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的父亲一心想找晚老伴,谁说也不听。不相信子女能养老,晚老伴就能,咋办?

真男人(白血病患者)


这种情况多了去了。作为子女应该支持。

但现在的问题是好多子女阻止老年人婚姻的顾虑是担心父亲的财产流失到别人手里。

如果是这样,可以和父亲沟通一下,让他在与女方结婚前对财产有个明确的分类,并告知女方。如果父亲名下


也无重大财产,只有退休工资,那我劝作为儿女的就别难为老人了。

第一,老人家也要生活,需要消费;

第二,作为子女来说,父母扶养大我们,又办了结婚,生了孩子,已经完成了他的义务,是该我们回报老人的时侯了,只要老人过的幸福就很好了。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做子女的永远填补不了这一空白,有哪一个子女敢说,我能天天陪着父母,陪着和他聊天,陪着一起电视,早早起床,陪着他一起锻炼身体,他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这只能是朝夕


相处的两个老人每天做的事。

我们作子女的做不到,子女永远也照顾不了那么周到,因为我们还有自己的工作、生活,稍不留神,可能就冷落了老人。

所以老人身边还是有个伴好,平时有个知冷知热、知已知彼,处处关心他的老伴多好啊。

作为一个成家立业、有孝心的子女应该支持老人再找一个伴,幸福的过他的夕阳日月。


生活味道ABC


我邻居的父亲八十岁了,找了一个比他小十几岁的老伴,邻居父亲退休工资也才二干多,勉强够两个老的花的,当初我邻居不同意,还骂老阿姨想他父亲钱什么的,说真的,如果请保姆,两干多块钱一个月连付保姆一个人工资都不够,更别说两个人吃喝用了!

在我们左邻右舍的规劝下,邻居兄弟姐妹几个终于同意了老父亲找老伴,这几年由于邻居父亲年龄逐渐大的原故,身体越来越差,总是生病住院的,而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也不可能请的了长假照顾生病的父亲(现在都是私企,私企也不允许请长假,就是请短假也会扣工资,长假也只能辞职丢工作了)。如果请一个全天候护工保姆,一月没有四五干(这还是五六线城市标准)还真打不住,关键还不称心,也没老伴照顾的仔细,护理的好。这个时候就额外显示出了找老伴的好处了!

当然,如果你父亲没退休金,不能养活他自己与再找的老伴阿姨,你势必要多养一个阿姨,增加你的负担,古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如果一个女的嫁汉连最起码的口都糊不上,那她嫁人干什么?如果一个女的嫁汉后生活质量反尔下降了,那她还嫁人干什么?就是一个保姆在你们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的,你也要付相应工资报酬吧!

话说回来,你父亲老了,你是能照顾,但你能天天时时刻刻陪伴他吗?你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与孤独寂寞吗?肯定不能,因为你还要生活还要工作,你们是两代人,思想也会不一样,想法自然也不一样,没办法谈心交流,这就是年龄差异的代沟!父子是不可能象老两口那样心与心的交流的!

纵观以上种种,你还是让你父亲找一个老伴更妥,即满足了父亲的愿望,尽了做子女的孝心,也免去了你今后许多烦恼与忧愁!


碧水蓝天1986068


那就找呗!为什么不让找呢?

如果是我父亲,我会双手支持他再找。我可以养他到老,但是我不可能天天陪他,和他聊天,每天给他洗衣做饭。再说,儿女代替不了老伴儿。

不让父亲找可能担心房子,钱的问题吧。不过父亲房子的名字是我哥哥的名字,所以不担心这个。另外我父亲每个月几千工资,如果找老伴儿,我也不会做干预。有多少花多少呗,两个人高兴快乐就好,私心是把我父亲照顾好就行。

老人岁数大了,平时小病小灾的都需要人照顾。我们现在这个年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所以有人照顾父母,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平衡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我二姑今年74岁,二姑夫去世10多年了。本来二姑不打算找,后来三个孩子都在外地,二姑岁数大了,感觉自己太孤独了,所以就找了老伴儿。

后来二姑生病了,出院后都是这个老伴儿照顾。二姑打电话的时候和我说,要是没有这个老头,她连饭都吃不上。端个茶,倒个水,做个饭。虽然做的不精细,但是至少有人给你整。

也许等我们到老了,才能理解老年人的不容易。对我来说,父母操心费心一辈子,到老了就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吧!

关注铃铛营!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想象的自己!


铃铛情感营


一个女同事的母亲因为车祸去世,于是65岁的父亲就一个人,在去世不到三个月,父亲就和女同事谈再找老伴的事情,遭到了女儿的拒绝了,女同事哭着给我倾诉,“母亲尸骨未寒,父亲为什么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劝解她,父亲也是一个人孤单寂寞才萌生了这种想法,安慰她要理解一下父亲。

不过女同事的父亲谈了几个中年妇女,都被女同事和儿子媳妇搅黄了,后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搞得越来越僵。但是父亲的激情已经燃起,拦是拦不住了,于是儿媳妇主动把娘家的一个亲戚介绍给公公,“饥不择食”的公公当然乐不思蜀,于是就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女同事和自己的嫂子因为这件事情,就开始不相往来了。



因为女同事的父亲每月有三千多块的退休金,这个钱就成了儿媳妇和新婆婆的主要矛盾点。由于是娘家人开始还客客气气,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矛盾就越来越无法调和,新婆婆要拿着老头的工资卡,儿媳妇也想拿着,用尽三十六计之后,开始赤裸裸的撕逼。最后家里的气氛真是惨不忍睹。


我是焱垚


咋办?当然是帮助自己的老父亲如愿,让他能够抱得美女归,安享幸福晚年呗。


大多数子女不同意自己丧偶的老人找老伴,都是因为怕老人的退休金最后都被对方用各种方式索要,去了对方的家庭。


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那又怎么样,毕竟老人在这个世间最后的日子里,不是孤单离去的。


我先生的两个伯父就是极好的例子。


大伯父的凄惨晚年


大伯母离世后,曾担任村支书的大伯父此后在家里的地位便日见低下了,每次遇见大伯父的几个女儿(大伯父一共有四个女儿),跟她们闲聊时大伯父都会成为被吐槽的对象,显而易见,曾经在村里叱咤风云的大伯父越来越被子女们嫌弃。


她们嫌弃老人抽烟、咳嗽、乱吐痰。最为孝顺的二女儿时常回来照顾老父亲,有时候也不免会跟着家里的老大老四一起对老父亲的生活习惯进行教育。


大伯父过去在村里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如今却要每天忍受女儿们的埋怨,虽然留在家里的大女儿和小女儿的一切,都曾是他努力争取的,但是如今,女儿们却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


大伯母去世后还没几年,大伯父这个倔老头便日渐苍老,脸上再也看不到笑容,说话间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气势。


大伯父在一次清明节祭祖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虽然儿女们都尽心尽力将他送到医院并每日都服侍和陪伴他,但她们一边服侍一边对父亲的埋怨让老人在医院里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休养。



不久便被查出身体肠胃有多重问题,最后终于在女儿们的唠唠叨叨甚至是骂骂咧咧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三伯父的幸福晚年


三伯母因肺癌离世后,三伯父很快给自己找了个老伴。


这时,三伯父的子女们都早已住到城里的公寓里了,继任的三伯母当时正值拆迁,因此,这个伯母带着她的婆婆一起住在了三伯父家。


从此,老太太天天在三伯父房前屋后种地忙活,新来的三伯母一边继续上班一边操持着家里的卫生。


婆媳俩跟我三伯父同居一个屋檐下好几年,一直到老太太去世。


后来,偌大的三层小洋楼里一直只有三伯父和三伯母两人相依相伴。


现在,那个三伯母因为痛风,身体也日渐衰老,但她跟三伯父之间这十几年的情感,肯定给三伯父带来了晚年幸福。


三伯父肯定在她身上花了很多钱,但子女们并不计较,三伯父的女儿和儿媳经常给两个老人买衣服,子女们其乐融融。



从子女们的角度来看,三伯父为这个三伯母是用了很多钱(三伯母再给她的儿子孙子),但如果没有她,三伯父就必须跟子女们住在一起,他们就会增添很多麻烦,而且三伯父也肯定不会有现在的幸福感。


所以,遇到这种问题,我觉得只要老人需要,就尽量顺着老人的意思。


即便老人确实眼光不行,找到的老伴过于精明自私,子女们也不要一心阻挠,可以主动给老人找一个更靠谱的老伴,让老人不至于在孤独中悲哀地生活若干年后离开这个世界。


这两位老人的例子都是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


如果三伯父没有找到现在的老伴,我想三伯父的晚年或许也会跟大伯父有得一比,在生活习惯和性格方面,俩兄弟并没有太大差别。


大伯父在大伯母离世前,跟子女们一直都不住在一起。当大伯母离世后,子女们不得不负起照顾大伯父的责任。


然而,子女们并不能跟老父亲友好相处,她们以为只要让老人吃穿不愁、有病治病就是孝顺了,她们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在心理上让老人感受到子女的孝顺。



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大伯父最后的日子里,虽然每天都有女儿女婿们来照顾他,但每天照顾他的时候又没法好好交流,无论大伯父说什么,她们的回应都是不以为然甚至跟他讲道理,最后,大伯父只能把要说的话咽到肚子里,沉默地捱过生命中最后的日子。


三伯父找到老伴后,就不再跟子女们住在一起,老伴可以容忍他的一切,也基本上能够照顾他的一切,有什么话可以跟老伴说,他暂时不需要子女们太多的理解,因为他已经很幸福很满足了。


所以说,面对丧偶的老父亲晚年要给自己找老伴,子女们支持的话,对父亲和子女们都是有好处的。


我们做子女的没法天天陪伴父亲,更没有办法理解从过去的岁月中走来的老人的心理,老人需要跟同龄人在一起聊天,他们孤单的内心才能得到疏导。


所以呢,只要对方的人品还过得去,就依了老父亲吧,何乐而不为呢?


荒海拾书


丧偶的老人想找老伴,应该理解。我的一个黄姓朋友,妻子48岁患病,尽心伺候了一年,还是走了。他和我说:伙计,你不知道,原来她再躺在床上,可我屋里不管怎样有个喘气的人,我不难受。可现在她走了,满屋冰凉。我转这屋、再转那屋,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可难受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他的话越来越理解。

老人丧偶后,儿女又大多不在身边,既使愿意接过去,老人也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总不如自已家自在。上敬老院吧,和陌生人住一屋,不习惯,想出去也不自由。除非行动不便,一般不想去。

我的看法是:65岁以下老人,愿意再婚,应该支持。但老人自已头脑要清醒,选择时一要根据自身条件,慎重选择,;二是与对方充分沟通,事先把各自财产厘清,给各自儿女交待清楚,以免以后产生矛盾。

我的一个同学,丧偶后多次我帮忙介绍老伴,我问:什么条件?要有工资,最好没子女。我问了好几个,一个女知青战友听后问我:他工资多少?我说:不到三千。她笑了:人家女的说了,这点工资连自已都紧张,还想找老伴?!

老伴、老伴!人到老确需要个伴。但65岁以上我不主张再找。去日无多,何必再自寻烦恼?当然,我的伙计听后指责: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峄县西门里老李


把财产分清楚后让再找老伴。否则那个临时老伴把他钱花完了再把你没钱的爹退给你,你还必须接。我妈雇过一个保姆,55岁丧夫,长相不错。她自已讲,在上家局级老干部家做保姆,那老头80岁,丧妻几年了,看上她,给她每个月1万,她每天上,下午都带那老头上小区麻将室开心玩好几个小时,快一年了,连老头子女都同意她们结婚了,这老头突然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她不干了,偷偷跑我妈这儿,说这老头天天让子女找她回去。听到这儿,我弟赶紧找借口结钱让她走。


文秀260879086


我这辈子决对不找老伴也生不了那种气,自从老伴去世己十二年了,那时儿子才十三岁我把孩子养大订婚装修房结婚买车全是我一个人办的,任务完成了,我也退休了,说真的儿媳给我找老伴我都没答应,现在女人没好人,真心过日子的几乎没有。


手机用户17481087802


说实在的我也是一个独居老人,为了孩子我一个人苦苦相守了四十年,没有再婚。但是我还是支持老人再婚的,不管儿女多孝顺都没有老伴儿照顾的周到和方便。比如说儿子照顾母亲,媳妇照顾公公,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事业,工作,不可能成天守着年迈的父母。即便是儿女孝顺他请假照顾父母他一家人还要不要生活。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床前没有百日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说到敬老院去。敬老院不是你们想象的世外桃源,人间乐园,真的是老人有病了还得让儿女出来伺候。更不要那敬老院来搪塞父母敬老院不是父母的保险柜。也许你出高价会有人替你照顾老人,可老人那点退休金够吗?让儿女出钱可能吗?父母老了需要有一个精神寄托一个人陪护。需要一份亲情我是过来人深知一个人的孤单和清苦。最害怕的是半夜有病无人管。做儿女的最好能理解丧偶父母再婚。老人再婚对儿女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但我也必须指出来的是老人再婚必须三思而后行。最好和儿女协商征求他们的意见,不可草率这同样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和安宁。


锻炼38


我认为应该支持老年人的决定。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老年人需要更多陪伴。

年老人更多的时间无事可做,所以生活中大多是属于寂寞一族的群体,对于另一半已经逝去的来说更是如此。在每天的生活中,年老人也需要更多的陪伴,有人说说话,天南地北的聊聊,这都是排除心理孤独的方法,所以需要更多的相伴。

2:老年人需要被尊重。

现实生活中,年老人相互间的交流都是困难的,大多数人,尤其年轻人觉得老年人思想观念过后,没有共同语言,这就是代购的表现,所以年老人的沟通对象往往应该是年老人,在同一年龄阶段,具有基本相同的价值观,这样彼此间的交流就会得到尊重。

3:老年人也有爱情。

年老人找老伴,相对来说更加注重于现实生活,并且相互独立性也比较强,相对来说,不是为了找而找,不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而去寻找,不会为了迅速脱单而找。更多的是能够相互有个依靠。

所以,我认为应该支持老年人的决定。祝愿每个年老人都可以幸福安度晚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