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鬧脾氣大?父母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效果勝過訓娃千遍

寒假期間,閨蜜給兒子報了英語班,這幾天燥得很,兒子整天呆在臥室裡,不願去上課。她給孩子講了半天道理,結果兒子直接躺在地上打滾、哭鬧,大喊:"我不要上課!我不去!",朋友讓他別鬧了也不聽,頓時就上火了,把人給揍了一頓,硬是拖著去上課,晚上吃飯時,這孩子還在鬧脾氣,飯也不吃,作業也不想寫。


孩子打鬧脾氣大?父母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效果勝過訓娃千遍


於是,她的火氣又蹭蹭地上來了,頓時把人大罵一頓,這才乖乖聽話。靜下心來看著兒子邊掉眼淚邊寫作業的樣子,閨蜜心裡難受極了。她知道自己的處理方式不正確,但是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都是當媽的人,聽到她這麼說,我心裡也有點難受。


孩子打鬧脾氣大?父母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效果勝過訓娃千遍


可是,朋友只看到孩子不聽話的一面,情緒沒有控制住,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不僅孩子心中的苦悶無處訴說,鬱結難開,家長自己也心痛不已。孩子發脾氣時,家長講道理是沒用的。


孩子打鬧脾氣大?父母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效果勝過訓娃千遍


換句話說,當孩子發脾氣時,他的"情緒"最先彰顯其存在感,並且"理智"很難"生效"。在孩子發脾氣時講道理,他不僅聽不進去,還會變得更加暴躁。家長想要改善孩子無緣無故發脾氣,不妨試試"踢貓效應":


孩子打鬧脾氣大?父母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效果勝過訓娃千遍


每個人都是"踢貓效應"長長鏈條上的一個環節,不管是生活中還是感情中,許多人在受到批評之後,不是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為什麼會受批評,而是心裡面很不舒服,總想找人發洩心中的怨氣。就是把焦點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孩子打鬧脾氣大?父母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效果勝過訓娃千遍


面對情緒比較好的做法是,無論發洩還是不發洩,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是否願意去承擔這個後果。那麼,當情緒來臨時,我們具體如何做?

  • 1、首先要辨認出這個情緒

很多人在情緒來臨時,往往講不出感受到的情緒具體是什麼,只能籠統地說"難受"或者"空虛",卻沒有去思考自己出現的是什麼情緒:是焦慮還是憤怒,是恐懼還是憂愁。而對於情緒穩定性高的人,他們有更高的情感清晰度,能清楚地辨認出自己感受到的是什麼。


孩子打鬧脾氣大?父母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效果勝過訓娃千遍


  • 2、思考情緒因何而起

情緒的發生總有原因。有時候是因為社會失意,有時候是因為感情問題,還有一種不被注意的是有時和自己不恰當的期望有關,比如憤怒這種情緒,很多時候人的憤怒源於對世界不合理的想象,認為世界應該是那種樣子,當事情的發展和自己想象中的不同時,他便會憤怒,這是不合理的情緒。


孩子打鬧脾氣大?父母不妨試試“踢貓效應”,效果勝過訓娃千遍


  • 3、找相應的方法應對這個情緒

當情緒來臨時,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學會控制自己,不被負面情緒打擾不會認為自己"不應該感受到負面情緒"。採取一些相應的方法發洩情緒,比如用運動的方式。身體運動這部分系統,是受右腦和情緒支配的,我們的身體只要動起來,就能夠很好地觸發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