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畫國畫?

暝嘯幽篁


推陳出新,國畫有民族血脈。無論是工筆還是大寫意,都可以在現代流行的各種畫派風格及歐洲古典油畫中,找到知音。傳統的國畫,是修行的工具,也是修行的成果。佛言世間諸工巧,乃出世因。所以僧侶中,民間修身養性的人中,有不少繪畫愛好者。由於天資差別,也造就了不少畫種。國畫的概念應科學,應包括中華民族先輩們畫的所有畫,包括唐卡等。畢加索總結到:真正的藝術在中國。因為,國畫,即中國畫,一直是認真的,她追求人神共鳴,天人合一的景界。是生命的橋樑。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我的啟蒙老師是畫油畫的,有一次帶我去他們的工作室,看到牆上掛著國畫,七幾年的年畫都是印刷品,他們主要是畫膠底版。當我看到國畫大家的作品時就被吸引和振憾,也所是骨子裡的喜愛,以後就遍訪名師,決心自創一家,可是我設有天賦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學生,一但學了素描就很難突變岀來這是我的貼身體會。





雲山13109466


為什麼要畫國畫,

很小時候,在個親戚家裡,看到一幅畫,畫面是,有一棵樹,樹稍上有一隻蟬,蟬後的樹枝上有一隻螳螂,另一隻樹枝上,站著一隻鳥,樹下有一個小男孩手裡拿著彈弓!

畫面的吸引,沒聽到媽媽的喊聲,直到那位親戚進門,把我從那個貼畫的房間裡拽出去。我問誰畫的,親戚說買的!這張畫面從此刻在心裡。

出生年代裡,見到最大的畫是,村口高大的語錄碑,碑上是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畫像,再就是過年時貼在牆上的年畫!

國畫創造的意境狀態讓人著迷,一行白鷺上青天,獨釣寒江雪,門泊東吳萬里般,小荷才露尖尖腳等等,把詩詞中的美好,用一張畫表現出來!

國畫手法獨一無二,通過墨分五色,表現出各種意境,濃,淡,幹,溼,是其它畫派無法表達和替代的。

國畫的含蓄美,是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沉澱。牡丹與雞代表富貴吉祥。梅花與喜鵲表示喜上眉稍,四隻三喜鵲代表四喜臨門,紫藤表示紫氣東來,畫只葫蘆表示福碌。桃子表示壽,畫荷花與魚表示連年有餘等等,那種含蓄美只有用國畫表達。

國畫能練習你靜下心來,既能修心養性,也能延年欲壽。更能忘記煩惱,畫畫須習字,習字須讀詩,讀詩讓人雅,忘卻庸俗事!

所以,退休後最要緊的是學國畫,無論好壞,水平高低,但只要學習,晚年的生活一定很從容而幸福!


親情鶴


國畫!我們民族文化之魂

江南的小橋流水、塞北的萬里冰封、廣西的桂林山水、大西北的敦煌莫高窟、九寨溝、東部的萬里群山,無時不刻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國人的智慧!造就了偉大的山水之美,山中有景,景中有煙火人家……歷代風流人物更是層出不窮,他們用畫筆淋漓盡致表現出中華的秀美河山和千古人物動物,花鳥魚蟲,這就是國畫!

國畫的表現形式多樣,工筆,水墨白描、潑墨重彩等,構圖講究近大遠小,近實遠虛,高遠平遠深遠結構,表現手法更是繁雜多樣!清代鄭板橋棄官不做專心畫竹,竹之氣節為我中華!近代畫家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叢林盡然、張大千晚年的潑墨重彩,更是紅遍大江南北、白石老人的蝦彷彿在遊動、白菜上的蟈蟈似乎在鳴叫……人物畫,早期有芥子園畫圃行業之典範!清明時期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更是萬人皆知,近代范增人物畫也很優秀!名人名家舉不勝收,他們以 國之畫,來表現我們的萬里江山和千古人物……

為什麼要國畫呢?國畫不僅能表現我們的山川美景,還能陶冶情操、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同書法一樣傳遍世界,讓所有的世界友人更加關注、關愛我們的祖國!國畫不僅屬於中華民族的,她也屬於世界的……


美評天下


1、接觸和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對身心和修養都有很大好處,終身受益。

2、國畫講究的是意境,講究內涵,講究真,善,美的表現。培養氣質,陶冶情操。

3、國畫和其他畫種不一樣,如素描油畫可以隨時修改;國畫則落筆成形,不可更改。所以可以鍛鍊判斷能力。培養“膽大細心、求真求實”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素質。

4、學習國畫需要耐心。所以可以讓人靜下來。

5、國畫中的形象不同於現實中的形象,不同於攝影。攝影和油畫等基本上是現實形象的直接呈現。國畫形象是表現性的形象,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是經過概括了的提煉的形象。是現實的昇華和內心的表達。所以,學習國畫會讓你學會一種更高的藝術的思維方式。

6、學習國畫讓你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






月亮肩上站著北


因為我是愛國主義者啊!



國服鍾馗


簡略的用這個故事闡述下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國畫,1956年7月29日的中午11點30分,張大千先生攜其夫人徐雯波拜訪了20世紀西方最偉大的畫家畢加索。

傳說中在家裡從不穿上衣的畢加索很破例地穿了件條子襯衫,還穿上了很正式的長褲和皮鞋。隨後畢加索拿出了些臨摹的齊白石中國畫習作,饒有興趣地問張大千:“張先生看這些畫畫得怎麼樣?”畢加索便接著說:“這些畫都是我畫的,我最近對中國畫畫法很感興趣,正在學習,請您指教一下。”張大千思忖了一下,然後說:“我們中國畫不求形似但重寫意,畢加索先生還是很得中國畫的神韻精神啊。”

突然,畢加索抬起頭盯住張大千的眼睛,認真地說:“我最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何以要跑到巴黎來學習藝術!”

張大千一驚,以為自己聽錯了,連忙示意趙翻譯。他又接著翻譯畢加索的話:“不要說法國巴黎沒有藝術,整個西方,白種人都沒有藝術!”

配在這個世界談藝術的,第一是中國人;其次是日本人,日本藝術又源自中國;第三是非洲人。若把東方藝術比作精美麵包,西方的不過是麵包屑罷了。”

以上這個故事並不是杜撰出來的,也有聽說林風眠當年去日本留學期間也有類似的說辭,所以說中國畫就是我們的國粹,就像是我們的語言文字或者中醫以及武術,我們自己幾千年文化的總結都是經過無數次的淘汰演變才流傳下來的,我們為什麼不去傳承不去發揚?

再者,中國畫並不是門技術而是門學問,它與傳統文化緊緊相連,與戲劇、舞蹈、音樂、建築,園林,都是姊妹藝術。

宋·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以說國畫的根本也就是在畫外不在畫內,這就是為什麼古人崇尚文人畫的緣由!中國畫不僅可以怡情養性,其中又可以說包羅萬象。



隴上髙世鋒


國畫是我國的國粹,是我國幾千年文化藝術繼承與發展的藝術結晶,國畫與西方繪畫相比較有其特有的創作方法和審美追求。國畫的筆法和墨法豐富多彩,詩書畫印為一體,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的意象表達,具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是我國的文化藝術瑰寶,需要一代一代人去繼承併發揚光大。




鄂東美術


學習國畫是一個人一生的藝術修養,當你鋪開一張宣紙,研好幾滴油煙,拿出自己心愛的毛筆,這一刻世界會是如此安靜,特別是畫上一副國畫山水,就像是一場大自然的旅行,那種心靈的洗滌無以言表。傳統國畫能夠開啟人類的藝術智慧,從線條,色彩,構圖,章法等……能夠感悟藝術表現的多元化,開啟人生智慧,用美好的眼光看待世界,服務於當下生活。中國畫是每個學習藝術的人,心靈深處的一塊淨土……

經常會以極簡山水意境拍攝一些攝影作品,唱和幾句對詩詞的感想。

《畫中水墨寄懷》

水暈墨章半有無,如兼五彩境象生。

幾度秋風洗渲素,多少塵心歸世中。

《見空山水墨.冬》

霜寒飛鳥上,霧遠人跡少。

空山夾湖水,丹青過橫橋。

(下圖畫作,硬筆山水勾線)

(下圖三幅,黑白攝影作品)








北京大美藝術


畫畫,是感知美最簡單的方式。

中國人感受美,首選國畫!

中國畫是讓人靜下來的藝術,它不表現戰爭,不表現血腥,不表現暴躁,也極少表現焦慮。它追求至靜至遠,調和天人。筆墨勾染間,看百花盛開,聽山間蟲鳴,觀雲煙變幻,那是世界最純真的模樣!

練習國畫,還可以培養觀察力、思考分析和表達能力。在學習過程中,

做工筆,則惟妙惟肖,觀察至為精詳;

做寫意,則繪影繪聲,攝取所畫之精神與特徵。

工筆取其精微,寫意取其大體;

工筆求其形,寫意尋其神;

練習即久,則萬物之精粗大小,一覽便知。

具此等觀察力再從事於其他學術,亦當有事半功倍之效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