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酒的和做微商的相互看不起?

賣酒的和做微商的相互看不起?


(沒有廢話,直接開始)昨天我的文章中最後講到微商會成為酒業的一個新渠道,結果捅了馬蜂窩,很多人留言說不可能,還有很多微商留言說,我們才不賣酒呢!

奇怪了,怎麼賣酒的和做微商的相互看不起?



我今天就要梳理梳理。

我和很多人一樣,在微商剛出來的時候是抗拒的,特別是對刷屏感到深惡痛絕,還給自己的朋友圈定了一個規矩,凡是被我看到一天刷3條一樣的廣告的微商,不管之前什麼關係,一律屏蔽。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我發現身邊的微商居然呈現爆發趨勢,越來越多的人辭職,有些甚至是大型企業的中層幹部,也辭職出來專職做微商,於是我開始關注他們。因為沒有足夠的利益這些人是不會換工作的。



這一年多觀察研究下來,我還真發現了微商的奧秘。

首先是微商的模式,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簡單來說,那就是模式相對成熟了,可以作為一個細分渠道存在了。

第一種模式:自運營微商模式。基本上這類都是有點情懷的,又不善於組建團隊的,主要就是自己賣產品,多勞多得。

這些人很多以前是做淘寶的,後來把微商發展成為自己的第二平臺,利潤上因為沒有分成,其實比淘寶還要高。

這個模式,其實十分健康,和今天賣酒人在做的社群營銷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尋找發展潛在客戶,然後在微信中養大,成交,只是產品不同而已。



第二種模式:發展大量代理商。

一度微商和傳銷掛鉤就是因為這種模式,因為此類微商他們通過各種暴力手法廣泛加人,暴力刷屏,然後開發出一堆的工具,比如一鍵添加、一鍵群發、一鍵推送等,然後通過快速加人,發展海量的代理團隊,進行層層佈局,很多今天的大微商,甚至上市公司都是這麼幹的。

有毛病麼?沒有,賣酒也是如此啊。

賣酒廠家找省級代理,首單500萬;省級代理發展地級代理,首單100萬;地級代理發展縣級代理,首單30萬,代理商發展批發商、分銷商、終端團購商等等,邏輯上也是一樣一樣的。

只是酒企其實沒有微商發展的代理多而已,我見過一個大牛微商,有十幾萬代理商。但是我沒見過有幾萬代理商的酒企。



第三種模式:做微商營銷培訓。

這幾年我見到了一些以前賣保險的、賣直銷的等等內部講師,紛紛轉型做微信營銷、微商的培訓。主要內容就是教你怎麼洗腦他人,當然這之前肯定會先給你洗腦的,比如“錯過10年前的淘寶,錯過5年前的微博,你還會錯過微信嗎?”;比如“都是玩手機,他卻可以月賺百萬”等等。

隨著大家逐漸摸索出微商的門道之後,加上國家在法律上明確之後,微商的培訓開始內部化,具有專業培訓能力的微商團隊開始呈現爆發性增長。

2019年年底,我和一個微商團隊的老大聊天,他告訴我現在微商圈子也有行規了,那就是“戒違規、戒偽劣、戒傳銷、不亂市、不囤貨、不暴利、不刷屏、不殺熟”。

你看看,這些話是不是和優秀的酒企一樣一樣的。

戒違規就是不要亂價;戒偽劣就是要做正品;戒傳銷就是堅決不做傳銷拉人頭給錢;不亂市就是不惡性競爭;不囤貨就是降低帶來庫存,良性發展;不暴利就是迴歸產品價值;不刷屏就是科學理性營銷;不殺熟就是擴大消費人群。




賣酒的和做微商的相互看不起?

為什麼我認為微商早晚會賣酒,賣酒的早晚會開發微商渠道?因為我看到了這其中的機會。

機會一:大量的從業人員,不用發基本工資還都是消費者。

酒企最大的痛苦和成本就是人員工資,如果不用給員工發工資,只用發提成,酒企是完全沒問題的,微商完全符合。

微商每個人都是自己產品的代言人,簡單來說,發展一個代理除了幫你賣貨還自己買貨。對於賣酒而言最終的目的就是更多人喝自己的產品,如果用微商模式發展幾萬代理,同時幾萬代理每年自己喝、自己送,養活一箇中型企業都沒問題的。



機會二:微商集團化運作,白酒利潤足夠支撐。

現在微商已經呈現了集團作戰趨勢,很多大的比如俏十歲、韓束、思埠等品牌從C2C端走向B2C,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貿公司。更厲害的是已經有不少有自己的工廠,自己研發、自己生產、自己銷售了。

既然可以賣保健品、化妝品、食品,距離賣酒就不遠了,唯一的難點是微商現在女的多,但酒的利潤其實很高,所以這都不是事。



機會三:直面消費者,降低傳統渠道依賴和費用。

為什麼酒企要開發代理商,本質上上轉移風險,藉助資源,解決倉庫、開發、配送等問題,而這些微商都可以解決。

哪個微商不是進一批貨,自己賣、自己租倉庫、自己送?、

更厲害的是,微商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直面消費者,不像白酒代理本質上是倉庫轉移給下游,什麼時候能到消費者手上還不好說。

直面消費者可以大規模降低企業在傳統渠道的進場費、條碼費、促銷費,可以把利潤空間充分釋放出來激發微商的積極性。



當然其實還有很多切合點和機會,我就不一一分析了,大家有興趣可以私聊。

實戰派營銷培訓諮詢師 曹慶兵 2020年2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