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威州的這座紅軍橋,當年紅軍捨命保衛,終守住長征川西通道

四川汶川縣城的威州,是一個位於現今汶川縣城內的小鎮。據傳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曾在此駐守。長江的支流岷江從這裡流過。威州鎮最大的景觀,莫過於橫跨在岷江上的紅軍橋。現在的這座紅軍橋看上去就是一個現代化的石墩大橋,當然它只是近年來當地人民為了緬懷革命先輩而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建造的,原來這座橋是竹篾製成的索橋。


汶川威州的這座紅軍橋,當年紅軍捨命保衛,終守住長征川西通道


1935年,中央紅軍強渡大渡河成功後,為阻擋紅軍主力接下來渡過岷江進入川西地區,國民黨下令組織當地民團將威州的數座索橋盡數毀去。不過國民黨方面還是低估了紅軍,之前在距離威州4公里處的雁門關擊潰國民黨28軍陶凱部,由徐向前領導的紅四方面軍,就有一支擅長架橋的工兵部隊。在得知茂縣一帶的索橋均被民團破壞的消息後,為了配合中央紅軍順利向川西地區進軍,紅四方面軍這支架橋部隊日夜兼程地趕到岷江邊上,跳進岷江中對破壞的索橋進行搶修。

索橋剛剛修好,敵人就放火將橋再次毀去。不過紅軍又緊接著將橋修好。為了防止敵人再來破壞,紅軍日夜派人守衛。國民黨氣急敗壞之下,又派遣飛機來炸橋。紅軍又利用夜幕降臨時分敵機摸黑,連夜又將炸燬的橋修好。這會兒國民黨方面是徹底地沒了招了。再加上川軍將士中許多人也並不願意和紅軍為敵,威州的索橋最終還是被紅軍完全控制。


汶川威州的這座紅軍橋,當年紅軍捨命保衛,終守住長征川西通道


汶川威州的這座紅軍橋,當年紅軍捨命保衛,終守住長征川西通道


汶川威州的這座紅軍橋,當年紅軍捨命保衛,終守住長征川西通道


目前的這座岷江和其支流雜谷腦河上的石墩大橋,是汶川地震後由廣東援建修建的。鋼筋水泥組成的大橋之上,支撐著過去的那座索橋。橋的對岸立著一個紅軍烈士紀念碑。如今的這個紀念碑也是震後重建的,先前老的那個紀念碑地震中被毀。紀念碑是紀念當時保衛威州索橋而犧牲的紅四方面軍的戰士。威州保衛戰共持續了兩個多月之久,最終以紅軍成功守住索橋,保證了中央紅軍能順利渡過岷江,向懋功、理縣一線繼續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