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案例研究:军民融合很关键,国防教育是重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局座对马岛战争动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选择其中一些内容进行连载,供大家参考借鉴。

今天是最后一期连载,感谢大家,希望这一系列文章能给大家新的启发。

立足当前,注重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建国以来,由于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的影响,长时期的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军事战略近使我们采取了大军工、大三线和大军备等一系列重军轻民的政策,这也是当时不得已而为之的。

​动员案例研究:军民融合很关键,国防教育是重点

(图源:Wikipedia)

我国实行的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公制社会制度,多年来建立了一支庞大的专业军工生产队伍,它是我国军事工业的主体,是国家军工生产的基地,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依托。此外,大量具有部分军工生产能力或部分承担军品生产的国营企业,也是军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源:Wikipedia)

军工企业部门和平时期可以军转民,但必须保持一些重要的生产线,并搞好详细的调查,对保留、转产和封存的数量、比例做好计算,保证不同等级下动员的需要;保留下来的军工生产厂,线应保持一定的生产规模、不足部分除国防费和军方给予一定的支持和订货外,还应通过国际军贸途径等筹资进行保护;转产厂应选择好转产方向、军民结合、,继续保持技术优势和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否则,需要时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军工生产能力;封存厂应搞好善后工作以及动员时开工的计划工作。

另外,一些高技术型军工企业在军转民的旋风中应立住阵脚,注意保持其军工优势,万万不能丢车保卒,急功近利,荒了自己的地去耕别人的田,否则将一发而不可收,乱了阵脚。

​动员案例研究:军民融合很关键,国防教育是重点

(图源:Wikipedia)

生存与发展的全球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同样,军工企业在国防费不足、军队订货减少军火市场疲软这样不景气的形势下也面临一个求生存、谋发展的问题。对此,除国家指令性任务和投资外,重点军工企业也可不转民品而通过其高技术优势、借助于国际大循环来提高产品质量。赢得再生产的利润。

例如,法国就推行了一种严格控制进口,保护国防工业、重视军品出口开拓国际军火市场的精明政策。其“飞鱼”导弹已倾销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达2000枚之多”1980年,仅与沙特签订的一项合同就达145亿法朗,包括4艘护卫舰、2艘补给舰、24架直升机和200枚导弹。法国是世界上第三军火出口大国,年获利30—40亿美元,这笔巨款成了其国防工业自我发展和增强的一个重要补充。

​动员案例研究:军民融合很关键,国防教育是重点

(图源:AP)

法国在技术储备方面也很有特色。国防工业部门设计和生产的武器装备有的全部装备本国部队,有的全部外售其它国家,有的部转分让、部分留用的有的则光研制不生产。它所生产的武器装备中,大约有50—60%用于出口换汇,就等于用外国人的钱来养活自己的军工人才、锻练自己的军工科研队伍。一旦战争爆发,这个运转机制机活、平时有大量图纸、资料和技术储备的大军工系统马上便可发挥巨大的效益。

英国海军军费一般都保持在11—33亿美元左右,而美国海军每年都是700—1100亿美元。用这么少的军费英国海军则建立了一个精干顶用、结构均衡、小而全的海军兵力,其特点有三个:一是消减兵员。这是见效最快,影响最小的一个措施,为此,英国海军在1955年13.2万人的低水平上又进一步裁减,现在只有6.8万人,仅相当于苏联海军人员的七分之一,美国海军人员的十分之一。

二是依赖国家动员体制,改组内部运行机制。实战证明,这是一条既节省军费又不降低效能的万全之策。首先,建立一个4—5万人的庞大的文职队伍,军文职人员的比例已达1.4:1;其次是保持一支3·5万人的预备役部队;再次是打国家动员体制的主意,利用2200余艘、850多万总吨的商船队进行战时支援。

三是改进管理策略。一方面采取开放式研究,一些重型武器装备和航空母舰、核潜艇、护卫舰、直升机等采取国际合作方式,合资、合研、合建,共享成果和利润,这样可节省30%左右的研制费,四国以上合作时可节省50%的以上的研制费。另一方面下决心淘汰旧装备,过去战时转入平时从700艘降到200艘,平时也在进行类似的大淘汰。

​动员案例研究:军民融合很关键,国防教育是重点

(图源:US NAVY)

以1985—1987年为例,卖给其它国家的就有50多艘,其中有航空母舰、潜艇、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等,就这样用淘汰旧装备省下来的钱再去更新换代。为了省钱,英国海军还提高军辅船的比例,使之占总数的52%以上(苏、美为28%和13%),以便廷长服役时间、降低造价和迟滞更新换代的时间。

港口是海上交通的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加强国际交往、促进相互了解、建立贸易与友谊的纽带。港口是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发挥军事和经济效益最有利的基地这一,因此,应认真抓好港口的布局、建设和动员工作。应对军港、商港、码头、泊位的结构布局、吞吐能力充分调研并建立档案;沿海开放城市、特别是海南岛建省之后的海港和机场建设、布局、国际贸易往来等战略性发展和建设,应商请军方参加意见,以综合考虑战时动员和征用。

​动员案例研究:军民融合很关键,国防教育是重点

(图源:Wikipedia)

民用船舶是海军兵力的重要补充,平时应国家动员部门注册登记,并应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编组;除进行商船数量、吨位的统计外,应着重调查我国目前究竟有多少民船适合军用或具有军用潜力;民用船舶的活动状况应在军方或国家动员部门备案,以便紧急调用;交通部门在新造、改装或引进民用船舶时应考虑军用的可能和潜力,并应商请军方和国家动员部门参加意见;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一部分在吨位、类型和性能上适合军用的商船,如吨位较大航速较高的集装箱、滚装船等。

​动员案例研究:军民融合很关键,国防教育是重点

(图源:IWM)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平时很注重发展性能较好的专业化商船,因而可供军用的船型全、数量多。苏联过去海运业不够发达,主要是吨位小、杂船多,但近十来年发展很快,其商船队从规模、吨位到船型都有较大调整和变化,并且体现了明显的军用意图。

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防是全民的事,全民都应尽自己的义务,这种义务,可以是参军,也可以是捐款捐物支援。

要加强全民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海洋权益、海洋国土的丢失以及遭受外敌的侵扰等事实应及时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深入人心。否则,事件发生了,本国的人民还不理解,从而很难进行动员。

​动员案例研究:军民融合很关键,国防教育是重点

(图源:US NAVY)

交通运输、军工企业和大、中学校都应有一定的军训时间,有一定的学军事按排。国家机关、沿海开放城市的高级领导干部,也应按排一定的时间到国防大学、有关军兵种的高级指挥院校进行学习,以了解我军的军事战略军事力量、威胁态势和对民间部门的需求,便于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地想军队所想、急军队所急。

——摘自1990年代

马岛海战动员案例研究

张召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