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又不甘平凡:“流浪大师”沈巍,谁害了他的一生?

平凡又不甘平凡:“流浪大师”沈巍,谁害了他的一生?

国家在消灭贫穷的路上努力,人们的生活在富裕的路上飞奔,社会愈发繁荣,流浪汉愈发另类显眼。在随便干点什么都能维生的时代,这个群体也似乎不单单是为了生存而存在,他们更像一群放逐灵魂、充满故事的人。

流浪大师沈巍出现在网络中时,他侃侃而谈、从容论理的姿态引起了热烈反响,人们围观他的生活、听他的见解、分析他的前世今生,整个社会的人一半在猎奇,一半开始反思。这位博古通今、有大师风范的人为什么会流浪26年,餐风饮露度过大半生?起因要从他幼年时说起。

压迫下成长

沈巍生于1967年,在外婆身边长大,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沈巍从小就酷爱文史书画,以读书为乐。沈巍的父亲是一位航海专业本科毕业生,老家江苏,后搬至上海。60年代中国教育还十分落后,能上大学的凤毛麟角,显然沈巍的父亲很有才华,学识不凡。

沈巍本该与一般的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的一样,有个宽和、文化氛围浓厚的父亲,但出乎预料,

沈巍印象中的父亲却十分苛刻,不通人情。沈父与外婆有矛盾,常常发生争执,有火气转而都发到沈巍头上。暴躁的父亲让他诚惶诚恐,他不敢在父亲放松地做自己,总是很拘谨

平凡又不甘平凡:“流浪大师”沈巍,谁害了他的一生?

父亲不让他买书,也讨厌他看书。为了赚钱买书,沈巍想到了捡垃圾的办法。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很拮据,他能从垃圾桶里翻来的有用东西远远不如今天的多,但玻璃和橘子皮也能换钱,沈巍乐此不疲地开始了捡垃圾买书的生活。

捡垃圾无疑是又脏又卑微的事,沈巍为此受到同学们的嘲讽。为了躲过父亲,他得将书藏起来,等到晚上躲在被窝里看。可以想见,少年时期的沈巍,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承受了很大的质疑和压力。

压迫下工作

在父亲的安排下,沈巍大学报考了审计专业,毕业后进入审计局工作,在家人看来还算体面。但沈巍一直没有放弃捡垃圾的习惯,上班后发现垃圾桶里丢弃的废纸觉得可惜,便重拾旧业,在单位捡起了垃圾。堂堂一个审计局的公职人员每天在单位的垃圾桶里翻找,引来了同事们的异样眼光,大家都觉得他精神不正常。

工作几年后,沈巍因为捡垃圾被人投诉了,单位领导找上了他,专门到家里与他的家人沟通,最终以精神不好为由将沈巍劝退。领导登门质询让家人觉得十分丢脸,也都认为沈巍精神上出现了问题,对他的态度变得恶劣,连从小带着他的外婆也对他十分嫌弃。渐渐地,沈巍与家人爆发了严重的矛盾,关系越来越僵。

平凡又不甘平凡:“流浪大师”沈巍,谁害了他的一生?

1995年沈巍从家里搬了出去,2001年拆迁后他基本就开始了流浪生活。捡来的衣物和吃食足以维生,卖垃圾的钱都用来买书。沈巍每天定时出门捡垃圾,定时整理垃圾,定时看书、看画,也有手机,偶尔上网看看新闻。因为他堆放垃圾影响环境,他的住宿成了问题。没了住处以后,他开始露宿街头,天冷时就搬到桥下。

与父亲和解

2012年中秋节,沈巍父亲病重,弟弟联系上了他,邀他回去见父亲一面。沈巍专门收拾了妆容、理了发,到长航医院见了父亲。那时他们已经有十年没有见过面,病中的父亲刚开始没有认出儿子,知道是他以后一边哭一边扇自己耳光,拉着儿子诉说自己的悔愧,自责当初强迫沈巍学审计,念叨着如果让他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可能已经有一番成就了。

年过四十、流浪多年的沈巍已经看开了,与父亲和解,并且一起过了个节。这次团圆过后,沈父很快去世了。

走红网络

几年后,沈巍的一段视频在网上爆红,满腹经纶、侃侃而谈的流浪汉摇身一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流浪大师”。好奇的看客、蹭热度的网络主播整日围着他,举着手机不停对他拍摄,听他讲圣人之道、分析时局时事;炒作的年轻男女们将他当做精贵道具一样,摆拍演戏,甚至跪着叫爸爸;连新闻、媒体都争相采访他。

平凡又不甘平凡:“流浪大师”沈巍,谁害了他的一生?

沈巍说:我从小就开始捡垃圾,不认为捡垃圾耻辱,我干了26年,觉得挺好的。谁给垃圾定的罪,我读了那么多书,到现在都不知道垃圾是什么。我没想与世隔绝,希望外界理解我,也希望国家提倡垃圾分类。有人给我钱,我不需要钱。人们一开始很同情沈巍,但当看了他的谈吐和演讲,他们慢慢开始同情自己,因为那些施舍同情的人既没有沈巍读书多,也没有他活得快乐。

无人问津的沈巍终于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他知道那种虚浮的火热的关注全无意义,规劝围观者回到自己的生活里。但是没人听他的,人们还是将他围得水泄不通,他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只能结束了流浪生活。沈巍被他的同学接走时,自以为热心的人们指手画脚地要同学帮助他,他的同学别有深意地说:“你们认为他需要帮助,他觉得需要帮助的是你们。你们认为他可怜,他觉得你们才可怜。”

沈巍理了发,换了干净衣服,出现在电台采访中,而后开启了直播生活。上海的垃圾分类推行了,沈巍的任务似乎也结束了,他开始

一边直播赚钱一边到处旅行,比那些同情他的人生活得还自由富裕。

谁害了他的一生

这样一个儒雅、饱学的人本该有一块发挥才能的天地,过着安稳的生活,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他却被推到了家庭边缘、城市边缘,过了26年孤独的流浪汉生活,荒废了半生好时光,虽然他自己不这样认为。人们不禁问:害了他一生的到底是什么?最终答案落在家庭,落在他的父亲身上。

平凡又不甘平凡:“流浪大师”沈巍,谁害了他的一生?

如果他的家庭没有那么多矛盾,他的父亲没有将情绪发泄在少年身上,他的童年就不会活得战战兢兢,不敢反抗,不敢坚持自己的爱好;如果父亲支持他学习文学,他就不会因为父亲反对而不敢向家里要钱,也不会为了买书而开始捡垃圾,不会被同学嘲讽孤立。

如果他没有从小就开始捡垃圾,就不会对捡垃圾形成一种深刻入骨的执念,也不会在公司做出异常举动,不会被周围人视为精神病;如果他没有被父亲安排去做自己不喜欢的审计,而在自己喜欢的文学中找到目标和奋斗方向,他也许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影响很多人的生活……

可惜所有的“如果”都不存在,现实是沈巍在所有人的不理解中产生了一种孤独的隔离感,不受认同的委屈和心结始终藏在他心里的某个角落,使得他不愿再回到没人认同的世界里,在街头流落多年。受过的伤会愈合,但是伤疤永远都在。

也许在沈巍父亲的心里,他对儿子的管教只是严厉了些,成年人的愤懑情绪只是随便对孩子发了发,小孩子的爱好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东西,给他安排专业和工作都是为他好,捡垃圾这件事太丢脸,足以压过骨肉亲情……

全天下的人都爱以己度人,将自己所思所想强加给孩子更是父母的特权。父母自因为自己更年长、更强大就忽视幼小孩子的思想,强行掌控他的一切,以“为他好”的名义塞给他诸多不想接受的。殊不知,父母的悲伤、暴躁、愤懑、狡诈、邪恶都会通过言行一点点渗透给下一代,强势如暴君的父母,都在悄悄毁掉孩子的一生。待到该毁的都以毁尽,再幡然醒悟、痛哭悔过,早已晚了!

平凡又不甘平凡:“流浪大师”沈巍,谁害了他的一生?

一个人会被童年时或缺的东西困扰一生。所有经历都会在一个人心里打上烙印,好与坏会融入他的性格,构成他人生观的基石,长长久久地影响他,永远无法抹去。如果做父母需要考试,大多数父母都不及格。

父母是天下最重的头衔,作为父母陪伴一个生命成长时,“养”与“育”是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可惜太多父母只注重“养”的义务,不注重“育”的责任。父母该给孩子的,不是他们强加的“为你好”,而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为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