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漫谈直升机空战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近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一直决定要为俄军米-28武装直升机的最新改进型米-28NM装备R-74M近程空对空导弹,以提高其打击战斗机、无人机和其他直升机的能力,为此有俄罗斯舆论将米-28NM形容为在低空无敌的存在。很明显,该消息将会再度引发各方对于直升机空战问题的关注。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命中注定的同类搏杀

众所周知,军用直升机一开始并非为与同类以及固定翼机厮杀而设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直升机的战场定位是以执行诸如侦察、火力支援、运输、搜救等二线任务为主,但是由于各国装备的直升机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对直升机部队运用的频繁,直升机在战场与敌方直升机或固定翼机“非友好”相遇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直升机不得不面对加入空战的命运,这一点与当年的固定翼机如出一辙(起初固定翼机的作用也是被定义为侦察和运输)。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直升机与固定翼机在空中的第一次碰撞发生在朝鲜战争中, 1951年一架米格一15 战斗机和美国海军的S- 51直升机在空中相遇, 双方最后都毫发无伤安然脱离 。自此以后,据粗略统计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之间的空战达数百起。1968年的越南战争中, 一架美国“休伊”武装直升机在老挝与3架北越的安- 2“小马”飞机遭遇,并一举将对方击落两架,首开直升机击落固定翼飞机的先河。而此后北越米格战斗机也击落了美军HH一53救援直升机和UH一1直升机。1973年阿以战争中,共有51架直升机被固定翼飞机击落, 而战斗机无一损失。两伊战争中,伊朗AH一1“眼镜蛇”与伊拉克米一24“雌鹿”直升机多次交手,爆发了118次直升机与战斗机、56次直升机与直升机之间的空战,共有133架直升机被战斗机击落,16架直升机死于同类之手,战斗机则有两架被直升机击落。海湾战争中, 美军固定翼机击落了6架伊拉克直升机。

需求牵引迫使专业化

一个个战例让直升机空战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使之逐步专业化。前苏联最早认识到武装直升机之间的空战不可避免,并从1980 年起就开始进行直升机空战编队训练。西方世界中美国最早研究直升机空战,其海军陆战队率先进行空战模拟试验, 随后便是陆航。80年代美国一度将退役的直升机改装成假想敌,以进行空战模拟和训练飞行员, 研究空战战术。法国陆军航空兵也提出了直升机防御固定冀机的作战理论,建立了“小羚羊”直升机空战中队, 摸索相应战术, 并开展了对武装直升机飞行员的正式训练。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直升机空中格斗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强。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一方面得益于大功率发动机的推广,目前世界很多先进直升机在提高速度的同时,还能做出过去仅能由固定翼战斗机做出的横滚、筋斗等动作, 再加上其固有的悬停、倒飞、垂直起降等优势,使直升机在飞行能力上不会完全落在下风。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另一方面直升机的“喙爪”正变得更加锋利。除了传统的机炮、火箭弹以外,空战用导弹也在逐步成熟。首先一些高性能反坦克导弹能够客串空空导弹,如两伊战争中,伊朗的“眼镜蛇”和伊拉克的“米一24”使用美国BGM一71“陶式”和法国“霍特”反坦克导弹攻击对方。而美国的“海尔法”、俄罗斯的AT一6、欧洲的“催格特”和南非的“雨燕”ZT-3等反坦克导弹都具备对付低速空中目标的能力。其次专用空空导弹日益成为直升机的“标配”之一。美国海军陆战队首先在“眼镜蛇”直升机上装备了AIM一9L/M“响尾蛇”导弹来对付固定翼机或直升机的威胁。目前美军现役的AH一1 W、AH一64和OH一5 8 D 直升机主要采用的FI M一92“毒刺” 导弹作为空战和自卫武器。法国陆军的“小羚羊”武装直升机则使用“西北风”导弹。而中国兵工科研单位根据技术和战术上的共同需要, 也为中国陆航直升机专门研制了T Y一9 0 型空空导弹。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米-28NM化身“同行杀手”

尽管直升机已经取得不少进步,但实战经验和平时的研究都表明, 当面对速度更快、探测设备更好、武器射程更远的先进战斗机时, 直升机仍应尽量避免与之进行空战,尽早发现敌战斗机和迅速规避才是直升机能否生存的关键。直升机之间对抗的空战战术类似于飞机之间的空战战术, 作战过程以高强度的近战和突袭为主, 讲究先敌发现、迅速占位、及时攻击、首发命中、灵活机动、适时脱离等要素。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据研究,在空战中直升机的飞行姿态范围一般可达到俯仰角+60 ~ -60 度、坡度120 度、方位角为整个360 度,最大过载可以达到2.5 ~ 3.9 G, 另外还有多种适用直升机的空战战术动作, 如急跃升进攻机动、滚转攻击、突然减速防御机动等。这些都对飞行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而此次俄罗斯米-28NM直升机在装备R-74M空对空导弹后,对于直升机空战将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作为R-73导弹的改进型,R-74M导弹于2012 年问世,是俄罗斯为第五代战斗机所研发。该导弹总质量 100 kg,长度不足3 m,战斗部质量8 kg,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备有多波段红外导引头,能够接收不同波长辐射形成的彩色图像,抗干扰性强。导弹目标视野达 ±60°,在偏离目标 ±75°的情况下也能发射。导弹可发现并命中飞行高度在20 ~ 20 000 m 之间、距离在 300~ 40 000 m 之间、机动过载达 20 g 的飞机或其它空中目标。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如果说R-74M对于苏—57这类五代机只是“贴身短匕”的话,对于直升机则可谓是“长鞭”,其射程和威力远高于目前其他直升机所装备的、原本属于单兵便携式导弹的空战武器。R-74M在远距离会对敌方直升机构成致命威胁,形成“防区外打击”效果,而且其大过载和抗干扰能力,会让敌方采取的各种反制手段无效化。正如俄罗斯试飞员、俄罗斯英雄伊戈尔•马力克夫上校所言“一架直升机携带两枚R-74M,就可以在导引区以外发起伏击。最新型的导弹不需要看到对方,可以从任何角度发射,导引头可以在发射后锁定目标”。同时另有消息称敌方空中目标的位置也可以由防空指挥所或者预警机通过数据链传输给发射载机,这也意味着直升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不难看出,经过R-74M的强化后,米-28NM不但会化身“同行杀手”,也会让最先进的战斗机不敢等闲视之。

综上,随着先进空空导弹开始以直升机为平台,未来直升机空战规则有可能被改写。

俄米-28直升机化身“同行杀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