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東北遊子回家必吃的飯菜,走南闖北,家裡才能整出那個味兒


以酸菜為C位的燉菜系,別管身在何方,酸菜的確不難買了,但燉酸菜的靈魂是血腸,而且必須現灌的風味最佳,回到東北,就算小賣店也有血腸賣,別看燉完黑的乎的不招人看,但其中玄妙滋味兒讓愛它的人魂牽夢繞。當然了,酸菜燉別的也好吃,不過每次吃都會分外想念那位非洲夥伴:血腸。

豆角系燉菜,東北人的飯桌上總是離不開酸菜和豆角,別管是圓咕嚕滾兒、油豆角、黃金鉤、幹豆角絲、凍豆角,一年四季都跟豆角們死磕一個點兒,有事沒事整鍋豆角,無論在家吃飯還是宴請賓朋,這都是一道能取悅所有人的保底菜。

帶餡兒的,東北人愛鼓搗帶餡兒麵食是出了名的不怕麻煩,他們總說:“那玩意兒麻煩啥呀,包吧包吧一煮一蒸,連菜帶飯都有了,奪省事兒。”回到家,媽媽親手包的餛飩、餃子、包子、餡餅、菜包子、肉龍,挨個吃一遍,好好過過饞癮,休假時間長的,吃兩遍。


凍果,不贅述,這玩意兒在外地用冰箱咋整也出不來東北那個味兒,因為吧,溫度不夠低,凍地不夠快,無論從口感還是滋味兒上都差到奶奶家去。

別看凍梨凍柿子都爛大街了,恨不得有擺攤的就有賣的,而且才一塊兩塊的一斤稀爛賤,但只要離開了東北,再回老家,你會發現往往最想念的就是這些最土的吃食,買一兜子拎回家,緩幾個,坐炕上,滋溜滋溜連啃帶吸地饕餮,嘴和舌頭哇涼哇涼兒,別提多快意了。

炸物,也許是因為從小吃到大吃慣了吧,有些東西的味道被味蕾固定下來,只要稍有出入,便腳著不對路,只有回到家,用老媽的手藝,才能讓所有味覺評委全部轉身摁綠燈,比如炸丸子、套環、地瓜、炸魚……吃到這些,才叫過年。


家烀熟食,東北人喜歡用大鍋燉煮各種肉類和內臟,比如肘子、排骨、豬頭、豬肝、大骨棒、豬蹄子等等,平時在外地,不可能一下烀這麼老些,出不來這個味兒,只有回到家,臨近過年,家裡人多,才能各種又香又膩的肉食挨個烀一遍。

吃法有啥講究哇,從來就妹有,蒜缸子砸點兒蒜泥,稾上青醬和醋,攪合攪合黏糊糊地,各種肉食放裡打個轉兒,蒜泥讓它頓時胖了一圈,趁熱撇進嘴裡,肉汁和蒜醬瞬間糾纏在一起,一杆一杆兒的香和辣直往外呲,讓人口舌生津,停不下筷。

媽牌湯麵食,哪個東北主婦都會幾個拿手的家常小食,比如擀麵片、手擀麵、疙瘩湯、刀削麵、酸湯子……東北人家特有的湯麵食之味,通常用蔥花熗鍋後添湯,所以雖然油略大, 但口感醇厚糊嘴,叫人難以忘懷。

媽牌乾麵食,烙餅、戧面饅頭、窩窩頭、蒸卷子、發糕、貼大餅子……哪樣都挺費事,但哪樣兒都讓歸來的孩子回魂兒,這玩意兒就是家裡特有的那個味兒,愛吃鹼大的還是軟乎的,不用吱聲,老媽最瞭解你,如同農民瞭解那啥。

人吧挺賤的,從前沒離開過家,粘豆包這玩意兒我姥家每年都包,大概也是個儀式感,大人們呢愛吃,我從來不吃,只吃豆餡兒,一看大家拿個鐵勺子從盤子上往下刮死黏的豆包我就胃反酸水兒,不知他們何苦吃那個。

後來在外漂泊久了,我變了,口味兒也變了,開始有事兒沒事兒在網上買各種從前不稀得吃的東西,粘豆包算一個,但網上買的總有一股臭腳丫子味兒不道為啥,回到東北,可從來沒這味兒,今晚我就拿個鐵勺子刮盤子來著,這不是風水輪流轉麼,也許小一輩也正在心裡鄙視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