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心率才是比較健康的,對照一下,看你的心跳正常嗎?

有人說,心跳過快,可能是因為冠心病一些疾病的症狀,心跳過慢,便認為太緩慢了,這樣下去會不會慢著慢著就停了?

關於心率問題,雖然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不瞭解它的真正奧秘的人,仍然佔領絕大多數,今天就我為大家科普一下。

什麼樣的心率才是比較健康的,對照一下,看你的心跳正常嗎?

首先我們看看健康的人的心率是什麼樣子的?

所謂靜息心率,是指你正常休息時,而不是運動過後的心跳速度。雖然每分鐘60到100次都算正常,但理想狀態是55到65之間。

嬰兒每分鐘120至140次。幼兒每分鐘90至120次。1歲每分鐘平均120次。3歲每分鐘平均110次。5歲每分鐘平均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鐘80至100次。成年人每分鐘70至80次,60至100次都是正常的。隨著年齡增加,心率逐漸減慢,與心肌老化,竇房結功能下降有關。老年人每分鐘心率60至70次,甚至有的50至60次左右。

同時,在這裡要指出:新生兒心率較快的原因是因為新生兒機體代謝較快,需要較多的氧合血紅蛋白供應全身主要臟器氧耗,所以就需要心臟快速的跳動以幫助機體重要臟器攝取氧氣,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新生兒心跳快於成人的原因。

什麼樣的心率才是比較健康的,對照一下,看你的心跳正常嗎?

心率過緩是怎麼回事?

心動過緩是一種重要的心律失常類型。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鐘60到100次之間。如果小於60次,則稱為心動過緩。在一些患者中,基礎心率通常較慢,約為每分鐘50至60次,甚至不到50次,通常頭暈、疲勞、倦怠、症狀是精神狀況不佳。有些患者通常心率正常,心動過緩可突然出現,每分鐘下降40次,並且可能出現頭暈。瞬態眼黑、疲勞、心悸、胸悶、呼吸急促。

什麼樣的心率才是比較健康的,對照一下,看你的心跳正常嗎?

心率過快時怎麼回事?

成人竇性心率>100次/分鐘,可有心悸。一般在劇烈的運動或者過激情緒之後,也可見於感染、發熱、休克、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肌炎、心衰等多種原因。

1、生理性:生理性的心跳過快就是指一些外界因素影響造成的,很多因素都可以對心跳產生影響比如睡覺時姿勢的改變、妊娠、興奮、恐懼、激動、飲酒、運動機體力活動、食物消化、情緒焦慮、吸菸、飲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齡也是一個因素,兒童心率往往較快。

2、病理性: 如全身性疾病:高熱、貧血、缺氧、感染、甲狀腺機能亢進、疼痛、急性風溼熱及神經官能症等都可引起心動過速。

3、心臟血管疾病:急性失血、低血壓和休克、動靜脈瘻、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種器質的心臟病變都可導致心跳過快。

心跳快原因較多,生理反應與病理性的原因均可引起心跳快。生理反應引起的心跳快無需用藥,休息後心跳可恢復正常;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心跳快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方可取得較好效果。如甲亢引起的心跳加快,需針對甲亢進行治療,可控制症狀;貧血患者可服用治療貧血藥物;患者心跳加快時,亦可運用減慢心率藥物控制症狀,減輕不適。建議心跳快的患者應及時入院就診,遵醫囑用藥。

什麼樣的心率才是比較健康的,對照一下,看你的心跳正常嗎?

心率<60次為心動過緩,部分心動過緩無需治療,如運動員及老年人的心動過緩、單純睡眠過程中的心動過緩;

藥物導致的心動過緩,治療時需將藥物減量甚至停用;

疾病造成的心動過緩,尤其是心率相關的疾病,如緩慢性心律失常、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或竇性停搏,均有生命危險。

臨床上無很好的藥物治療心動過緩,患者出現相關症狀,需通過起搏器進行治療,但不適合每位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服藥期間出現心動過緩,需將藥物逐漸減量,與服用該藥物無關的患者出現有症狀的心動過緩時,需進行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檢查,嚴重者需進行起搏器治療。

起搏器的治療主要適合高度的房室傳導阻滯、竇性停搏,或快慢綜合徵患者。

什麼樣的心率才是比較健康的,對照一下,看你的心跳正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