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只剩一口气了,要不要裁员降薪拖欠?还是坚持底线,按法律来?

畅销书作者曹锋


疫情期间,不建议因为疫情原因裁员;有更多更加合理的方法。

1、如果疫情期间业务不能正常开展,建议企业停工,停工一月以上发放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即可,其实也就是给员工基本生活费;社保正常缴纳,根据这两天国家人社部门的政策,社保费用也会有很大的减免;这样操作的话,人力成本其实会降到很低。安排人员值班即可;

2、如果企业确实难以为继,建议直接和员工开诚布公,最坏也就是企业破产;

3、如果业务受影响不是很大,基本上可以维持运作;但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全员复工。那就给员工一些自主权:休假、远程办公和返岗正常工作。远程办公薪酬打折,可不记考勤。最好不要本来受影响不大,老板却鸡贼拿疫情做借口进行裁员。这个时期,小心被严打抓了典型。

这次疫情,很多企业暴露出管理方面的问题;平时简单粗暴,碰到事了手足无措。这段时间修修内功也是不错的。



塘朗山下


都是一些没多少实战经历的人在回答你的问题。我一路走来,数次遭遇你这样的情况,最终都是化险为夷,小企业千万别跟我说按法律来,除非你这个问题只是虚拟的问题,并非真实事件来提问的。好吧,不管你是真实与否,算是有缘,我教教你怎么做妥当。

1、能剩一口气,就想办法留着钱,现有的该砍掉的项目立马停,员工可以好商量,如果你为人不错,跟员工摊牌,能哭就哭,说明真实情况,让他们自寻出路,公司缓和后再找他们回来,或者让他们兼职做。

2、留下的人千万别降薪,要不就不用,但别降薪。然后从源头开始,控制所有成本,该省的一分不能多花,让员工全部上平台,闲鱼、抖音什么的不花钱的都给我上了,增加曝光度,同时降价,把企业资金流动起来。

方法太多了,时间有限,不多说,我创业15年起起落落四五次,如今笑看风云。有需要关注我,有空教你更多实战经历,这些是一些所谓大师给不了的


威观察


明显是从企业老板角度的一个问题,那么就要从老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企业老板会如何考虑每个因素的重要性哪?

1.企业老板首先要考虑,我要活下去,很多人会问难道老板不会考虑关门大吉,如果先考虑的关门,也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因为企业老板选择做企业,也就是把自己的退路给堵住了,只能一直向前冲,寻找活路。

2.在寻找活路的这条线上,为了企业能够存活的久一点,存活久一点的最基本的因素是钱,在这个时候好的老板会给大家说真实情况,希望大家共度难关,就算有一些人走了,留下来的都是相信老板的,也是有凝聚力的员工,企业也有可能由此反转。

如果老板不给大家交代现实情况,拖欠工资,被员工发现,在公司传开可能公司就已经死了。

3.如果与员工说明情况,员工留下来,或者走,基本上都能体谅老板,基本上不会有法律程序。

如果隐瞒被发现,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员工离职,去走法律程序要回自己的个人所得,这个时候企业也就彻底无力回天,没法翻身了。

所以作为一个老板,在这个时候最应该的就是说实话,共同承担做最后的努力,而不是隐瞒。这也是很多企业老板做错的地方。本来有翻身的机会,被自己的小聪明还得公司倒闭,还带了一身官司。


老袁说职场


接触不少老板,在企业遇到困难时,都喜欢通过降薪来处理。一方面,业务量少,企业有困难,一方面,又不愿意辞退员工,当然也是怕辞退了,业务上来了还要招聘,所以降薪留职,而不是辞退。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曾经接触过一个企业,三年没有业务,老板给一个40多人的车间发工资,一直发了三年。这40多人中,30多人还真的三年没离开,就领着比最低工资高一点的工资。然后大家想着各种办法去兼职、赚钱,以补贴家用。上班不忙,下班忙。最后直到公司破产了,这30多人才离开的。

企业遇到困难是裁员,还是降薪留职呢?我接触的,降薪留职的企业没有渡过难关的。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从管理学上很容易解释。

第1

业务不好,工作就少,人员降薪留职,但没事做,这些人慢慢就没有了执行力。

第2

如果全员降薪,那些优秀的人,一定会离开,因为他可以在别的地方找到高工资的工作。如果只是降工作量少的人,但这部分人因为没事做,也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氛围。

第3

裁员会不会让人觉得没有人情味,企业不是一个讲人情味的地方,有了利润,企业才能经营下去。如果人才在你这里不能发挥价值,不得获得好的回报,你还非要留着,最终就是两败俱伤。如果出去都找不到工作的人,留在你这里,你确定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吗?

第4

裁员了,企业又需要人员怎么办。

企业业务需要,可以重新招聘。如果你的业务好,利润多,你给的工资高,人员一定可以招聘到。如果你高工资都招聘不到人,那你降薪还能留住人吗?

不要以为你有人情味,员工就会和你共渡难关,今天是市场经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你的企业经济形势不好,大家一定是寻找自己的出路。

也不要担心员工被裁员了生活不下去,现在想找一份工作并不难,如果你给不了他正常工资,不如让他出去工作,等你可以给高工资再把人家招聘来。

企业有困难,业务下降,宁愿裁员,也不要降薪留职,害了企业,也害了人才。


孙远远


我们曾经认识一些这样的企业,每个企业所采取的的方法都不一样,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的处事风格。

请注意我用的是处事风格,而不是人格。

我自己的公司也遇到过这种困难,我基本是到处借钱,包括贷款来解决问题,毕竟企业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但凡有一口气,也会想尽办法撑下去。

你的问题中提到了几个关键词:裁员,降薪,拖欠,依法。

裁员基本上是没有疑问的了,大部分企业面对危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裁员,当然肯定是裁掉一些不能直接创造利益的部门或者员工。

请注意,我说的是不能直接创造利益,而不是不能创造利益。

在企业运转正常的时候,很多部门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例如行政,人事,财务等等,他们也会创造利益,只是看起来没有像是销售部门那样直接创造效益而已。

那么这些部门肯定是第一波被裁掉的。

这个跟依法并不冲突,只要裁员按照相关规定来。

既然说到依法,就要提一下经济性裁员。

《劳动法》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因为这个过程中劳动者没有过错,所以劳动者还是依法获得补偿: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应按被裁员工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性收入计算。这里的工资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而非单指基本工资。如果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本市职工最低工资的,按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补偿的期限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而定的,每满一年,就有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再来看一下降薪,裁员之后,企业往往会留出一些工资空间,必须留下的人员薪水的升降就是看企业的承受能力了。

毕竟每个人都有经济压力,裁掉一部分,谈降薪也会谈跑一部分,最后剩下老板一个光杆司令,企业可能更活不下去。

所以,核心人员的薪水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会降。

而拖欠,是最不明智的做法了。

裁员之后如果工资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还能有一定的资金来源的前提下,建议可以更员工协商每个月支出一部分,以保障员工的最低生活。

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是基于企业老板还想把这个企业运作下去,如果是一门心思不想做了,请自便吧。


销售与职场


选择一:裁员

  • 裁员的意义:

企业裁员是主要是为了人力成本的控制,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再优化,裁去未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或者现阶段效益不明显的人员,从而留下资源去提升那些看得见的效益。其有以下优点:

  1. 解决资金紧缺,部分员工占用企业资源却未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的问题;
  2. 提高生产效率,督促员工的生产活力。受到裁员潮的冲击,留下的员工的懒散会有所收敛;
  3. 结构调整,战略改变。通过削减效益差,或者连年亏损的项目,腾出资源空间去发展效益高的项目;
  4. 新老血液的更换。在现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企业需要新老思维的碰撞,如此才能增添企业的活力。

裁员是企业控制成本直接有效但粗鲁的手段之一,而至于担心裁员后,在企业需求人力的时候能否可以及时补充。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在现在的人力资源丰富的社会,只要你的各方面待遇都不错,总会有人乐意加入你的公司。况且当你选择裁员的时候,肯定是择优而留的,被裁员的基本上都是非核心输出人力,这方面的人力更容易得到补充。

  • 裁员的条件

虽然裁员是对于企业的控制成本有所帮助,但是裁员也有着相应的法律依据,并不是哪个企业都能够随随便便就实行裁员的。

根据法律,企业只有在下列情形下才可以裁员: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企业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员。

而如果满足以下条件的人员,用人单位不可以将其裁减:

  1. 尚处于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患病或负伤者;
  2. 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人员;
  3. 因工伤并确认为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选择二:降薪、拖欠

降薪、拖欠也是许多企业实行的控制成本之一,企业的降薪、拖欠方式各种各样,有的直接通知降薪的,或通过削减其他本应享有的福利特权从而达到变相降薪的目的。但我想说的是,企业实行降薪或者拖欠薪资待遇的方式无疑是愚蠢的方式之一,首先拖欠工资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其次降薪拖欠工资是对员工的不公平,寒了员工的心。

当一个企业降低薪资、拖欠工资时,或许因为上层建筑的压力,底下员工表面上不敢有太大的怨言,但是私底下其实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所谓的忠诚对于他们来说不足挂齿,毕竟在现今的社会压力下,他们还有这自身的家庭。此时的他们可能会先行离开公司,其中会包括在公司表现优异的人员,因为一个通过降薪拖欠薪资的公司,让他们看不到希望。

总结:

法律的底线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以逾越的,而公司的招牌,公司的名声也不能因为我们的一些决策而有损。裁员是一次性解决问题,降薪、拖欠一方面违法,另一方面对于公司的成本削减不会有太大的幅度,从长远来说,降薪、拖欠会动摇优秀员工的心,使其奔走他乡。

所以,企业能够想出更好的方法去改善现有的状况是最好的,裁员,降薪、拖欠不利于公司的名声。裁员是迫不得已的做法,降薪、拖欠确是最不可取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夕小益66


您好!我是老周,15年企业管理职业生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存危机,裁员,降薪,拖欠工资,法律程序。

1、企业的生存危机。这个需要看企业具体面临的问题,资金、产品、渠道、市场等等,找到危机的关键点是重中之重,其它的只是手段而已,是否需要动用这些手段还要看具体问题。找到生存机会是关键,然后才是方法。

2、裁员。是控制成本的一种手段,这要看企业是否真的需要,是否组织机构过于臃肿庞大,影响了工作效率,是否有闲人闲岗是企业在一个阶段内并不需要或者不重要的,是否可以进行组织再造优化人员结构以达到开源节流等。企业遇到生存危机,组织机构进行优化是合理的,管理扁平化有助于企业快速反应提升经营效率。

3、降薪。对企业管理来说这是比较敏感的,站在员工的角度,惯性思维是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利用降薪的手段,不如采用调薪机制,进行一次薪酬改革,对各个业务模块进行分析应对,切忌一刀切。利用薪酬改革的时机也可以对人员心态、能力等进行一次甄别,优化人员结构是重点,让员工更有竞争意识,激活员工动力。

4、拖欠工资。这个是企业经营的红线,不管是法律角度还是企业本身,这都是不可取的,只会把企业拖入更加糟糕的境地。纵然拖欠了工资,员工依然在职工作,企业付出的成本是不变的,但负面影响基本是不可逆的,而且同样的成本付出,工作效率、员工状态、组织管理都会更加恶化。当然企业遇到困难是否可以阶段性的推迟或延长工资发放,这个可以有,万不得已不能做,但前提是通过沟通等手段正面取得员工的理解的支持,纵然员工表示理解和支持,也是要区别对待的,可以采取梯次发放的方式,中层以上人员依情况而定,基层员工和一线员工尽量按时发放或时间尽可能短,毕竟这些人员有很多是靠工资维持生活开支的。

5、法律程序。这个问题有点儿笼统了,是指的破产清算吗?



企业管理宝哥


【法眼扫描观点】题主所说的裁员降薪,或者暂时拖欠员工工资,和坚持底线按法律规定来,并不是二选一,并不是冲突的呀。

我们来具体分析:

1、法律允许企业在遇到巨大困难的时候裁员

企业直接面向市场,而激烈竞争的市场千变万化,包括这次疫情,就把好多餐饮业、娱乐业、酒店业的企业逼得只剩下一口气了。

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或者说活下去,或许就要裁员了。

《劳动法》有类似的规定,只是需要向工会进行说明,听取工会的意见。并且要求以后公司缓过来重新招人的时候,优先照聘原先被裁的员工。

只是企业在裁员的时候,要按照法律规定,给职工发经济补偿金。

2、员工要理解企业的难处

作为员工谁也不愿意被裁,特别是找工作困难的时期,但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被裁,就可能拖垮企业,最后受损的还是全体员工。

本来社会上就有一种声音,说《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过于保护员工的利益,没有考虑到老板为了公司,搭上了身价性命,在企业遇到风险的时候,员工可以转身走人,但老板可能会因为破产而拖欠大量外债,上了“黑名单”。

3、员工为了避免被裁,就要做企业离不开的人

企业每年都会进行人员的更新,有的企业就是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免得员工以为捧上了铁饭碗,工作没有了激情。

员工为了不被淘汰,就要做一个企业离不开的人!比如技术核心人员、掌握销售渠道的人、售后服务优秀的人等。

4、企业只有遵守法律,规范运营才能长远

那种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遵守法律损害员工利益的企业,或许可以在市场上存活一时,但肯定存活不了一世。

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才是王道。


法眼扫描


企业如果只剩一口气,这个时候就要看你平时的人脉怎么样子了。另外还要看你的企业,你这个行业的前景怎么样子?如果这个行业已经算是日暮的行业,你的企业又刚刚开始有迹象走下坡路,甚至都已经差点要倒闭了,如果你还继续守着这个烂摊子的话,到时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多少人就是太执着要干一个行业,就算是即将倒闭也要继续下去,最终弄得灰头土脸的。这个时候你还妄想通过欠薪来维持你的工厂的运作,先不要说工人愿不愿意,在这种形势之下,你如果还惹上官飞的话,你的工厂真的继续做下去就只有万劫不复。

如果这个行业虽然是走下坡路,但是还可以继续做,还有前景的话有几个方法你是可以考虑的。第一个是通过熟人和同行来借钱,如果这样可以解决燃眉之急的话,我觉得还算是一个方法。另一个是如果银行还可以愿意给你贷款的话,这也是可以考虑的。如果要通过欠薪来解决燃眉之急的话,我劝你还是趁早把这个企业给关闭了算了。因为这样做除了没良心之外,还给自己埋下了一个炸弹。


中小学英语精修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放弃,企业只有一口气,说明还有气,面对这种情况,召开一个中层干部会,再研究几套方案,一旦中层把问题确定下来,组织召开一个全体员工大会,把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处境给大家说清楚,就目前这种情况,企业生死未卜,命悬一线,大家愿意同甘共苦的就留下来,有更好前途和出路的员工请大家自谋出路,有朝一日企业翻身了,我再把大家请回来。是这种决定,企业也是万不得已,请大家谅解!同时,对留下的人员不要降薪,可以协商,适当拖欠工资,那怕是对他们按银行付利息都行。我不知道你是做什么行业的,些前期投资大的项目就不要做,风险系数大的不要做,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从头再来 ,没有过不去的坎,做企业,意志在,天下在,相信你肯定能东山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