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結果期“炭疽病”高發,採取科學防治,避免減產損失

辣椒,在我們豫南地區的農村又叫秦椒,辣椒的品種很多,從形狀上可分為尖椒、線椒、羊角椒、圓椒等,從顏色上可分為紅椒、青椒、紫椒、黃椒、黑椒等,從口味上可分為辣椒、甜椒等,從用途上可分為菜椒、幹辣椒、觀賞辣椒等。辣椒的種類這麼多,有作為蔬菜食用的,也有加工成各種食品和調味料的,彩椒是食用和觀賞為一體的辣椒。


辣椒結果期“炭疽病”高發,採取科學防治,避免減產損失


辣椒的用途廣泛,市場需求量大,可以說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我國的辣椒種植面積也在逐年增加,種植辣椒也讓菜農朋友們賺飽了錢包,但也時刻警惕著病害的侵襲,特別是辣椒炭疽病,是危害辣椒的一種常見病害,該病在辣椒的各個生長期均可發生,炭疽病能危害辣椒的幼苗、葉、莖等,可引起辣椒落葉,死苗等現象,但該病主要危害的是辣椒果實,在高溫季節,辣椒更容易感染炭疽病,感染之後辣椒果實失去商品價值,造成辣椒的嚴重減產,給菜農朋友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那麼如何識別辣椒炭疽病呢?又有那些防治措施?

下面小平就來分析一下辣椒炭疽病是如何危害辣椒的、發病原因以及田間識別症狀是什麼,又該如何進行防治,以供菜農朋友參考。

一.辣椒炭疽病是怎樣危害辣椒的

辣椒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亞門、刺盤孢屬真菌侵染所致。這種病菌以分生孢子附於種子表面或以菌絲潛伏在種子內越冬,如果種子沒有進行消毒處理,播種帶菌種子便能引起幼苗發病;這種病菌的寄主廣泛,不但能在種子表面和種子內部越冬,還能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下一季發病的初侵染源。越冬後長出的分生孢子通過風吹雨濺散開、通過昆蟲或者雨水傳播,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萌發長出芽管,從寄主表皮的傷口侵入。初侵染髮病後又長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可多次侵染。

病菌發育溫度範圍廣,氣溫在12-33℃時均可發生,高溫高溼的條件更利於發病。最適宜發病溫度在26~28℃,相對溼度大於95%,空氣相對溼度如果低於70%時,可以抑制病害發生。病菌侵入後3天就可以發病。地勢低窪、土質粘重、排水不良、種植過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過多、管理粗放引起植株損傷,或因葉斑病造成落葉多,果實受烈日暴曬等情況,最易於誘發此病害,並加重病害的侵染與流行。

辣椒結果期“炭疽病”高發,採取科學防治,避免減產損失


辣椒炭疽病的病原是辣椒刺盤孢和果腐刺盤孢,屬於半知菌的真菌。分生孢子盤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後突破錶皮呈盤狀。辣椒刺盤孢的分生孢子盤上長有暗褐色剛毛,具2~4個橫隔膜;分生孢子彎月形,無色,單胞,大小為20~31×3~6微米。果腐刺盤孢的分生孢子盤剛毛較少,分生孢子圓筒形,無色,單胞,大小為19~29×4~6微米。

二.辣椒炭疽病的田間識別症狀

1.在葉片上的識別症狀

辣椒炭疽病最先從老葉下手危害,老葉染病之後葉片上出現接近圓形的褐色病斑,病斑中間呈灰白色,發病後期病斑上出現輪狀排列的小黑點,病情嚴重會造成葉片脫落。

2.在莖和果柄上的識別症狀

辣椒的莖和果柄被炭疽病危害之後,發病部位出現不規則的褐色凹陷斑,如果天氣乾燥,這些病斑表皮就會開裂。

3.在果實上的識別症狀

炭疽病主要危害辣椒的果實,果實一旦染病,後果也是最嚴重的,果實感染炭疽病病之後,果實呈水漬狀,果皮上出現橢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的褐色病斑,病斑稍微凹陷,病斑上出現不規則的環紋,環紋上有橙色小斑點,後變為黑色小點,多雨,澆水之後空氣潮溼,病部溢出淡粉紅色顆粒粘狀物,天氣乾燥時,患病部位變薄呈紙狀,並幹縮易破裂。

辣椒結果期“炭疽病”高發,採取科學防治,避免減產損失


三.辣椒炭疽病的發病原因有那些

1.辣椒炭疽病與土壤和種子有關

辣椒炭疽病的菌絲體即可寄生在辣椒種子上越冬,又可在作物殘體上落入土壤中越冬,種植辣椒時,如果大田清理的不徹底,地裡就會有很多作物殘體,經過翻耕之後,這些作物殘體就會被埋在土壤中,炭疽病的病原菌就會在土壤中越冬。同時辣椒種子也是炭疽病病菌喜歡的棲息之所,因此炭疽病病原菌也會在辣椒種子上越冬,在播種和定植辣椒時,如果不對土壤和種子進行消毒處理 ,那麼土壤和種子上就會帶有大量的病菌,這些病菌就成為初侵染源。

2.辣椒炭疽病與傳播途徑有關

辣椒炭疽病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它除了通過帶菌土壤和種子傳播疾病外,還可以通過颳風、雨淋進行傳播再侵入。菜農朋友們在幹農活的時候,如果不小心弄傷了植株,病菌就會從傷口處侵入造成感染。

3.辣椒炭疽病與溫溼度有關

辣椒炭疽病的發病溫度範圍比較大,一般情況下氣溫在12度以上,33度以下都有利於發病,不過最適宜的發病溫度是26~28度,相對溼度在95%以上,可見該病喜歡高溫高溼的氣候,如果在種植辣椒時澆水太多,下雨之後沒有及時排水都會造成田間溼度過大,再加上通風不良,溫度過高等就極易引發辣椒炭疽病。不過溫度超過33度,相對溼度低於70%時,病害不易發生。

4.辣椒炭疽病與栽培環境有關

辣椒怕水淹,喜歡疏鬆通氣,排水性能好的土壤,這樣的土壤有利於辣椒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如果把辣椒栽種在地勢低窪,排水不暢,土質粘重,透氣性差的土壤中,就會影響植株根系呼吸,植株長勢弱,也就容易感染病蟲害;定植辣椒的密度大,又沒有及時的進行整枝打杈、氮肥用量過多等都會造成植株徒長,田間通風不良就會引發病害,還易造成植株倒伏。

辣椒結果期“炭疽病”高發,採取科學防治,避免減產損失


四.辣椒炭疽病的科學防治措施

1.選擇抗病品種

種子是辣椒豐產穩產的關鍵,要想獲得辣椒豐產,品種的選擇一定要把好關。首先要到正規的種子公司進行購買,購買時要詳細閱讀包裝上的說明,要了解種播種時間,所適宜的栽培環境,才能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栽種條件選擇適合的品種。其次是品種要符合高產穩產,抗病能力強的特性。最後就是不要自己留種,不要用陳年種子和成熟度不好的種子,避免影響出芽率。注意選種一定要避免選擇疫區的種子。辣椒的優良品種很多,比如興蔬205、更新6號、辛香7號、乾鮮三號、世紀星、湘椒7號、湘椒6號、川椒滿天星等,選擇辣椒品種時還要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進行選擇。

2.選擇排水性能好的地塊

種植辣椒除了要選擇優良品種外,還必須要有肥沃的土壤,優良的種子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長出健壯的植株。由於辣椒既怕旱又怕積水,因此種植辣椒要選擇排水和灌溉都比較方便的地塊,要求土壤疏鬆、通氣,排水性能好,沙質土壤最好。

3.對種子和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由於炭疽病病菌可以在種子上和土壤中越冬,種子和土壤也成為病害傳播的途徑,因此在種植辣椒前要對種子和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殺死越冬病原菌,減少病菌基數。

辣椒種子消毒有溫湯浸種、藥劑消毒和幹處理等方法。最常用的消毒方法就是溫湯消毒,因為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這種方法不但能起到消毒作用,還能起到催芽的作用。具體做法就是先把辣椒種子在涼水中泡15分鐘,然後浸泡在55~60度的溫水中10~15分鐘,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最後把辣椒種子放在28~30度的溫水中浸泡10~12小時進行催芽處理。注意採用溫湯消毒一定要嚴格控制好水溫和時間。

給土壤消毒包括苗床土壤消毒和定植地土壤消毒。苗床消毒可以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和土壤混合,每立方米混入200克;定植地消毒可以用在地裡撒入適量的石灰粉,即可以消毒,又可以調節土壤酸鹼度。

4.加強田間管理工作

種植辣椒除了要做好種植前的準備工作,種植之後要加強田間管理,定植辣椒苗要保持一定的株行距,不要種植過密。合理的澆水施肥,注意氮肥用量不能太多,防止植株徒長。雨季要及時的開排水溝,避免田間積水。大棚種植辣椒時,溫度過高,溼度大時要掀棚通風;對辣椒的整枝打杈不可少,合理的整枝打杈不但可以改善通風條件,防止病害,還能提高開花結果率。在進行田間管理時要儘量避免造成植株受傷,防止病菌入侵傷口感染炭疽病。

5.發病前,發病初期用化學藥劑防治

對於辣椒炭疽病最好在發病之前預防,發病前預防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的防止病害的發生。菜農朋友們在進行田間管理時要注意觀察植株的變化,對辣椒炭疽病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把病害消滅在萌芽階段,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如果病害已經發展到中後期,那就難以控制了。在辣椒炭疽病發病初期,要及時清理掉田間病株,帶出去進行銷燬,同時在病穴中以及周圍的土壤中撒入石灰粉消毒,防止病害傳播和蔓延。並用藥劑噴施大田中的辣椒。

辣椒結果期“炭疽病”高發,採取科學防治,避免減產損失


參考用藥:可用80%的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或2%春雷黴素水劑6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3次。

總結:辣椒炭疽病一般6月開始發病,7~8月為盛發期,主要危害辣椒果實。炭疽病發病原因很複雜,主要是由於土壤和種子帶菌,田間密閉、通風條件差、土壤積水、溫度過高,施肥不當等造成的,因此菜農朋友們在辣椒生產中要做好播種之前的準備工作,種植後加強田間管理,及時發現病害及早防治,避免減產損失。

圖:網絡,頭條免費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