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最狠的玉器作伪,把玉缝进羊腿,取出来就有了血沁

在所有艺术品市场里,多年来相对平稳波动性最小的中国古董非玉器莫属了。尤其是从2016年起古玉价格急速攀升,历代的古玉十分吸引人们的目光,自然更是引来了造假者的青睐。

收藏界喜欢古器的人很多,尤其是难得的“鸡骨白”玉器,作伪者当然不能放过这块肥肉。他们使用的最粗暴有效的作伪方法就是直接用火烧,玉耐不住火烧,一烧就成鸡骨白了,但如果火候把握不好烧大发了,玉就变得很脆,一掰就折。所以在买玉器拿不准真假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用手去掰,掰断了就要为此买单。

古玉大多都有沁色,作伪者为了制造沁色,采用的方法令人胆寒。马未都曾在一个场合下讲述,他见过有人用一种羊玉、狗玉的极端且很不人道的做法,就是把羊或狗的后腿划开一道口子,把玉缝进去。一两年后,再把羊或狗的后腿划开把玉取出来,玉里头就含有血沁了。这期间,作伪者只要看住羊别被狼吃了就行,不然就亏本了。

还有一种常见的作伪方法叫风玉,就是把玉放在压力锅里煮,颜色可以很快地吃进玉里面。捞出来后再放在雪地里,寒风一刺,玉就会出现细如毛发的裂痕,看上去极具沧桑和年份感,肉眼根本无法区分。

早年马未都听老师傅讲,有一种作伪方法叫油炸鬼,就是把玉下油锅炸,那颜色黄黄的,看起来相当有年头。所以以前马未都买玉的时候,他一上来就说:油炸鬼吧?先吓唬卖主一下,但真正的鬼岂是活人能吓得了的

马未都还见过一种十分恶心的作伪,干脆把玉扔进粪坑里,让尿酸咬,再捞出来后效果奇佳,无痕且不伤玉的外形。

以上都是比较狠的作伪,斯文一点的作伪方法是,大改小。历史上留下的磕碰过或残缺的玉器,补不上,丢了又可惜,于是干脆就大改小。改造玉器的缺点是纹饰不怎么全,制式也会随之改变,但也要是内行才看得出来。另一种是添字,一块素的玉器,自然没有带字的值钱,就往上添各种想象的字词,只有熟悉中国书法演变、文字历史的人才能看出破绽。

能添字当然就能添纹饰,一块素的玉璧,作伪者在上面磨个谷纹、卧蚕纹,直接就还原了当年的纹饰模样。

这些“斯文”的作伪,玉虽然多是真的,只是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价格也翻出好多倍。作伪者的方法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正是通过各种方法,把假的做成真的,把真品做成极品,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