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回雞西,必須來頓刀削麵,約倆好友,仨下酒菜,連吃帶喝54塊


雞西銀回到家鄉,頭幾頓飯必須得把辣湯刀削麵提上日程,因為這面只有在家才吃得到,也許常年待在家的人一年也想不起來整碗刀削麵,但只要遠走他鄉,鐵定對它念念不忘,中午11點多鐘,小店已經快坐滿了,儘管桌上擱著“禁止吸菸”的小牌,小屋還是雲裡霧裡,分不清是水汽還是煙霧。

吃麵的流程是這樣嬸兒的:先找個桌子,把號記下來,然後去櫃檯指點一頓整幾個下酒和就面吃的涼菜,再點面,點酒,端著自己的酒杯和筷子,去桌上等面來。每桌標配一個塑料瓶子裝的小燒,喝幾杯扣幾杯錢,最後結賬。櫃檯前,幾個爺們,點個菜,腆肚子手插兜,像視察工作的。

小店不大,但名氣在外,因為這家的面薄厚可選,涼菜一絕,價格適中,量大實惠,老闆和氣,最初只是開在大半道的一個小趴趴房裡,恨不得進屋都摸著走道,黑漆漆的,如今鳥槍換炮亮堂多了。發展歷程像那句話“曾經以為自己是小龍蝦,後來一瞅,原來我是龍蝦小時候……”


涼菜有腐竹、幹豆腐、海桔梗、芹菜五香花生米、酸甜銀耳、朝鮮族拌茄子土豆、茄汁沙丁魚、炸花生米、水油沙肝……仔細一琢磨,整個浪兒一個下酒菜展銷會……隨便嘀嘍出來哪個都能輕鬆把酒送進肚兒。圖為水油,是豬肺上覆蓋的那層油脂,形似雞冠,也叫雞冠油,油炸後奇香。

我們一行仨人,點了仨菜:幹豆腐、五香花生、銀耳拼了一盤;朝族拌茄子土豆條;茄汁沙丁魚,哥在倒小燒,一人一杯,這小館子喝酒最得勁兒了,屋子裡腦乎,大衣一脫,鄰桌都在喝酒,特別有想喝兩口的氛圍。

茄子和土豆條都過了油,能不香麼,上面澆的小料是剁碎的香菜、大蒜末、尖椒末……又油又夠味兒,這菜,要是不考慮健康指數的話,絕對是一口驚豔,兩口上癮,三口停不下的節奏。

沙丁魚,茄汁的,比罐頭還好吃,這家的魚一直是招牌,別看從前的店黑黢黢地瞅著不咋衛生,但美食界,一向都以好吃為第一要務,不得不說,浸在湯汁裡一宿的魚,每一口都飽含滋味兒,直到骨頭,一絲兒都不捨得浪費。

吃喝了一會兒,面來了,這家店,分大中小三種規格,放不放蔥花、香菜,面是寬的窄的,厚的薄的,點單的人都記得一清二楚,而且熟客來了,你鍾愛啥口味啥面型,人家開口就給你背出來了,術業賊拉有專攻。

小磊點的是辣湯單放,面薄著削的,一碗辣湯,一碗麵,吃的時候,將面挑進辣湯蘸著吃,愛吃重口的多泡會兒,口淡的蜻蜓點水便撈起入口,辣湯麻辣香濃,是用幾十種中藥和骨頭熬製的,乍一吃,有孜然和辣椒油的香氣直奔口腔。

哥點的是蔥油刀削麵,不辣的,這就是蔥油黃麵條一樣的湯底,把京蔥切段炸成咖啡色,焦香四溢,再配上海米、葷油、生抽、香菜等配菜,開水衝湯,上來時,滿碗油花,葷油獨有的香氣從廚房一路跟到桌前。

東北人愛喝點兒小酒,有時候,出大力的人,下了班,直接點一個大碗的面,菜都不點,用面下酒,也能喝地五迷三道,普通力工,幹了一天活兒,累夠嗆,來碗熱面,既飽腹又暖身,喝點酒解解乏,回家就睡覺了,再多加幾塊錢整盤菜,確實不捨得。

我的面,看似普通,但每一個細節都是水準,雞西的大小刀削麵館有一百多家,但每一家口味都不同,光這辣湯,便出千秋:有的偏辣、有的偏麻、有的藥味兒重、有的配料出彩……

撈出一筷子面,爽快地放湯裡蘸幾下,待所有面片都紅袍加身後趁熱放嘴裡,那個鹹香麻辣,瞬間,口腔裡充斥著孜然、辣椒、說不清道不明的香料、牛肉等綜合香味兒,辣得人腦瓜門子上鼓出一層汗珠子。

兩位朋友是曾經一趟房的發小,他們相戀二十多年,結婚都18年了,恩愛如初,東北爺們兒粗糙在外,對媳婦兒一個比一個好,每次吃飯,穿脫大衣,小磊都不用自己動手,那都是宏偉哥的活兒,連圍脖都給繫好,而且面帶笑容,服務態度那個五星。

我們吃飽喝足,下樓結賬,仨人仨菜,三碗麵,兩杯酒,兩瓶水,一共54塊,你就說咱家這邊消費奪實惠吧,裹上大衣往外走,又飄上小雪了,屋子裡的人們有的喝上聽後嗚嗷高喊,聽不清檯詞,但嗓門兒一個比一個大,大概聲兒越大,酒氣揮發地越迅速,醒酒越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