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精悍與智謀,為亂世梟雄的氣概,簡直欽佩到五體投地

前言

話說東漢末年,十常侍擾亂朝綱,漢靈帝劉宏不思進取,沉迷享樂,賣官鬻爵,大賢良師張角率教眾起義,就在這樣混亂的大環境下,卻湧出了諸多英雄豪傑,他們如同蝗群過境一般,用自己的生命將歷史重新洗牌,進入了下一個時代,在這諸多豪傑中只要提到"大英雄"哪個不說劉關張三人,也只有提到"奸臣""反派"中才可能會有一個叫曹操的人,甚至在某些戲曲表演中,曹操也是代表陰險奸詐、善用心計的白臉,殊不知作為曹魏政權的一把手,他也曾付出過很多代價,諸多名人古籍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在羅貫中先生的小說中,曹操被描繪成了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形象,然而他既有奸詐、自私、敏感的一面,又有目光長遠、足智多謀的胸懷大志的一面。接下來,讓我們詳細瞭解一下這位傳奇人物輝煌而璀璨的一生吧。

曹操的精悍與智謀,為亂世梟雄的氣概,簡直欽佩到五體投地

青年時期,紈絝子弟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人,父親曹嵩,東漢末年宦官中十常侍之一曹騰的養孫,東漢末年傑出的梟雄之一,曹魏政權的創始人。年輕時常與號稱"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袁紹整日在城中與其它紈絝子弟廝混,飛鷹走狗,四處遊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曹操一個叔叔經常對他進行勸阻,年輕氣盛的曹操很討厭他。有一次兩人相遇,曹操突然翻著白眼吐舌頭,叔叔很驚訝就問怎麼了,曹操說:"我中風了。"曹操的那位叔叔趕忙把曹操中風的消息告訴給了曹操的父親曹嵩,曹嵩大為吃驚,急忙去見曹操,卻看見曹操安然無恙的來到他面前。曹嵩問:"你叔叔說你中風了,現在怎麼又忽然之間好了?" 曹操說:"父親呀,我哪裡是什麼中風啊,叔叔那麼說是因為他不喜歡我,我中風的事情是他胡說的。"之後這個叔叔再來向曹嵩告曹操的狀,曹嵩也不再相信了,曹操就更加肆意妄為了

曹操的精悍與智謀,為亂世梟雄的氣概,簡直欽佩到五體投地

出入兵卒,名滿江湖

當時的漢代流行品評人物的風氣,名士的評價直接影響士子的仕途。士人們要想聲名遠揚,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對自己進行包裝。漢代用人,非常重視名士對士子的評風,做官選人的標準,就是依據地方名士的評價,實際上就是一種輿論方面的鑑定。被名士們稱譽的士子,做官從政才可能有希望。由於品評人物的風氣很盛,所以曹操此有濃厚的興趣,而當時靠品評人出名的人被喻為天下名士,他們對人物的評價,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到士人的仕途進退。而曹操在這一方面,則具有極高的智慧,據《後漢書》記載,曹操還沒有成名時,常常攜帶豐厚的禮物請求當地名士許劭為自己品評。許劭覺得曹操為人奸詐,不肯品評。直到在曹操的威逼利誘下,許劭才不情願的給出了"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許勳對曹操的評價在月旦評傳出後,曹操地位果然上升,二十多歲就被舉為孝廉。開始踏入仕途,可以說,曹操的仕途生涯,以致以後的種種成就,與名士許勳的兩句評價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繫,而曹操前期的名望,也是與這次評價有關,可以說曹操的仕途就是從這次自己對自己的炒作開始的。

曹操的精悍與智謀,為亂世梟雄的氣概,簡直欽佩到五體投地

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195年,獻帝攜文武百官回到洛陽,昔日繁華似錦的洛陽城在董卓的摧殘下,已然是一片廢墟。文武百官沒有安身之所,糧食更是所剩無幾。當時,駐兵在許昌的曹操接受了謀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後,親自到洛陽城與獻帝會面。公元196年,漢獻帝劉辨遷都許昌,從那時起,許昌城成了東漢的臨時首都,改名為許都。

自此,曹操得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而曹操也被漢獻帝親封為大將軍、武平侯。

曹操的精悍與智謀,為亂世梟雄的氣概,簡直欽佩到五體投地

自此,曹操大權在握,勢不可擋,曹操"挾天子"後,至少在表面上,就獲得了輔佐天子之"名"。這樣曹操討伐其它諸侯,就使道義與政治角度高於其他諸侯。比如劉備就曾說過,"操雖漢賊,但託天子明詔,正進四方,名正言順。"曹操在佔領政治高度後,在39歲至53歲的14年間,他經歷50餘戰,先後消滅了楊奉、韓遂、袁家兄弟、陶謙、呂布等諸多勢力,招安了張繡,征服了烏桓,統一了北方。

即使赤壁兵敗之後,曹操仍繼續為自己一統天下的遠大理想而不短努力著,力戰合肥,角逐馬超,盤居關中,平定河西諸地,鞏固了北方地帶。對日後曹魏政權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曹操的精悍與智謀,為亂世梟雄的氣概,簡直欽佩到五體投地

總評

為一個歷史人物,曹操戎馬一生,為了使國家儘快統一,在北方屯兵種田,興修水利,對當時北方經濟水平的恢復和發展有重大作用;其次,他用人只看才能,不問出生,打破世家子弟才能為官的陳舊觀念,所統治的地區人民的文化水平得到昇華,此外,他還精於兵法,留下《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還精於音律,善作詩歌,留下諸多為後世所傳頌的佳作,所立下的功勞及對後世的影響理應可以受到正面的評價,他

"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大破袁紹,充分利用所有的條件在混亂的東漢末年叱吒風雲。

曹操的精悍與智謀,為亂世梟雄的氣概,簡直欽佩到五體投地

所以後人就評價曹操為"即可安邦治國,亦可禍亂於天下"但是在《三國演義》因為羅貫中先生的藝術傾向,曹操成為了一個歷代後入們褒貶不一的人物,羅貫中先生開篇就用許勳的評價給曹操進行了定義。既而塑造出一箇中國文學史上性格最為複雜,最富爭議的形象。三國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不管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先生把其塑造成一個多麼詭譎狡詐的奸雄形象,但是不可否認,這就是曹操,一代天驕,一個令人傾佩的人物,更是一位傳奇!


《後漢書》

《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