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散文【望海】

提起海,便會引起不少人美好而無限的遐思,我也不例外,然而,我卻從未見過真正的大海。說起來,海其實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心靈嚮往歸屬,面對大海,他們有著無限的遐想,無限的夢境。

自古的詩人和詞人,面對大海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想,一幕幕,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曹操在看到大海後的第一感受,海島的險峻襯托出海水的兇險,以至於“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海風大到能把浪頭高高地掀起,海浪猛烈地拍打著島嶼山崖。這不禁讓曹操產生了更為廣闊的遐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望著蒼茫的海平面,心繫廣闊的宇宙——天下蒼生,總的概括一句話就是,曹操對海產生了敬畏之情,以此來詠志。

原創散文【望海】

然而,張九齡卻並不像曹操那樣志氣之大,他面對大海,卻產生了相思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簡簡單單的五字短句,濃縮了張九齡對情人的思念之意,表面上是在望月,實際上也是在望海而思。原本海和殘月就是絕配,兩者缺一則無法激起詩人的心理感受,只有兩者同時具備,才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詩情畫意。說到絕配,除了殘月,還有殘日,一個代表夜晚,一個代表黃昏,這兩個時點是最能引發人們遐思的。詩人王灣登上北固山頂,看到了大海殘日的一幕,寫下了:“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詩句,感嘆著時光的飛逝,從而直接產生了“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念想,不禁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是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面對大海時寫下的,他憂國憂民,哀嘆著戰爭對於百姓的傷痛,同時遭受到了敵人的壓迫。這與曹操的志向是不同的,一個是激勵自己,努力向理想前行;一個是憂國憂民,為生靈塗炭所悲泣。

古人有古人望海之感,現代詩歌作家自然也有他們的愛海之處。普希金在《致大海》一詩中寫道:“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這是你最後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和閃耀著嬌美的容光。好像是朋友的憂鬱的怨訴,好像是他在臨別時的呼喚,我最後一次在傾聽..........漁夫們的溫順的風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護,在波濤之間勇敢地飛航;但當你洶湧起來而無法控制時,大群的船隻就會覆亡。”現代詩歌的作家們和古人對海的情感區別就在於,現代作家會把大海當成朋友,有親近之意,與之交流,卻又有著敬畏之情;而古人只會簡單地通過大海的景象去遐思。普希金對待大海就像是自己最親近的朋友,在離別前會有那種不捨之意,眷戀著海的澎湃,卻又懼怕海的力量,想親近卻又不敢親近的矛盾心理。

原創散文【望海】

德國現代詩人海涅對待大海則更像是愛情的對象,在《大海擁有珍珠》中寫道:“大海擁有珍珠,夜空擁有星星;可是我的心,我的心,我的心擁有愛情。大海無邊,藍天無垠,更為寬闊我的心靈;比珍珠、星星更加美麗,閃爍、輝耀我的愛情。嬌小的青春少女,闖入我寬闊的心靈;我的心,連同大海與天空,一起融入愛情。”短短一首現代詩歌,濃縮了海涅對海的熱愛、眷戀之情,他將海比作戀人,彷彿是在和大海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這也許就是現代作家那放蕩不羈的大膽心理,與海並沒有那種違和感,恰恰是在更好地交流感情。

原創散文【望海】

說起來,我對海同樣是既敬且怕,記得第一次看到大海是在青島,那時候,陽光並不強卻非常毒辣,不一會兒便曬傷了,海風不僅腥味濃重,更是潮氣逼人,輕撫著曬傷處,卻更像是在傷口上撒鹽。讓我失望的是,海面上浮著滿滿的青萍,濃霧四溢,這與我想象中的大海並不一樣。我曾經不只一次地遐想著:夜晚自己

在海邊踱步,附近的幾處礁石上經常會落下幾隻海鷗,它們唱著大海讚歌,海邊的沙地上有數不盡的貝殼,我或是彈著鋼琴,或是彈著吉他,亦或是打著手鼓,享受著涼爽的海風,悅耳的海浪,清亮的海鷗鳴叫聲。這樣的景象反覆地充斥著我的大腦,但我第一次見到海,卻並沒有那樣的憧憬,所謂的詩情畫意,已經不知道被拋到何處去了。然而,我對海的畏懼之意仍然還留有餘溫,看過那麼多關於海難的電影,總覺著大海隨時會有那樣不愉悅的情緒,實際上仔細想想,海的情緒波動蠻大的,走的是極端路線。風平浪靜的時候,顯得是多麼的愉悅,那樣的畫面是多麼的詩意;氣候異常的時候,卻顯得神秘而又隨時會憤怒,憤怒的程度大到可以掀翻海面上所有的障礙物,一切不屬於大海的物體。總之,這次望海令我較為失望,雖然確實很廣闊,但這並不令我驚訝,只是那詩情畫意早已不在這了。惡劣的環境,不舒服的氣候,如今的海卻不是“曾經”的海了,只會令人作嘔,那份“曾經”已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淡化了,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的大海,將我沉睡中的記憶重新喚醒。因為我不想錯過涼爽的海風、高亮的鷗鳴、悅耳的海浪聲、舒服的陽光,正如那句歌詞寫的:“.........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

原創散文【望海】

提起海,便會引起不少人美好而無限的遐思,然而,雖然我已經望過真正的大海,但卻從未真正地望過我的大海,那片曾經在幻想中的海。不知何時才能望到“真正”的大海,可惜——心存無限遐思日,盼得望海是何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