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20年,父母輩都備了房子,二胎的又少,房子會成為最不稀罕的東西嗎?

雅妹愛生活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辯證的來看,因為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結果。

如果是一二線城市大家根本不用擔心,因為成百上千年過去,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都沒有摧毀城市的根本,就算一時衰落也會更快更好的興盛起來。尤其是這些年,一二線城市吸引力越來越大,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和精英階層趨之若鶩,自然房價也會水漲船高了。

其他小城市或者城鎮可能會發生東北鶴崗一樣的事情,房子像白菜一樣的價格,甚至甩都甩不掉,因為資源匱乏人口流出嚴重。

至於說父輩都置備了房產,那我就呵呵了,自古至今哪一代父母沒有置備房產呢?只不過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房產的類型和數量都在不斷變化,就算現在二胎時代孩子並不是太多,但是老人們身體健康都好多了,指望著孫子輩結婚用奶奶姥姥輩的房子估計是指不上的,因為老人家越來越長壽了,一家兩代甚至三代都是分開居住的,房子算起來就還是不夠。

即便是奶奶姥姥輩的都進養老院把房子騰出來,恐怕到時候高達五六十年房齡的房子也比比皆是,又該拆遷重蓋了,有房子的自然是香餑餑,沒房子的還是要努力奮鬥


我的房子我做主


應該會吧!就說農村的我們那邊88年後就沒有批宅基地了,有的人會隨便亂蓋,每家房子都很多。我家是沒有在其他地方蓋房子,就老輩留的宅基地就有3處,面積都比較小,位置比較好,現在已經翻蓋了2處,一處蓋的4層,另外一處蓋的6層,都是底下門面,上面套間。其實翻蓋也是批不到手續的,也是違建其實,不過農村以前沒有那麼嚴格啦,要說房子已經好多了,人均10,200平方的使用面積。還有一處宅基地是很大的老房子沒有人住,全族祖先的祖屋,屋子加前面後面有2000多平方,我們也佔了60平方,位置在鎮中心主街道的第二排,住房位置是相當好,不過不能做門面,這個不好開發現在。我們那邊一棟都是5,6層的一層一般都是150,200平方。農村的房子過剩很嚴重,浪費資源。城裡房子也多了去,以前一個租房的房東32歲說自己一套房子父母一套房子,外婆也留了套房子,老婆那邊也是獨生女,也有幾套,他們就生一個孩子,說這個孩子以後就7套房子了。14年時房租是1200一個月,50幾平方一樓有院子想賣70萬掛了一段時間沒有賣出去。房子旁邊新房是3萬5一平,反正這種老房子也不好賣。自己拿3000工資說,有房子也沒有錢,過的也緊巴巴的。如果人口少了,房子過剩是肯定的,老房在,新樓盤不斷的建設。



時光你慢慢走Lhz


肯定會的啊!我們這輩人已經使房價到了頂峰,之後肯定會跌的了,多少不好說,但是現在來看每家都會有閒置的多套房子,我家在農村,我們這一趟街女兒特別多,等不了幾年,老人去世,房子只有閒置了啊,我想縣城也是一樣的啊,我家現在有兩處平房,其中有一處閒置,因為工作,我又準備在縣城裡買房了,我又是獨生子,再過幾年我都不知道這房子拿來幹什麼了,同理縣城裡的也是這個樣子,房源多了賣房的多了,房價下跌是肯定的了啊,房子沒有明顯的下降因為政府影響的,因為房價與財政收入有很大關係。


我是劉有才Vlog


二十年後房子會成為最不稀罕的東西,這是肯定的。

(一)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國家。據2018年統計的數據,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的17.3%,預計到明年,我國的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到2025年,60歲以上的老人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二十年後,也就是到2040年,我國的老齡化進程達到峰頂。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老年人數量逐年增加,空出來的房子也會越來越多。那麼二十年後,老年人數量達到最高值,之後逐漸減少,空閒出來的房子可能會成倍增加,誰還會稀罕房子?

(二)新生兒逐年減少

2016年全國出生嬰兒數為1846萬人,2017年為1758萬人,比上年減少88萬人。去年新生兒只有1523萬人,又減少了235萬人。也就是說,即使是放開二胎生育,每年的出生人口也是下降的。而且到二十年後,按照性別比例也只能是一半數量的人口買房,可以預見,到那時真算得上是房多人少了。

(三)人們的房子情結越來越濃

我們中國人對房子的情結,沒有那個國家與我們相比,即使說‘’與生俱來‘’的一點也不過分。誰家的父母不給孩子買房子?有些條件好的還給孩子家的孩子再買房子。過去是給男孩子買房,現在的父母給女兒買房是很正常的。那麼將來一個家庭會有幾套房?未來的人們對房子還會像今天這樣嗎?

今後房子的發展趨勢,肯定是從數量型向質量型甚至是科技型轉變,也許現在被炒上天的房子未來真的不值錢,或許是個麻煩。但願人們現在就開始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不要再去建那麼多的房子了,讓那麼多的空置房儘快上市,讓房價價下來,讓老百姓都能買上房,這是我們大家都盼望的。


平淡如水5343


首先,房子是不能單看的,要結合地理位置,與城市來看,北京的房子和縣城的房子就不在同一個比較級上,北京的房子別說再過20年,就算是40年那也是奇貨可居,縣城的房子不用20年,現在已經有地方的房子沒人要了。所以討論房子的時候,一定要個房子所在的城市,一起考慮,才能更加客觀。

其次,位置位置還是位置。房子的位置很重要,市中心的房子永遠更貴,人口少了,大家就更加願意住在更舒適,更寬敞,更方便的地方,最好的地方就這麼大,要不要,你看著辦。

最後,房子是用來對抗通貨膨脹的,現階段而言,房子的保值率還是比較高的,20年後即使貶值,至少還是值一些錢的,而且與通貨膨脹率相一致。現在不論是現金還是其他商品,都難以對抗通貨膨脹。


河馬的讀書日記


必須的 ,以後的人又不想結婚 又不想生孩子 ,現在的年輕人都在提倡自己的父母沒經自己同意就把自己生下來 還不讓自己生在有錢人家裡 把父母恨得牙癢癢 ,有這樣思想的人 自然是沒有人願意嫁給他 ,即使有人嫁給他 ,他自己也知道這樣對父母 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怎麼對他 ,所以是肯定不生孩子的 ,所以現在人已經開始越來越少 未來的二三十年 四五十年會越來越少 越來越少 ,去看看外國發達國家都是這樣 ,但至少歐美那些國家還有像中國 印度這些人口大國流進他們國家 ,而中國卻沒有其他國家往中國大量的 流入 ,中國人又不生孩子了 ,據專家預測 40年後 中國的人口只是現在的一半 ,那疼出來的鬼屋該有多少呢 ,現在美國呀 日本呀 都在免費的贈送房子 ,中國將來的房子送都沒人給要了


52淘寶868


20年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誰也說不好。但可以說的是如果是一二線城市房子絕對不會成不稀罕的東西。要知道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人民幣的貶值只會造成一二線城市房價穩步上升。每個年輕的人都放飛夢想在那些大城市、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終究要在那裡奮鬥打拼。對於鄉鎮農村來說、20年以後肯定是一個大變化!現在而言已經是隻允許農村往城市牽、城市戶口不得往農村遷入了。目的其實很簡單。國家政府已經有了自己的規劃、讓貧困的農村進去快車道、努力發展成全面小康社會。農村戶口的各項補貼相信不久的未來也會越來越多。房子也是整體逐步規劃建設。所以相對於三線以下的城市20年後的房子還真的不會讓人稀罕。那時候家庭肯定比現在過的更幸福。我作為一名90後、1990年出生的感受到從90年代一窮二白、挨家挨戶經濟條件都差不多的年代、到現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20年是中國快速發展的年代,註定下一個20年要解決民生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以上觀點只是我個人小見解、不喜勿噴、祝所有人家庭越來越幸福、和睦、財源廣進。謝謝!



朽木依可雕


我老爸在1999年就說這以後一家就倆孩子,誰還要那麼多房子啊,將來肯定降。哈哈哈,現在我們還會拿這話跟我爸開玩笑。

我個人覺得將來中國的房地產基本實現兩極分化,一部分地區像香港,一部分地區像鶴崗,大城市只會像個抽水泵一樣,抽乾了不發達地區的資源,人才,貨幣,因為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更多,即使大城市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點,空氣差,人多車多,交通擁堵,關係冷漠,物價高,房價貴,但是大城市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豐富,就業崗位多,就這幾個關鍵性的優勢就足以傲視群雄了。

至於有一些房價降的城市,大家也懂,一句大白話“哪有那麼多人啊”!人口的流失無以支撐當地的後續經濟發展,房價麼也就呵呵了。

個人觀點哈,因為房價這個問題沒有誰能說得清。


普娃在海淀


20年內不會,要30年甚至40年以後,房價與人口息息相關。我們仔細看人口出生圖和房價走勢圖就會發現,嬰兒潮達到婚育年齡時,往往是房價的爆發點。

中國出生人口有兩個高峰期,60後和80後,70後也挺多的。90後00後雖然減少,但現在開放二胎,未來可能會全面開放,所以說中國人口斷崖式下跌還為時過早。

即使後期新生兒依然保持低位,也需要60到80這個階段的人離開,房子才會騰出來。

80後最年輕的才三十歲,按80平均壽命,還需要50年才能消化嬰兒潮。最近十幾年的房價上漲與7080後結婚生子是有很大原因的。

另一個因素是城鎮化。中國本是農業大國,全國八億農民,但是年輕一代農村人口會設法往城鎮遷徙。大中小城市都會越來越多人,房價怎麼降呢?

特別是後期如果徹底放開生育,809000開始一家生三四個,中國人口會爆發式上漲。房價也同樣。




邊緣01


首先說,再過20年,這個考慮的太長遠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且對於很多投資房產的人來說,也不會持有那麼長時間。

現在很多人都想著,以後二胎越來越少,房子越來越多,再過幾十年房子會不會越來越不值錢?因而猶豫自己要不要現在買房?我想這個擔憂是完全多餘的。

如果真要考慮二十年以後的情況,與其杞人憂天,不如可以拿一些發達國家作為參考,畢竟我們目前還處於發展中國家,我們目前的城鎮化率處於58.6%的階段,有人預測我們未來十年以後城鎮化率能夠達到70%,目前像日本、美國、韓國等等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現在的城鎮化率都達到了80%以上,而且從需求端,我們的人口基數更大,所以通過分析這些發達國家最近一二十年的房價的變化的數據,大體就能知道我們未來房價的走勢,而不是自己的憑空臆想。

房價的變化最終是由需求決定的,所以未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是會出現分化的,有經濟有人口的地方,隨著土地資源的稀缺,房子未來也會是稀缺資源。對於人口流出的地方,經濟欠發達的地方,缺乏人口與經濟的支撐,房價最終也會越發符合它自身的特性,叫真正不動產。

所以在分析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變化,不能一概而論,的確會出現有的地方因為缺乏人口的支撐,未來的房子可能會成為不稀罕的商品,迴歸他的居住本質,但是這個也是需要時間的。

當然了,無論房地產市場無論如何變化,對於多數人來說,房子最大的價值就是居住,所以無論在任何地方,這個都是不會改變的,無論是否是個稀罕的商品,他最大的價值都是居住。

所以與其考慮的那麼長久,不如先考慮當下,以及城鎮化的後半程這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的變化,自己應該如何做,如果要未來更長的時間段,對於投資的人來說,也許會出現比房地產更好的投資的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