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考研竞争如此激烈,以后会一年更比一年难吗?

气死达芬奇


我在高校从事高教和研究生管理10多年,

亲历了这些年研究生考试的变化。

可以非常肯定的回答你,

考研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难。

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


首先,近几年研究生一直在扩招。

并非如你所说“减少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

可以看一下下表的数据。

其次,考研报考人数的增长快于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

这也是考研越来越难的主要原因。

这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每年招生人数增长不多,

还要拿出越来越多是名额用于保研和推免。

而研究生报考人数蹭蹭上涨,

自然竞争就激烈了,

考研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雷哥观教育


先说明下,个人认为,如果在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考研只会越来越激烈,以后会一年更比一年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这么几点:首先18考研报名人数235万人,19考研就到了290万人,到了20考研,预估得到330万人,甚至有可能到350万人,报名人数涨幅要远超扩招人数。其次,今年往届生占总考生人数47.8%,之后可能会越来越高;其中有部分人群是二战甚至是多战,换句话来说,和你竞争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而且质量相对会越来越高。再次,今年开始,整体大的经济环境比较疲软,裁员人群从低端到高端,均波及到,所以也会促使部分人考研。

除了整体大环境,扎堆现象越来越严重,经济发达地区、热门院校、热门专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你选择的是这些学校,你要有充足的心里准备。不过相对那些热门地域、学校、专业来说,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报考难度并没有多大的提升,所以跟往年一样,读研并不难,难的是读个所谓的好研究生。这里说下,所谓的地域或者学校压分,除非你担心过不了国家线或者是34所线,否则要压分大家都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你要知道一点,某些地区或者是学校所谓的压分,又不是一两年了,既然你选择了,那就得认。

最后说下,扩招本科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更长的学习机会,但是并不代表可以给你无休止的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所以在短期内来看,硕士研究生还是会有一定难度的。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张雪峰老师


考研确实会一年比一年难的,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177万,录取约58万;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201万,录取约60万;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239万,录取人数约62万;2019年报名人数接近290万,录取约65万。而且其中65万人包括已经保研的10万人左右,因此考研中真正能够录取的人数约55万左右,平均录取率大概在20%左右,从数据上看确实考研一年年得变难了,而且从趋势上看,以后的考研估计也会越来越难的


这其实是很多原因造成的,现在本科生扩招,本科生数量越来越多,本科生烂大街,最直接导致本科生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比较困难,因此大部分开始选择读研这条路,于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是先考个研,至少有研究生学历,找工作也会更有竞争力一点。而且本身考研的录取率并不高,因此每年都有很多考研不成功的人,二战三战的人数逐渐增多,也就导致每年报名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高校研究生名额有限,因此就导致考研越来越难了。

当然被很多人诟病的压分政策,其实于学校的立场上,也只是为了筛选更加优秀的学生,这样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合科研的学生,这也就给考研的学生带来更大的挑战,只有那些真才实学的人,才更加容易上岸。至于扩招本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毕竟社会分工不断明晰,高等教育能够为具体的专业领域输送合格的人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本科,还是有必要的。

不管考研如何变化,肯踏实努力的人,总能在竞争当中拔得头筹。




咯骨头上


将会出现,三个局面。

1. 很多人多战,但是考很多年,但是最终也考不上的情况,

2. 天赋差的,不适合考研的,虽然很努力,但是也最终考不上,

3. 高学习能力人群(就业形势不好,且条件,门槛再提高,记得前几年大企业,对优秀大学本科生的条件往往是~我录取你,但是你不要考研,或者出国留学~现在海龟光环,也在褪色。),很多学霸也将加入考研人群,屌丝逆袭难度增加。

两个现象自己去分析,第一个, 就看一个数字吧,五个人考研,一个人考上,那四个人都没说话,考上的一个给你讲经验,哈哈,是不是这样?第二个,大家都知道就考研,学政治一般都要办个学习班,同样的学习班,三年以前是1500,前年是3000,去年是6000,今年是10500元。 我想政治学习不会技巧提高这么多吧?或者题的难度再增加?其中的原因,自己去脑补吧?

总之,以前下足功夫就能考上的日子,将会再见了,所以掂量好自己,调整好心态,在决定自己是否要拼搏一下。

也别听那些,网上那些忽悠你考研的,他们要么是利益相关方,考研从业人员,要么就是考研的成功者(自己做到的事情,都不会觉得难),真落榜了,他就不会给你介绍失败经验了。至于自己怎么做,认真分析,结合自己的情况,再做打算。

不建议考研二战以上的还去较劲儿。因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而且投入太多,就不值得了。考研就是个人生途径,肯定不是人人都做到的,而且非强迫自己走不适合自己的路,考上了也没有什么用的。

高考都不是唯一的,何况考研呢?


挎富追神


楼上,峰哥都把话说完了,我也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观点了,总觉得画蛇添足,班门弄斧了,尤其是,在峰哥面前,但是,尽管在大佬面前,我也想稍微谈谈自己对于目前国内考研形式的把控!

一,考研相对于高考还是不难的!但是还是难的,比如对于河北山东河南这样的当年高考大户,考研对他们来说简单许多,但是,对于某些城市,仗着自己的资源,在考研面前显得低调了许多。毕竟,人家教育好的省份,都不考研都出国了!竞争力也小。所以,考研对全国来说,都比较公平的。

二,考研难度,是会增加的,你好好学了,就不会感觉增加,可能有人想骂我,说了个屁话,但是,确实有道理的,学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都努力学习,就你自己不学,你还成天喊有难度,那是必须的!

三,最近考研人数增加,主要是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面临诸多的就业,等问题,好多人都逃避来考研。所以,这也是个问题,虽然大学在扩招,但是是不成比例的,。所以难度会有增不减的,好的大学都来了,985211这群学生,一来,我们都没得饭吃。。。。


超哥Education


一定会越来越难,但是我认为到达一定值后会稳定下来不会一直上涨!

(一)考研越来越难是肯定的

1.人数越来越多,包括二战、三战的人数!

2018年考研报名了238万人,2019年考研报名了290万,之前写了篇回答预估今年考研人数会达到330万,人数增大那么竞争肯定更加激烈,而且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二战甚至三战的人数不再少数,2019年48.23%的往届生参加了报名和考试!

2.各大高校研究生招收人数不会增多太多。

各个高校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一般来说不会增多太多,因为研究生数量和导师的数量要有一定的比例,而导师的数量增加不是那么简单的,就算扩招几万人但是相对于考研报名人数的增加也是杯水车薪。

3.热门专业推免比例的不断增加

现在好的985高校的热门专业不断提升推免比例,这进一步加剧了想要报考好学校好专业的难度,比如南开大学2020年招生目录显示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学硕只留1个名额给考研的同学,这招生目录一出来我想考研的人都压力山大啊!

(二)考研人数肯定不会一直增长下去

1.随着考研人数增多,相较于找工作考研难度不断增大,那么一些人肯定会选择去工作,毕竟考研还需要3年时间去读。根据研招网的数据报告来看,大部分读研的人都是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来找到好工作,那么未来考研难度和找好工作难度持平,我认为大多数会选择去找工作。

2.具体增长到多少我无法给出结论,因为考研热毕竟才刚开始并没有达到认为的顶峰前兆,所以未来几年我认为考研人数还会增长,考研能够一战上岸就一战上岸,毕竟未来几年考研还是越来越难的!

结束语:考研未来几年肯定会越来越难,但是长远来看并不具备一直增长的条件,因为当考研难度不断增长,当提升到找工作难度的时候,大部分人仍然会选择先工作。

如果有什么问题关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这几天各自主划线的高校陆续公布了2019年考研复试的分数线,单从目前已公布的情况来看,复试线上涨成了一个普遍的趋势,也就是说至少这部分高校的考取难度有所增加。但目前国家线还没有公布,总体情况还不好说。



目前考研有几个趋势,首先是报考人数增长很快,根据统计,报考2019年研究生的人数达到了290万,比2018年增长50多万。第二是选择二战考研的人数增多,290万考生其中约有44%的是再次考研;三是报考人数多,弃考人数也较多,实际参考的人数远低于报考人数。第四是录取人数也有所增加,且报录比一直维持在3:1左右。


结合目前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以及考研的几个趋势,今后考研可能会出现名校越来越难的情况。首先,名校的保研名额和接受推免生的比例越来越高,部分热门专业留给考研同学的比例确实在减少;其次,目前的就业情况,名校的毕业生具有明显优势,所以考研的同学较多都把目标锁定在高层次的学校或热门专业。两方面此消彼长,竞争难度必然增大。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研究生整体报录比从2009年以来,整体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3:1左右,2018年报考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报录比达到了2.49:1,所以总体难度有所降低至少保持稳定没有大幅增长。

目前虽然自主划线的高校较多都出现复试分数线上涨的趋势,但同时也有很多高校公布了调剂信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扎堆报考名校的趋势明显,考名校的难度可能会增加,但总体难度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象牙塔里讲故事


就目前的考研趋势来讲,以后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会一年更比一年难!

1、根据统计,近年来考研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惊人的29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但是招生的人数却没有增加,所以可以预见以后考研肯定会越来越难!

2、随着我国各高校的扩招,目前本科毕业已经无法在就业时获得优势了,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许多学生都会选择考研,即使是毕业于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也加入了考研大军,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考研的难度,也加大了竞争。


考研越来越难是一种趋势,这种潮流我们只能适应,努力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稚天


2018年报名考研的人数已经到达了238万人,现在正是这200多万人查出自己的初试成绩和准备复试的时候!要知道2018年的考研人数相比2017年增加了约37万人次!增加率高达18.4%!然而高校的研究生扩招名额并没有相应增涨18%,有的大学的考研招生名额不增不减,有的甚至还有所减少!那么,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一下:考研难不难那些事!

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近几年竞争激烈的考研:

一.数据说话—考研人数到底涨了多少?

2015年—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都没有超过200万【2016年报考约177万,只有约58万人被录取】!

2017年—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逾越200万【2018年报考约239万,只有约62万人被录取】!

PS:要知道被录取的这几十万人中,还包括了(1)保送研究生(2)社会人士考研(3)考研二战,三站的学生

【从此看来:考研人数增长的趋势是健步如飞!考研难度也越来越大!每年二战的人也成为考研报名的部分大军】!

二.什么导致了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

1.就业压力

(1)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扩招(从每年一本线的人数越来越多就可以看出来),比如:2014年湖北省理科一本线上人数约3万多,2015年就涨到了4万多!但是就业的行情并没有像大学扩招一样乐观。

(2)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条件增高!不少好的单位,企业。比如:华为公司,宝洁公司招生985,211工程的毕业生比例较多!有的职业的就业门槛就很高,比如:三甲医院的医生基本上都是招生硕士学历,省级三甲医院则是招收医学博士等等。

本科扩招导致大学生人数增加,就业环境一般,社会市场并无法容纳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不少学生选择“考研”!

2.应届毕业生的考研名额竞争对手多!

(1)本来应届毕业生是占据了考研的大军,但是随着高校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保送研究生的名额也开始相应增加!

比如:著名985工程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保送生占据考研招生名额直逼50%!越是有名的高校,本身985,211工程学校保研率就高,并且接收保研生的名额也多!这导致考上名校【尤其是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竞争力更大!

(2)考研中,社会人士参加考研的也越来越多!

比如:在医院中,如果从主治医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硕士学历是很关键的一环!不少医生在医院三年规陪完之后,依然要考临床医学的学术型研究生!

3.考研转专业

在大学本科如果想转专业是这样的:(1)大学第一学年结束,根据成绩和转专业志愿申请,进行转专业(2)部分大学允许学生留级转专业【这一条不推荐大家】!(3)考研的时候转专业。

小编有一些好朋友就是本科毕业后,转专业考研!我认识(1)园林园艺农学专业跨考到苏州大学美术学硕士!(2)英语翻译文学专业跨专业考到北京科技大学法学硕士!(3)汉语言文学专业跨专业考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学硕士!

结语:

考研注定是一条越来越难的道路,因为这不仅是一场自律的较量,也是一场主要你努力就有可能会成功的决定!祝2019年考研大胜!

欢迎大家,关注“大学生生活”!


大学生生活



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本科教育规模已经越发庞大了。现如今,考研的人越来越多,19年考研达到290万,20年会超过320万,再下新高。


考研多确实是趋势,也是人才结构优化的需要。目前已科技驱动为主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这对高级专门人才要求越来越多,此外,以后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对硕士学历的要求会越来越突出。如此以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提升学历,提高专业素养。


从这几年报考的数据来看,也应证了这个事实。16年,考研人数170万,17年,2考研人数200万,18年,报考人数235人,19年达到290人。逐年增加,速度很快。如此以来,竞争自然就大了。不过这还是宏观和整体层面。


因为,竞争也要分学校和专业。有的学校热,有的学校冷,有的专业热,有的专业冷。

分数线远远超过国家线的学校,自然竞争激烈。需要调剂的学校,自然竞争就不激烈。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竞争会激烈一些,偏远的地区会没那么激烈。


总之,在本科数量庞大的基数上,选择考研自然就会多,竞争自然也就激烈。


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本科还会多招,研究生也会扩张。



如果大家觉得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的“读大学、找工作、求发展”的回答,总有和你情况类似的。

我的分享,你的转发,大家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