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感冒藥後多久量體溫?注意什麼?

八哥159606697


說感冒藥,也要看是什麼類型。一般來講,感冒藥中若含有退燒藥成分,在15~30分鐘就能起到退燒的作用。但在現實中,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藥效發揮時間也是存在差異。建議,在服藥2個小時以後量體溫。

醫學研究證實,免疫細胞的功能會隨體溫的升高而增高,同時高體溫也使血液中的鐵離子濃度減少,造成病原體生長所需要微量鐵離子供給不足,進而抑制病原體發育,這些才是抗病的主力,藥物只是輔助手段。

量體溫的話,可以在服藥後2小時左右,不用頻繁去量,也沒有意義。

體溫升高是人體的自然防禦反應,可使抗體合成增加、吞噬細胞活性增強,有時還有助於診斷和預後的判斷。所以,醫學上並不建議發熱的患者在剛開始發熱時就使用退燒藥,因為反而可能加劇病情。

一般情況下,體溫超過 38.5℃,才可使用退熱藥物,但由於退燒藥作用持續時間有限,因此在服藥後6小時,若有體溫再次升高的情況,可以再次服用,但每種退燒藥都有1天服用的最大劑量,切勿超量服用。

體溫不超過38℃,而且精神、食慾沒有受到影響時,可以使用物理降溫等方法,同時多喝水,適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用吲哚美辛栓納肛或口服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解熱鎮痛藥物,能夠起到快速退燒的作用。針對退燒來說,如果服用的是對乙酰氨基酚,每4小時1次,每24小時不超過5次;布洛芬的話,服用間隔應在6~8小時或以上,每24小時不超過4次。

感冒引起的發燒,可以用感冒靈顆粒美、愈偽麻膠囊、複方氨酚烷胺片等抗感冒藥物,能夠治療和緩解感冒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發燒、頭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亦可以口服中藥,如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藍芩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連花清瘟顆粒、板藍根顆粒、清開靈顆粒、羚羊角顆粒等成藥,或荊防敗毒散、銀翹散等湯劑,這些都有解表作用。

若是素體虛弱者,平時感冒易累及肺部的,可額外服用維生素C。

發熱時的飲食應清淡易消化,適量且營養豐富,可進食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穀類食物,和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維持或提高機體免疫力,恢復健康。

如果發燒持續2~3天,服藥後仍未緩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找到發熱的原因,給予對症治療,在治療病因的基礎上用退燒藥,才是相對安全和有效的,不可盲目一直服用退燒藥。

患者是兒童的話,最好不要測口腔溫度,以防兒童將溫度計咬壞,意外攝入水銀等物質而造成中毒。


純鈞LHGR


藥物有分胃溶和腸溶,只有治療腸道疾病的藥物才做成腸溶的。那麼胃溶要求二十分鐘藥物在胃裡一定要崩解,(就是化開)然後進到小腸開始吸收,起效也得半小時。藥物還有靜脈給藥,舌下粘膜給藥,肌肉注射給藥,給藥途徑不一樣,吸收的時間和起效時間也不一樣。


三知五行


一般20分鐘後開始起作用,一個半小時左右達到峰值,如果病情嚴重,兩小時以後就要不斷檢測了,如果體溫又開始回升,就必須要物理降溫,等到之前一次退燒藥四小時後才能再次吃。

以上是帶一個從小愛發燒的孩子的經驗,歡迎大家交流,謝謝!


用戶4826137875557


退熱6小時以後量體溫,吃了藥不用平凡量的。


呂耀德


一個小時後


陽新見義勇為故事彙編


一般半小時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