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儿子吴王李恪是个怎样的王爷,为什么千百年后还人为他惋惜、嗟叹?

陈一逛


吴王李恪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有关李恪的文字大体相似,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李恪很有才干。《唐会要》、《旧唐书》本传、《新唐书》本传、《资治通鉴》等著作众口一词,都指出了李恪“有文武才”。

第二、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女,这实际上一定程度给李恪带来了正面影响,各个著作在介绍李恪的时候,都不曾遗漏他母亲的身世,证明大家都认可这一点。《新唐书》本传干脆说:“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第三、太宗对李恪的珍爱和推奖,最常见的说法是唐太宗说李恪于自己相似,称其类己,《唐会要》、《旧唐书》本传和《资治通鉴》都这么说。而《新唐书》更是直接引述唐太宗的话叫做“英武类我”。《大唐新语》的表述方法稍有不同,称作“太宗尤爱之”。

这三方面,都使得吴王李恪的声望很高,逐渐累积成为了一种政治威信。比如《唐会要》就说其“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新唐书》更夸张地说“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而这些能够给他带来声望的因素,却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能文能武,而且出身还不错,还得老爹喜爱,朝野风评极好,这么完美的人设是否真的那么完美呢?

关于李恪的生平,比如在政治上的展现,史料中记载得是相当得少,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爱提及李恪,而是因为李恪在两朝的任职经历十分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唐朝的皇子,虽然可以进封亲王,但不代表他就能够参与政治,掌握权力,这要看他皇帝老爹怎么安排。

李恪在贞观二年时,封为蜀王,五年时,授秦州都督、七年,授齐州都督、十年、改封吴王,授潭州都督。十一年,代袭安州都督。哇看起来,能够做地方军政长官都督从政经验必定十分不错,但实际上,贞观十一年做安州都督的李恪才19岁呀。

而在所有历史文献中,李恪的记录也是从他19岁这年做安州都督才开始出现的。而出现的内容,主要讲了这么一件事:

贞观十一年十月,李恪因为经常打猎过度了,损害居民的利益受到御史弹劾,太宗因此处分了他,削去了封户三百。《资治通鉴》中说这次事件李恪被“免官”,《新唐书》中说是被“罢都督”,大概都指的同一件事。

而这一件事情后,历史文献中再也见不到李恪担任任何官职的记载,直到高宗即位。由此可见,此后的十余年间,李恪不过享受亲王待遇而已。

所以,说道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一点,李恪的政治才能,在历史记载中,是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的,他在整个贞观朝虽然名声好,但是能够拿得出手的事情几乎没有。

在李承乾造反,以及腹黑李泰的夺嫡过程中,他是个小透明,彻底的边缘人物,虽然他的母亲是隋炀帝女,但是这个身份其实也注定了他与皇位无缘,何况从血脉上讲,嫡子继承制在唐代无可撼动,除非嫡子死光了,遗憾的是,李治活奔乱跳的。所以在李承乾和李泰先后丧失继承权之后,李治毫无意外毫无阻力地成为了太子。

尽管《贞观政要》中记载李世民有点不喜欢李治懦弱的性格,提及李恪像己,有改立太子的心思,但这种心思很快就被长孙无忌劝阻了。实际上李世民自己也是清楚的,昨天才立的太子,今天就废掉,这不是儿戏么,何况李恪庶子身份,天然缺乏继承法理。

我不知道千百年来有多少人为他李恪惋惜,但就历史资料所展示出来的李恪,他的形象是比较模糊的,几乎没有任何具体事例来证明李恪其人的才干,都是用一些溢美之词来赞扬,毫无实锤。仅仅记录的一件事情,还是因为打猎扰民被罢官的,说明李恪同学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又政治头脑。

其后在唐高宗永徽四年,卷入房遗爱谋反案,被赐死。而这其实就真的很冤枉,他虽然在永徽二年授太子太师,拜安州都督。但实际上唐高宗早期朝堂谁说了算,还不是长孙无忌。把闲散王爷李恪重新授官,其实就是要对他动手的信号了。不然没官没职没权力,以谋反定罪,说出去也没人相信啊。

而大部分人惋惜,大概是受影视剧,以及一些史料影响,觉得李治是个窝囊废,被女人骑在头上,所以李世民的大唐江山或许交到李恪手中,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一系列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大唐将会走向更加强盛。

可问题是,李治真就是个窝囊废?唐高宗可是个被“黑”得很惨的人呀,人家明明很个狠人,连亲舅舅说赶下台就赶下台,杀兄弟吴王李恪毫不在意的人,他才真的是隐藏在长孙无忌背后的权谋家啊。只是李治这个人,身体不好,病多,后来才会被武则天钻了空子哎。


江畔初见月


在李承乾,李泰两位嫡子“自作孽”,失去了做太子的机会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只有李治了,依“立长立嫡”的正统法理,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李世民并不看好,他认为李治懦弱,会受制于人,因而又想起了“英果类我”的吴王李恪,这位身上流有两朝帝王血液的儿子。

犹豫不决之际,他找了长孙无忌商议此事,长孙无忌老奸巨猾,只夸“晋王仁厚,守成之良主”,因为李治不仅是他的亲外甥,还有李治性格软弱,不钢猛,太宗驾崩后,有利于自己大权独揽、乾纲独断,所以,他坚定亿支持李治当太子。



朝廷重臣一边倒地支持李治,而文韬武略的李世民自己也明白:如立吴王李恪为太子,实际上又恢复了隋杨家族的统治,这点是李世民内心过不去的坎,说穿了,李恪与太子位置失之交臂缘于他不是嫡子。



太宗驾崩后,长孙无忌一直钳制李治,“房遗直谋反案”爆发后,长孙无忌牵强附会,罗织了罪名,要置吴王于死地,唐高宗台曾经“泣而求”要他放过自己同父异母的兄长,遭到冷酷的拒绝,李治懦弱可见一斑。

就这样,处事风格类似李世民、曾经是储君人选的吴王李恪,被赐死;我认为人们为他惋惜、嗟叹在于:

1.他是含冤致死的。

2.后来,在他的竟争对手高宗李治身上,李唐王室的统治地位被武周王朝所替代、篡夺。


希望星晨58298869


中国古代对一个人的祖上和出身非常重视,官府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考察确定父祖官爵、门第,特别是隋唐时期。你说你再有钱,家有良田千顷,奴仆成群,或者说做的官再大,统领的军队再多,但是你的爸爸、爷爷、祖爷爷都是一般老百姓,那么你在社交场合抬不了头。举个例子,隋末,有两个著名的人物,瓦岗寨主人李密,门第高贵,是北周八柱国之后,而另一员大将宇文化及,随姓氏高贵,其实祖上是匈奴小头目,后为了改变家庭面貌,改姓主人姓氏。所以两人一照面,李密就大骂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还不上嘴。所以,门第的高低在那时是相当的重要。

唐太宗儿子吴王李恪出身高贵,且不说他的爸爸是李世民,爷爷是李渊,祖爷爷是李昞,家族世代都仕于北朝,老祖爷爷李虎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称陇西郡公。咱们就说说李恪的外家,也就是母亲一族,他的母亲是杨妃,外公是隋炀帝杨广,祖外公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老祖外公是杨忠,西魏十二府兵大将军之一,家室及其显贵。虽然说隋朝灭亡,但是家室是亡不了的,而且隋朝灭亡,但是遗留下来的隋朝官员,有一些及其有名望的,例如,裴寂、王珪、高士廉、封德彝,这些人在唐朝也是李世民所倚重的名臣,有名望、有实力,有心思隋,所以对吴王李恪格外看重,都有意让吴王李恪继承皇位。还有一个原因是吴王李恪有一个好母亲,由于杨妃出身高贵,世面开阔,知书达理,所以培养出来的孩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且吴王李恪从小喜好骑马射箭,所以文武全才,特别是个性敢作敢当,深受李世民的喜爱。但是由于在废立太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李世民的重视,想立他为太子,受到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因为一旦吴王李恪继位,长孙无忌的家族获得的荣耀将付东流,所以长孙无忌极力坚持立折损皇后的第三子李治为太子。那时,由于长孙无忌实力庞大,根基甚稳,朝中官员十之八九出自他门下,所以太宗无法,只有立晋王李治为太子,继承皇位。自此,吴王李恪与长孙无忌结下大仇,在处理房遗爱谋反案中,授意房遗爱诬陷吴王李恪,最终高宗李治与长孙无忌联手将吴王李恪置于死地。

所以,吴王李恪死后千百年还有人为他惋惜、嗟叹,不但是他的出身实在高贵,更因为他死得实在冤屈,在而立之年,本该干一番功绩的时候,被自己的皇帝弟弟陷害而死,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历史是个这玩意


李恪本应是唐太宗时期太子谋逆案后最佳的储君人选,但由于李世民的失误,导致了后来的武氏篡唐,令后人惋惜,反之中国又会失去一位唯一的女皇帝。

李世民谋划玄武门之变登基后,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并立嫡子越王李泰为“备份”,没想到李泰和李承乾明战暗斗的争夺储君之位,导致了这两人都想学他爹的非法手段上位。

李世民忍痛废了太子李承乾,流放了越王李泰后,就面临了重立太子之位,此时的选择其实还是很多的,毕竟李世民的儿子多。

所有帝皇的第一选择肯定是从嫡子中选,从这个角度来看,嫡三子李治最为适合,李治性格温和,待人坦诚,没有心机,是个好人,但是没有做皇帝的强势性格和铁血手腕,李世民是很犹豫的。

李世民犹豫的根源其实就是有庶子李恪的存在,李恪在当时是李世民最为年长的王子,成熟而且多智,勇猛多谋,颇有当年秦王之风。

唐太宗李世民就询问当时的重臣李勣,李勣的回答非常的模棱两可,此为陛下家事,臣下不好建议,其实从这句话来看,李勣是希望李恪为太子的;李世民又询问了宰相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回答很明确,谁都想当国舅爷,说大唐现在需要的是李治这样的文人皇帝,且李治为嫡子,传位于他合符法统。

于是李世民就确定了李治为太子,虽然他很喜欢李恪,其中还有一个血统的原因让李世民比较犹豫,那就是李恪的生母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氏,大唐自李渊起兵造反建朝开国,夺的就是隋朝杨氏的江山,如果立李恪为太子,这江山变相的又回到了杨氏的手中,这让李世民有点不能接受。

李恪后来牵连于房遗爱一案,被长孙无忌陷害至死,从此李治高枕无忧,后登基是为唐高宗,同时又接手了李世民的才人武氏,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沉墨I方之城


放眼历史,有很多人替李恪惋惜,说他是个英才,是块佳木,而李治是个庸才,是块朽木,可是最终,李世民选择了朽木,抛却了佳木。

就连咱们的领袖读了这段历史时,也大发了一通感慨,既替李恪鸣不平,又替李世民惋惜,二选一的选择题,怎么就选错了呢!领袖如此评价: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李世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试想,假如李恪继位,那么就不会有武则天什么事了,更不会有武则天篡唐立周,倒行逆施了,李唐王朝会必定更加安稳。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一气之下废黜了太子,接着李承乾又指控魏王李泰谋储,太宗又幽禁了李泰。

本来李治和李恪,一个是晋王,一个是吴王,兄弟俩井水不犯河水,彼此相安无事,但太子之位出现空缺之时,他们便坐不住了,即使他们坐的住,他们手底下那些政治投机分子坐不住了,纷纷异动,暗中较劲。

李治仁弱、忠厚、优柔寡断,李恪果敢、英明、雷厉风行,二人相较,李世民更喜欢李恪,他还曾评价说“吴王恪更类我”。


李世民咨询了徐茂公的建议,但徐茂公摸了摸山羊胡子,圆滑地说道:“此乃陛下家事也!”,徐茂公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外人,不管他选择哪一个,都会得罪另一个皇子,所以他选择了沉默。

后来,李世民又找来了长孙无忌,不过,与左右逢源的徐茂公不同,长孙无忌旗帜鲜明地支持李治为太子。

长孙皇后是长孙无忌的妹妹,李世民是他的大舅哥,李治是他的亲外甥,从亲情上开说,长孙无忌理所当然地支持李治。

从常理上来说,李治是嫡子,母亲是长孙皇后,而李恪是庶子,母亲是杨妃,她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立李治为太子,常理上更说得通。


李世民权衡再三,最终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其实,李世民还考虑过李恪毕竟有隋朝血统,立李恪一定程度上等于恢复了隋朝,这或许是李世民的最大担忧。

李治当了皇帝之后,长孙无忌专权,后来,房遗直案发,长孙无忌找到了房遗直,让他一口咬定李恪也参与了谋反,长孙无忌借机杀掉了李恪,此案成了初唐时期第一起政治冤案。

李恪本来有机会成为太子,但在长孙无忌的弄权之下,丧失了机会,后来又被其陷害致死,由此令无数人大为惋惜。


一半秋色


吴王李格是个悲剧式的人物,据说他是文武双才,很受李世民器重,一度有立太子的可能。最少李世民是有立他为太子的冲动,在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后,最有希望当太子的就是李治和李格。

当时,李治年幼懦弱,而李格年长,且颇有太宗之风,所以李世民想传位于吴王。可大臣们一致反对,主要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样的老臣。他们反对的理由是立子以嫡不立长,李治懦弱是善良的变现,吴王李格非嫡子不能立为太子。这样看似合理,其实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位子,长孙和褚遂良是既得利益者,不希望有个难以驾驭雄主,更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坚持支持李治这个大尾巴羊。更何况,李治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支持他可以永保自己的利益。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长孙无忌什么都算到了,就是没有算到李治后面还有个武媚娘。

更可恶的长孙无忌还无辜诬陷李格谋反,导致李格被害。李格死的时候,咒骂长孙不得好死,断子绝孙,后来还真的验证了这句话,长孙无忌被武则天整的七荤八素的,最终被害死。长孙无忌也是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

历史不能重演,假如李格当上了皇帝,恐怕以他的处世风格,可能没武则天什么事了,可治理国家方面赶上赶不上武则天,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历史不能假设。


梦回长安g


人们为吴王李恪惋惜,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在认为唐高宗李治是个比较差的皇帝,更信任武则天几乎让大唐王朝灭亡,想象如果是吴王李恪做皇帝回避李治好的多。其实这是一种很错误的偏见,唐高宗李治无疑算得上很出色的皇帝了。二是惋惜吴王李恪被长孙无忌等人冤杀的悲剧命运。这点是李恪的确是非常冤屈的。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论血脉高贵的话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身负隋唐两朝皇室血脉。李恪的母亲是,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一位隋朝公主。可能是李渊反叛隋朝攻入长安后,李恪的母亲隋朝公主杨氏作为战利品被李世民纳为妾室,后来为李世民生下了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两个儿子。

(杨妃)

李恪善骑射,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可以算得上文武双全。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李恪英武不凡,有点类似年轻时的自己,对其在庶子中比较宠爱。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爆发,李承乾被废除太子之位。李承乾案发过程中,李世民也明白了李承乾的谋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魏王李泰的压力,从而放弃了让宠爱的儿子李泰继承太子位置。最终李世民选择了李承乾、李泰之外唯一的长孙皇后所生嫡子晋王李治继承太子位置。

但李世民认为晋王李治比较柔弱,担心李治难以掌握权力,曾经考虑过立吴王李恪为太子。但李恪母亲是隋朝公主,身份尴尬,庶子天然竞争力也不如嫡子,加上长孙无忌等人的强烈反对,李世民也放弃了这个想法。

客观说,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一时冲动的因素更大些,李恪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很小。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继承皇位。

永徽四年(653年)年,李治做皇帝的第四年,房遗爱谋反案爆发,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柴绍的儿子柴令武、名将薛万彻等人企图发动政变废掉唐高宗李治,拥立李渊第六子荆王李元景即位,政变没有发动就泄露了。权臣长孙无忌在处置房遗爱谋反案期间,进行了扩大化,株连了不少自己看不顺眼的人。李恪曾经被考虑立为太子,长孙无忌视为是对自己外甥唐高宗李治的威胁,诬陷李恪介入了房遗爱谋反案。李恪含冤被杀,家人被流放。除了李恪,宗室名将李道宗由于和长孙无忌不和,也被长孙无忌诬陷流放。

(李恪)

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参与房遗爱谋反案,含冤而死,的确是很值得惋惜的事情。但认为李恪做皇帝就比李治好则是错误的看法。

首先李恪做皇帝的几率很小,还有嫡子的情况下选择庶子可能不大,何况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凌烟阁第一功臣和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李世民真要选择李恪做太子必须要清洗长孙无忌和其党羽,这点可能性很小。

其次李治是很被低估的皇帝。因为武则天的因素,李治常常被误认为是懦弱无能的皇帝。但事实上李治在位期间,是唐朝的巅峰时期,唐朝灭西突厥、高句丽、百济等国,威势无与伦比。尤其灭高句丽,实现了杨坚、杨广、李世民等隋唐多代皇帝一直以来的梦想。李治在位期间,整体政治也比较清明,经济人口都有了极大恢复和发展。

即使一直被诟病的武则天问题,在李治在位期间也不是大问题。武则天比李治年龄还大,正常的情况下武则天顶多在李治去世后作为太后实际掌握几年大权,在中国古代史上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李恪即使做皇帝,做的比李治好的几率也不大,没有必要为李恪不能做皇帝惋惜。


仁勇校尉


吴王李恪是李世民与杨妃的儿子,排名第三,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生于武德二年(李渊的年号),公元619年。武德三年,封为长沙郡王,武德八年,改封为汉中郡王。

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为帝,李恪被封为汉王。贞观二年,改封为蜀王,并且担任益州大都督,不过这个时候才十岁,年纪太小,所以并没有实际赴任,仍住在长安城。

贞观五年,封秦州刺史,贞观七年,封齐州刺史。贞观十年,李恪被改封为吴王,封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贞观十一年,封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李恪因为喜欢游猎,踩坏了庄稼,所以被御史柳范弹劾。李恪最终被免去安州都督,并且削去三百食邑。

贞观十二年,李恪再次担任安州都督,李恪临行前,李世民对其多有劝诫,李恪也一直记在心上,李恪就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喜欢游猎了。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为担心自己的太子的之位被魏王李泰夺走,所以预谋造反,最终被平定,李世民本打算立魏王李泰为太子,后来在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的劝说下立李治为太子,因为只有这样,李承乾与李泰才能都存活下来。

但没过多久,李世民有点后悔了,因为李治这个人实在有点仁弱,有点像西汉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李世民跟长孙无忌说:我觉得李治这个孩子有点懦弱,不能过守国,你看李恪怎么样?他比较像我,有勇有谋,我觉得他比较合适。

长孙无忌强烈反对,李世民说:是不是因为李治是你的亲外甥,所以你才样反对吗?长孙无忌说:李治那不是懦弱,而是仁德厚道,这样的人才是守成之君呀,再说太子都定下了,怎么好随便又换了呢?

李世民最后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李恪与长孙无忌就产生了矛盾。

李治继位成唐高宗之后,在永徽四年,高阳公主为了能让自己的丈夫房遗爱能够继承房玄龄的爵位,所以就告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对自己无礼,最终却扯出了,房遗爱、荆王李元景的谋反案。

而房遗爱为了活命,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之下,诬告李恪也参与了谋反,最终,李恪被谥杀于长安宫内,终年三十四岁。而长孙无忌,最后也在公元659年,被许敬宗诬告谋反,也自缢身亡。

从李恪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是有打算传位给李恪,但也因为如此,才让长孙无忌和李治给记恨上了,后人为其惋惜、嗟叹,主要是因为李恪是冤死。另外,李世民传位给李治,李唐的江山才会落入武则天的手里。


历史简单说


这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因为李恪本身并没有很出众,就连当时也没有太多人惋惜他。李恪的形象光辉起来应该还是因为《大唐情史》《贞观长歌》这些电视剧。

但事实上,历史上的李恪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和庶弟们相比,比李祐、李愔、李恽固然有余,但比李贞、李慎就费劲了。和嫡兄弟们就别比了,那是欺负人。

李贞、李慎都因为行政出色,被百姓尊称为“纪、越”。

李恪没有政绩倒也罢了,甚至还因为打猎踩庄稼、和乳母儿子赌博被弹劾,削户三百。如果削户三百不是一次而是每次,李恪的封户已经从八百削到二百了,连公主都不如了。因为犯了这些错误,安州都督的官职也给罢了,就地做安州刺史,一做就是十多年,唐太宗从来没想过重新任他做都督。可以说在成年皇子里,李恪李愔的待遇算垫底了。

李恪还有个出色的岳父杨誉,竟然在省内追逐宫婢,杨誉的儿子还恶人先告状,几乎委屈了好人。

虽然史书说李恪“有文武才”,可我们从来无从得知李恪有什么文学作品和战功。“善骑射”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这在当时是基本技能,甚至女子都可能会,连这都拿出来说,简直未必是加分项了。

虽然唐太宗曾说自己想经常见到李恪,只是家国事殊为了避免他多想不得不遣他就藩,但一旦轮到身份更敏感更可能有夺嫡心理的嫡子李泰、李治,就真香了;

虽然唐太宗曾对李恪说“我怕你骄奢,就不送你珍玩了”,但一旦轮到李承乾、李泰,又真香了。

史书还说唐太宗曾评价李恪“英果类我”……我觉得如果两个人差不多,但其中一个被评价过“英果类我”而另一个没有,则前者胜过后者。但这个加分项也仅仅是加分项,具体分析的话,太水。

古文“常”通“尝”,太宗“常”称赞李恪类己,指的是曾经,而不是经常。

李承乾、李泰相继出事后,唐太宗为了立李治,秀自杀绑架大臣们同意,而且他当时找的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没有一个有必须反对立李治的理由。

过了大概半年,唐太宗和最不可能同意的长孙无忌私下说了一下:“我担心李治太年轻了,李恪怎么样啊,他英果类我,将来也许能保全你。”

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厚,很好啊,举棋不定乃败,何况储位?”

前面我已经说了,李恪比其他庶弟还是有余的,李祐已经谋反死了,李愔被骂作不如禽兽,李恽的品行也好不到哪里去;李贞、李慎虽然出色,但当时年纪和李治差不多,并没体现出本事来。唐太宗这时候提李恪,不代表李恪多优秀,而是除了他实在没人了。

长孙无忌反驳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说李恪哪里不合适。根本没人把李恪的母亲是谁、外公是谁当回事。

先前李泰见李承乾倒了,图谋夺嫡而去吓唬李治的时候,根本没把李恪这个哥哥当竞争对手。

唐高宗登基后不久,就发生了房遗爱事件。房遗爱咬李恪,长孙无忌顺水推舟让李恪去死了。

但谁说这不是唐高宗想见到的呢?

《册府元龟》记载,房遗爱不服:当初纥干承基告发李承乾就免死了,我告发了吴王,为什么不能免死?

唐高宗答:你是驸马,和纥干承基不一样。且告吴王反事,无乃晚乎!

为了避免大家觉得像民科网文,重点我引用了原文并加粗了。再看唐高宗为哥哥等人求情,崔敦礼以法不容情驳回,嗯……会演。

唐太宗临死要李泰父子不来奔丧,其实是基于李泰的敏感身份对李泰的保护。房遗爱事发时,李泰已死,李恪成为了唐高宗兄弟中身份最敏感者,又无根基,杀鸡儆猴震慑宗室正好。正好谋反者们图谋拥立的,就是唐太宗兄弟中最年长的李元景。李元嘉又有才又是房遗爱姐夫,房遗爱可没找他。

这批人死后不久,唐高宗就用他们被抄没的家产做射礼的彩头。真正死于谋反的李元景的司徒一职,由最年长的皇叔李元礼继任;李恪的司空一职,由李勣继任。

至于史书说“海内冤之”什么的,量产的套话尔。我们要先事实后评价。就连李林甫死了,也是海内以为冤。李恪临死诅咒长孙无忌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明白唐高宗才是黑手呢,还是知道了也不敢骂呢?

李恪做了十多年安州长官,当时唐高宗朝中已有出身安州的大臣郝处俊、许圉师,后来都做到宰相,郝处俊更是曾公然反对武则天摄政,并非明哲保身之辈,安州富商彭志筠富到可以为朝廷大量捐布,但都没想到为李恪申冤、赎罪。李恪的胞弟李愔受牵连被废黜,当时李愔的下属夏侯绚的墓志却赫然写着“荆吴构逆”。就算夏侯绚被迫和朝廷保持一致,墓志也可以只聊荆不聊吴,但还是把吴写了上去,合着这位志主根本不认为李恪冤枉。

唐高宗兵权从未失手且一纸诏书就拿下长孙无忌,从来就不是长孙无忌的傀儡。

就算大家都是以谋反罪名冤死的了,也有区别。长孙无忌的嫡孙长孙延没多久就回京做官、袭爵。而李恪虽然被追封为郁林王、立庙,但亲王追封为郡王……谥号也没有。唐高宗找了一个旁支李荣继承李恪的爵位,而李恪的亲生儿子还在岭南吃荔枝闻瘴气。后来武后当朝,李恪长子李千里百般讨好武后,加上李荣正好获罪,才终于得到袭爵资格。李恪被杀时,他的四女儿才六岁,因为牵连,被幽禁于唐高祖献陵,四十二岁了才受封信安县主,出嫁做官员的继室,当时是689年,已经是武后掌权时了。

李恪的后人有一些出色的如将军李祎、宰相李岘。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李恪的儿子李璄、孙子李祗、曾孙李岘、李峄、李巘都担任过宗正卿,这个官职顾名思义就是管理皇族宗室档案的,所以……略阴暗地揣测一下,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李恪在史书上没什么干货,却能得到那些褒义词了。

最后再说一个细思恐极的细节:

唐太宗曾告诫李恪:当初汉武帝立昭帝,昭帝的哥哥燕王旦不服,霍光杀之,你是为人臣子的,不可不引以为戒!

然而他临终又叫长孙无忌做唐高宗的霍光。

仿佛这个做爹的一手操控了儿子的悲剧结局,连主刀的人都指定好了。如果他想保护李恪,应该像保护李泰那样用心,至少应该叮嘱新皇帝保全李恪,甭管新皇帝应不应,工作总要做。但他只叮嘱李治要保全李泰。其实他还叮嘱李治要保全长孙无忌,但李治不回答,仿佛也已经预定了长孙无忌的结局。

后来李千里的墓志关于家世的部分,用第一人称表述大概是这样的:

我太爷爷是唐高祖,我是吴王一房的男嗣,唐高宗是我叔叔。

至于我爷爷是谁,我为什么不提他,自己猜去吧!


代牧益州阎文平


吴王李恪毫无疑问是一个文武双全,能力出众的王爷,至于后人惋惜嗟叹一方面是因为他英年早逝,另外一方面是武则天夺权使李唐衰败没落。


一、李恪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三儿子,其母亲是隋朝皇室公主杨妃。李恪一生封爵不计其数,武德三年(620年),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年),封吴王,授安州都督。 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授梁州都督。永徽二年(651年),加授太子太师。拜安州都督。永徽四年(653年),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以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 神龙元年(705年),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后恢复吴王爵。


由上边他的头衔可知,李恪绝对是一个文武双全,才华横溢的人才,再加上深得李世民喜爱,性格与李世民相似。

不过李恪并非从小就那么听话,作为李世民喜爱的儿子,他小时候还是十分调皮,从历史记载来看,李恪曾因弹劾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将其罢职,并且削减农户两百。

此次罢免让李世民十分不愉快,他偏袒自己儿子,怪罪柳范,闹出一段护犊佳话,由此更能看出李世民对李恪的喜爱。

经过这次罢免之后,李恪就在父亲李世民教诲下变乖许多,后来没有再出过岔子,以至于李世民想立他为太子。只是最终被长孙无忌劝说,才放弃立他为太子的想法,也因为立太子一事,让长孙无忌怀恨在心,最终将其陷害致死。

虽然最后得到平反,可那已经显得苍白无力了!


二、为何后人惋惜嗟叹?

至于后人对李恪惋惜,主要原因我认为就以下几点。

1、英年早逝

李恪文武双全,最终不仅没能成为太子,还落得一个被陷害致死的下场,实在让人为其不公平的命运感到惋惜。

而且当时李恪还正直年轻有为,要是他活着,一定能为李唐江山社稷奉献自己力量,也许后来的大唐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李恪子孙后代关系图

2、尴尬生世

李恪的母亲是隋朝公主杨妃,他身上流淌着前朝皇室与大唐皇室的血液,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总让人们对他有所猜忌顾虑,生怕乱党借此机会拉拢他复辟前朝。

我想李世民在决定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一定也是考虑过这个问题,血统不纯正,很难说服朝中大臣接受他的统治!

3、唐高宗李治宠爱武则天让其篡位

说到大唐,总绕不开武则天这个女人,李治因为对武则天太过于宠溺,才导致武则天权势过大,最后篡位封帝。

因为武则天的称帝,让唐朝迅速走向衰败,最终灭亡,所以很多人将这个黑锅扣给李治。

要是李恪登基成为皇上,就可以避免与武则天纠缠,对于大唐的命运,也自然会截然不同。



李恪夫人萧氏墓志铭


结语

历史与现实总是相似,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任何人或事,总要存在缺陷与遗憾,才更加让人记忆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