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专职进行建档案、各类活动资料的工作,搞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你如何看待这些教师

跟王老师学语文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是一名任职三年的乡村教师,我校在职教师15人,拥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二百多人,所有教师都在一线教学岗位,因为没有专职的音体美教师,所以我们又身兼数职。

针对刚才所提的问题,我根据我的自身情况写几点我的个人观点:

一:目前国家政策倾向于乡村学校建设,为乡村学校提供了政策、资金支持。就我学校而言,13年新建学校食堂、学生公寓,17年至今新建综合实验楼、水冲式厕所、硬化学校操场。新增数万元的教学设备及仪器。完善了新的教学设施,那么管理也得需要完善,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因我校教师缺乏,所以几乎每位教师至少有两门课外加一个综合实验室的管理员,拿我为例,我担任三年级语文英语的教学工作,同时负责学校档案室和会议室)。

二:有些人抱怨教师把时间都浪费在省检、国检及各种会议上,宁愿不上课也要整理档案、参与一些无所谓的会议。其实换个角度来讲,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追求结果,国家、省市县为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那么这些钱有没有落到实处,有没有真正的服务到学生身上呢?这就是省级、国家级均衡验收的目的。同时呢,教师面对新的教学设备,也需付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完善个人的不足,但是绝大多数的教师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主导,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加班加点干这些工作的,并且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明确表示要有班级文化建设。

下面的几张图片就是我校教师利用暑假时间投身综合实验楼,为各室进行布置。在这里我并不是宣扬老师有多敬业,有多伟大,只是想表达一下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应该勇担重任,为每位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刘博梦雨


这类事情发生在规模较大的学校。我校教职工300多人,教师中有部分不承担教学任务。有专职实验员;有专职负责食堂人员;专职图书室管理员;专职档案室工作人员;专门检查清洁卫生的老师。

之所以有这些人的存在,是因为这些岗位确实需要人,尤其是学校大,资料多,学校的宣传任务重,实验保管及借还实验器材……

这些人往往都是从教学人员中抽出来的,工作轻松,没有教学质量考核的压力,工资分文不少,绩效工资也拿完,成为一些人向往的岗位。

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被安排在这些岗位;有些人因为教学质量差被安排在这些岗位;也有年纪轻轻,不知道怎么会安排到这些岗位的;有男55岁以上、女50以上被照顾到这些岗位的。

在我校,这些人被称为“边缘人”,每到年终,每个教师发一张表,上面有非教学人员的名字,教师就在名字后面选√“优秀”“合格”,其实大家根本就不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随便画“√”,就算考核了。

这些岗位虽然部分人羡慕,但多数人不屑。因为社会上的人都知道,这些人没有本事,没有社会地位。另外这些人的职称很难晋升,因此他们虽然工资轻松,有时也牢骚满腹。

也有个别不服输的年轻人,找领导安排上课,领导也安排给学生上课,但不到两个月,由于教学效果差,管不了学生,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讲。学生和家长集体向领导反映,最后灰头土脸被撵下课堂。

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安排工作时或申请岗位时,都应该扬长避短,尽量在合适的岗位,学校这部“机器”才能够正常运转。


平淡是真oymlq


一所学校的人员构成,除了学生之外,还有教师(教授),职员,工人等等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人员,合称教职员工。规模大的学校,分工明确,各类人员都有。规模小的学校,有些职员的工作,让教师兼任。比如学校的会计,学籍管理员,等等属于职员系列。食堂的工人,属于工人系列。而教师,是指担负教学任务的人员,教学任务,是指课程表上的教学任务。

在职称评定中,不少不属于教师系列的职员,工人,根本不能评选为某级教师。当然,教师兼任了职员工人工作的,还要看他们的教学工作量。工作量足够,是可以参评的。

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学校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比如食堂的工人,一般和校长关系不错,按教师职称系列参评工资高,也是很多的。不过,这是可以投诉的。

现在,职称评定是一团乱麻,有待整顿。


老百姓拾荒者


本人一名镇直小学数学教师,任电教主任职务。顺利完成2016年,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检查的一百多份资料建设及2017年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检查组莅临我校检查,国家级检查组,省级、市级、县级各类行政领导,而这些资料都是我组织教师利用节假日加班完成的,没有一名老师是专职的工作人员,而且都是年轻的新入职教师,他们的知识面和寻找资源的能力都比老年教师强,办事效率高,所以我认我学校不需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迎检资料,只要相关科室认真履职负责,利用好新教师这一资源,定能顺利完成各类任务。



教育新闻宣传大视野


我们对于在学校工作的人,都称呼为教师,其实,学校里除了专任教师外,还有职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说“教职员工”,学校有些老师不承担教学任务,专职进行建档案、各种活动的资料,搞校园文化建设,其实,这些“老师”就是职工。以往学校里不设这些岗位,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工作的需要,是需要设立这样的一些岗位的。

比如,专职进行档案搞资料的,其实就是档案管理员。规模大的学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做的。档案工作很重要,档案就是学校工作的印迹,就是学校的历史记录,学校怎么能不重视档案建设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人也是教师编制。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而且现实中也不少。因为人事部门没有给职工编制,而学校因为学生数班级数等原因,不缺教师缺职工,校领导就会让教师编制的人去做职工的事情,学校里没有分得的那么清楚的。

比如,有些教师年纪大了,不适合站课堂了,如果学校教师不缺,校领导会安排这样的老教师去后勤岗位,去门卫值班等,这些没有什么不可以。前提是专任教师够用就可以这样调配,实际工作中,也经常这样做。

那么,对于这些不在从事专任教师工作的教师,待遇上会有什么不同呢?在一般学校里,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原来是什么工资待遇,调整后还是什么工资待遇。这主要是学校内部的调整,这些人的身份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这样做,有些年轻人似乎不能理解,认为档案管理人员,就应该是专门的档案管理员,不应该是教师编制,还有教师职称。档案员应该评档案管理职称才对。这样当然是最好的,也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对于现在的学校,这只能是一种愿望,很难成为现实。

现在的人事制度,在学校这一块,根本就没有分的那么清,后勤上大多是临时人员,少数几个正式人员,也是因为一些原因由教师调配过去的。门卫上也是这样,没有专门给学校配备安保人员,学校只能在内部进行调剂。

对于学校里的有教师专门从事档案工作的情况,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跟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当代师说


看到有些从事人事工资、档案、文化建设的员工的诉苦,我还是有话要说。不管从事一线教学还是从事这些工作,都有其工作特点,总的来说,还是教学一线更辛苦,更累。


一、从事人事、档案、文化建设的员工是一阵阵忙,不会长期忙。比如搞一次工资改革,人事科会忙一阵,之后就会比较轻松。比如有一个项目验收,相关人员得加班加点准备资料,一旦验收完成,就有较长时间休整。相比教学一线天天上课、备课、批作业等还是要灵活轻松,所以很多人千方百计从教学一线往这些岗位跑,这就是事实。

二、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往往不当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基本由一线教学老师担任。所以一线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得当劳心劳力的班主任,累个半死,担心得要死。而那些员工就不用这么操心,至少八小时之外是自由安心的,还可以打打麻将娱乐一下。



说实话,在一所学校最苦最累是一线教学人员,不知道大家认可不?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八九十年代,我们中学差不多1600个学生,学校饭堂只需一个老师做管理(每周只上两节课)现在学生只有800人,却要一个主任(没有聘书)专管而且还不代课,现在学校15个行政(其中只有六个有聘书)+三个级长,现在全校真正上课的老师只有58-18=40个,每周14~17节课不等,但其他乡镇的中学老师们大都上12节课(只有体育图画音乐14/16)不知何解


手机用户6694810175


哎,这事说起来就沉重。现在学校不仅有专职的职工不承担教学任务,专职进行建档案,各类活动的资料工作,搞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连许多专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太多精力都耗在各种非教学事务上,评估创建,检查给收,各种文件材料,表格总结,活动会议,现在又多了一大堆的网络平台作业,APP作业等等,老师疲于应付,忙得连改作业,备课,教育学生的时间都没有了,真的是舍本逐末。


学校有些老师不承担教学任务,其实也并不轻松,自从有了网络,有了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后,上级主管部门发通知是越来越容易了,上级一些部门科室越来越喜欢搞活动了,每天各种通知文件向学校飞来,当然得要几个人不上课,来应付这些记不停止的检查验收,总结材料。什么时候才能消停下来,没有人知道。


很多老师说太累了,每天不知道在忙碌些什么。一天疲惫不堪,下班后发现课还没有惫,作业还没有批改,还得把课本带回家,作业带回家,工作时间被无限延长了。减负,都在喊给学生减负,学生的负担并没能减下来,别忘了还要给老师减负,让老师静下心来教书,真的成了一种奢望。


途虫的百味人生


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学校,不仅仅只有任课教师,还有负责后勤的老师。在我们这边,前几年还有出现教师转岗成学校保安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岗”这个名次逐渐从我们这边的教育系统淡化掉。

在我们地区,还有一些学校,在师资数量严重超编的情况下。如果让这种学校的所有教师都从事教学工作,是不现实的。故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从事后勤岗,其中就有一部分教师专门做学校一些杂七杂八的材料,比如专门负责学校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

对于这一类老师,在此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这类老师“滋生的土壤”必须是师资力量比较充足的学校。如果一个学校的老师数量只有“大猫小猫三两只”的话,那么估计别说要让某个老师专职负责建档案,负责各类活动资料的管理,负责搞传说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估计这些活动都会被校长淡化,因为教学任务才是一个学校的“主心骨”,教学方面的人手都不够,哪来的专职人员去搞那些东东?

其次,在规模较大的学校,如果没有那些管理学校材料的专职人员,那些劳什子的材料就会让大部分教师兼任负责。那样的话,那所学校的科任教师会非常辛苦。一个学校有专门管材料的老师,就相当于解放了大部分科任教师的精力,让其他科任教师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故此,说那些后勤人员是其他科任教师避免被零碎琐事打扰的“结界”,一点也不为过。

第三,专门负责哪些杂七杂八材料的人,不一定过得轻松加愉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一些学校,这些负责材料的人往往是最累的。如果让我在担任主科教学和专门管理学校材料这两个方面做一个选择的话,我肯定会选择前者:因为专门管理学校材料的那些人,必须随时待命,必须第一时间把学校需要做的材料完美搞定,否则就会挨批,甚至担责。相比于其他老师,专门负责学校材料的老师往往早出晚归,甚至一天到晚都必须坐在电脑屏幕前整理材料,还要对上级部门的任务严阵以待。

同时,有一点必须肯定,那些专门负责学校材料管理的老师,必定是教育教学方面不太擅长,或者年事已高的老教师。当然,在我们学校,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闲人”,学校的所有材料都均摊在每一个骨干教师的头上。每次迎检的时候,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不仅要担任主科的教学工作,还要做一大堆的校园文化建设之类的材料,可以说忙得和陀螺差不多。

如果你是教师,你们那边有专门负责管理学校材料的老师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微雨润苗


现在教师普遍心态,都觉得自己工作是最重要最辛苦最牛逼的那个,其他人都是不干活或者白干活不该拿钱的,这种心态尤其对行政层,觉得行政人员都是闲着无聊没事干的。整体心态需要调整。

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每个校长都会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其实我见到的很多学校,教学岗在职称晋升、学习培训方面机会远高于行政后勤人员。

现在很多学校并没有专职行政后勤岗,多数是专技教师担任或兼任,纯粹从事管理或后勤的教师很少。就在这样情况下,针对行政后勤岗位单独设置考核确实难以进行。

第三,行政后勤岗位的辛苦,是多数教学岗位人员看不到的。去年一年,我们收处上报文件1994个,算下来平均每天5个,假期和节假日值班加班都是家常便饭。寒暑假老师们在各地旅游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各项工资能正常发放不是机器人在做,是行政后勤各部门在运转保障。

我分管教学的时候,始终坚持教学考核要高于后勤和行政。等我全面了解以后,说实话,我觉得非常内疚于行政后勤的同志们。承担抱怨最多,承担工作最很重,还经常被教学口误解。

最后说一句,多数行政人员都是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的,当然部分不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别觉得会上好课是优越感,只是,现代学校的运行,需要一部分同志将主要精力转向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