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割据,谁的实力最强盛?

IT晴天看世界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当然要把“东北王”张作霖排在第一位,当然了这除了以家乡军阀为耀外,更多的原因还是人家张作霖实力确实强大,了解民国历史的都知道,大帅张作霖堪称一代枭雄,曾经势力范围已经延伸到了北京城,而且张作霖还被封为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了当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是别的军阀所无法比拟的,他的故事大家也众所周知,在这里就不更多解读。



这样一个实力强悍的大军阀,我认为民国军阀实力最强盛的非张作霖莫属。

张作霖东北军的实力到底有多大,我们来盘点一下,首先张作霖有精兵三十几万精锐作战部队。而且使用的武器都是当时最先进的,并且张作霖还引进先进设备,在沈阳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厂,堪称亚洲第一兵工厂。据说该兵工厂一年的武器制造量可以装备八个精编师,生产子弹达到了一亿发。机枪几千挺,大炮几百门,炮弹几十万发之多。张作霖不仅自己生产武器,而且还花大价钱从国外购置了三百多辆坦克和四百多架飞机。



除此之外,张作霖还组建了一支东北第一海军部队,拥有大小战舰达几十二十七艘。张作霖的东北军也因此成了全国唯一一个拥有海、陆、空军三支作战部队的大军阀。其中这几艘战舰中有一艘名叫“镇海”号,被称为中国第一艘“航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舰艇不仅安装了大小六门大炮,而且还可以搭载两架水上飞机,因此就相当于早期的航母。

张作霖不仅武器装备精良,他还非常注重教育,创建了东北大学,而且为了培养高端的军事人员,还特意督办成立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虽然没有黄埔军校的名气大,不过在东北那也是没事其实的军校。后来为了培养海军优秀人才,他有兴建了一所东三省航警大学。据说该校学员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衣食住行张作霖全管,并且每个学员还格外每月补贴三十大洋。



张作霖如此下大血本,目的就是巩固东北的势力,张作霖的东北军实力之大,在当时军阀中那也是无人能比的。张作霖也因此成了日本人巴结的对象,日本人非常清朝,只要张作霖站在他们这边,东三省垂手可得。可是土匪出身的张作霖怎么可能任由日本人摆布,张作霖那是当仁不让的主,什么狗屁日本人,给我滚一边去,张作霖根本就不吊日本人,可惜阴险狡诈的张作霖最终还是没有算计过日本人,沈阳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一命呜呼死在了日本人的手里。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所以说张作霖才是民国军阀中实力最强盛的。


任驰赢天下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会说是张作霖是最强的,毕竟从地盘、军队装备、陆军空军人数综合来看,确实他是第一,但是如果硬实力加上软实力,我想最强的应该是山西军阀—阎锡山!

(军阀割据地图)

我说阎锡山,可能很多小伙伴会忍不住笑,别急,我们来分析分析!

民国初期,中国内忧外患,军阀割据,中国已到了破败不堪的边缘。而且,这些个军阀之间时常为争夺地盘为各自利益混战,相互吞并,以求壮大自己,再加上之后蒋介石的一些征伐,军阀大多被被消灭。但这其中,却有一个人能够一直屹立不倒,直到内战将要结束之时,在共产党的围剿下,才将他一锅端了,没有错,他就是阎锡山,称霸山西长达38年之久!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大家试想下,在其他军阀甚至比他更强的军阀都统统消亡的时候,阎锡山还能屹立不倒那么多年,只能证明,他占了天时地利外加自身软实力强。

比之其他军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阎锡山审时度势能力很强,乱世之中,他总能左右逢源。当年,袁世凯要当总统,想得到全国军阀的拥戴支持,众军阀纷纷妥协。但山西的阎锡山可能惧怕不得民心,却意外的一直不表态。

(袁世凯)

看到阎锡山这态度,袁世凯当场急了,大怒就要派大军进攻阎锡山老巢山西。阎锡山一看风向不对,实力又悬殊,难以抵挡啊,也就软了,也开始表明支持袁世凯为总统。袁世凯成功当总统后,不久又想要称帝,阎锡山二话不说也表示支持。后来,蒋介石出动兵力消灭各大军阀之际,阎锡山也能跟蒋介石打好关系。就这样,审时度势之下,阎锡山左右逢源,在山西过得是稳稳当当!

(山西地形图)

军阀消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互相内斗吞并太厉害,但阎锡山从来不参与军阀混战,别人打生打死好像与他无关,依托山里多山围绕的地势,又奉行的“你们别进来,我也不出去”的策略,山西省内的铁路都比其他地方修的要窄一些,这样一来,山西被阎锡山整的是铁桶一般,论防御实力,在众多军阀之中排第一应该不是问题。

(阎锡山修“窄”铁路)

为了增强自身实力,阎锡山还引用日本军队的训练方式,锻造军队。还在境内大修铁路,大炼钢铁,大量地制造步枪、弹药和大炮。在此期间,阎锡山军队的兵力直接翻了好几番,兵力从3万人直接猛增到14万余人!

(阎锡山自造武器)

另外,跟其他军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阎锡山此人深得山西民心。山西也在他的统治下在那混乱的年代竟有了难得的和平。阎锡山还致力改变山西民众的生活,不但让那些男人们剪掉辫子,而且还大力地扶持农民劳作种地,修整水利工程。因此山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村的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谓欣欣向荣。老百姓其实很简单,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拥戴谁!

(太原解放,阎锡山退出历史舞台)

试想一下,一个兵力强盛、装备精良、有山西地理优势、又军民一心的山西,再加上一个软硬通吃、乱世中左右逢源的阎锡山,能不能当选最强军阀呢?我觉得当之无愧!

因为,一个集团,就算地盘广大、军力强盛,但是领导眼光不行,战略不行,也只会累死三军罢了,软实力也是重中之重!

我是七夜说历史,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探讨,谢谢阅读!


七夜侃历史


民国地方军阀最强者当属曾经的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奉系。

军阀割据在广义上大概是指1916年袁世凯死后到1928年东北易帜这13年的时间里,而在这段时间里皖系、直系、奉系、桂系、滇系、粤系、晋系、黔系、湘系、川系等数十家军阀势力相继应运而生,而这其中就以奉系的实力最为强大。奉系的第一任首领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北王张作霖,其鼎峰时期奉系占据着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八省一市,并拥军五十余万。

奉系的军队是全国少数几个拥有完整的海陆空三军建制的军阀部队,鼎峰时期的奉系陆军拥有七个集团军约50余万兵力,同时奉军可不是如同川军和西北军那般兵力虽多,但是大多无枪,亦或枪支老旧,奉军的陆军可是人手一把最新式的辽13步枪,甚至部分士兵手里装备的是捷克式ZH-29半自动步枪,可以说单兵武器是十分之先进,且奉军每个师基本上都配置了一个炮兵团,拥有数量不等的日38式75毫米野炮、日14式29倍105毫米加农炮、日41式75毫米山炮和日式105毫米轻便榴弹等型号的火炮,甚至到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奉系还为自己的步兵团都配置了6门迫击炮,同时奉军还有着若干个独立的重炮团,拥有辽造民14年式和辽造民19年式十五公分重榴炮等重炮,甚至最鼎峰时期的奉军还拥有着民国最精锐的坦克部队,其拥有从欧洲购买到的36辆法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同时拥有十余两从日本手中获得同型号坦克,虽然这十余辆基本已成废品,但总胜于无吗。可以说借助着这些强大的装备,奉系的陆军在当时可谓是强大无比,到后期更是帮助张作霖打下了北京,让张作霖坐上了民国末代总统的位置。

奉系的东北海军也是民国最强大的海军,其在1924年收编了渤海舰队之后并开始在民国独领风骚,全盛时期的东北海军辖江防、海防和渤海三支舰队,拥有海圻巡洋舰、海琛巡洋舰、肇和巡洋舰、镇海巡洋舰、威海巡洋舰、同安护卫舰、永翔炮舰、楚豫浅水炮舰、江利炮舰等数十艘军舰。而在当时全国的军舰仅有42000吨,东北海军就独占32200余吨,可以说约76%的军舰都在奉军的手中,而借助这支海军奉军获得不少意外的胜利。

而奉系的空军可以说是倾注了张作霖所有的心血,其鼎盛时期拥有五个航空队,各个型号飞机达300余架,其中战斗机更是多达150架,包括英制维梅型轰炸机、法制布莱盖型、波太型、高德隆型轰炸机、德制容克型侦察轰炸机、日制甲式战斗机和八八式侦察机等各式型号战机。而在当时整个日本的战斗机也只有数百架,但无奈的是最终这支最精锐的空军因某人的不抵抗,之后整个空军都被日军据为自有。

完整的军工体系,军队的所有一起都可做到自给自足且仿制能力也超强

当然如果说奉系的强大仅仅只是武器装备本身的强大,那么这种强大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但是奉系的强大远非如此,他不仅拥有强大的武器,还有拥有着更为强大及完备的军工体系。在张作霖主政期间,其先后创办了奉天军械厂、东三省兵工厂、奉天粮秣厂、奉天被服厂、东北航空工厂、奉天迫击炮厂等一系列的军工企业,可以说在之后的日子里奉军不管是穿的,还是用的,亦或吃的都能做到少依靠外人,或者不依靠外人就能自给自足。而这其中尤以东三省兵工厂最为强大,该兵工厂在当时是全亚洲最大的兵工厂,鼎峰时期的东三省兵工厂每天的武器产量即可轻轻松松的帮助奉军组建成一个武装到牙齿的一个营的部队,那个时候的东三省兵工厂年产各式步枪6万多支,轻重机枪l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150门,炮弹20余万发,枪弹1~1.8亿发。

最为重要的是东三省兵工厂的所有设备全部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其枪支、机枪、火炮等武器的制造全部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同时在火药和炸药方面,该兵工厂的实力也是十分之强,鼎盛时期月产TNT达120吨,苦味酸达30吨。此外,东三省兵工厂的仿制能力也十分强大,它可以仿制出各种类型的武器,比如从75毫米的野炮、山炮、平射炮、高射炮到240毫米的榴弹巨炮它都可轻松仿制出,并进行规模化的生产。而就是借此着如此强大的军工体系,奉军可谓是强势崛起,并成为了继北洋军阀之后又一个最为强大的地方军阀。

更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海陆空三军专业学校一应俱全

当然一支军队如果没有会指挥作战的军官和会打战的士兵,那么即使这支部队的武器装备有多先进,它的军事工业有多强大,这支部队也不是能打胜战的部队。而张作霖而早已看透了这点,他先后创办了东北陆军讲武堂、东北大学、东三省航警学校和东三省航空学校,这几所学校在当时可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名校,其中东北陆军讲武堂是与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并列的中国四大军校之一,该讲武堂设有步、骑、炮、工、辎术等科,其先后为奉军培养出了近千名的基层军官;东三省航警学校可以说是当时民国最顶尖的海军学校,其设有航海、轮机、枪炮、国文、英文、数学、化学、测量、船艺、鱼雷、通信和陆战等科,先后为东北海军培养了1200余位海军军官;东三省航空学校同样也是民国时期最顶尖的空军学校,设有飞机构造学、发动机学、飞行学、航行学、气象学等学科,而它采用的教练机是双驾驶机构的爱弗罗教练机,而这款飞机甚至比南苑航空学校的初级教练机还要先进,其先后为东北空军培养了约百余位的精英飞行员。

而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张作霖所倡立的东北大学,这所大学可谓是当时整个民国教育资源最丰富,教育资金最充足的大学。东北大学经费可以说是民国的独一份,张作霖每年都会拨款160万银元,而在当时清华大学是120万银元、北京大学是90万,而南开大学只有40万,而且东北大学发给教师的薪资也是十分的优厚,比如东北大学的教授月薪是360银元,而在当时北大和清华的教授月薪只有300元,南开也只有240元。也就是凭借着这优厚的经费和工资,东北大学一时人才济济,其初期128名职教员中就拥有11个博士、37个硕士、29个学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毕业的教师更是占了三分之二,且先后有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荀、刘仙洲、黄侃、刘半农等名家执教于东北大学。而在东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们有一半加入到了张作霖的东三省的政府、军队等各类部门当中,他们也为奉系的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可惜的是张作霖所创的这等家业,最终被子张学良毁于一旦,真是可悲可叹啊。若是当年哪怕这位能够稍微有点勇气,哪怕稍微抵抗,凭借着这等实力,日寇岂能轻易占领东三省,又岂能日后这般欺辱我中华。哎,可惜还能再说什么呢?


澳古说历史


民国时期广西桂军在众多军阀当中,还是很厉害的。最起码和冯玉祥的西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阎锡山的山西军相比毫不逊色。

当然了作为一支军队,最主要的是要有战绩。

桂军的战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以用傲人来形容。

从北伐的时候,他们就取得了很多的战役胜利,尤其是在江西歼灭了孙传芳的旧系军阀,让桂系军队名声大噪。

正是在北伐的时候,桂系军吸引到了北伐总司令蒋介石的主意。当时,桂系军的领导人是有“李白”之称的李宗仁和白崇禧。

为了拉拢这支强悍的桂系军团,蒋介石特意找到李宗仁,给他结拜成兄弟。蒋介石的面子,李宗仁不能不给。

所以,两个人在北伐的时候,以兄弟相称,还是度过了一段蜜月期的。

不过,这段情谊并没有维系多久,到了北伐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和李宗仁兄弟二人,因为分赃不均,他们之间有开始兵戎相见了。

不得不说,他们这兄弟,真是一言不合就要命呀。

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打的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中原大战。本来蒋介石和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的战争,是打了一个不分上下。

正是在这种骑虎难下的情况下,东北军的参与,让战争有了胜负的可能。

蒋介石用重金打动了张学良,张学良打算加入蒋介石的队伍和李宗仁大战。

随着张学良的加入,战争很快就结束了。最终,张学良帮助蒋介石打败了李宗仁。

这是桂系军的第一次受挫。

不过桂军的历史使命还远没有完成,因为不久之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将成为那个时代最为卓越的军队之一。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抗战的战争,蒋介石呼吁李宗仁等地方军阀,一起对抗日本侵略者。

大家都知道,抗战的时候,李宗仁带领的桂军,是最早加入到抗战当中去的。

在这期间,桂系军打了几乎从抗战开始,到结束到所有大战。其中最为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完全有桂系军打胜的。

当然了桂系军参加的战役还有很多,西南地区不叫重要的昆仑关战役,最终能够取得胜利,桂系军起着关键的作用。

尽管桂军作战十分的英勇,但是,他们还是站错了队伍。因为抗日战争之后,面对蒋介石跳起来的内战,李宗仁选择了带领桂军和人民解放军做对。

正是因为李宗仁站错了队伍,他们以广大民众为敌。

所以,最终他们才迎来了失败的。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因为不得民心,彻底的失去了大陆,他不得不退守台湾。

蒋介石退守台湾的时候,李宗仁的桂系军队,还在长江以南。若是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桂军也就无路可退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桂军也就走到了陌路,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来历史舞台。

桂军的领导人李宗仁远走高飞,他去了美国。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去了台湾,最终到了台湾,一直被蒋介石打压,最终白崇禧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自己的公寓里。

不得不说桂系军失败完全是有李宗仁造成的,他没有认清形势,最终败在了人民群众的洪流之中。


史学达人


我认为李宗仁的桂系实力最为强盛,虽然他的军事实力不是最强大。

容我来总结一下,李宗仁的桂从创立到发展再到灭亡。

桂系原本是陆荣廷的。辛亥革命后,陆荣廷打着“桂人治桂”的旗号,独揽了广西军的政大权。

1916年3月,乘护国战争之机,宣告广西独立。并向湖南进军,于七月派兵入广东,继而任广东督军。从此操控两广军政大权。

在此,我们转跳一下。

李宗仁,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后来转入陆荣廷的桂系。


在1924年的时候。任少校营长的李宗仁,争取十几个人和他一起退到六万大山的玉林地区。他先后将所部改称”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广西自治军第二军,并自认为司令。

1920年,由陆荣廷掌控的桂系欲想消灭孙中山所指挥的处于朝汕的粤军。

1921年,就此,第一次粤桂战争爆发,双方激战后,由桂系失败而结束。同年,第二次粤桂战争又爆发,又是以桂系的失败而结束。粤军攻入广西,摧毁了桂系的政权。

1924年,陆荣廷与沈鸿英发生激战。李宗仁抓住机会,发兵攻打陆荣廷,消灭了陆荣廷的军队。即而又消灭了沈鸿英,取得了广西的控制权。就此称为“新桂系”。

这就是李宗仁新桂系的形成。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新桂系的发展。

1923年的时候,经李济深、陈铭枢的介绍而加入国名党。

1926年3月,李宗仁的广西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1926年7月的时候,他率领第七军,参加北伐战争。他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终于促成北伐。

1929年,李宗仁回到广西,首先他发展了广西的教育,整治了土豪劣绅,对行政官员进行严格的约束。

现在桂系开始的一系列战争。

1929年3月,爆发“桂蒋战争”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同蒋介石开战。最后因实力不敌,桂系失败,李宗仁、白崇禧逃回广西。

蒋介石以叛乱的罪名,开除了李宗仁在国民党内的一切党籍。

他回广西的李宗仁不甘心,又组建了护党救国军。自认任总司令,白崇禧前敌总指挥。

1930年4月,同冯玉祥、阎锡山一起反蒋,最后又失败。又被迫逃回广西。

1931年5月,又联合粤系军阀陈济棠反蒋(我去又来,哎!)。

1936年6月,李宗仁、陈济棠发动反蒋事件。成立抗日救国第一军团。(终于成功了,欣慰啊)桂系军团被蒋介石改编为第5路军,李宗仁为总指挥官。

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我来总结一下。

1938年爆发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可所谓是中国抗战以心灵上的一次很安慰。


在此战役中,中国摧毁了日军第五、第十两个军团之精锐部队。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是中国抗战以来正面对敌取得最大的胜利。

能如此战役的胜利,多亏了我们的第五军团和第十军团的合力抗日。

1939年,爆发了随枣会战,此战以日军退回钟祥、应山而结束。在此战中死伤1.3万人,使日军未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不过在此山中第五军团也死伤惨重。

1941年,爆发豫南会战,此战役我就不详细的总结了。因为在此战役中,参加的军团太多了。虽然主要的军团是第5军团。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桂系的灭亡。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8年。李宗仁当选国民政府副总统。后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政府面临覆灭命运,蒋介石在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


第2天,李宗仁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就在和解放军一系列谈判中,不肯接受提议。而拒绝谈判,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1949年11月,白崇禧说率领的桂系大部队被歼灭。李宗仁在政治上赖以生存的条件被摧毁。

桂系就此灭亡。

所以说从上述总结上,这就是我认为李宗仁统领的桂系最有实力。虽然说他不是军事实力上最强的一个系。不过并不认为军事实力不强就代表这个系没有实力。


客者


张作霖被吴佩孚打的找不着北,靠日本人才守住关;第二次靠日本人卡点和冯玉祥反水才打赢,结果南下又被直系军队吃了最精锐的三个师,随后和冯玉祥干起来,郭松龄被冯玉祥策反,差点下野,又是靠日本人才挺过去。整体就是一个:靠爹(日本人)的货,等爹不要了,就玩完儿了。

东北军表面实力看似最强,但是实际战力不是桂军对手。桂军军人以战力彪悍著称,北伐第一枪是桂军打入湖南,但是蒋借口不给军费枪炮物资等,北伐战争桂军几乎是自费打的,现在有谁说声感谢呢?贺胜桥战役桂军为绝对主力,在付出巨大牺牲眼看就要打下时,蒋以总司令名义调桂军打别的地方,让他的嫡系收果实,这不人神共愤吗?蒋还老是想借刀杀人,专门派桂军打硬骨头,但没想桂军英勇善战,越打越强,北伐重大战役10有7是桂军打下的。

蒋害怕桂军声望盖过自己,亲自指挥嫡系部队打徐州会战,结果大败,个人威望崩溃,桂军此后挑起大梁,北伐最关键的龙潭战役,孙传芳与奉军联合,以桂军为绝对主力的北伐军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打垮孙传芳联军主力,此后桂军占领上海,控制国会,逼迫蒋介石第一次下台。不久汪精卫联合唐生智10多万湘军成立武汉政府,以桂军为主力的南京政府军一个月内打垮它,桂军收编8万湘军,带去山海关,吓得奉军全部退回东北,这样桂军直接控制两广,两湖,间接控制河南河北,江西江苏,兵力达30多万成为当时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军队。

以当时的军阀战力,跟日军根本不是差一两个等级的,战力并不是看武器数量,更看重军队素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有一百辆坦克,只有十个合格的坦克驾驶员,没有合格的坦克维修员……很可能实战中这些坦克都是废铁……总而言之,张学良,或者东北军,只能起到延缓日军攻势的作用,绝对影响不了抗战或者二战大局,从31年到37年,七年时间,如果没有大量支援,东北军即使全力抵抗,也坚持不到1937年全面抗战或者二战全面打响那天……

跟日本已经撕破脸了,张学良如果不退,那就得跟日本作战,但是他是孤军,那时是军阀割据,相信没有一个军阀会帮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不言而喻,在那个时代,不允许你做英雄啊!手底下那么多兄弟总不能陪你一起送死,让其他人渔翁得利吧?(奉军溃散,日必扶持另一个当地政府)。

难道不会比较一下当时中国和日本的国力差距吗?虽然关东军就那么多但日本国内的兵力呢?单兵作战力日军又是中国兵的多少遍?张学良也是东北人啊,他能不爱自己的家乡吗?不能换位思考一下?


历史深度揭秘


如果老蒋不算的话,个人认为就数张作霖最强!

因为,张作霖是一个很懂得经营的军阀,他对东北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打造出民国时期装备和体系最为完善的地方军阀部队——东北军,其势力更是一度延伸控制关内多省。


首先在军事上,张作霖所打造的奉军是一直体系最为完善的职业化军队。

张作霖为提高奉军兵员素质和战斗力,一方面,高薪聘请德国、日本等国高级军事人员出任奉军教官,对奉军系统展开全面的军事培养和改造;另一方面,又设立东北陆军讲武堂,着手打造奉军的军官队伍。

在他的努力下,东北陆军讲武堂成为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的民国四大军校。与此同时,张作霖还采用“雇佣养兵”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东北军内部的管控。

而奉军不仅军队体系更为完善,武器装备和生产水平,也是各军阀势力中最强的,而且海陆空三军皆成规模。

张作霖始终注重东北军武器装备上的更新,为此他专门投入巨资建立了东北兵工厂,这可是当过国内首屈一指的军工厂,即便放在全东亚,也能排得上号。该厂能生产型号为六五、七九的常规步枪,产能最大时,每天步枪的产量就足够武装一个营。除了步枪,东北兵工厂还可以生产军用载重汽车和迫击炮。

在张作霖的苦心经营下,东北军成为中国当时装备水平最好的军阀部队,而且还同时拥有成规模的海空军。

在陆军方面,东北陆军各型轻重武器样样俱全,还配备购自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坦克,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36辆雷诺FT-17坦克。

在空军方面,东北空军在张作霖时代就已经拥有200架飞机,其中战斗机160架,而且大部分是从法国和捷克等国购买的新式战机。发展到“九一八“前夕,东北军空军总计拥有5个航空大队,装备飞机328架,遥遥领先于国内各派势力,连老蒋都望尘莫及。

在海军方面,东北军更是占到压倒性的优势。在1930年底,东北军海军已拥有海圻、海琛、镇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战舰及辅助舰艇21艘,总吨位数为3.22万吨,舰队官兵3400人。而当时全国海军的总吨位数,也就只有4.2万吨,也就是说东北军海军占到了全国海军的70%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是海圻号巡洋舰,它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舰艇。

其次,张作霖的经济实力和资源相当雄厚!

依托东北独特的地缘关系,张作霖在苏俄、日本和国内势力之间左右平衡。更关键是东北是当时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基础最好的地区。

距统计,在1930年,东北的人口约3000万,而耕地面积却达到6.9亿亩,其人均耕地较内地各省平均高出了6倍。因此,东北所出产的各类农产品,总计约为1900多万吨,占全中国的1/5以上。

在矿产资源方面,东北的煤、铁蕴量相当丰富。仅辽宁一省,铁储藏量就达69683万吨,三省总计煤储藏量就高达145624万吨。此外,东北还拥有更为完善的铁路网,当时的东北共有19条铁路线,总长6570公里,占当时全国铁路总里程的一半。

1930年的东北,拥有占全国产量80%的钢铁、93%的石油、55%的黄金、30%的电力、47%的铁路和38%的对外贸易。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张作霖的势力,应该都是地方军阀中最强大的。

悲剧的是,如此庞大的力量,却在一瞬之间被张学良给败了个精光。而更可悲的是,对手居然是仅有两万多人的关东军(其中有一万还是日本的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


这些历史要读


民国军阀之中,真正做到了稳稳占据一方的军阀不过四个,其余的军阀皆是算不上一方诸侯。

而这四个人就是孙传芳、阎锡山、张作霖、冯玉祥,这四个人同蒋介石做到了平起平坐,不像南方军阀受制于蒋介石。

然而孙传芳是最早被北伐军击败的,其实也是势力最大的,如果他不倒下,也就没有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人的崛起了。

孙传芳的强大,体现在其当时占据了中原大部分,且还进行了不小的治理,可谓是文治武功都还不错。

可是偏偏北伐军第一个打的就是他,作为新生力量的北伐军,战斗力可谓是爆表,且又有工人阶级的支持。

所以每一座城市都是工人在内接应,这同孙中山先生的新理念分不开。


孙传芳就做了试刀石,他的覆灭标志着军阀割据的新局面,也就产生了超级军阀张作霖。

因为张作霖没有了进军中原的阻碍,使得北伐之后张作霖大力扩张,还有就是日本转而开始全力支持张作霖。

这是很关键的存在,这使得张作霖手下的东北富庶,东北军更是成为了北方第一的武装,甚至差点就入主中原了。

若非是张作霖惨死,可以说东北军都会是最有可能统一北方的军队,因为实在是底子太好了。



就拿十四年抗战来说,整个满洲地区供给了日本铁矿石的百分之九十,粮食的百分之四十,煤炭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说明什么?假如没有占领东北,日本的战争根本进行不下去,日本没有这么多资源。所以日本才会想要将末日决战的大后方选在东北。


小司马迁论史


当然是蒋介石了。

1887年10月,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商人家庭。他少时顽劣,后入金箭学堂、保定军校,日本振武学堂。毕业后,蒋介石任沪军第五团团长。在此后的十余年间,蒋介石先后当过粤军参谋长、黄埔军校校长。1927年4月,蒋介石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标志着蒋介石集团的正式上台。那么,为什么说蒋介石的实力最强呢?

第一,在民国的军阀中,蒋介石的人马最多。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正式挥师北伐。北伐刚开始的时候,蒋介石只有十万人马。然而,1927年,北伐军攻克上海,蒋介石已经拥兵五十余万。此后,蒋介石又在编遣会议上极力打击阎锡山、冯玉祥,并将自己的部队扩充至200余万。在民国的诸多军阀中,蒋介石人数最多。

第二,在民国军阀中,蒋介石的装备最好。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政府成立之后,蒋介石还假惺惺的让胡汉民、谭延闿当主席,自己则甘愿当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然而,一年以后,蒋介石就接替谭延闿,做了国民政府主席。此后,蒋介石一直是国民党的一号人物。也由于蒋介石一直处在权力的中心,因此蒋介石把最好的装备都留给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就拿国民党88师来说,该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有一个炮兵营、三个榴弹炮连和一个高射炮连。这些装备都是其他部队所不能比拟的。

第三,在民国军阀中,蒋介石的地盘最大。对于军阀来说,地盘就是生命,地盘就意味着粮饷、兵源。在民国的诸位军阀中,蒋介石地盘最大。1927年,蒋介石刚刚崛起的时候,他仅控制上海、江苏、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份。然而,几年以后,蒋介石先后将河南、贵州、四川“中央化”。也就是说,蒋介石先后控制了十几个省,是民国军阀中地盘最大的。


这个历史有点料


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共分三个阶段:北洋政府时期、国民革命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时期,这三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最强军阀。

北洋政府时期

这时候,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在清末的时候,依靠清政府的扶持以及袁世凯自身的能力,北洋军成为民国初期,中国装备最精良、军队人数最多、训练最好的一支军队,其巅峰时期,加上附属于北洋军的部队,规模达到120万,并以大名鼎鼎的保定军校作为人才基地,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当时袁世凯的势力范围覆盖整个北方,而南方各省的军阀,无论是规模还是装备还是训练水平跟北洋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好一点的比如滇军,以云南陆军讲武堂为人才基地,培养和建立的滇军,巅峰期也十数万人规模,装备上次于北洋军。

国民革命战争时期

这个阶段的划分应该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内部分裂,除了直系、皖系、奉系,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西安事变,以东北军为最强。

在这个期间,山西的晋绥军、两广的桂系、蒋介石的中央军,随着北伐战争的开展而崛起,而北洋军分裂出来的直系、皖系,先后被北伐军消灭,至此,民国军阀格局力量重新洗牌。

这个时期东北军大概有30多万,但是在张作霖的经营下,组建了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陆海空三军齐备的军队,拥有全国最完备的军事工业,拥有令日本人都感到震惊的兵工厂,蒋介石的中央军在那个时候都比不上东北军,从综合情况考虑,当属这个阶段第一强大军阀。

国民政府中后期

以蒋介石的中央军为最强军阀,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禁,东北军被蒋介石各个击破,东北全境被日军占领,东北军基本在军阀中算是没落了,而中央军从抗战前开始建德械师,抗战中以及战后得以接收美械装备,以黄埔军校为人才基地,无论组织能力还是指挥体系以及装备训练都远远强于其他军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