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宅家“云录制”,会是综艺新物种吗?

文 | 从易

观众对于明星的私生活有一种窥私欲,“云录制”很好满足了这一点。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云录制”这种综艺新物种。

明星宅家“云录制”,会是综艺新物种吗?

(视觉中国/图)

在疫情影响下,几乎所有综艺节目的录制都停摆了,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的综艺库存告急。

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完成综艺录制,满足宅在家的公众的文娱需求,又能够配合防疫抗疫的主题,成了对各大综艺人的一大考验。

在这一情境下,“云录制”成了各大综艺的新常态。

“宅”出来的新转机

当前市面上“云录制”的综艺已经超过10档,按照不同节目的制作思路,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类是保持原有综艺形态不变,但取消了观众席。比如央视元宵晚会取观众席;《声临其境》让明星们进行远程“云配音”;而第三期《歌手·当打之年》也采取了“云唱歌”,歌手们在北京、上海、东京、台北、长沙分别录制,500位线上评审在线打分。

第二类是在传统谈话类节目基础上,演变为“云聊天”,典型的是《天天向上》团队重新打造的《天天云时间》。汪涵、大张伟、王一博、钱枫、高天鹤等天天兄弟和沈梦辰常驻,每期连线几位不同的嘉宾做客,谈谈宅在家怎么玩、怎么运动、怎么防护等,同时节目还有一个云答题环节,将答题与公益相结合。

第三类是vlog+视频连线,《快乐大本营》团队打造的《嘿!你在干嘛呢?》和浙江卫视推出的《我们宅一起》都是这一形式。两档节目都有主持人,他们在vlog里面向观众主持,并以“明星在干嘛呢”为由头,串联到其他明星嘉宾的vlog,或者与嘉宾视频连线。

第四类是明星直播。优酷每天中午12点上线的《好好吃饭》,都有明星(或明星家庭)直播做饭过程,向大家倡导“宅在家里,好好吃饭,支持国家,战胜疫情”的理念。除了《好好吃饭》外,优酷还推出了一档明星直播节目《好好运动》。腾讯视频也推出直播节目《鹅宅好时光》(有三个版本),聚焦明星们的宅家日常,并与粉丝进行连线互动。

“云录制”成新转机

特殊时期,特殊办法。

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纷纷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上线“云录制”综艺,充分体现出综艺人的灵活与变通。这些节目因时制宜、制作成本很低,同时能够满足观众的文娱需求,有的也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比如《天天云时间》创下了湖南卫视近两年来“730节目带”的收视新高:可谓是一举多得。

这些“云录制”综艺成功,是否有什么秘诀?

一方面,是疫情这个大背景决定的。不仅是明星宅在家,综艺开不了工,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也秉着“少出门、少聚会”的原则宅在家里。根据广电总局数据,疫情期间电视剧开机率大幅提升,整体收视率上扬。电视不愁没人看,就怕电视没内容看。“云录制”综艺总归是一种内容补充。

另一方面,“云录制”综艺大多凸显出了“日常感”和“陪伴感”——这两种情感,恰巧是疫情时期观众所欠缺的。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焦虑和恐慌情绪也会蔓延开来。这些综艺大多聚焦了明星的日常生活,他们开心地吃喝、开心地聊天、开心地运动,努力向观众传达一种“生活仍在继续”的状态,给观众加油打气。

同时摄像头自拍的主观视角,其实是在对观众“言说”,这可以营造出直播“一对一”的虚幻陪伴感。宅在家百无聊赖或者孤独寂寞的观众,可以在明星的陪伴中,更好地打发漫长时光。

最后,在直播或连线中,观众可以罕见地看到明星私下的生活状态,看到明星的居住环境、明星的家庭成员、明星吃什么做什么……观众对于明星的私生活有一种窥私欲,“云录制”很好满足了这一点。

明星宅家“云录制”,会是综艺新物种吗?

(视觉中国/图)

“云录制”可成综艺新元素

那么,特殊时期的“云录制”能否突围成功,在疫情结束后,成为一种综艺新形态?

难度不小。诚如前文所提到的,“云录制”是特殊时期特殊产物。“云录制”的形态还是相对单一,制作也比较粗糙,基本是视频聊天+vlog,有的还不如直播软件里的直播有看点。假如不是明星非得宅在家,他们也没那个闲情逸致宅家直播做饭;假若不是观众非得宅在家,他们可以选择的文娱消费形式多得去了,也不会非“云录制”不可。

支撑“云录制”的是技术发展,掣肘“云录制”的同样是技术。虽然这一回“云录制”可以实现实时聊天和录制,但画面、声音等效果,与摄像机还是有很大差别。比如以沉浸式现场著称的《歌手:当打之年》,“云唱歌”后声音效果还是大打折扣。

不过,“云录制”常态化虽有难度,但它也为综艺制作提供了新思路。比如《天天云时间》里的“云聊天”,就可以成为访谈类节目的一种补充选项。至于现在颇为流行的vlog形式,也可作为一种综艺思路。湖南卫视的《嘿!你在干嘛呢?》就被质疑“抄袭”了韩国MBC的《闲着干嘛呢》。《闲着干嘛呢》是《无限挑战》PD金泰浩联合韩国国民MC刘在石推出一档新综艺,以一台自由流动的摄像机接力起艺人的生活,节目新颖大胆,充满开放性。当前国内仍缺乏这类走在前沿的综艺节目。

因此,“云录制”固然充分体现了我国综艺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但“云录制”能否成为综艺新物种,考验的才是综艺人的创新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