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望海】

提起海,便会引起不少人美好而无限的遐思,我也不例外,然而,我却从未见过真正的大海。说起来,海其实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心灵向往归属,面对大海,他们有着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梦境。

自古的诗人和词人,面对大海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想,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曹操在看到大海后的第一感受,海岛的险峻衬托出海水的凶险,以至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海风大到能把浪头高高地掀起,海浪猛烈地拍打着岛屿山崖。这不禁让曹操产生了更为广阔的遐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望着苍茫的海平面,心系广阔的宇宙——天下苍生,总的概括一句话就是,曹操对海产生了敬畏之情,以此来咏志。

原创散文【望海】

然而,张九龄却并不像曹操那样志气之大,他面对大海,却产生了相思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简简单单的五字短句,浓缩了张九龄对情人的思念之意,表面上是在望月,实际上也是在望海而思。原本海和残月就是绝配,两者缺一则无法激起诗人的心理感受,只有两者同时具备,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诗情画意。说到绝配,除了残月,还有残日,一个代表夜晚,一个代表黄昏,这两个时点是最能引发人们遐思的。诗人王湾登上北固山顶,看到了大海残日的一幕,写下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句,感叹着时光的飞逝,从而直接产生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念想,不禁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面对大海时写下的,他忧国忧民,哀叹着战争对于百姓的伤痛,同时遭受到了敌人的压迫。这与曹操的志向是不同的,一个是激励自己,努力向理想前行;一个是忧国忧民,为生灵涂炭所悲泣。

古人有古人望海之感,现代诗歌作家自然也有他们的爱海之处。普希金在《致大海》一诗中写道:“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现代诗歌的作家们和古人对海的情感区别就在于,现代作家会把大海当成朋友,有亲近之意,与之交流,却又有着敬畏之情;而古人只会简单地通过大海的景象去遐思。普希金对待大海就像是自己最亲近的朋友,在离别前会有那种不舍之意,眷恋着海的澎湃,却又惧怕海的力量,想亲近却又不敢亲近的矛盾心理。

原创散文【望海】

德国现代诗人海涅对待大海则更像是爱情的对象,在《大海拥有珍珠》中写道:“大海拥有珍珠,夜空拥有星星;可是我的心,我的心,我的心拥有爱情。大海无边,蓝天无垠,更为宽阔我的心灵;比珍珠、星星更加美丽,闪烁、辉耀我的爱情。娇小的青春少女,闯入我宽阔的心灵;我的心,连同大海与天空,一起融入爱情。”短短一首现代诗歌,浓缩了海涅对海的热爱、眷恋之情,他将海比作恋人,仿佛是在和大海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这也许就是现代作家那放荡不羁的大胆心理,与海并没有那种违和感,恰恰是在更好地交流感情。

原创散文【望海】

说起来,我对海同样是既敬且怕,记得第一次看到大海是在青岛,那时候,阳光并不强却非常毒辣,不一会儿便晒伤了,海风不仅腥味浓重,更是潮气逼人,轻抚着晒伤处,却更像是在伤口上撒盐。让我失望的是,海面上浮着满满的青萍,浓雾四溢,这与我想象中的大海并不一样。我曾经不只一次地遐想着:夜晚自己

在海边踱步,附近的几处礁石上经常会落下几只海鸥,它们唱着大海赞歌,海边的沙地上有数不尽的贝壳,我或是弹着钢琴,或是弹着吉他,亦或是打着手鼓,享受着凉爽的海风,悦耳的海浪,清亮的海鸥鸣叫声。这样的景象反复地充斥着我的大脑,但我第一次见到海,却并没有那样的憧憬,所谓的诗情画意,已经不知道被抛到何处去了。然而,我对海的畏惧之意仍然还留有余温,看过那么多关于海难的电影,总觉着大海随时会有那样不愉悦的情绪,实际上仔细想想,海的情绪波动蛮大的,走的是极端路线。风平浪静的时候,显得是多么的愉悦,那样的画面是多么的诗意;气候异常的时候,却显得神秘而又随时会愤怒,愤怒的程度大到可以掀翻海面上所有的障碍物,一切不属于大海的物体。总之,这次望海令我较为失望,虽然确实很广阔,但这并不令我惊讶,只是那诗情画意早已不在这了。恶劣的环境,不舒服的气候,如今的海却不是“曾经”的海了,只会令人作呕,那份“曾经”已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淡化了,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的大海,将我沉睡中的记忆重新唤醒。因为我不想错过凉爽的海风、高亮的鸥鸣、悦耳的海浪声、舒服的阳光,正如那句歌词写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原创散文【望海】

提起海,便会引起不少人美好而无限的遐思,然而,虽然我已经望过真正的大海,但却从未真正地望过我的大海,那片曾经在幻想中的海。不知何时才能望到“真正”的大海,可惜——心存无限遐思日,盼得望海是何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