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樂亭|第2期|「故土滄桑」樂亭縣明清以來災情錄


讀樂亭|第2期|「故土滄桑」樂亭縣明清以來災情錄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編者按:樂亭縣地處灤河沖積平原.歷史上,水、旱、風、雹、蟲、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繁。

為了幫助人們認識和了解自明、清以來樂亭縣境內所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情況,現將樂亭縣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到1992年,425年以來的災情史料編印。關於月、日的記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是以農曆記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是以公曆記時。

明隆慶元年 公元1567年夏,淫雨損禾稼。

明隆慶二年 公元1568年5月,樂亭地震3處,俱洶黑沙水。

明隆慶三年 公元1569年春3月,樂亭地震有聲,壞民屋,城東劉卡莊地裂3丈餘,洶沙水;夏4月,再震。

明隆慶六年 公元1572年春3月,樂亭地震。

明萬曆五年 公元1577年6月,樂亭大雨,損禾稼。

明萬曆十一年 公元1583年春3月,樂亭大風霾。

明萬曆十三年 公元1585年春早,夏5、6月,大冰雹,損禾稼。

明萬曆十四年 公元1586年夏4月大風,拔木損禾稼。

明萬曆十五年 公元1587年夏4月旱,6、7月彌大水。灤河溢,平地水深丈餘,壞民房舍,禾稼漂沒殆盡,水浸城約3尺。知縣於永清督民塞城門防水。

明萬曆十八年 公元1590年自春入夏無雨。

明萬曆二十年 公元1592年正月大風,秋7月大風雨,鄰河濱海禾稼淹沒。

明萬曆三十二年 公元1604年是年,灤河溢,壞城垣,傷禾稼。

明萬曆三十五年 公元1607年6月,大雨。

明萬曆四十三年 公元1615年春正月至秋不雨,旱甚。

明萬曆四十四年 公元1616年7月,蝗蟲蔽天,落地尺餘,食禾稼。

明萬曆四十六年 公元1618年閏4月,風霾蔽日。

明萬曆四十七年 公元1619年春2月22日,風霾晝晦。

明泰昌元年 公元1620年9月朔,大風晝晦。

明天啟元年 公元1621年春2月8日大風霾。

明天啟四年 公元1624年是年春起,樂亭地震40餘日,壞房舍無數,地裂洶黑水高丈餘。時有裂出竹木等異物。

清順治十年 公元1654年春旱,夏6月雨,灤河溢,水至城下,南關城巨浸,淹沒房屋田禾。

清順治十一年 公元1655年7月灤河溢,水至城下。

明順治十四年 公元1658年秋,灤河溢,水浸城數尺。

清康熙七年 公元1668年夏6月至秋7月,灤河水五溢,壞民田園無數。灤河西岸塌民居數百間。灤河水潰堤西注,淹沒禾稼,河西尤酷。

清康熙十二年 公元1673年春旱,屢風霾。秋7月淫雨20餘日,灤河溢,城東平地水深2至3尺,民田淹沒,潰堤水西注,新寨一帶水禍尤甚,是年無秋。

清康熙十五年 公元1676年4月,大風晝晦。

清康熙十七年 公元1678年夏熱酷暑甚,傷人畜甚多。

清康熙十八年 公元1679年7月28日,樂亭地震異常,倒塌房舍無數。

清康熙二十四年 公元1685年,大水災。

清康熙四十八年 公元1709年6月大水,灤河溢,浸屋舍,損禾稼。

清雍正三年 公元1725年 6月,灤河溢,損禾稼,壞房屋,西南鄉尤甚。

清雍正十一年 公元1733年6月,灤河溢,損禾稼。

清乾隆二年 公元1737年6月,海潮逆河上,沿海禾稼淹。

清乾隆三年 公元1738年 灤河溢,損禾稼。

清乾隆十一年 公元1746年,灤河溢,傷禾稼。

清乾隆十五年 公元1750年夏5月大風雨,海潮逆河上,沿海房舍禾稼淹沒。

清乾隆十六年 公元1751年夏6月,灤河溢;秋7月大雨,灤河復溢。

清乾隆十八年 公元1753年夏,蝗蟲入縣境。宮民捕滅,未損禾稼。

清乾隆十九年 公元1754年6月,大雨,灤河溢。

清乾隆二十六年 公元1761年,灤河溢,傷禾稼。

清乾隆二十七年 公元1762年4月至閏5月初,陰雨,損禾稼。

清乾隆二十八年 公元1763年,灤河溢,傷禾稼。

清乾隆三十五年 公元1770年,灤河溢,損禾稼。

清乾隆四十八年 公元1783年,灤河溢,西南鄉大水,圮壞民屋。秋未成災。

清乾隆五十四年 公元1789年,灤河溢,淹民房,傷禾稼。河塌近岸一、二里地不等。海南退10餘里。

清乾隆五十五年 公元1790年4月至6月間,淫雨28日,灤河溢,民間糠秕不給。

清乾隆五十七年 公元1792年,大旱。

清乾隆五十九年 公元1794年,夏至秋淫雨,灤河大溢,禾稼盡淹,沖塌民房無數。

清乾隆六十年 公元1795年,地震。

清嘉慶元年 公元1796年閏6月13日,地震,救陣村地裂洶黑水。

清嘉慶六年 公元1801年6月19日,灤河溢,陷沿海田畝,禾稼淹。

清嘉慶十一年 公元1806年5月至6月,淫雨近40天,灤河溢。

清嘉慶十二年 公元1807年春3月不雨至夏6月25日,立秋後始雨。

清嘉慶十三年 公元1808年夏,灤河大溢,水灌城,城四門堵閉,田禾盡淹,歲大飢,民多流亡。

清嘉慶十四年 公元1809年4月淫雨,灤河溢,傷禾稼,高田有秋。

清嘉慶十六年 公元1811年秋雨連,灤河溢,損禾稼。

清嘉慶十八年 公元1813年春大旱,夏秋之交灤河溢 且東徙。

清嘉慶二十年 公元1815年,大旱。

清嘉慶二十三年 公元1818年,灤河大溢,復分流故道,浸陷民居,淹沒禾稼。

清嘉慶二十四年 公元1819年,灤河溢。

清嘉慶二十五年 公元1820年7月,大風拔木。

清道光二年 公元1822年,灤河溢。

清道光三年 公元1823年6月淫雨40餘日,灤河溢,傷禾稼。

清道光七年 公元1827年,灤河溢。

清道光十二年 公元1832年秋,蟲食禾稼;冬12月3日大雨,天氣驟暖,冰凌俱消。

清道光十六年 公元1836年夏,淫雨連綿,灤河溢,損禾稼。

清道光二十年 公元1840年春,大風晝晦;6月灤河溢,東北鄉禾稼多受損。

清道光二十二年 公元1842年夏,灤河溢。

清道光二十四年 公元1844年6月,灤河溢,傷禾稼。

清道光二十五年 公元1845年4月,海潮上溢20餘里,漁舍盡沒;6月淫雨連旬,房舍傾圮無算;灤河大溢,城西舊河復發,幾齣岸,沿海禾稼盡淹,民多乘船流亡關外者,歲大飢。

清道光二十六年 公元1846年6月,淫雨,窪田盡淹,高田有秋。

清道光二十八年 公元1848年6月,大雨,損禾稼。

清道光二十九年 公元1849年是年,大雨連旬,灤河大泛溢,西南鄉濱河者皆聚土築堰以防之,縣境內窪地盡淹沒,高田有秋,冬舊河仍涸。

清道光三十年 公元1850年春2月,大風甚寒,河復凍,冰厚2尺餘。

清咸豐六年 公元1856年秋7月9日夜子刻,灤河溢,樂亭城外水深丈餘,東北、東南鄉沿河房屋多淹沒;清河亦溢,窪地盡淹,西南鄉老河灘水深丈餘或5、6尺有別,禾稼淹沒殆盡;秋8月,飛蝗自東南入境,晚禾災。

清咸豐七年 公元1857年春3月,蝗蝻生;4月,官民捕滅,有秋。

清咸豐九年 公元1859年自春初過芒種不雨,田禾未種;5月16日大雨,谷種為之昂貴;6月17日又雨,7月19日又大雨,田禾秀茂。

清咸豐十年 公元1860年春3月,大風雪。

清同治元年 公元1862年春2月27日大風晝晦,3月連日大風。

清同治二年 公元1863年秋7月9日,疾風迅雷雨雹異常。

清同治三年 公元1864年,自正月至夏4月,多大風,間或晝晦。<

清同治四年 公元1865年,6月旱甚,7月雨10日,豐欠相半。<

清同治五年 公元1866年7月,灤河溢,城外水深丈餘。

清同治六年 公元1867年秋7月9日夜,灤河大溢,城外水深丈餘,禾稼浸沒殆盡。

清同治十年 公元1871年6、7月間,大雨,傷禾。

清同治十二年 公元1873年,灤河溢,沿河禾稼盡淹。

清光緒二年 公元1876年,大旱,沿海尤甚,米價昂貴。

清光緒三年 公元1877年,大旱,禱雨者遍城鄉,人染疾,多死亡。

清光緒四年 公元1878年,正月26日地震;4月3日,大風晝晦;7月21日夜大雨,傷禾稼。

清光緒五年 公元1879年,自夏至秋。大雨連綿,田禾多損傷,道路阻塞。

清光緒九年 公元1883年7月,灤河溢,塌沒村莊,傷亡人畜,灤河改道城西。

清光緒十二年 公元1866年,暑後3日大雨,灤河溢,傷禾。

清光緒十三年 公元1887年,灤河溢,傷禾稼。

清光緒十四年 公元1888年5月4日,樂亭地震有聲,壞民屋,地裂出黑水。

清光緒十六年 公元1890年夏,大水。

清光緒十七年 公元1891年秋,大水,傷禾稼。

清光緒二十年 公元1894年,自5月16日至8月1日,陰雨不晴。

清光緒二十三年 公元1897年,灤河溢,傷禾稼

清光緒二十四年 公元1898年,灤河溢,傷禾稼。

清光緒二十五年 公元1899年,灤河溢,傷禾稼。

清光緒二十七年 公元1901年,大水,傷禾。

清光緒三十三年 公元1907年,灤河溢,傷禾稼。

清光緒三十四年 公元1908年8月11日,灤河大溢;除夕日大雪深至4、5尺,數日車轍不通。

清宣統三年 公元1912年春,大旱,隕霜害苗;秋大水。

中華民國三年 公元1914年,是年,大水。

中華民國九年 公元1920年春,旱,至5月20日始雨。

中華民國十年 公元1921年3月6日,紅風大作,行人迷路,畜禽多遺失。

中華民國十二年 公元1923年立秋日大雨,平地成河,害民居。

中華民國十六年 公元1927年春,飛蝗遍野,沿海成災。

中華民國十八年 公元1929年,水旱蝗蝻並災,民無食。

中華民國十九年 公元1930年夏,灤河溢。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 公元1934年春,日久未雨,田苗漸枯,7月7日,大雨,平地積水尺餘。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 公元1938年,灤河溢,傷禾稼。

中華民國三十年 公元1941年5月12日,午後1時颶風為災,以城南王莊上等村為最甚。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 公元1943年夏,旱;7月始雨。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 公元1944年春,旱;6月始雨。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 公元1945年,立夏前一日,隕霜;8月16日夜12點,大地震,聲如大樹號風,計3次;次日又數次。震時,地裂房子倒。

1949年7月30日(公曆),沿海發生大海嘯。秋,淫雨連綿近40日,全縣境內瀝澇成災。8月15日,灤河溢,灤縣水文站處洪峰達25200秒立方米。縣境內遭受大洪災,受災面積91萬畝。

1951年, 樂亭縣南部沿海地區蝗蟲大面積發生。全縣幹部、群眾、學校師生齊動員,用人工捕打方法有效地捕滅了蝗蟲。

1953年,夏,全縣境內遭受洪災,受災面積近60萬畝。

1954年,灤河灘地漫流,受洪澇面積17.8萬畝。

1957年,大旱。年降水量僅288.2毫米,是樂亭縣建國以來年降水量最少的一年。

1958年7月15日,全縣遭洪澇災害。灤河灤縣水文站洪峰流量為13800秒立方米。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34萬多畝。

1959年7月21日夜,全縣普降大雨。同時,灤河水位暴漲,灤河灤縣站洪峰流量24000秒立方米。到22日夜,全縣境內灤河堤防決口14處,淹沒村莊561個,傷亡40人;淹地66萬畝,其中絕產37萬畝;倒塌房屋7400多間。洪水期間,上級黨和政府曾4次派飛機到重災區空投救生用品和食物。

1962年7月20日,全縣普降暴雨。自上午10點至晚10點,全縣平均降水量達200多毫米。部分地區達400至500毫米。雨量大、急。全縣60多萬畝農作物被淹,嚴重地區平地積水3至4尺。25日至26日,灤河水位連續上漲。到26日晚11時,灤河灤縣水文站最高洪峰達34300秒立方米。防洪堤北238個村莊被淹,洪水穿窗入戶,10萬人民群眾被洪水圍困。在灤河水連續上漲的危急時刻,採取了扒口分洪措施,洪水淹沒了全縣。洪水加瀝澇,全縣農作物成災面積119萬畝(含劃歸灤南縣部分地區),倒塌房屋44853間,傷亡94人。

1964年7月,全縣境內淫雨連綿,先後降暴雨3次,降雨量179毫米。同時,又遭兩次灤河洪峰襲擊。8月2日,灤河流量6700秒立方米;8月14日,灤河流量15500秒立方米。洪澇交加,全縣40多萬畝農作物受災,窪地積水1尺至3尺。全縣倒塌房屋3257間,河塌地1060畝。

是年,據氣象部門測量,全縣年降水量達1162.6毫米,是建國以來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年。

1966年,全縣範圍內“三代粘蟲”大面積發生。這次蟲災是樂亭縣歷史上罕見的。蟲災使玉米、高粱、穀子等農物物造成嚴重減產。

1967年,灤河灘地過水淹地6.1萬畝。

1968年,全縣境內旱象嚴重,至初秋未降透雨。縣的南半部尤甚。全縣受旱面積25萬畝。因旱,農作物生長受到很大影響。

1969年7月18日,下午1點24分49秒,在渤海海域(北緯38.2°,東經119.4°)發生了一次7.4級地震,波及到樂亭縣。樂亭縣沿海裂度為七度區,局部翻沙冒水,少數院牆倒塌,房屋震壞,人畜有傷亡。

1970年,灤河灘地過水,洪澇面積6.1萬畝。

1971年7月16日,午夜2點,全縣降雨並伴有9至10級大風,有時風帶達每秒22米,汀流河、城關、姜各莊等地區受災較重,受災面積14.7萬畝。其中絕產面積5000畝。

1972年7月26日,樂亭縣遭受到颱風、海嘯的侵害。沿海地區陣風達10至11級,海潮水位漲到3.64米。海水內浸10多華里,浸泡農作物3.6萬多畝。傷亡3人,倒塌房屋4.7間,漁具損失嚴重。內陸地區,風力達8至10級,樹木被颳倒折斷,高稈農作物全部倒伏。全縣40多萬畝農作物遭受嚴重損失。是年,全縣乾旱,受旱面積73萬畝。

1974年,全縣瀝澇淹地14.8萬畝。

1975年7月30日,樂亭縣境內日降雨量達234.7毫米,是樂亭縣建國以來日降雨最大值。當日新寨、湯家河、姜各莊等地區雨量在300毫米以上。全縣積水面積41.3萬畝,農作物成災面積10.7萬畝。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唐山、豐南縣一帶發生了一次7.8級大地震。當日下午6點45分,在灤縣又發生了一次7.1級強震。這兩次地震均波及到樂亭縣。震後,經考察,縣內地震裂度為:樂亭鎮以北、西北為八度區;新寨、崔魏埝、聶莊、胡坨、姜各莊等地區為七度區;其它及沿海地區為六度區。地震使建築物倒塌,河渠機井淤塞,人路斷裂,通訊中斷,地面變形,沿海地區地面嚴重翻沙冒水。震後統計,全縣震亡603人,傷2370人;倒塌房屋20萬間,嚴重損壞房屋146760間;沙壓、水淹農作物49.2萬多畝;震損其它物品及財產無數。

1977年7月27日、30日和8月3日灤河3次漲水。由於地震後河床淺,灤河洪水3400秒立方米時開始漫溢,防洪堤以北8個鄉域受洪水災害,淹地8萬畝,塌地6512畝,倒房3800多間。

1978年6月20日,全縣27個鄉鎮遭受雹災。雹塊罕見重15克,樂亭鎮周圍及偏西北地區災情較重。棉花每百株有94株被打斷頂,其它作物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是年,灤河灘淹地3.1萬畝。

1979年,灤河灘淹地3.7萬畝。

1980年,1月至5月份,全縣降雨量僅43毫米。由於抗旱能力強,農作物生長未受到影響。是年,灤河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斷流。

1981年9月28日,全縣範圍內出現了初霜,比正常年份初霜日早10天左右。晚秋作物遭受一定損失。

1982年,1至5月份,樂亭縣境內降雨僅24.8毫米,春旱嚴重影響春播。

1984年7月15日,樂亭縣中卜、會里、毛莊、姜各莊等鄉鎮均遭受雹災。降雹時間近1刻鐘,最大雹塊直徑達4釐米,約有5萬畝農作物受損失。

8月10日,樂亭縣境內由於受颱風影響,普降了大暴雨並伴有6~7級大風。全縣約有70多萬畝農作物倒伏,減產1至2成。

由於灤河上游降了大暴雨,灤河洪峰達8800秒立方米,全縣約有6萬畝農作物被淹而減產。其中,絕產約5.6萬畝。

1985年8月19日,樂亭縣境內部分地區降大暴雨,王灘鎮雨量達190毫米,全縣瀝澇成災面積6.9萬畝。其中,絕產1.5萬畝。同時,受9號颱風影響,沿海發生大海嘯。撈漁尖村海潮水位高達3.4米(大沽高程),灤河口海潮水位3.5米。由於沿海防潮站及海擋工程發揮作用,閘、擋內未受海潮侵害,擋外部分蝦池(448畝)受損失。

1990年9月16日晚6時,樂亭縣中卜王莊鄉部分村莊遭受龍捲風的襲擊。龍捲風持續十幾分鍾。龍捲風經過地區,幾千棵三、四十釐米粗的大樹被連根拔起或折斷,少數民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劉家崖、八間房、田二等村的高壓線路被刮斷25檔。

1992年9月1日,下午2點至次日凌晨,樂亭縣沿海地區遭受到兩次風暴潮的浸害第一次為1日下午2點至7點,最高潮水位達3.9米;第二次為2日0點至6點,最高潮水位達3.4米。這兩次風暴潮給沿海地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215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