时,由察罕译成蒙古文,藏在宫里,不让外人看。明太祖时,译成汉文,名之曰《元朝秘史》,清人钱大昕从《永乐大典》里把这部书的内容辑出来,这是我国保存的蒙古初期历史的唯一史料。《元史译文证补》是清朝人洪钧根据波斯人拉施特的《蒙古》和伊儿汗国的《黄金史》编写的。这样一来,柯劭忞就有可能在《新元史》中补充《元史》对世祖以前事迹的疏略。《新元史》还补充了北元时期的一部分历史,载述的截止时间延长到昭宗宣光八年(1378年)。

《新元史》中增补了许多列传,像元朝初年不肯降元的一些英雄志士,尤其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领袖人物,如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等,《新元史》都为他们一一列传,详述他们的事迹。对宋元之交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如夏贵,也增立了传。夏贵是南宋大将,他以淮西三府、六州、三十六县投降元军,牵动宋军全线溃败。入元以后,他靠出卖民族利益换取参知政事等高官,但时间很短,仅三年就死了。《宋史》以他是降元的官,没给他列传;《元史》以他在元朝没有事迹,也没为他立传。《新元史》考虑他在元宋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增补了《夏贵传》。这个传的增补,对向后世人进行民族气节教育,也很有意义。此外,《新元史》对成吉思汗至蒙哥时期蒙古经营西域的内容、四大汗国盛衰兴亡的情况等,记载得也比《元史》详细。

《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一人两传的不少,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元史》的列传编排不合理,如元末人泰不华等人的列传之后,又接上元初耶律楚材等人的列传,《新元史》按照时代先后,做了合理的调整。

总之,《新元史》集明、清学者研究元史之大成,以一人之力成此巨著,功不可没。此书最后至1920年完成,时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明令将其列为官修正史之一,于1922年正式印刷面世。中外学术界对《新元史》也作了很高评价,认为此书集500多年各家研究之大成,补充了许多新内容,纠正了不少错误,“学识赅搏,精力绝伦”。此书为柯赢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如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为此赠他文学博士学位。 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这话不免有些溢美。不过《新元史》的确是研究元代历史的一部重要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不足之处

当然,《新元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编写《艺文志》,而且书中所引用的新资料,都没有注明出处,以致后人研究元史时,使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柯劭忞修的《新元史》仍脱不出历代旧史的重修办法,叠床架屋,卷帙浩繁;加之书首没有《叙例》,让人看不出他著书的义例。

《蒙古秘史》成书于765年前,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学典籍,被中外学者誉为解读草原游牧民族的“百科全书”,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 《蒙古秘史》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写起(约公元700年),至五百多年后成吉思汗儿子窝阔台汗12年(公元1240年)为止。书中记载了蒙古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