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警2000受制外国平台,空警500横空出世,填补战略天眼不足

有这么一种错觉:很多朋友觉得空警500比空警2000要弱。可能是觉得500没有2000大,也可能觉得空警500的平台没有空警2000那么“壮实”。但事实上空警500的性能并不比空警2000弱 ,而空警2000没有继续发展或者没有量产的原因是因为平台不合适。所以反倒空警500目前是非常受欢迎的。

空警2000受制外国平台,空警500横空出世,填补战略天眼不足

空警2000预警机



空警2000本身是以俄制伊尔-76运输机为平台开发的大型预警机,但以伊尔-76为平台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隐患:数量问题。因为中国几次引进的伊尔-76是原装进口,不管是从俄罗斯购买的新机还是从乌克兰购买的翻新机,没有生产许可,所以改一架少一架。从90年代开始,中国因为缺乏有效的大型运输机开始引进的伊尔-76,但总数量只有26架,这种巨大的战略运输机缺口就注定不可能无限制用伊尔-76改预警机,这样根本就是得不偿失。所以最后只改了5架,再扣除试飞院1架,剩下能用的伊尔-76实际也只有20架,这个数量还凑不够1个团。

空警2000受制外国平台,空警500横空出世,填补战略天眼不足

伊尔-76大型运输机


所以我们为什么紧迫的需求运-20,一直在不断的加速生产大型运输机,就是战略运输力量太紧张了,这次武汉战略空运一次性动用11架大型运输机,这种规模全部动用伊尔-76也挺麻烦,所以还是动用了运-20。而且像这种大型运输机会有很多改型,比如空中加油、特种运输、预警平台等等,以前没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那是没有办法,现在有了自然是短时间内就非常急迫了。下面这张图就是疑似带空中加油能力的运-20,机翼位置加了似乎是加油吊舱的东西。当然,这段话就是题外话了

空警2000受制外国平台,空警500横空出世,填补战略天眼不足

既然伊尔-76我们不能自产,又不能占用宝贵的战略运输资源,那么我们只能寻求一个可靠的、能自给自足的平台。在2014年以前,中国可靠的大中型运输机平台只有运-8和运-9,但是运-8太老,各方面技术水平都已经全面落后,运-9虽然是运-8的大改,但至少贴近我们现在的实际需求。所以运-9成为了当时唯一的选择,这就有了空警-500预警机。

空警2000受制外国平台,空警500横空出世,填补战略天眼不足

运-9运输机

其实从性能上讲,空警-500并不比空警-2000差,这个型号不是数字越大越厉害。从雷达上讲,空警500搭载的是三面阵数字式有源相控阵雷达,单从性能上讲反而比空警2000上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还要强一些,最大探测距离超过450公里、可以同时处理数百批目标,所以最主要的雷达方面空警-500其实是胜出的。

空警2000受制外国平台,空警500横空出世,填补战略天眼不足

空警500预警机

从续航和滞空来说,虽然空警-2000的平台伊尔-76有着将近20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但是改装大型雷达后再加上燃油效率并不高的D30涡扇发动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续航能力,滞空时间大概在5-6小时左右。而运-9虽然只是中型机平台,但4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综合油耗比涡扇要小的多,续航时间也基本能达到5-6小时。所以从这方面其实二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所以我们说,从性能上讲空警-500并不比空警-2000弱。既然运-9能自己自足,不受产量限制那么我们直接用运-9改空警500就好,伊尔-76继续作为战略运输平台使用。这几次大灾难时都能看到伊尔-76的身影。

空警2000受制外国平台,空警500横空出世,填补战略天眼不足

在武汉机场执行投送任务的伊尔-76

其实预警机最佳的平台还是客机,美国E-3用波音707改,E-8战场监视机用波音707改,E-767预警机用波音767改。既然预警机对滞空有要求,那么燃油经济性和巡航性能最好的自然是客机,因为航空公司为了保证利润是最“抠门”的。而且用客机改的预警机舒适性能极佳,毕竟机组人员长时间滞空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的。但我们没有合适的客机平台,只能依靠运输机。

空警2000受制外国平台,空警500横空出世,填补战略天眼不足

E-3“望楼”预警机


空警2000受制外国平台,空警500横空出世,填补战略天眼不足

E-767预警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