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李通武力值如何?

用戶頑主123


正史上,李通是曹操軍中一位重要的將領,而且是帶著部眾入夥算是一個小小的山頭,除了資歷低一些外,其他的和李典有些類似,所以立的傳也僅在五子良將和李典之後,而且戰場表現還挺出色,大飛熊也寫過,這裡不一一贅述。因為,但凡談到武藝的問題,適合從《三國演義》入手。

但是,李通在小說中出場不是很多,還是缺乏參考案例,所以只能試著分析一下。李通的出場在曹操和張繡,劉表聯軍的淯水之戰,當時,曹操大軍擊敗了張劉聯軍,但是鎮守許都的荀彧發來消息袁紹來犯,曹操只能撤軍。由此,賈詡建議聯軍不要追擊,結果正如所料,劉表張繡大敗。但是,這次賈詡卻堅持一定再追擊曹操,甚至以殺頭來保證,果然這次張繡大破曹操後軍。還好李通突然帶著一彪軍殺出,導致張繡不敢再追殺,曹操大部分後軍也算保住了性命,曹操知道後大喜,封李通為建功侯,守汝南邊界《三國演義第十八回》。




李通雖然有功,不過文中始終沒有描寫和張繡軍的廝殺情況,只是說明了張繡因此不敢再追,收兵回安眾。由此可見,張繡雖然可能有其他的顧慮,但是起碼李通的武藝足以讓張繡有所忌憚,否則張繡也可以順手解決了李通,所以李通的武藝應該和張繡比差了一些,但是距離不會太大。問題是,張繡的武藝又如何呢?從宛城之戰來看,張繡一直是單獨領兵作戰,胡車兒雖然是張繡部將,卻不見得武藝高過張繡,只是作為特種兵來使用。南陽之戰,張繡大破曹操大軍,呂虔,于禁負傷,所以張繡的武藝應該在一流以上,強一流左右的級別。所以,李通的武藝應該能達到一流左右。




但是,潼關之戰,馬超連續八九個回合擊敗於禁;二十回合擊敗張郃;數回合之內,馬超斬殺了李通《第五十八回》;張郃是很純粹的正一流高手,于禁弱一點,一流下到弱一流左右,兩位武將的表現都超過了李通,是不是說明他就是二流的角色呢?當然不是,于禁和馬超對戰,兩方更多的是試探,馬超也沒有盡全力;隨後比于禁更強一些的張郃來戰,馬超肯定想,曹操的一流高手這麼多,車輪戰打下去,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呀?所以,打退了張郃,馬超肯定急著要殺陣,不走運的李通正好出來迎戰,於是幾回合就被馬超收拾了。超一流的武將能夠斬殺一流的武將也算了情理之中,更何況原文中馬超是奮威,也就是性急的馬超也是用了十二分的功力才殺的李通,為接下的衝陣造勢。

所以,李通的武力值應該在一流到一流下左右的實力,至少不會輸給於禁,屬於中游水平。


大飛熊騎士


一般討論武力值默認就是《三國演義》了,在演義中李通的武藝一般,最多二流水平。

李通在正史上名氣其實挺大,在曹操手下的外姓大將中雖然不如五子良將,不過也和李典、臧霸、典韋、許褚、龐德等人並列。在曹操手下屢建戰功,特別是江陵之戰時,李通身先士卒,打通了到江陵的通道,接應曹仁撤軍,功不可沒。

不過在《三國演義》中,李通就是標準的龍套人物。他唯一一次出場是曹操和馬超的潼關之戰。此戰于禁第一個出馬,和馬超戰了八九合以後敗走。第二個出馬的是張郃,戰了二十合後也敗走。李通第三個出場,結果戰不數合,被馬超奮威一槍,刺於馬下。

從這三戰結果看,李通肯定遠不如張郃,和于禁相比不僅和馬超打的回合數要少,而且於禁畢竟全身而退,李通卻被殺身亡。因此李通的武藝還要弱於于禁。

張郃在《三國演義》中被趙雲、馬超、張飛擊敗過,和張遼戰平,擊敗、殺死了楊昂、孟達、雷銅等人,可以躋身一流。

于禁表現要弱一些,曾經敗給張飛,和樂進聯手對馬超被擊敗,和許褚、李典聯手戰趙雲也沒能佔據上風。結合和馬超對戰結果看,他要比張郃低一層,屬於二流水平。

所以如果單純從交手結果看,李通估計最多就是三流。

不過按照書中原文所說,馬超對李通時是奮威出手,來了一個暴擊。而且之前馬超連勝兩場,正是士氣高昂的時候,狀態良好,所以出手要比之強更為凌厲。所以李通的戰死,可能有一定的特殊因素。

如果李通和于禁的出場順序換一下,估計于禁也危險,綜合考慮,李通的武藝大致和于禁相當,或者是稍遜一籌,勉強也算二流之列。


不沉的經遠


李通(167年-209年),字文達,小字萬億。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陽)人,東漢末年人物,汝南太守。早年以遊俠聞名於江汝,曾謀殺周直,獨霸朗陵縣。後來,率眾投奔曹操,補充兵源有功,拜為陽安都尉,其間不因私而忘公,不因其妻子的求請而過問扏法者。官渡之戰不但不被利誘,在當時許都以南民心不穩,唯李通的陽安猶存。建安十四年,救援曹仁,且戰且前,病死於途中。諡曰剛侯。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袁紹派使者到李通駐地,任命李通為徵南將軍,劉表也在暗中招誘他投順,李通全都拒絕了。蒼天航路 李通(小字萬億)形象

李通手按劍柄怒叱他們說:“曹公英明智慧,一定能平定天下。袁紹雖然強大,卻統率無方,最終仍要被俘虜。我拼死也不懷貳心。”就殺了袁紹的使者,把送來的徵南將軍印綬送交曹操。

此時,豫州各郡大都反叛,只有陽安郡不為所動,李通錄戶調時,朗陵長趙儼進見時說:“今天下動盪不安,各郡先後反叛,有心歸附朝廷的地方再徵收戶稅綿絹,恐怕會引起民怨。況且遠近都有憂患,這些都不能忽視呀。”李通說:“袁紹和曹公相持不下,軍情緊急,左右郡縣又紛紛背叛。假如我們再不徵收戶稅綿絹運往朝廷,那些愛探聽消息的人一定會說我們是見風使舵,別有企圖。”趙儼說:“事情也正如您考慮的那樣,然而還是應當權衡利弊,暫緩徵稅,我願幫您解決這個難題。”於是就給荀彧去信說:“現在陽安郡應該把徵收的綿絹送往朝廷,但是道艱路險,必招致敵寇的襲擾,眼下百姓窮困,周圍鄰近的郡縣一同反叛,我們陽安郡也面臨傾覆,易如反掌。這可是關係一方安危存亡的緊要關頭啊。況且本郡百姓執守忠節,雖處險境依然不生二心,對微小的善事也一定要有所獎賞,那麼心懷忠心的人就會再接再厲,肝腦塗地。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一定要藏富於民安撫於民。我們覺得朝廷應該憐惜撫慰本郡的百姓,將已經收的綿絹全部退還給他們。”荀彧答說:“我即刻將此事上報曹公,公文下發你郡。將綿絹全數退還百姓。”陽安郡的吏民聽到這個消息,上上下下,歡天喜地,人心安定,更是執守忠節。 

李通又攻打郡中的賊寇瞿恭、江宮、沈成等,把他們全部擊潰,送上斬獲的首級,平定了淮河、汝水一帶。曹操改封李通為都亭侯,任命他為汝南郡太守。這時候,賊寇張赤在桃山集聚了五千多家黨羽,也同時被李通攻破。 



FlyDragon87


李通(167年-209年),字文達,小字萬億。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陽)人,東漢末年人物,汝南太守。早年以遊俠聞名於江汝,曾謀殺周直,獨霸朗陵縣。後來,率眾投奔曹操,補充兵源有功,拜為陽安都尉,其間不因私而忘公,不因其妻子的求請而過問扏法者。官渡之戰不但不被利誘,在當時許都以南民心不穩,唯李通的陽安猶存。建安十四年,救援曹仁,且戰且前,病死於途中。諡曰剛侯。





陸霏霏愛看劇


李通是屬於嚴重被演義過分貶低的大將,歷史上他是曹魏集團的猛將,地位也不低,不過既然討論武力值了,那麼肯定以演義為依據,歷史上的單挑屈指可數。

演義中的李通武力怎麼說呢,還算不錯吧,當然肯定不如張遼、張郃這些一流名將,但是二流強將的水平總還是有的。

演義中的李通

演義中的李通守備汝南,在曹操與張繡、劉表作戰時救援了曹操,得到曹操的封賞。 赤壁之戰時李通率領曹操的精銳部隊右軍白旗隊。

李通運氣很差,在潼關之戰被暴走的馬超速殺。

超咬牙切齒,大罵:“操賊!歉君罔上,罪不容誅!害我父弟,不共戴天之仇!吾當 活捉生啖汝肉!”說罷,挺槍直殺過來。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交戰,鬥得八九合,于禁 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

李通的武藝實際上和于禁差不多,于禁和馬超堅持了八、九合敗走但是起碼保得性命。

但是馬超在和李通戰的時候,正殺到巔峰,奮威之下,李通悲劇的被秒殺。李通被速殺引起了曹軍的恐懼,因為曹營自己也沒有可以超神秒殺李通的猛將,曹軍遂大敗。

歷史上的李通

歷史上的李通比演義中厲害多了,是曹魏陣營的重要將領。

李通早年是個遊俠,能當遊俠肯定武藝很不錯,李通家鄉有個叫周直的豪強,手下有兩千多戶人家,是一股小的割據勢力,對李通也常有加害之心,李通決定先下手為強。

李通在一次與周直的聚會,趁都喝高興的時候突然偷襲周直,之後李通吞併了周直的隊伍。

李通在家鄉割據自立了一段時間,後來看清形勢的李通帶領部曲去許昌投奔曹操,曹操非常的高興,任命他為振威中郎將,屯駐汝南郡西界,後為汝南太守。

李通是帶著股份加入曹操陣營的,地位一直很高,當然歷史上李通不是馬超殺死的,他是病逝的。

李通在曹操和馬超作戰前就已經病死了,公元209年,周瑜和劉備圍攻江陵,江陵守將曹仁緊急求援,李通率部隊去救援曹仁,在途中和關羽的軍隊血戰,表現的非常英勇,但是此時李通深染重病,不久便病死軍中,年僅四十二歲。

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追贈他剛侯的諡號。下詔說:“當初袁紹大兵壓境,從許昌、蔡縣以南,人人都懷有異心。只有李通仗義不顧個人安危,使懷二心的人都對他服氣,朕非常感激他。他不幸早逝,他兒子李基雖已承襲了爵位,仍然不足以酬勞他的殊勳。李基的哥哥李緒,以前屯駐樊城,又有功,舉世都認為他的功勞很大。現在任命李基為奉義中郎將,李緒為平虜中郎將,表示特殊的優待。”

可以看出李通算是曹魏陣營的一個重要人物,演義黑的太過,能當遊俠武藝自然也不差的。


我家的貓叫皮蛋


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武將,在戰場上曇花一現,如絢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瞬間釋放出光彩,隨即就結束了自己的征程,煙消雲散。

曹魏陣營中的李通就是這樣。李通的出場次數並不多,給大家印象深刻的大概有這麼兩回。

第一次是在宛城之戰中。曹操勢大,盤踞宛城的張繡就想歸附於曹操,雙方從敵對改為合作。用現在的理解,與當年北平和平解放一樣,張繡這屬於“戰場起義”的性質,交出部隊,保留軍銜,享受較高的待遇。曹操到了宛城,雙方接洽,本來談挺好,過程也挺順利。但曹操這廝犯了老毛病,他盯上了張繡寡居的嬸孃鄒氏,接到營中胡天胡地去了。張繡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侮辱,叔可忍而侄不可忍,就率兵發動兵變,夜襲曹操大營。

曹操猝不及防,情急之下褲衩都穿錯了,也幸虧鄒氏的臀圍大,曹操勉強繃進了黑絲網中,邁著兩條毛茸茸的雙腿在田野上赤足狂奔。這一戰,損失慘重,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猛將典韋都殞命歸西。曹操再整兵馬,與張繡對戰,但天下第一毒士賈詡為張繡屢出奇計,打得曹操落花流水,正在倉皇敗退之際,有一支兵馬殺到,阻住張繡,使曹軍安全撤退,這支人馬就是李通率領的。曹操就“封之為建功侯,守汝南西界”,以防禦張繡和劉表。

從這次戰鬥來看,李通有可能和“槍王”張繡對過幾招。張繡這人耐力不算太好,兩次追殺曹軍,累了大半天,體力消耗很大,就沒能把李通挑了。李通自我感覺不錯,以為自己這兩下子還拿得出手,這就為他以後倒黴埋下了隱患。

李通第二次出戰就是在潼關之戰了。馬超為報父仇,率西涼兵馬反叛,大軍直下潼關和長安,曹操率主力部隊前往迎擊。雙方在潼關城外對峙,各佈陣勢。

馬超陣前搦戰,曹軍中於禁出馬迎敵,“鬥得八九合”,抵擋不住,敗下陣來;張郃挺槍躍馬,接戰馬超,“戰二十合亦敗走”。這時候李通就上場了,在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僅僅數合就領了盒飯。

看來李通這廝的武藝實在是不堪一提。還曹魏陣營中,于禁就已經夠肉頭的了,但至少還能保住性命,張郃也能夠見勢不妙,拔馬就跑,李通就有點不自量力了,他還真敢上,結果瞬間就被馬超秒殺。

陣前廝殺不是件簡單事情,覺得情況不妙,就得趕緊跑,才能活得久些。李通是完全低估了馬超的實力。他看到于禁打了八九個回合,張郃也撐住了二十回合,加起來也有三十個回合了,馬超的體力應該有所下降,他再去撿個便宜,如果能撐個十幾二十回合,他也成“五子良將”的水準了。但他眼力不行,沒看出來馬超其實是個技術型的猛將,陣前廝殺更多靠的是技術而不是力量,以巧破千斤,前面那三十回合的體力消耗極其微小,而且馬超的槍術風格與張繡完全不同,詭譎狠辣,“數合之中”就發現了李通的破綻,一槍把他挑了。

推測一下李通的武力值,以幾個戰例來做個比較。馬超屬於超級猛將,與趙雲、張飛一樣都是使用刺擊型武器。

馬超少年時代曾經在長安之亂中“不數合”刺死西涼軍將領王方。

張飛在正常廝殺的情況下,對陣黃巾軍首領高升,“不數合”刺於馬下;博望坡對陣夏侯蘭,“不數合”刺死;零陵之戰“不數合”擊敗邢道榮。

趙雲在正常廝殺的情況下,曾經“戰不數合”刺死袁紹舊將呂曠(呂曠有斬獲紀錄);界橋之戰中曾“戰不數合”刺死袁紹大將麴義(這屬於戰場意外相遇,麴義是有斬將紀錄的)。

通過這樣比較,李通的武力值就基本定位了,屬於三流水平,和高升、王方、夏侯蘭同一個層次,而比一個回合都頂不住的淳于導、夏侯恩稍微強些,低於邢道榮、于禁、呂曠這些二流末。

當然,在《三國演義》諸位戰將中,李通仍然屬於炮灰級別。


饞嘴肥貓鏟史官


李通字文達,江夏平春人也。以俠聞於江、汝之間。與其郡人陳恭共起兵於朗陵,眾多歸之。——《三國志 李通傳》這是三國志對李通的描寫,而在三國演義裡李通則是一個為馬超湊人頭的人物,那麼他的實力究竟如何呢?讓我們來看下。

李通,以遊俠名聞名於江汝地區。至於這個遊俠之名嘛,我們說得好聽點就是“行俠仗義,遊走江湖”,難聽點麼就是“劫富濟貧,打家劫舍”。沒錯,就是一夥遊走在江淮汝南地區的賊寇。當時以任人唯賢而出名的曹操正是李通這類盜匪的好去處。於是我們的主人公便率部投誠,成為曹操手下的一名中郎將。

公元197年,曹操親征張繡,曹洪初戰失利,李通率部連夜趕往大營,以補充損失。之後又作為先鋒,回擊張繡,並大破張繡軍。

公元209年,當時周瑜與劉備率軍圍困江陵,曹仁拼死守城近一年。同時,為了阻止曹操的援軍南下,劉備派出關羽向北挺進,阻止援軍。

在面對關羽的阻擊,李通一沒有潰退,二沒有停滯不前,他率援軍一步一步向前江陵靠近。從史書上來看,李通絕對是身先士卒。關羽軍眼看阻止不住,便也退去。李通也順利將曹仁北撤至樊城的道路打通,成功退回。只可惜,李通卻病逝在了勝利的最後一刻。年僅四十一歲。

由此可見李通雖算不上一流武將,但是能大破張繡,擊退關羽,其在武力和謀略上在三國也算是能排上名的只可以英年早逝,讓其在三國亂世中沒留下濃厚的一筆。


光頭哥1234


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武將對戰是原著中的一大亮點,由於羅貫中增加了名將之間單挑的詳細描寫而使得小說深受人們喜愛。武將們之間的經典戰例也成了大家評論名將武力值的重要依據。然而《三國演義》裡部分武將交手的描寫有些違背真正的歷史,還把部分武將嚴重地削弱了。在羅貫中的筆下,蜀國五虎將的武力值基本僅次於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曹魏、江東的勇將很難與蜀國五虎將打成平手。比如蜀國的馬超就非常英勇過人。潼關一戰,馬超從此名揚天下。

在《三國演義》中,當時馬超為了替父親馬騰報仇,於是聯合韓遂起兵二十萬大舉進攻曹操。由於馬超太過勇猛,同時西涼兵戰鬥力驚人,因此很快打到了重要據點——潼關。潼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歷來都是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潼關門前,馬超九回合殺退了于禁,二十回合打得張郃狼狽而逃,十回合不到一槍挑李通於馬下。三場戰鬥盡顯馬超的英雄本色。要知道于禁、張郃、李通也是名將一枚,竟然都被馬超給輕鬆“虐菜”,實在有點不可思議。特別是馬超連戰于禁、張郃兩人後還可以秒殺勇將李通,實在有點讓人意外。

不過三國志中記載李通還是很忠義的,有勇有謀,至少不是戰武渣!


凌霄子墨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李通,他字文達,早年時期曾以游下的身份聞名江汝地區。能做遊俠、又有聲名,其武功自然不會弱。

東漢末年,天下混亂,割據勢力林立。後來李通和一個叫陳恭的在朗陵起兵,當時有一個叫周直的,他們雖然面和卻心不和。陳恭為人不能做決斷,於是李通就自己定計殺了周直,周直死後,其部隊自然歸順了李通、陳恭。

然而陳恭後來卻被他妻子的弟弟殺死,部隊也被其妻弟吞併。當然李通之後是為陳恭報仇了的,而後又活捉了黃巾軍大帥吳霸。

東漢末年時,曹操因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地位顯赫,以天子之名征伐四方而名正言順,其勢力自然很大,於是李通就帶著他的部隊投奔了曹操。

在曹操徵張繡時,李通是先鋒,因立功被封為建功侯,讓其在汝南做了陽安都尉。李通在任期間,他不因私廢公,不因妻子的求情而對執法者施壓。

重要的是他在曹操和袁紹進行官渡之戰時,因為前期袁紹是佔很大優勢的,所以當時許都以南的民心不穩,但只有李通在任的陽安還不錯。同時李通面對袁紹、劉表的招誘,他都是拒絕的。後李通因功被封為都亭侯,為汝南郡太守。李通去世時,他四十二歲,後來曹丕登基,追其諡號為“剛侯”。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0455131123628911"} --}

中孚鑑


李通字文達,小字萬億。江夏平春(河南信陽西北)人,以遊俠名聞名於江汝地區。

其武力表現在:其一,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李通帶領部眾到許昌投奔曹操。曹操征討張繡時李通帶著士卒連夜地趕來見曹操,補充了曹操的兵員令曹操有兵再戰,李通作為先鋒,回頭攻打張繡並大破之。

其二,李通在陽安郡任期內,曾征討賊寇瞿恭、江宮、沈成等,把他們全部擊潰,送上斬獲的首級,平定了淮河、汝水一帶。任命他為汝南郡太守。這時候,賊寇張赤在桃山集聚了五千多家黨羽,也同時被李通攻破。

其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和劉備圍曹仁於江陵,又有關羽別動隊去斷絕北邊的救援,李通率眾救援曹仁進擊關羽軍,一路上表現英勇。

總體來說,李通的武力在強於三流武將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