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在法国历史上,“解放者”是个极大的荣誉称号,而有一位二战英雄,一人独享了“巴黎解放者”与“斯特拉斯堡解放者”两项桂冠。

他就是二战期间戴高乐临时政府的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著名的“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首任师长、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其实“勒克莱尔”一名是他在二战期间躲避德国纳粹迫害而使用的化名。

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法国元帅:勒克莱尔


其真名叫菲利普·佛朗索瓦·马里·奥特克劳科,但最终因其在二战时的显赫战功,“勒克莱尔”这个战争用名更为深入民心。下面,就来讲述一下关于这位法国元帅的传奇一生。

寻找战胜德军的部队

勒克莱尔出生于1902年11月22日法国索姆省一个公爵世家,17岁时,他来到德国特里尔,加入法国陆军第5重骑兵团,之后又加入驻扎在摩洛哥的法国陆军第8北非骑兵团。1931年,勒克莱尔成为闻名世界的圣西尔军校的教官,在骑术练习中坠马,断了一条腿,因此后来被人们称为“拐杖虎将军”。

1940年5月,勒克莱尔任步兵第4师上尉参谋。德军大举进攻之际,法军却缺乏有效组织,这使勒克莱尔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遂向上司提出调离这个令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废物”的前线。他捡到一辆被丢弃的自行车,一路狂奔,沿途躲避了几次追捕,想要离开那里。

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二战法国女兵


5月29日,勒克莱尔被德军逮捕,不过,德国军官提审时,只能确认他是一名6个孩子的父亲。德国军官便嘲笑他只顾造人,不思报国,最后竟“邀请”他离开俘虏营。忍下屈辱,勒克莱尔坚持寻找能够战胜德军的部队。1940年6月15日,他参加了法军香槟平原反攻战役。德军坦克向他藏身的房子猛烈射击,坍塌的房梁砸伤了他头部,勒克莱尔再次落入敌手。

两天后,他设法逃出德军战俘医院,再次靠着自行车,穿行德国占领区,踏上寻找法军的艰苦之路。不可思议的是,在逃难路上,他竟然遇见了他的妻子和6个孩子!但勒克莱尔向家人表明与纳粹德国战斗的决心后,毅然离妻别子,经多方辗转,终于7月20日到达英国伦敦。

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德军占领巴黎


“变魔术”:从假上校到真上校

为保护尚在沦陷法国的家人免遭纳粹报复,他化名为“弗朗索瓦·勒克莱尔”,这在法国是个很普遍的名字,而正是这个名字,使他名垂史册。

7月25日,勒克莱尔会见了法国流亡政府首脑、“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将军,虽是初次见面,两人却一见如故,戴高乐当即任命他为“自由法国”远征军司令。

数天后,晋升少校仅一周的勒克莱尔肩负“自由法国”的使命,前往中部非洲喀麦隆。在那里,他成功说服法国维希政权在喀麦隆、乍得和刚果的法国总督及殖民部队转变立场,支持“自由法国”事业,使得戴高乐的武装力量在非洲进一步扩大。

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戴高乐


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勒克莱尔还动了一番小心思。由于感到自己的少校军衔对于喀麦隆总督和殖民部队司令缺乏说服力,勒克莱尔想出一个妙招:他摘下左袖上的四道杠杠(少校标志),剪下一杠,添缝到右袖上,这样,右袖上便是五道杠杠(上校标志)了。

最终,谈判进行得十分顺利。8月28日,除加蓬外,法属赤道非洲地区均转投戴高乐麾下,后来,在勒克莱尔的努力下,加蓬也宣布加入“自由法国”。

1940年11月25日,戴高乐决定任命勒克莱尔为乍得军事长官,并正式授予他上校军衔。戴高乐曾戏言勒克莱尔不顾军衔晋升规则,从少校直接自授上校一事“简直是在变魔术”,现在,这个魔术成真了。

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勒克莱尔纵队”

这之后,兵员3000,火炮1门,“勒克莱尔纵队”诞生了。

尽管装备落后,不适应沙漠气候与地理特点,勒克莱尔依然率部进出大漠,发动了多场奇袭意大利军队的行动。1941年2月28日攻下利比亚库富拉绿洲后,勒克莱尔在他的部队面前宣誓:

“战斗到底,不把法国国旗插到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上,誓不放下武器!”

1942年底,已被戴高乐令任命为“自由法国”非洲部队司令的勒克莱尔准将在利比亚发起进攻。

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加蓬战役中的法军


在英国空中力量的支援下,他们于翌年1月拿下的黎波里,随后,勒克莱尔率“勒克莱尔纵队”配合英军第8军,参加了“突尼斯战役”,成功组织了防守战,粉碎了德军合围的企图。4月20日突尼斯举行胜利大游行,人们惊讶地打量着这支穿过撒哈拉沙漠走来的步兵纵队。

他们在奇形怪状的沙漠伪装、用铁皮隔挡沙子的汽车上骄傲地站立着。走在前列的正是那位瘦骨嶙峋的勒克莱尔准将。“他们亲如兄弟,团结一心,开启了一段传奇时光。他们值得法国人民报以疯狂的掌声。”

1943年5月,勒克莱尔晋升为少将。他的“勒克莱尔纵队”也被改编为“自由法国”第2师。8月24日,第2师改名为“第2装甲师”(人称“勒克莱尔师”),按美军模式进行整训。1944年4月,“勒克莱尔师”船渡英国本土,编入巴顿将军的第3军。

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二战德军


时隔4年,重返法国

1944年8月1日,“勒克莱尔师”奉命在法国一个渔村登陆。自1940年7月离开法国,勒克莱尔以一个几近圆弧的战斗轨迹,终于在4年后作为第一批法国军队的成员,重返饱受屈辱的法兰西。

登陆后,勒克莱尔在戴高乐指示下,一边指挥部队攻打德军,一边请求盟军司令部,允许他和他的部队进军巴黎。他恳求:“刻不容缓,解放巴黎——法国的首都!”

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法国光复


勒克莱尔事后回忆:“接到上级‘向巴黎进军,拯救巴黎’的命令后,那几个小时感觉无比激动。巴黎在战斗!巴黎在呼唤着我们!18月24日夜特别是25日白天,我们突防入城。大街小巷,总会有市民告诉我们哪儿有德军。

及至欢庆胜利的时刻,市民们蜂拥而出,街道顿时变窄了。从1944年8月25日那天起,巴黎于我们意义非凡。法国又站起来了,发誓重塑它的伟大,不论多么艰难困苦。”

勒克莱尔将指挥部设置在一辆以他家乡命名的特殊坦克上。这辆坦克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真正的炮筒,勒克莱尔便让人用木头做了一个假炮筒。正是在这样的坦克上,勒克莱尔指挥了解放巴黎之战。经过激战,德军投降,勒克莱尔被誉为“巴黎解放者”“斯特拉斯堡解放者”。

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法军进入巴黎


1944年9月8日,“勒克莱尔师”离开巴黎向东挺进,很快将德军第16师包围。德军急调第112装甲旅驰援。该旅于9月3日刚刚组建,不少官兵训练仅一周便被派往洛林。13日晚,该旅到达洛林冬帕村。令人费解的是,这支德军明知周边有盟军,却没有派出侦察兵,且都在村内低地宿营。

这一情况被村民报告给“勒克莱尔师”,勒克莱尔当即决定,召唤美军战机实施空中打击,同时命士气高昂的“勒克莱尔师”多方封堵、围歼敌人,结果可想而知。

在盟军空中地面联合打击下,德军一些坦克刚刚启动就被摧毁,甚至很多坦克手干脆放弃坦克逃跑。本来,“勒克莱尔师”的坦克远逊于德军坦克,但由于德军麻痹大意,缺乏训练与作战经验,仅一天功夫,就有350人死亡、1000余人受伤、90辆坦克中的69辆坦克被击毁。

由假上校变真上校,看法国元帅勒克莱尔如何成为“巴黎解放者”

勒克莱尔纪念邮票


及至1944年11月23日,一路过关斩将的“勒克莱尔师”攻克斯特拉斯堡,重创德国守军,真的把法国国旗插到了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上,实现了他3年前的誓言。勒克莱尔也再次获得殊荣——“斯特拉斯堡解放者”。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勒克莱尔中将代表法国出席,在受降文件上签字。

可惜的是,这颗法国将星最终在二战结束两年后,陨落在北非上空,令人惋惜!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分享点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鼓励!如果想看更多精彩的原创作品就来关注爱历史的梵同学吧,每天都有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