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60岁后过不了几年就去世了,不是摔跤就是中风?为什么?

用户5676550568


健康是长寿的必要条件,而健康又包括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如何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平均寿命接近78岁,60岁左右死亡的人,一般而言,在心态、习惯、饮食、健身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如何健康长寿,重在以下四个方面。

心态第一。

人类无论要成就什么事情,拥有良好的心态,都是第一位的。没有哪一位百岁老人,不是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烦恼来了,就要跳出去,调整好心态, 心态的好坏,在于调整和修炼。

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开点,看远点,看淡点,心胸要豁达些、大度些,世上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动的山,更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和推不开的窗。拥有好心态,就能乐观地看待健康,就能积极地保持健康,就能有效地解决健康问题。

习惯第二

“我们的日常活动中有90%都是出于习惯。”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就会拥有90分的健康生活。

保持微笑,健康规律的饮食,多读书,积极运动锻炼,保持卫生整洁,不熬夜,劳逸结合,积极交流沟通,早睡早起,不抽烟喝酒等等,都是必须坚持的良好生活习惯。

饮食第三

1,饮食宜热。老年人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吃冷食会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不利于健康。

2,蔬菜宜多。新鲜蔬菜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保护心血管,预防便秘。

3,饭菜宜香宜软。老年人食欲较差,菜肴要色香味的搭配,以提高食欲。老年人一般有牙齿松动或脱落现象,饭菜以软烂为好,选择食物尽量避免不宜咀嚼的食物。

4,食物宜杂质量宜好。粗细粮要合理搭配,主食多样化。可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及豆制品,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均属于优质蛋白,容易消化吸收。

5,吃饭宜早食量宜少。按时吃饭,饭吃八分饱,给肚子留两分空间,不增加胃的消化吸收负担。

运动第四

研究表明;坚持运动,减少过早死亡几率30%至50%;减少患心脏病几率40%至50%;减少中风几率30%至50%;减少Ⅱ型糖尿病患病几率30%至50%;减少乳腺癌患病几率20%至30%;减少结肠癌患病几率30%至50%;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几率40%至50%。

科学而适宜的运动可以使老年人拥有更健康的骨骼、健康的脏器、灵活的大脑和饱满的情绪,让老年人远离疾病,确保健康长寿。





烽火知了


我来回答。

说实话,60岁,往往是人生寿命长短的分水岭,为什么呢?这里,我可以跟你详细谈谈。

我原先在浙江宁波的一家公司打工,在公司里,结识一位副总老大哥潘先生,当年他已有55岁,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他是山东临沂莒南的一位乡镇基层公务员,后来下海到海南创业,失败后,又到浙江宁波做生意,负责从浙江倒卖一些物品,到临沂批发市场销售,那时候,他春风得意,由于太有钱,他在浙江买几套房,几乎天天喝酒,还包了好几个女人,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2014年底,我们公司人看他半月没来上班,赶到他家时,发现他已经死了,医生说死于脑梗塞,估计与他经常喝酒有关。他的三套房子等财产,结果,都归了他临沂莒南老家的农村老婆和儿子。

我还认识一位颇有能力的领导王先生,在他55岁退居二线后,没有了过去人来送往的应酬,没有了呼风唤雨,推杯换盏威风,生活突然发生变化,短时间孤独寂寞一时无法适应,退居二线不久就住院了,就这样,后来继续隔三差五地住院,不到两年,就在省城的一家医院走了。

前不久,我还看到电视新闻上,一位养生大师梅墨生先生癌症病逝,享年还不到60岁,让人嘘嘘不已,感慨万千。

为什么这些人都活不到60岁就走了?

我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过去惯性的生活方式一下子被突然打破,生活规则一时没有调整过来,加上自己内心有一些怨气,全部积累在一起,人无法得到排解,无法适应生活突然出现的落差,人就非常容易生病,甚至,出现突然死亡。二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潘先生改革开放突然暴富,花天酒地,大量酗酒,包养女人,他就属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最终导致他患心脑血管疾病而早逝。三是过分注重养生,梅墨生是国内著名养生专家,著名书画家、中国六段太极拳大师等,拥有几十个响当当的头衔,并在央视开辟书画讲座,养生文章也在著名媒体发表,可谓名闻遐迩,并有数千弟子追随其后,这样的养生大师,活个百岁也在情理之中,然后,事与愿违,梅先生竟然没有能活到60岁,就撒手人寰。笔者认为是他过于重视养生,物极必反所致啊!

朋友,我是一家之言,不知道你怎么看?



水晶珠宝100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当前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经济条件太好了,60岁以上男女没有几年就去死了这个也是个正常现像,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去死是什么因素导致死亡,营养太好大鱼大肉,大吃大喝把自己给吃死了,有二种病夺取60岁没过几年就去死了,第一种病,慢性心脑血管病,引起心脏病,心梗,脑梗,脑溢血,脑中风,第二种病,肺癌,男女之间都会得肺癌。人到了中年时期很容易得血压高,糖尿病(并发症)两大刹手夺取人的生命,长期熬夜,抽烟喝酒上瘾,吃夜宵,每天要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东西,长期结累血管里有斑块堵塞心脏或堵塞大脑,长期血糖高引起并发症,40岁至45岁得病到60岁以后高发去死这也所正常。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也有遗传家族史,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粉尘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家庭做饭油烟污染,抽烟二十年以上,等到要退休了检查出来肺部小结节癌症中晚期那没有办法只有死亡,所以说;60岁以上的男女死亡的比例也是蛮高的。总的一句话人吃了太好不节制不运动导致死亡。


戏迷阿德1


死亡不分老幼!60岁后就死,在我的周围不多,至少70岁以上。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条件也好了,收入不断上升,高寿的人群日益增多!所以人老了一定耍有经济能力支配自己的各种开销,能动就不要麻烦别人!笑口长开,不要太认真,一切都是浮云!啥都看穿了,活着真好!因为生命宝贵!只要心态好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身体无病痛,灵魂无烦忧!这就是幸福。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时代!是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国家强大给我们带来安全惑!没有饥苦,没有战争。改革开放给我带来幸福感!上天入地(交通),衣食无忧。我们都要好好活着,让美帝国主义和一切走狗气死!


君住长安


生活习惯!

想长寿!必须得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还得有相应的经济条件!

一是体检!每年无论你是男是女,都得老老实实的去医院作一个全部的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你自己的病情用药!决不能在街上大药房随便买药吃!

二是锻炼!老人睡眠少!吃饭少!运动少!慢慢的身体健康就一年不如一年!要加强锻炼!如走,跑,打球,游泳,健身等等!你喜欢什么你尽量去锻炼!不仅会增加食欲,睡眠,身体会越来越好!

三是读书!朗诵和看书!做笔记,写心里的感受!增强人生的修为!看看人生最美的夕阳!每天至少要用一个小时!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的老人才会长寿!

当然!疾病,特别患有很重疾病的老人!那就要安心治疗!


老头姓梅


对于这种情形的发生,大多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他们的过早离世,一方面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这类人群有的平时从表象上看身体健康,特别是有的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而往往这类人,在生活中无视自己的疾病,不注重生活规律,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性。有的人天天吃喝玩乐,五毒俱全,有的甚至没有节制,夜生活丰富,严重的休息不好、睡眠不足、精神亢奋在不经意中或不小心摔跤而中风猝死。再有就是这类人中有的人片面理解“生命在于运动”,过度相信锻炼养生,忽略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是不能高强度锻炼的,尤其过了60岁后,更应该锻炼适度,高强度的长时间的锻炼,一旦不小心摔跤,反而增加了中风猝死的风险。另外,这类人中有的人不注意修心养性,脾气暴躁,生活中动不动就“怒气冲天”,导致怒火攻心而猝死。当然,60岁后过不了几年就去世了,不是摔跤就是中风的人也不仅仅是上述类群,还有其他诸种因素。但总的来说,要想相对长寿,其良好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性、规律有节制的生活和科学养生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东方白542


因为中国人的平均年龄也就75岁左右。那么到60多岁死的人应该是比较多的。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古代人说人到70古来稀。那些死的早的人,大部分是不懂得养生的规律。还有就是遗传也有关系。 长寿与人的心态,生活规律都有很大的关系。你比如说在我们平常的身边。很多人都是胡吃海喝。平均寿命75岁,你60多岁死不是很正常吗?上天并没有亏待你。你不重视你自己的身体。那么死神也就不会善待你。他也会提前来到你的身边。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很懂得养生。其实这都是一种误区。你如果真正懂得养生的话,你会60多岁死掉吗?养生其实也是要通过大量学习才能做到真才实学。延长自身的寿命。


沙漠跋涉者


战友的母亲上厕所时突发脑溢血摔倒,送医院抢救不治去世。家属们都说是因为摔倒引发的脑溢血,我说不对!是因为患了心脑血管病而且严重了才摔倒的,摔倒是病的症状,绝不是不小心摔倒才得了要命的病。我的说法得到了医生的认可。所以我们每年都要体检有病早治,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坚持服药控制病情非常重要,家属精心督促老人治疗和服药是避免疾病突发的关键。生老病死虽然是人生不能逃避的规律但你尽了心就不留遗憾!


退伍一炮兵


为什么说有的人?过了60岁以后就去世了呢。过够了呗。心中没有了生的希望了。就是未来也看不到什么希望。有的是孩子不孝顺。大人那也就失去了信心。觉得生活没有了什么盼头。人不论多大年纪,就怕心死,假如一个人的心死亡了,那么它也就离死亡不远了。因为在他心里没有了一丝希望。再也不想多活一天。其实他们的身体也没有毛病,没健康。就是他们的心累了,过够了。感觉这日子到头了,所以过了60岁以后,过不个三五年就死了呢,


安妮42978


在农村六十以后很快就死的人很少,因为,他们的正常作息规律一直保持着。而那些退休人员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退休前一直保持着上下班的紧张状态,一旦退休了,作息规律打乱了,心放宽了,身吃胖了,觉得生活太单调,无所事事,这真的就死快了。如果能加强身体锻炼,有点业余爱好,天天有活做、时时有事想,忙的不亦乐乎,那还真的没空死,长寿也是完全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