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人類的過去如何,以及未來怎樣,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與未來相比,“過去”似乎留下了更多有跡可循的化石證據,我們也逐漸認同了現存人類起源於同一個非洲老祖母的“人類非洲起源說”。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但是,在僅僅不到100年前,人類對於自身物種來源這個問題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直到1924年,古人類學家在非洲南部發現了一個3歲男孩的頭骨化石,人類起源問題的聚焦點才從歐洲、亞洲大陸轉向了非洲。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200萬年前的慘案

大約240萬年前的非洲大陸上,尤其是南非和東非兩大區域,早期人科成員已經能夠直立行走,空閒出來的雙手還能抓握樹杈、石塊等當作工具,他們的頭部不再向前伸出,而是和今天的我們相似,頭與脊柱呈一條直線。他們比我們低一些,但是毛髮比我們濃密得多。為了能夠獲取足夠的食物,他們需要共同協作。因此,較小的個體可能得不到很好的照顧,尤其是極小的孩子很容易成為猛獸和猛禽的口糧。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一天,湯恩男孩跟著群體內的成員去狩獵,由於他還太小,只能被放在一邊,但是一隻鷹鵰早就盯上了他,並瞅準時機撲了上去。就這樣,湯恩被鷹鵰叼了起來,鷹鵰鋒利的爪子和尖喙在湯恩的眼窩處造成了巨大的傷痕。最終,湯恩命喪鷹鵰嘴下,他的骨頭和兔子、羚羊、猴子等的骨骼堆砌在了一起。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2006年,英國科學家還為此做了一個實驗,以探究鷹鵰的抓握能力,他們在16只野生鷹鵰的巢中,發現了669只猴子的頭骨,其中絕大多數猴子屬於同一個種類,它們生前的重量可達22斤。從猴子骨頭上殘留的穿刺痕跡和咬痕看,它們很可能是被鷹鵰爪子抓握著送回了巢中。而且,湯恩男孩眼窩處的傷痕與猴子頭骨上的傷痕非常相似,鷹鵰完全可能將他叼起。事實上,直到今天,非洲鷹鵰也時常會攻擊猴子、野兔、狐狸。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200萬年後的發現

在非洲找化石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20世紀20年代,不光尋找的過程困難重重,論證的過程更是充滿質疑,甚至譏諷。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1924年,體質人類學畢業生雷蒙德·達特(Raymond Dart)前往南非,由於他經常出現在採石場尋找化石,時間一長,採石場的負責人一發現骨頭,就會主動拿給達特看。當年11月末的一天,達特從最新送來的一批骨頭裡,找到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顱骨,這就是後來所說的“湯恩男孩”。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在湯恩男孩的下頜骨上,殘留著整套乳牙,他的第一恆臼齒正在萌出,當時的鑑定結果表明,頭骨屬於一個6歲左右的小孩,很多年後人類學家從牙齒髮育狀況、牙冠的形態,以及牙根的長度判斷,湯恩男孩其實只有3.3歲,不足1米高,體重約20斤,腦容量約500毫升,與一個成年大猩猩相似。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達特根據下頜骨形態、腦容量、頭部與頸椎的位置斷定,湯恩男孩已經可以直立行走,與人類十分接近,因此在1925年的《自然》雜誌上,達特發表了論文稱,湯恩男孩有明顯的類人特徵,是當時已知最古老的人科成員化石,也是非洲發現的第一塊早期人科成員化石,由於發現在非洲南部,所以將他命名為了南方古猿非洲種。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然而,這個說法一經提出,就受到了許多權威學者的質疑,他們認為湯恩男孩不過是發育不完全的黑猩猩。隨後四位權威人類學家的鑑定結果更是讓達特成了人們譏諷的對象,因為四位專家中的三位都否定了湯恩男孩為人科成員的說法,他們認為其應該與大猩猩或黑猩猩有關,但其實,四位專家都沒有親眼見過湯恩男孩的骨骼化石。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直到1947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在見到了達特發現的骨骼化石後,南方古猿非洲種才被肯定,成為人類大家庭中最早的成員之一。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人類非洲起源說

達特找到的湯恩男孩之所以會受到權威學者的譏諷,與當時的科學研究成果有關。在20世紀初期,人類學家在歐洲發現了尼安德特人,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了爪哇人,在英國發現了皮爾當人(直到1953年才被確定為是騙局),他們看起來比湯恩男孩更接近現代人類,因此人們的目光都注視著歐洲和亞洲。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雖然在那之前,達爾文就提出了“非洲很可能是人類的搖籃”,但並沒有化石證據能夠證明。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所以當1924年達特發現湯恩男孩時,雖然有不少人表示懷疑,但還是有部分學者開始前往非洲,希望能夠找到更多與人類發源地有關的證據,比如著名的人類學家利基就在1930年前往非洲,試圖找到比湯恩男孩更為古老的人科成員。

200多萬年前被鷹叼走的3歲男孩,如何使非洲成為人類的搖籃?

可以這樣說,湯恩男孩所代表的南方古猿非洲種,雖然經歷了20多年的時間才被認可,但是他改變了人們對於人類起源地的看法,是人類進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轉折,真正將非洲拉入人們的視野,成為了人類的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