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提起體育比賽,大家可能都會認為,體育是公開、公正、透明的,在萬眾矚目下,誰勝誰敗,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今天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體育從來都沒有絕對的公平,有的只是所謂的規則。特別是國際體育比賽,從來都不只是體育,它是國家力量的角鬥場!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以前我國運動員遭遇的事情來說明我的觀點。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吃虧”指數★:穆祥雄、伏明霞。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穆祥雄這個名字,是中國老一輩傑出運動員,他剛在游泳項目上嶄露頭角時,曾被西方游泳冠軍不屑一顧,但是憑藉穆祥雄的努力與天賦,用一招打破當時的游泳強國匈牙利,這就是“潛泳”,只要下潛,一口氣可以衝四五十米。1954年到1956年,他多次打破世界紀錄,九次國際賽事冠軍被譽為“蛙王”。對於穆祥雄的崛起,西方世界感到了巨大威脅,於是,國際泳聯修改規則,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以後,要求正式比賽不能再用潛泳的方式比賽。之前別的運動員可以,到穆祥雄這就不行了,無奈之下,穆祥雄只能放棄潛泳招式,淡定研究出「半高航式」技術動作,後來,又破了3次世界紀錄。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伏明霞,在她12歲的時候,國際泳聯就為她改變規則。1990年,伏明霞參加美國西雅圖運動會,拿下女子10米跳金牌,12歲的她,就成為世界跳水比賽最小年紀冠軍。這一次,西方輿論普遍認為只是曇花一現,但是在1992年,伏明霞參加巴塞羅那奧運會時,再次拿下冠軍。這回美國運動員坐不住了,當時的跳水名將克拉克向國際泳聯抗議“這是世界上最高級別的比賽,你們怎麼能讓一個兒童來到這裡,讓她參與我們比賽?這是對我們的蔑視!”為此,國際泳聯特意修改了規則:滿14週歲才能參加奧運。但是國際泳聯可能忘記了,奧運會最小的參賽者是7歲兒童,當年荷蘭為了得雙槳輕舟的金牌,特意把舵手換成了年僅7歲的兒童,舵手重量輕了,划船速度自然就如開掛一般。這個雙標,曾經引起過國際抗議,但是,於事無補。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吃虧”指數★★:中國乒乓球隊。

我們的國乒隊,曾經在國際賽場上是神一樣的存在。所以,國際乒聯的操作也可以用明目張膽來比喻,就是赤裸裸的打壓,看看他們的操作到底有多室息:劉國樑的恩師蔡振華曾經用轉球拍這個簡單的動作把全世界高手打得一籌莫展,因為他的球拍正反顏色相同,對手看不出他用哪面發球,也就無法預測球道,第二年,國際乒聯就更改了規則,限制乒乓球拍兩面必須要使用不同的顏色。為了制衡劉國樑的快攻打法,將38毫米的小球擴大到40毫米的大球,直接削弱你的強項,讓你重新訓練。原來乒乓球比賽每輪是21分制,實力強悍的中國選手可以擴大比分優勢,為了遏制這種情況,愣是改為11分。原來球拍使用的是有機膠水,彈性大,發球快。中國隊因此練成了快攻打法。後來被無機膠水取代,更適合讓力量更大的西方選手。為了不讓中國隊包攬金銀銅三牌,國際乒聯將單打報名上限改為2人。從此以後的絕大多數比賽,中國隊只能保持第1和第2。最後的結果呢?我們還是拿冠軍到手軟。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吃虧”指數★★★:中國田徑女隊,中國女子體操隊。

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田徑賽女子4X100米的接力比賽中,由於美國隊自己的隊員在交接棒時掉棒了,成績被判無效,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美國隊竟然申請自己單獨重賽,於是出現了最荒唐的一幕,裁判竟然同意了,於是奧運會上出現了滑稽一幕:美國隊在沒有任何競爭壓力和干擾因素下,重新回到決賽。在這之前,中國隊在預賽位列第8,闖入決賽。時隔16年,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接下來就是對獎牌發起強有力的衝擊,但是美國隊憑藉花式操作,愣是擠掉了中國隊,雖然中國隊兩次向裁判申訴,但是均被駁回。無奈之下,姑娘們含著淚水打道回府。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中國女子體操隊也曾經輝煌,在這支偉大隊伍裡,曾誕生出許多傳奇動作。比如“馬燕紅下”,1981年世錦賽,能把180度的空翻轉體,練成了360度。結果在1984年的奧運會,國際體操聯合會愣是把高低槓之間的距離給改了,還有“莫氏空翻”,據瞭解,空翻狀態下的莫慧蘭,在無法看清槓的情況下實現反手盲抓。這個動作被國際體聯稱為“下世紀”動作。結果國際體聯為此修改規則,禁了“莫氏空翻”,理由是為了運動員的安全,如果再用,則會扣高分。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還有奎媛媛的“平衡木炫目”,憑藉實力完美演繹了後直轉體360度動作。結果裁判蓄意壓分,讓她遺憾拿到銅牌。對於運動員來說,整個職業生涯能參加幾次奧運會?雖然最後裁判道歉了,但金牌並未歸還奎媛媛只能抱憾接受。還有最諷刺的是“劉璇單臂大回環”。無論是技術還是藝術感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動作一結束,全場掌聲雷動,大家都以為她就是穩穩的冠軍,結果你猜怎麼著?國際體操聯合會以這個動作不適合女生為由,拒絕給該動作加分。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吃虧”指數★★★★:陳一冰,呂斌。

陳一冰當時在體操界被稱為“吊環王”,他從2006年到2008年,幾乎拿下了所有世界大賽的吊環冠軍。但是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卻碰到了“文字遊戲”,遺憾丟金。當時陳一冰以近乎完美的動作結束比賽,所有人都以為勝券在握,結果最後一個出場的巴西選手,雖然出現了失誤,卻還是奪得金牌。當時提出申訴,裁判的回答讓人哭笑不得:陳一冰的動作太完美了,而另一位選手雖然失誤,但是有一種缺憾美,好的,和中國人玩文字遊戲,你們是高手,你們贏了。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同樣是里約奧運會,在一場男子49公斤級16進8的拳擊比賽中,中國選手呂斌對陣肯尼亞老將皮特.姆蓋,呂斌全程處於上風,憑藉實力讓對手無力回擊,甚至一度將對手打到讀秒,當時在場的大多數觀眾都能看出,明顯是呂斌獲勝。裁判宣佈結果前,中國隊都已準備好慶祝了,呂斌也是揮舞著拳頭很是興奮,不曾想裁判卻高高地舉起了對手的手,沒辦法,根據2013年新規,拳手和教練甚至連申訴的權利也沒有。擊垮了對手,卻打不敗裁判,明目張膽的黑裁,偷走了呂斌的奧運夢。三天後,呂斌說:“裁判偷走了我的夢想”。唉,多麼的無奈。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吃虧”指數★★★★★:劉翔。劉翔參加了48次世界大賽,得了36次冠軍,6次亞軍,3次季軍,但是最讓他難忘的可能就是2011年大邱世錦賽,傷愈歸來的劉翔本來在第一的位置,他在通過第九個欄架時與羅伯斯的手臂碰到了一起,結果被帶亂節奏的劉翔以13秒27奪得銅牌,被羅伯斯拉手痛失金牌,賽後躲在房間哭了一夜,上訴也沒有用,規則是別人定的。賽後兩個當事人相逢雖然一抱泯恩仇,但劉翔的遺憾是顯而易見的,而羅伯斯賽後也對劉翔表示,他不是故意的,可是明眼人都知道那是怎麼回事,不是故意的會發生三次嘛?

那些年,中國體育吃過的“啞巴虧”

有人說,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體育場上的比賽了。但是不知何時,所謂的公平變質了。運動員多年訓練,辛勤付出,十年磨一劍。可一紙判決,就會讓運動員的生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白巖松曾經說過:中國缺乏在國際體育組織話語權!我們不會黑別人,只要求不被黑 !是的,我們只要求不被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