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說:這樣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信心十足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時,雞飛狗跳,嗷嗷喊叫。前一秒如漆似膠,後一秒叮咣就削。”不久前,網上的這個段子曾引起過很多家長的共鳴和熱轉。

董卿說:這樣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信心十足


在新型肺炎的陰雲籠罩下,整個寒假孩子都是蝸居在家,追劇、看電視,把寒假作業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可總有那麼幾個人惦記著,每天早晨準時叫你起床,用完餐,開始學習。

“媽媽,您幫我看看,這道題做對了嗎?”

“完全正確,相信你自己。”

“媽媽,這道題你也幫我看看。”

“正確,相信你自己。”

這樣上演了幾次後,媽媽開始怒吼:“你這孩子不是給你說了對著呢,對著呢,你怎麼不相信你自己啊。你不就寫個寒假作業嗎,哪來這麼多的事情。你三分鐘問一次,你煩不煩呀,你再這樣就讓你爸來陪你寫作業…”

“砰…”媽媽重重的摔上門罵罵咧咧的走了。

看到這一幕,我突然想起了,同樣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前幾天見到王姐輔導孩子的那一幕:

果果也經常問媽媽,這道題自己寫的對不對。

但是王姐就告訴他,寶貝,你不敢相信自己是不是啊?不確定的答案咱們在前面劃一個小問號,等你全部做完的時候,咱們數一數有多少是你不確定。

中途孩子還是會時不時的抬起頭問媽媽,“這道題對嗎?”,王姐總是微笑著,指指孩子的鉛筆,沒有一句多餘的言語。

只是在一旁聚精會神的看著自己的書,忙自己的工作。

“媽媽,我寫完了。”

王姐抬起頭,和孩子一起數了數今天的作業不確定的答案共有6道。

開始依次檢查,讓孩子在算一邊,確信自己是對的。

董卿說:這樣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信心十足


相比較一下兩位母親的做法,同樣是兩個年紀相仿的孩子,同樣是自信心不足的問題。

第一位孩子以後在遇到同樣的問題,也不敢在問媽媽,只是怯生生的抬頭看看媽媽。第二位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希望得到別人的評價和肯定,想體驗到能力感和價值感,希望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只不過他的關注點放到了別人的身上,希望通過別人來告訴他。

價值感:我值得被尊重和看重。

能力感:我確定我可以,能力感是靠事情的結果讓孩子感受到的,而不是語言。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薩提亞對自我價值感的定義是,一個人對他自己的感覺和想法。

如何提高孩子的能力感和價值感:

1、家長要從內心裡真正接納自己的孩子

第一位家長的表現,就是嫌棄自己的孩子問題多,麻煩,沒有從內心去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有些家長愛的其實就是孩子的外在變現,當他取得成績時,就愛的不行,當他表現不能令自己滿意時,就會不喜歡他。這種有條件的愛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會給孩子形成無形的壓力,傷害你和孩子的感情。

2、不要想把孩子打造成一個完美的人

印度的哲學大師奧修說:“玫瑰是玫瑰,蓮花是蓮花,只要去看,不要去作比較。”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特點。

“三歲跳舞,五歲彈琴,張口詩詞歌賦”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

類似這樣的心理其實在很多家長身上都有,他們總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總是看到孩子身上有不足的地方。家長的這種心理很容易被孩子覺察出來,一旦孩子覺察到家長總是對自己不滿意,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被傷害

3、家長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提升自己的價值感

董卿說:“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很,很簡單,你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可以了。”

董卿說:這樣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信心十足


前幾天,微信上有一篇小學生寫的作文寶宏網絡,題目是《我的媽媽是一個沒用的中年婦女》,文章是這麼寫的:

我的媽媽不上班,平時就喜歡打牌和看腦殘的電視劇,一邊看還一邊罵,有時候也跟著哭。她什麼事也做不好,做的飯超級難吃,家裡亂七八糟的,到處不乾淨。

有這樣一位媽媽,你該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呢。我們讓家長做出榜樣,並不是說讓家長也去考大學,去做出什麼大的事業或者有什麼很大的成就,而是說家長要在行動上給孩子做出榜樣。

要想讓孩子有出息,父母自己先活出樣子給孩子看,父母先把自己的自我價值感提升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