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遣唐使来唐一事,一窥唐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引子

众所周知,要说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那一定是李家统治下的唐朝时期。在李世明与李隆基两大君王的治理下,唐朝开启两大盛世之景,便是“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唐朝在这一时期,一度成为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中心。基于对唐朝的仰慕,大批遣唐使便来到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学、艺术、法律制度等,开启唐朝空前浩大的开放盛况局面。


  • 在所有外来使者中,占据数量最庞大的便是日本。为何日本如此疯狂的向唐朝学习,这便要从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开始。公元655年,朝鲜半岛呈三国鼎立之势,高句丽、百济与新罗。高句丽与百济联手攻打向唐朝俯首称臣的新罗,于是唐高宗便派军平定两国,在唐朝大军撤离之后,百济便趁机向岛国日本求助。
从遣唐使来唐一事,一窥唐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唐朝疆域图

01

公元663年,百济获得日本的援助,几军便在白江口拉开割据战的序幕。此时倭军有4万2千余人,战船1000余艘。而唐军只有1万3000人,战船170艘。在两军军事力量如此悬殊之下,唐军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将敌军气焰彻底掐灭。此次唐军的胜利,更是在世界上名声大噪,心服口服的日本便大肆派遣使者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制度。在唐朝存在的300多年历史中,遣唐使便在唐朝学习260余年之久,使者的学习几乎贯穿整个唐朝时期,而日本也志在建立成唐朝的翻版。

从遣唐使来唐一事,一窥唐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日本书纪》中记载:“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早在公元630年时,日本便有向唐朝派遣使臣的记载,但在白江口之战后,更是加剧日本向唐朝学习的决心。于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0多个遣唐使。从公元630年至公元895年的260年之间,一共派遣19次遣唐使到长安学习。当时的长安便是国际文明的交汇中心,是各国留学生争相前往的圣地。在国子监中,留学生数量最高可达60%。

<code>如此众多的留学生前来学习,唐朝又是以何种方式接纳的呢?在《儒学传序》中记载:“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入于国学之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儒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面对如此多的留学生,唐朝有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与教育。当时负责管理的外交机构便是鸿胪寺,专门管理管理遣唐使者的学籍登记、课程安排、生活必需品的发放等事宜。而教育机构便是国子监,留学生就在这里接受教育。/<code>
从遣唐使来唐一事,一窥唐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02

但对留学生还是有限制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留学生都可以留下,还需要通过审核。在《唐会要》便有记载:“渤海国随贺正王子大俊明,并入朝学生,共一十六人。......余十人勒回。”也就是通过对留学生身份地位、学识人品等方面进行考核,不过关者予以退回。


唐朝十分欢迎留学生前来学习,日本学者大庭修说过,留学生只要到唐朝的领土,本地官员就会以礼款待,并报请朝廷,得到留京人数的指标后,由州县官吏护送留学生安全到长安,如此殊荣的待遇,无不体现唐朝对所有外来留学生的重视与热情。这便是唐朝的对外包容态度,处处彰显着礼仪之邦的独特魅力,以致大量的留学生更是对前往唐朝学习趋之若鹜。

从遣唐使来唐一事,一窥唐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遣唐使跨越大海来到唐朝

对前来求学的留学生们,个个肩负国家振兴的使命,对此,唐朝也是基于这些留学生国内最先进的管理与教育。

  • 第一,进入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与唐朝的才子们共同接受公平教育。
  • 第二,配备学识渊博的老师传授他们知识。
  • 第三,在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之余,可享有灵活的学习模式,在国子监中的6大专业中,除了必修的《论语》与《孝经》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其他经典书籍。
  • 第四,基于对学生学习的负责,还设有考试审核制度,凡是考核不通过者,将会面临被遣送回国的危机。
  • 第五,为使学生劳逸结合,还对相应的假期做了具体要求,有荀假,也就是上10天放假一天,还有每年5月放的田假,9月的授衣假等。
从遣唐使来唐一事,一窥唐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遣唐使来唐

03

留学生在唐朝一般是学习6至9年,学成后可选择回国或者留在唐朝。对于留在唐朝的学生,还专门设“宾贡进士”制度,降低科举考试的难度,处处彰显唐朝对留学生的盛情款待。在这种优质待遇之下,留唐人数最多时期高达3000多人,官拜宰相的竟有20余人。如著名学者崔志远便是朝鲜留学生,因“慕中国之风”

而不肯离去的阿倍仲麻吕,后改名为晁衡,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的贡献。


留学生之所能在唐朝延续几百年之久,与唐朝的一系列生活保障脱不开关系。在《唐律》有规定:“诸蕃使人所娶汉妇女为妾者,不得将还蕃”,就是说允许两国通婚,但前提是要留在唐朝。如果在唐朝不慎引起纠纷,也不必惊慌,因为在《唐律》也有记载:“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就是同国之间纠纷按自己国家法律处理,不同国家的纠纷就按唐朝的法律管理。如此给予留学生大大的生活安全保障,使得留学生安心在唐朝学习知识。

从遣唐使来唐一事,一窥唐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遣唐使装束

结语

如此看来,唐朝的开明阔达风范自是显露无疑,不仅处处彰显大国之风,对外来使者不留余地的教授知识,还允许中外通婚,此举可知唐朝时期果然是开放包容。正是这些先进的管理留学生措施,将唐朝文化传播到海外,促进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融合。最终营造出“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的辉煌盛大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