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农村那些雄心壮志的养殖户,现在怎么样了?

布衣小农人


大多数都亏完了。

我认识很多养殖的,特别是早三四年,一股生态养殖的风,把很多人刮死了。

我一个哥们养土鸡,在山上放养,根本卖不动,小县城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容量,对价格又敏感,直接亏了一百多万。

另一个哥们更有创意,生态养殖大雁,最终好像没搞成。

然后有朋友养猪,实在不是人干的,猪粪处理臭得要命,被村民举报了,关门了,亏得一塌糊涂。

还有就是养羊的,赚不了什么钱,就是老人家没事干带着羊群山里遛弯。

总而言之,养殖大部分都是亏损的。


谈笑阁



曾经农村那些雄心壮志的养殖户,现在都怎么样?


相信很多农村朋友看电视节目都比较忠爱“致富经”一类的栏目,上面每一个故事都很动人,而且个个都是成功的典范。然而现实生活当中真的如此吗?


下面说说我的个人经历吧:在差不多十年前也就是我二十出头的年纪,也有过一次养殖创业的经历,当时考虑过很多品种(土鸡、猪、牛、羊、兔)最终由于资金问题选择了养獭兔。十只母兔加一只公兔就开启了我的养殖之路。首先是在院子里空地上搭建了一个草棚,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竹子做的兔笼,经过一个月细心照顾,差不多收获了八十只可爱的小兔子,看着这些小家伙我高兴坏了。心想:“这也太好养了吧,繁殖又快,兔子规模发展肯定迅速,不久的将来我就大把大把的数钞票了”!


就这样兔子发展的越来越多,每天除了喂两次粮食以为都是在野外割草回来喂这些小家伙,后来发展到差不多三百多只的时候也刚好进入了炎热的夏天,问题慢慢出现了(草料供应跟不上,现种饲草已经来不及,无形之中增加养殖成本。而疾病预防没经验,虽然打过疫苗也零星有小兔子死亡,存活率下降,利润逐渐减少)。就这样慢慢的把我的雄心壮志磨灭的已经差不多了,后来干脆逐步把兔子都卖掉,退出养殖业。虽说没有出太大问题,但是也没有赚到什么钱。


之所以说我的经历,也就是想说:养殖不容易,在你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前提下不能盲目进入。相信农村很多雄心壮志搞养殖的朋友们跟我一个结果-最终失败,能够坚持下去而成功的不到十分之一。


在农村搞养殖至少你得做足这些准备:1对你打算养殖的品种进行市场分析.2看看销路如何.3饲养成本的计算.4养殖技术的学习.5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如果没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我奉劝各位还是不要盲目跟风。现实生活不是拍电视节目、没有那么容易!


唐家二少爷


曾经农村那些雄心壮志的养殖户,在我认识的几位养殖朋友中,现在做的都还不错。其中就有一位朋友通过互联网将鸡出售而收获成功,并且增加了3个就业的岗位。我来分享一下他的创业过程与现在的状况。

2015年我在养鸡的期间认识了同样回家养鸡的罗生,作为养殖小白的我们,虽然鸡是养好了。但一直没有找到相应的销售渠道,我们只能将养好可以出栏的鸡拉到农村的集市上进行出售。销量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每天销售20只鸡左右,对于一批养殖1000只鸡的量来说,得销售将近2个月,这对于我们养殖户来说完全是要亏本的。人的选择不同造成的结果也就差别很大,我当时选择继续在集市出售,而罗生则选择在网上销售。

网上销售并不顺利,罗生告诉我:最开始接到投诉损失的鸡都有4、50只。给顾客退款,道歉忙的焦头烂额。当然也从顾客那里问到了什么原因,基本是快递寄到时有轻微的变味,让顾客不敢食用。通过顾客地址与发的快递,罗生得出较远的地方不能销售,只限定在快递当晚发,第二天能到的地方。从此投诉量越来越少,网上的生意渐渐打开了。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要养鸡还要打包销售。罗生就请人帮忙在养鸡场养鸡,自己跑到县城开了一个门面请人杀鸡,顺便将网上销售的鸡也放在店里打包。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展,网上与实体店的销量每天差不多要5、60只的鸡。每批养殖1000只完全不能满足罗生的销量,又请了一个人在养殖场养鸡,规模扩大到养殖数量每月2000只。

养殖户的雄心壮志其实就是好好的生存下去。当遇到困难不退缩,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懂得坚持下去的养殖户仍然是可以取得心目中的成功的。


农村业儒


农村曾经雄心壮志的养殖户,如今大部分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尤其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大规模养殖户至今还能存活的基本都是靠一些补贴,小兰认为这种也不会长久。

小兰的应该堂哥就是最好的例子,曾经意气风发准备了50万投资养殖业。开始养的土鸡,技术不错,养的土鸡也漂亮,可就是卖不动,人家根本不认可他的是土鸡,只能以饲料鸡的价格出售,养一批就宣布倒闭了。后来又去养黑鸡,就是下绿壳鸡蛋的那种,这次亏得更惨,在农村里面连鸡蛋都没人要。

我的这位哥哥也是够执着的,去年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说野鸡的行情不错,既然又养起野鸡来了,接下去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要是这次还失败的话相信他这辈子再也不会去碰养殖业了。

还有本地的一家大型养兔场,曾经也是鼎鼎大名啊,免费提供兔子种苗、技术、食料种子等,发动了很多农村散户饲养,一度成为了本地方的一个知名品牌。后来不知道是啥原因,这个品牌慢慢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虽然现在场地还在,兔子也还有,不过只是为数不多的几只,听说是做做样子预备检查的,可能是大规模养殖场在申请补贴后需要存档吧。



在小兰的认知中还有很多的养殖户如今都已退出了,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虽然靠养殖业发家致富的也不在少数,总的来说,养殖业的风险是最大的,所以没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农村蒋小兰


按照我们这里养蛋鸡来说,我觉得这个行业目前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这一批人干养殖起步是最早的,不光怀着雄心壮志,还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最初的建鸡棚.育雏鸡.到鸡下蛋 ,他们积极学习养殖知识,考察先进养殖技术,逐步掌握了一整套完整的养殖本领。他们响应国家政策,走在了时代前沿,。那个时代,养殖户虽然少,可是价格也稳定,这些养殖户规模逐渐扩大,大部分都挣到了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即使随着近年养殖户的增多,价格季节性波动大,效益降低,他们依然能化险为夷,稳中求胜。这些领航者好多人自嘲说是自己运气好,也可能沾点关系,不过我觉得终究是付出的多。

第二种情况,这类老乡们起步也不晚,但是在多年的养殖道路中波波坎坎,风雨飘摇,投资不小,规模整的也蛮大,到最后也没挣到钱。可能是运气不佳,也可能是养殖管理经验方面的欠缺。好多老乡连年亏损,成本都收不回来,有的选择改行,有的外出务工。

第三种情况,起步稍微晚些作养殖的朋友们。大概是看到干早的养殖户挣了钱,也想走这个道路致富。他们都谨小慎微,不愿贸然投资扩大,按照目前现有的规模经营,虽挣不着大钱,也赔不了,他们都是抱着旱涝保收的想法,一边种地干农活,一边打理鸡棚。


蓦然轻扬


养殖业要把握这么几点,


一、懂得市场行情,产品有销路。

二、懂得养殖技术,做好各个时期的科学管理。

三、懂得防疫技术,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四、懂得保护环境,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秩序。

五、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发展。与当地的气候、生态相适应。

六、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经受住不可预料事件的冲击。

七、具有坚韧不拨的意志、信心和勇气。

覌察周围那些红极一时的养殖专业户,为什么最后没有坚持下来,就是没有处理好这几个问题,有的项目不错,找不着销路,推销不出去;有的不懂技术,管理不当,造成大面积死亡;有的环保处理不到位,被罚扻,勒令整改;有的因自然灾害,一夜倒闭……

农村老人说,“摆弄活物,是在刀尖上跳舞”,发的是“血财”,意思就是说,想从动物身上抠钱是不容易的,他们的教训是,“有钱不养张口货”,张口吃的东西不容易饲养,大家一定要记住农村老人的话,谨慎的对待养殖事业。


若飞305


这个东西是分两说吧。其实有很多到后面的话是亏得很厉害的,因为这种物料成本上涨,而且养殖的话,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是很有很大风险的。市场价格的浮动。家禽生病瘟疫!这些东西都是很大的问题。

另外一种呢,就是属于差异化养殖,特色化养殖。精准找到对应的位置。很准确的找到自己销路点,特色点,让自己的产品有差异化,特色化,需求化。这类的后面生存状况基本都还很好。虽然大家的养殖风险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销路的缺点,客源的确定。特别这种特色化养殖它的收益比例相对来说比传统养殖要高很多,只要找准了精准定位和对口销路。还是会做得很好的。





农人仓颉


去年一批己死在黎明前,现在的还在为高成本拼命挣钱


A开心雨a


养鸡就养大白鸡,三十多天就能出栏。超四十五天就亏本,时间短,出栏快,死亡少,挣钱快。土鸡要二百天左右,时间长费料,死亡高难挣钱。


汤永杰


只要是大规模养殖散养粮食鸡鸭鱼的,没有一个是活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