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 复盘日记:我想要你明白这真的不是无用功

Day 6 复盘日记:我想要你明白这真的不是无用功

2020.3.5 天气晴


ONE 致自己

如果一个人一年反省一次,很可能一年后发出如此感慨:一年过去了,要好好努力。如果一个人半年反省一次,那他可能半年过去了,然后感慨怎么半年过去了,什么事都没干成,下半年要好好努力。如果一个人一天反省3次,那这种情况一定不会发生。

——剽悍一只猫

TWO 月计划

  • 雅思备考

THREE 周计划

  • 王陆语料第3、4、8章
  • 口语练习10小时
  • 练习大作文各类型1篇,并分析总结(以教促学)
  • 跑步2次
  • 阅读《精要主义》

FOUR 日清单

♥今日

  • 休息

♥昨日

  • 口语2小时
  • 语料1小时(只完成了24分钟)
  • 单词1小时(实完成1小时53分钟)
  • 写作1篇并修改

FIVE 微习惯

  • 冥想5min
  • 零极限清理2次
  • 极简文件9个
  • 俯卧撑10个
  • 卷腹20个
  • 形体动作2个

备注:以上各项,空心圆点为待办事件,实心圆点为已办事件。


SIX 日四要

日思:我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好好休息,恢复精力。

日习:我昨天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升级了哪些认知?提升了哪些能力?

想要彻底把某个认知或身体行为变成自身的一部分,一蹴而就的想法得抛开。

无意识的惯性思维或习惯想要彻底粉粹告别,迎来新的自己,中间经历的过程很长,可能会进步缓慢甚至几乎肉眼不可见,也可能路走到一半又反弹,甚至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的复盘里常常高频率提到2-8原则,珍惜时间。可是,复盘到了它,尝试去实践它,然后就实现了吗?不会的。无意识的惯性思维或习惯早已经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就像多年的常治而不愈的顽疾。

事实上,我就是在说昨天。昨晚,我又在微信群里流连忘返,“身体力行”地走在2-8原则的对立面。

在此次复盘之前,我已经好多次复盘里提到过这个问题(公开我的复盘之前,我也定期写复盘)。然后讨厌自己不争气,总是做不了好的那个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朽木不可雕。

我前几天发布在公众号的第一篇复盘日记里说,诚实勇敢的面对自己,复盘不是为数据好看才去做这件事,而是反省,直面真正的问题,深度思考接下来的行动方向。我现在又想,也许复盘的目的不仅仅是如此。

它还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是我们自我觉察的一个方式。

无意识的旧习惯,再到有意识地自我觉察和尝试改变,最后才能练就新的习惯。没有自我觉察这一步骤,新习惯是无论如何也来不了自己身边的。

这就像“我好瘦,但我想胖,不吃东西也能胖起来吧”的想法一样,异想天开得引人发笑。

而我,关于前面提到的问题,我的确还没变好,但又的确变好了些。

至少,从前我是完全觉察不到自己此刻做的事是有驳2-8原则的。即使自以为真心想改,可转眼又抛之脑后,更不要提在做事的时候及时自我觉察。等到又想起来自己忘记践行2-8原则时,已经过去好几天。

留给我的除了捶胸顿足的懊恼外,就是多了一个“你看吧,我真的没办法变好”的证据加持在自己心里。

如今经过不断的复盘和自我暗示后,我在做事的当下慢慢变得能够觉察。

目前的进度是,80%的当下情景我能觉察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匹配2-8原则,35%的当下情景能做到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与之相驳后,我能够及时更正自己的行为。

如此分析,我的真实进度也不让我的复盘像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啊,我还是不珍惜时间,我还是践行不了2-8原则,我还是旧的我”那样凄惨,让复盘看着像无用功。

♥日省:我昨天有哪些缺憾或值得改进的事情?

缺憾同上。

如何改进嘛,主要是心态上面,

尽量少点自我怀疑。要抱着这样一个心理准备: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在很多次复盘里提到我没有践行2-8原则的情况。而且,即使我践行了,且坚持一小段时间甚至是一大段时间,我一样可能会面临反弹的情况。

不去管我已经复盘多少次,也不去管我是否“已改变”。这种多余的想法只会加重我的心理负担,为我接下来可能不再愿意复盘找理由。

我能做的就是且对我有益的就是:有问题,复盘分析;有进步,持续实践反复循环,仅此而已。

日闲:我昨天经历了哪些不那么重要却值得感恩的小事?

  • 猫咪陪我;
  • 吃了橘子;
  • 吃了卤鸡爪;
  • 晚上给猫喂药时,它不抓我了。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